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保護珍稀瀕危中藥資源刻不容緩

2010-02-09 23:00:44丁立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滌集團黑龍江哈爾濱150316
中國現代中藥 2010年4期
關鍵詞:藥材中藥資源

丁立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滌集團,黑龍江 哈爾濱 150316)

保護珍稀瀕危中藥資源刻不容緩

丁立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滌集團,黑龍江 哈爾濱 150316)

我國是野生動植物藥材(以下簡稱“中藥資源”)生產大國,中藥資源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寶貴資源,更是我國中醫(yī)藥產業(yè)賴以生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對中藥的合理持續(xù)利用,是人類社會長期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保證。但長期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之后,由于多種原因導致中藥資源正面臨著逐年下降之勢,由于植被大面積被破壞,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資源加速枯竭,珍稀藥材瀕危。中藥資源的枯竭,已向國人敲響危機警鐘。

我國中藥資源面臨匱乏危機乃至瀕臨絕跡的現實,已引起業(yè)內許多專家的關注,他們紛紛亮起紅燈,敲響警鐘。專家們指出:中藥材生態(tài)系統(tǒng)近年來正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一個物種的消失會導致15~30個物種的危機,在近期如不緊急搶救保護,丟失的基因將一去不復返,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勢必使得整個中醫(yī)藥經濟的發(fā)展失去源頭支持,持續(xù)發(fā)展難以為繼。保護我國珍稀瀕危中藥資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刻不容緩。

1 我國中藥資源現狀

1.1 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連年增長

1.1.1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人類醫(yī)藥保健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國際上興起了回歸自然、崇尚天然藥物的熱潮,對藥用動植物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勢,全世界每年所需求的天然藥物快速增長。有媒體報道,20世紀50年代消費天然藥物價值200多億美元,到21世紀初葉已增長2 000億元,近年再攀升至3 000億美元左右,半個世紀增長15倍。

1.1.2 我國是世界天然藥物消費大國和出口大國,我國供應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上的中藥材、植物提取物80%以上來自野生,而且需求量在連年增長。有資料顯示,從1995~2009年的15年間,我國對天然藥物的需求量增長5倍,其中出口量上升10倍,出口創(chuàng)匯由1.21億美元,驟增至2009年1~6月份的4.3億美元(含提取物),是20年前的3.6倍;我國每年消耗中藥材大約50萬t左右,是1995年的7倍;中成藥產量由1998年的34.2萬t,增長到2003年的60.29萬t,近年再增長至80~90萬t左右,出口創(chuàng)匯額由1989年的3.6億美元,增長至2008年的13.1億美元,是20年前的3.6倍。2009年1~6月份中藥進出口額達到9.1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

1.2 資源逐年減少,珍稀藥材瀕危

1.2.1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動植物藥材蘊藏量呈下降之勢,每年以30%的速度遞減,一些急需的重要藥材缺口達80%以上。以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為例,20世紀80年代之前野生藥材蘊藏量高達72億kg之巨。但進入21世紀后已銳減至14.4億kg,2008~2009年再減少至3億kg左右,減幅為80年代的24倍。其中以“東北三寶”著稱的野山參蘊藏量下降98%,目前三省只有6~7kg左右。以“北藥”聞名遐邇的刺五加、五味子、柴胡、防風、黃柏、升麻、龍膽、藁本等道地藥材已銳減至90%左右;梅花鹿、東北虎、豹、熊、麝、林蛙等減少至95%左右。再如我國中醫(yī)藥需求最多的甘草,每年要消耗4萬t以上,其中85%來自野生,蘊藏量已由20世紀50年代的200多萬t減至目前不足10萬t。我國許多名貴野生藥材,如:鐵皮石斛、冬蟲夏草、羌活、重樓、木蝴蝶、雪蓮、蔓荊、毛黃堇、肉蓯蓉、丹參、半夏、何首烏、紫草、秦艽、白附、茜草、柏子仁、八角蓮、麝香、熊膽、虎骨、賽加、蛤蚧、海馬、海龍等上百個品種以及藏、苗、瑤、彝、黎、壯等少數民族的部分藥材都呈現出或瀕臨絕跡,或嚴重不足,或難以保證商品需求的態(tài)勢。

