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武 王本翠 母秀民 邵國慶
(1.山東省微山縣農(nóng)業(yè)局,山東濟寧 277600;2.山東省微山縣氣象局,山東濟寧 277600)
菱(Trapabicornisl)屬于菱科菱屬,別名水菱、菱角、粟等,為一年生浮葉水生植物。菱角不僅味道甜香、脆嫩,而且營養(yǎng)豐富。據(jù)測定,每 100g老菱角米中含蛋白質(zhì) 4.5g,脂肪 0.1g,碳水化合物21.4g,粗纖維 1.7g,Vc13mg。因此,菱角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南四湖最大水域面積達 1266km2,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目前南四湖綜合開發(fā)的現(xiàn)狀,湖區(qū)淺水域有 4萬 hm2,開挖漁塘 1.07萬 hm2,其中廢棄塘在 0.17萬 hm2,礦區(qū)塌陷衛(wèi)星湖 0.33萬hm2,入湖河口人工濕地 0.67萬 hm2,這其中適宜湖菱種植的在 1.6萬 hm2。通過近幾年對不同生態(tài)區(qū)湖菱栽培技術研究,總結出南四湖不同生態(tài)區(qū)湖菱高產(chǎn)栽培技術。
選擇大青菱和紅菱為主栽品種,適當搭配小野菱。
播期一般掌握在 2~3月份水溫穩(wěn)定在 5℃~8℃,小野菱可適當提前。播量因地因品種而異,一般大青菱 40~60kg/667m2,深水域用上限,用量加大,淺水域用下限,小野菱 25~30kg/667m2。另外對食草魚類、龍蝦等多的水域還要適當加大播量,深水域盡量適期晚播,盡量縮短種子的沉水時間,減少厭氧消耗,出苗弱或不出苗。小野菱一般可采用撒播的形式,一人行船,一人用勺子均勻撒播。對大青菱或紅菱提倡條播,先把稻草根部捆成束,做成直徑和高度 10~15cm的小草袋,內(nèi)填營養(yǎng)土,然后將 3~5棵大青菱埋入營養(yǎng)土中,上部再扎好,把種袋裝船,一人行船,一人丟播,每 2.5~3m為一行,每 1m播一個種袋,這種方法,出苗快、整齊、苗勻、苗壯,一般不提倡粗放型的撒播。
一般不施基肥,只在初花期的晴天上午 8~9時或下午 5~6時噴施 0.2%的尿素和 0.3%的硼砂混劑,10~15d1次,連噴 2次,夏初多雨天還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危害湖菱的害蟲有菱葉甲、菱紫葉蟬以及蚜蟲、粉虱。病害有白絹病,褐斑病,在防治上以防為主,原則上在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或 72%的克露 1000倍液與90%的敵百蟲或 80%的殺蟲單或 10%的吡蟲啉800倍液混合噴霧,每 10~15d1次,連噴 2次。
改傳統(tǒng)的 1次采菱為 4次采菱,并以中后期采的老熟湖菱作種菱。
采摘完后,最好將菱秧殘體撈出,漚制成優(yōu)質(zhì)的有機肥,施到大田作物。防止對湖水造成二次污染。
首先要把荒廢池塘周圍的雜草用滅生性內(nèi)吸性除草劑清除,再人工拔除池塘內(nèi)的挺水植物,清除沉水植物。對水體中的水綿、青苔可用 CuSO4進行毒殺(667m2用 1.0~1.3kgCuSO4兌水 5kg澆潑)。另外還要對池塘內(nèi)食草性魚類、龍蝦進行清理,用敵殺死或高效氯氫菊脂按 1m深 667m2水面用 0.5kg的藥量澆潑,為湖菱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選擇具有本品種固有特征,形態(tài)端正整齊,皮色深,成熟度好,無病蟲害的沉水菱果作種子,主栽品種為大青菱或五月紅菱,并用 0.5%的磷酸三鈉進行浸種消毒 15min。
適期早播,一般掌握在日平均氣溫 10℃以上,也就是在 2月底 3月初進行播種。播量掌握在667m225~35kg。實行條播或育苗移栽。條播按上述淺水區(qū)稻草袋播種法外,還有“種蛋法”:即按腐殖質(zhì)與土以 2∶3制成肥泥,把 3~4棵種菱包在肥泥中做成“種蛋”,稍加晾曬,使其外干內(nèi)濕,條播時按水面劃成 2~2.5m的縱行并在兩端插竹竿標記,每 1m播一個“種袋”或“種蛋”。對水深在 2m以上的池塘可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即選取背風向陽,水位在 10~20cm土壤肥沃的池塘作為育苗池。將種菱放在木桶中保溫催芽,當芽長 1.5cm左右時取出播種育苗,播種時按 10×15cm株行距均勻播種,大約 50d左右菱苗 3片葉時按 1.5×2.0cm的株行距進行定植,每穴 3~4株,用稻草捆扎菱株根部,用竹竿叉住捆繩插入池底泥中。
