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1998年,美國社會工作者海因斯決定做個試驗:找到10個陌生小孩,向他們說出一句激勵的話,10年后再跟蹤調(diào)查它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
周末,她來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的一家體育館,見到一群男孩正在打籃球。她趁他們休息的間隙,上前問清了情況,然后逐一對其中的10個孩子說:“你應(yīng)該把球農(nóng)的號碼換成23,就像喬丹一樣。”
她留心觀察著孩子們聽到這話時的表情,有的友好地笑笑,有的不屑地翻白眼,有的詫異地詰問,惟獨他眨巴著明亮的眼睛,靜想了很久,才憨憨地說:“喬丹可是我的偶像呢,謝謝您的鼓勵?!?/p>
海因斯朝他豎了豎大拇指,記下他的簡單資料:凱文·杜蘭特,10歲。
2008年,海因斯翻出昔日的記錄,費勁周折找到這10個男孩,令她深感驚喜的是,雖然前9個男孩不再從事與籃球相關(guān)的工作,甚至從不再打球,但最后一個黝黑健碩的家伙卻榮膺當年NBA年度最佳新秀,還順利地加盟到俄羅斯克拉荷馬雷霆隊。對這個有著一雙明亮眼睛的小伙子,她不用翻記錄也記得,就是當年對她的鼓勵充滿感激的杜蘭特。
一句無心的鼓勵,竟然促成了一位籃球明星,海因斯簡直不敢相信,她欣然地在記錄本末尾寫下結(jié)論:當一個人愿意送出鼓勵,哪怕它們只是針對陌生人,在接收的10個人中間,也將成就一位有大作為的名人。
如果說杜蘭特是因那句鼓勵而成為籃球明星,那么如今他與喬丹有幾分相像呢?她很好奇,于是特別留意起杜蘭特所參加的每場比賽。這小子雖然投籃跟喬丹一樣精準,但在場上的表現(xiàn)卻迥異。沒錯,喬丹在場上透著一股狠勁,帶著一股殺氣,但在杜蘭特身上卻感受不到這些。他從不文身,也不與對手飆垃圾話,沒有那種領(lǐng)袖的張揚氣質(zhì),斯文得像個大學生。她又留心起那些關(guān)于杜蘭特的報道,他居然是個不修邊幅的家伙,隊友甚至爆料他連一把梳子都沒有。他分明還是個孩子,喜歡打電子游戲,喜歡與隊友斗牛,喜歡享受在贏得斗牛后的開懷大笑……
原來杜蘭特除了愛籃球,除了投籃準,其他方面與喬丹完全不同!海因斯不禁疑惑地問自己:難道他的成功與自己當初的那句鼓勵并無多大關(guān)系?那么,他究竟是因何而成為明星的呢?她決心查找出答案,此后有時間便來到訓(xùn)練場觀察。
當其他球員完成規(guī)定的訓(xùn)練任務(wù)離開后,身高超過2米的杜蘭特獨自留在球場上,一遍遍地練習著跳投和突破。他從球場左側(cè)底角開始練習投籃,連續(xù)投過上百次,然后再向右邊移動6英寸,開始下一個投籃點的練習……直到全場各角度都投遍了,他才大汗淋漓地退場。
海因斯這才知道,這個令對手望而生畏的得分機器,是靠比他人多得多的付出和訓(xùn)練,才練成的。原來鼓勵就像陽光,可以照亮前方的路,卻終究無法幫人抵達遠方;而比鼓勵更重要的,卻是勤奮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