朱大可
瓦斯要在溫度和光明的面前贊美死亡,并且?guī)е@種破裂去面對歷史的苦難。瓦斯就這樣進入了人本主義的譜系,成為我們所要痛切關注的事物
近代照明體系出現(xiàn)于沒有火炕的區(qū)域。當北方還沉浸于通古斯人的簡陋發(fā)明時,1865年的寒冬,也即同治皇帝登基的第四年,太平天國覆滅后的第二年,上海外灘誕生了最早的瓦斯燈。在昏暗的路燈下,馬車緩慢地駛過碎石路面。瓦斯燈火投射在江面上,跟鐵殼貨船的桅燈遙相呼應。一種難以言喻的苦悶從這景色里流淌出來。剛從小刀會叛亂和太平軍進攻的驚懼中平息下來的市民,開始凝望這半明半昧的光線。這個月亮的代用品,改變了眼睛的屬性。
瓦斯燈,或者叫做煤氣燈,是近代工業(yè)革命的不成熟果子,它帶來了壓抑、痛苦、恐懼和曖昧的視覺記憶。在風中搖搖欲墜的早期燈火,比黑暗本身更加黑暗,因為它照亮了黑暗的憂傷本質(zhì)。幽藍色的火焰制造出有限的弧形空間,猶如一個脆弱的光線氣泡。它要為希望劃定邊界,卻又總是破裂在希望誕生的中心。瓦斯燈及其昏暗光譜,正是波特萊爾憂郁的源泉,他藉此看見了自己廢墟化的命運。
瓦斯開始隨著鐵質(zhì)管道的鋪設而四處蔓延。它最初是外灘洋行的最新裝備,隨后成為富有市民的照明、炊事和取暖的能源。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葉,擁有瓦斯竟然成為身份的標記。盡管這種標記隨后就被電能所代替。但直到1949年后,上海也僅有 17000個民用瓦斯客戶,主要分布在上海西區(qū)原法租界區(qū)域。他們是殖民地現(xiàn)代技術的殘余用戶,頑強地保持著一種比較優(yōu)越的生活方式。
在1966年,瓦斯是資產(chǎn)階級豪華生活的象征。瓦斯供應區(qū)域,就是“大抄家”的主要范圍。瓦斯管道是隱形的路標,它們在地下蜿蜒爬行,把災難引向每一個家庭終端。從那些用生鐵澆筑的瓦斯灶上,藍色火焰發(fā)出微弱的嘶叫,仿佛是一種不祥的警告。
瓦斯的另一個奇妙功能被解放了,那就是它的致死性。在沒有燃燒的情況下,溢出的一氧化碳達到0.04%—0.06%濃度時,就會引發(fā)中毒和死亡。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用瓦斯自殺,一度成為上海西區(qū)最大的黑色時尚。對暴力和羞辱的恐懼超越了死亡,從而令死亡本身散發(fā)出令人喜悅的氣息。
事實上,只有少數(shù)中產(chǎn)階級才能享用這種相對平靜的死亡。自殺者在打開瓦斯灶之前,會把門窗的縫隙用報紙和漿糊仔細封好;為減弱臨終的痛苦,有的還會服用鎮(zhèn)靜劑。死者大多表情祥和,周身呈現(xiàn)為粉紅色澤,仿佛是一次嬰兒式的奇異誕生。瓦斯為逃遁者提供了美麗的道路。在經(jīng)過自我整容之后,他們乘坐瓦斯氣球,升上了無所畏懼的天堂。
瓦斯的兩重性觸發(fā)了我們的文化震驚。它一方面制造出新的光源和希望,一方面卻帶來永久的絕望和死亡;一方面終結著人的生命,一方面又贊助了人的逃亡。這正是存在困境的一種復雜喻示,它要在溫度和光明的面前贊美死亡,并且?guī)е@種破裂去面對歷史的苦難。瓦斯就這樣進入了人本主義的譜系,成為我們所要痛切關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