1.2.2 中藥野生資源枯竭的主要原因

1.2.2.1 利益驅動 早年,產地廣大群眾以采收野生藥材作為重要的收入來源,一個采挖季節(jié)可以收入上千元,這在當時是很可觀的,相當于種植5~6畝玉米、小麥和大豆的收入。于是,在利益的驅動下,產地廣大農民、農工、林工、牧工以及城鄉(xiāng)賦閑人員一哄而上,浩浩蕩蕩地開進產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掃蕩,掠奪式地亂采亂挖,無論藥材成熟與否,全部收入囊中。如此年復一年,循環(huán)不已,導致野生藥材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如:東北三省著名的五味子,20世紀50年代蘊藏量多達100萬t以上,驟降至2008~2009年的1 000~2 000t左右;山東產丹參已難覓蹤影,之后大力發(fā)展人工種植,但質量不及野生品;升麻產地早已無貨供給,導致藥廠尋找替代品。

1.2.2.2 植被被毀 中藥資源無序地、野蠻地掠奪式濫采亂挖,不但大量減少中藥資源,更為嚴重的是大面積植被被毀,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造成泥石流、沙塵暴、草原沙化等人為災害。如:內蒙古、新疆、寧夏的荒漠地區(qū)盛產甘草、麻黃、防風等固沙植物藥材,其中甘草根莖深達10m,可覆蓋6m2土地,防風固沙作用很強。在甘草收獲季節(jié),每天數千人上陣,每挖1kg甘草,就要破壞60m2的植被,在采收期的40余天中,破壞了800多萬畝的草原,使1.5萬畝草場千瘡百孔,造成草原嚴重沙化,使上千頭大牲畜斷草,經濟損失難以估量。再如,青海、西藏、甘肅、云南、四川等省區(qū)特產的冬蟲夏草、肉蓯蓉等也同樣遭受不幸的厄運,植被被毀日趨惡化,產地沙化日益嚴重,后果不堪設想。

1.2.2.3 破壞環(huán)境 主產地連年不斷地修路、開礦、毀林、耕田、建房、放牧以及開發(fā)旅游區(qū)等多種人類活動,極大地破壞了野生藥材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不僅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更重要的是減少了野生藥材的生存地,導致中藥資源面臨可持續(xù)發(fā)展危機。據業(yè)內人士估算,僅此“破壞環(huán)境”一項,就使我國中藥資源銳減30%以上,尚不包括后續(xù)再生的產量。

1.2.2.4 自然災害 產地持續(xù)多年的颶風、臺風、沙塵暴、熱風、干旱、暴雨、強降雨、大雪、冰凍、低溫多雨、泥石流、地震、蟲害等多種自然災害,導致野生藥材的產量逐年減少,年遞增10%以上。

1.2.2.5 采挖人少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城市化進程發(fā)展迅猛,農村廣大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進城務工,年收入可以超過在家采藥的幾倍甚至十幾倍,采藥人員銳減90%左右,導致采收能力下降,為產量減少推波助瀾。

1.2.2.6 政府嚴管 為保護野生藥材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杜絕產地濫挖亂采,產地有關部門制訂了法律法規(guī),嚴禁無證采運,減少了大量人員進產區(qū)采運,如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政府制定了《野生藥材資源保護條例》,進山采藥必須有“野生藥材收購、運輸許可證”,否則予以相應處罰。實施以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濫采挖人員已大量減少,減幅超過70%,有效地保護了野生資源。

2 保護珍稀瀕危中藥資源刻不容緩

面對我國中藥資源的枯竭與瀕危,近幾年“保護”之聲日漸高漲,屢屢見諸于報端:每年“兩會”的代表、委員;專家、教授、學者以及行業(yè)資深人士、藥廠、藥企、中醫(yī)院高層人士、政府官員和專業(yè)部門等大量關心我國中藥資源危機與保護中藥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各界人士,紛紛獻計獻策,各抒己見。