對土質(zhì)肥沃、水體富養(yǎng)化程度高的池塘一般不可追肥,但對種植一年以上的池塘提倡施基肥和追肥,以滿足湖菱生育期對養(yǎng)分的需求。在主菱盤形成并出現(xiàn)分盤時每 667m2追施無公害有機肥料50kg。將肥料與河泥混合,做成肥泥團,把打通竹節(jié)的粗毛竹插入池塘泥中,把肥泥團從竹筒中放入,再提起竹筒,這樣肥泥團就施入池底泥土中,更有利于菱根的吸收。初茬期還要噴施 0.3%的磷酸二氫鉀和 0.3%的硼砂混液,7d1次,連噴 3次,有利于提高開花座果率。池塘在夏季枯水季節(jié)及汛期還要注意保持水位,及時補水或排水。夏初高溫來臨時,下水整理菱盤,剪去剛出水面,直徑小于15cm的小菱盤,促使大菱盤發(fā)育。注意不要傷及進入開花期的大菱盤,并將被風或動物掀翻刮亂的菱盤理順撥正,確保順利開花結果。
湖菱的主要病蟲害有菱白絹病、菱瘟,菱螢葉甲、菱紫葉蟬、菱蚜及粉虱。堅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公害防治原則。在菱的生長期內(nèi)要及時鏟除池塘邊的雜草及菱株殘體,減少病源和害蟲的越冬場所,及時拔除病株帶出塘外深埋。使用生物農(nóng)藥農(nóng)抗120和 Bt防病蟲。一般夏季高溫多雨季節(jié)是菱病蟲害多發(fā)的季節(jié),每 667m2用 50%多菌靈 200g兌水 50kg或 100g80%大生 M45兌水 50kg噴霧,7~10d1次,開花期可用 5%井岡霉素 300~400ml兌水 50kg、農(nóng)抗 120和 Bt500倍液噴霧,對菱螢葉甲和菱紫葉蟬可用 25%的殺蟲雙 200~250ml兌水50kg或 90%的敵百蟲晶體 100g兌水 50kg加 10%的吡蟲啉 40g兌水 50kg噴霧。也可混噴,既殺蟲又治病。
9月初開始采收,每隔 7d采收 1次,可采收 5~6次。采摘時要做到“三輕”,捉盤輕、摘菱輕、放盤輕;“三防”,一防猛抗菱盤,以免植株受傷,老菱落水,二防采菱速度不一,部分老菱漏摘,三防老嫩一起抓,要老嫩分清,將老菱采摘干凈。
選擇生長結果良好的大菱盤采收種菱,經(jīng)水洗留下沉菱角,并裝入草袋或紡織袋中入水貯存,一般采用水中吊貯方法,上不露水面,下不著地面,保持活水流動,使其不受凍。
人工打撈池塘菱株殘體,防止二次污染。
清除坑塘內(nèi)未降解的生活垃圾及惡性雜草等雜物,在岸邊種植兩棲類植物蘆葦、蒲及紅蓼。
塌陷坑一般水位都在 1m左右,而且地勢平緩,一般在岸邊撒播小野菱,每 667m225~30kg,播期比湖區(qū)淺水域提前一周,坑塘的深水域條播大青菱,按 2.5m的行距,每 m一穴(3~4株)種植。
初花期進行葉面追肥,噴施 0.3%的磷酸二氫鉀和 0.3%硼砂混合液提高坐果率,早期摘除過小菱盤,人工拔除坑塘內(nèi)的雜草。夏季及時防治病蟲害,用 70%的多菌靈 800倍液加 1.8%的阿維菌素2000倍液和 10%的吡蟲啉 600倍液混噴,15d1次,連噴 2次,防治菱白絹病、菱瘟以及菱葉甲和蚜蟲的危害。
改一次采收為多次采收,7d1次。
秋后及時人工打撈坑塘內(nèi)的菱株殘體,漚制有機肥,施入農(nóng)田,防止二次污染。
以小野菱為主栽品種,搭配大青菱或五月紅菱。因為小野菱個體小,對水位深淺要求不嚴格,而且汛期來臨時耐河流洪水的沖擊,更適宜在挺水植物間生長,大青菱和紅菱種到較深的水域。
微山湖小野菱適應性很強,從當年的 12月份至來年的 3月份均可播種,每 667m2按 25~30kg進行撒播。大青菱(紅菱)采用肥泥團包 3~4棵種菱,稍許晾曬,然后進行條播,行距掌握在 2.5~3m,每 m丟一種團。2~3月份播種。
小野菱一般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一般不施基肥追肥,但花期必須進行葉面施肥,同樣用 3%的磷酸二氫鉀和 0.3%的硼砂噴施。大青菱要在菱盤出水時消除小菱盤,促進大菱盤生長。及時整理刮翻的大菱盤。加強中后期的病蟲害防治,盡量延長菱盤功能葉的生長時間,增加產(chǎn)量。防治方法與淺水域湖菱相同。
小野菱的收獲期一般在 8月份,比大青菱早一個月,要改傳統(tǒng)的一次收獲為 5~6次收獲。
秋后及時人工打撈菱株病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