2.1 盡快完善中藥管理體制,明確中藥資源管理主體,建立健全中藥資源管理法規(guī),加強中藥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規(guī)范公眾和企業(yè)對藥用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行為,啟動實施《中藥資源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工程》。

2.2 開展藥用資源普查。20世紀60~80年代我國曾進行過三次中藥資源普查,近年來未曾進行過普查。由于藥用資源家底不清,難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中藥資源保護、開發(fā)利用的政策和措施。在調查基礎上,應建立起我國中藥資源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和珍稀瀕危藥用資源預警系統(tǒng),為中藥管理部門及中藥企業(yè)提供雙向信息交流,對外發(fā)布有關中藥保護與開發(fā)的動態(tài)信息,分析中藥資源的種類、數量(產量、蘊藏量)、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和群落的演替規(guī)律、影響因素等。

2.3 建立野生中藥資源保護區(qū),包括:瀕危滅絕狀態(tài)的稀有珍貴野生藥材物種分布地域;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藥材物種已經遭到破壞,經保護能夠恢復自然生態(tài)的地域;資源嚴重減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藥材物種分布集中的地域;對人體、治病具有特殊作用的野生藥材分布的地域。依據各省、區(q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實施《野生藥材資源保護條例》。

2.4 積極開展人工種植、人工繁殖藥用植物活動,這是解決中藥資源短缺和瀕危的重要途徑。在資源的天然生長地通過人工養(yǎng)育及科學管理,逐步形成半野生狀態(tài)的資源居群,不但可以滿足中藥產業(yè)發(fā)展對原料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保護和減少使用珍貴藥材和稀有瀕危動物,使其滋息生養(yǎng),緩解市場供需矛盾,平抑市場藥材價格。在野生變人工的過程中要進行人員培訓,科研結合,合作攻關等活動,努力突破種養(yǎng)技術難關,增加產量,保證市場需求。

2.5 各地應結合農村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建立道地藥材良種繁育體系和中藥材種植規(guī)范化,按GAP的要求組織生產,建立中藥材生產基地,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以挽救一些瀕危、稀有的野生藥材。

2.6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積極研發(fā)和尋找野生中藥資源代替品,人工合成品,和中藥新藥源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以緩解野生中藥資源保護工作的壓力。

2.7 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低溫、低濕的人工種質資源庫,對中草藥種子、果實、花粉和無性繁殖等活體材料進行保存;大力實施“綠色中草藥工程”,解決中藥材、中成藥的農藥殘留高、重金屬超標等問題,確保中藥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中藥資源浪費。

2.8 全面開展警示教育,要警鐘長鳴,樹立科學資源觀,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中藥資源。對中藥資源的社會再生產要進行生態(tài)成本核算,確定資源的價值與價格,形成資源開發(fā)利用的補償機制和良性循環(huán),確保中藥資源流轉的動態(tài)平衡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3 結束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野生藥用動植物是可再生資源,只要合理利用,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反之如果采用“涸澤而漁”的資源利用方式,徹底斷絕了資源的再生途徑,也就是斷絕了中醫(yī)藥的發(fā)展之路,實現中醫(yī)藥現代化也將成為無源之本、無本之木。保護日益匱乏的中藥資源,這與保護中藥知識產權同等重要。因此,保護中藥資源刻不容緩,時不我待。這已成為中醫(yī)藥界全體同仁的共識。

猜你喜歡
藥材中藥資源
河南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變成致富“金葉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嗎,沉香也是一味中藥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春季種什么藥材好?
藥材價格表
中醫(yī),不僅僅有中藥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鄂托克前旗| 新宁县| 苏尼特左旗| 星子县| 睢宁县| 灵寿县| 寿光市| 芒康县| 东山县| 临夏县| 建德市| 汝南县| 濮阳市| 常宁市| 青岛市| 克东县| 上犹县| 桦南县| 新竹县| 营山县| 泸州市| 永嘉县| 视频| 江安县| 阳信县| 肃宁县| 雷山县| 日照市| 怀安县| 平武县| 衡水市| 徐闻县| 祁连县| 宁明县| 灵台县| 徐州市| 垫江县| 宁南县| 安岳县| 黄冈市|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