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偉(江蘇省江陰市青陽中學)
“唐詩宋詞”是一座溢彩流光的文化殿堂,而《唐詩宋詞選讀》是針對學生的喜好開設的一門課程,如果以學生的“深惡痛絕”為結(jié)局,是非??杀?。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獲得優(yōu)異的成效,筆者認為利用課本“品讀與探討”中的問題設置,巧妙將其運用于文本的開掘與授課的流程中,對于學生把握學習重點,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指導作用。
為了將這一教學思路從感性的摸索上升為有效的教學經(jīng)驗,更好地運用于以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特以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后面的“品讀與探討”對自己在唐詩宋詞教學過程中的幫助與指導為例,對自己一學期的教學進行了一個總結(jié)。
下面將從借助問題,抓住詩歌重點和透過分析,傳授問題方法兩個方面來談“品讀與探討”為我們解決“尋找有效的詩歌教學方式”和“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答題能力”這兩個難題所提供的借鑒。
仔細研究“品讀與探討”中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借助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解決教與學的過程中抓不住重點的難題。因為“品讀與探討”中的問題是根據(jù)不同詩歌的不同特點來設置的,將這些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就可以針對性地解決一些詩歌鑒賞中常見的題型。
通常情況下詩歌可以從內(nèi)容、主題、寫作技巧三個方面進行考查,但并不是說教師在教的時候就必須將這三個方面都分析得非常詳細,學生在學的時候必須將每首詩的這三個方面都掌握周全。由于每首詩歌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我們學習時必須有側(cè)重點,抓住它的特點來分析,而非泛泛地學習。有些詩歌需要我們把握它的內(nèi)容即形象,有些需要我們探討它的主題,還有的則需要我們分析、學習它的寫作技巧。
一般情況下詩歌的內(nèi)容與主題可以從它的題目中直接看出來,比如《春夜別友人二首》《送魏萬之京》《送友人》等是寫送別抒離情的,《詠懷古跡五首》是詠史抒懷的……至于詞,雖然詞牌名不直接反映詞的內(nèi)容,但由于相對于詩而言它在上下文的表達上有著明顯的連續(xù)性,因而仔細看完全詞后想要弄清它的內(nèi)容與主題也非難事。所以一般情況下,命題人不會直接考查詩歌的內(nèi)容與主題。即使遇到像李商隱的《無題》這樣朦朧的詩,由于它主題的不確定性,就算出現(xiàn)“品讀與探討”中“清人孫洙《唐詩三百首》評《無題》時說:‘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結(jié)合全詩,說說為什么可以言情,亦可以喻道。”這樣的題目,它的答題也是非常靈活的,無論你答它是言情還是答它是喻道,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只要你能言之成理都可以,這樣的題目只要學生掌握了答題的方法比一般的題目更易得分。
把詩歌寫了什么內(nèi)容、刻畫了怎樣一個形象、想要表達什么主題弄清楚了,那么它的表達技巧就成了詩歌鑒賞考查的重點了。而詩歌的表達技巧主要體現(xiàn)在煉字、情與景的關(guān)系以及修辭的運用這三個方面。所以教師在詩歌教學過程中應抓住這一重點展開。筆者將課本“品讀與探討”里的問題歸納整理以后發(fā)現(xiàn),課本中的64首詩歌完全可以按照以下專題進行賞析:
在這里關(guān)鍵字又可以分為三種。
(1)我們平常所說的煉字:《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只”字,《旅夜書懷》中“星垂平野闊”的“闊”字,《天仙子》中“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在詩句中所起的表達效果。
(2)詩歌轉(zhuǎn)折處的領字:《八聲甘州》中轉(zhuǎn)折處“對”“漸”“望 ”“嘆 ”“想 ”所起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3)貫穿全詩的情感線索:《望月懷遠》中的“望”“懷”,《月下獨酌》中的“獨”字所起的貫穿全文的作用。
景與情的關(guān)系大致也可以分為三類。
(1)情景一致的:《八聲甘州》以凄慘冷落的秋景渲染自己歸思的凄冷之感。
(2)以壯闊之景抒凄冷情懷的:同樣寫羈旅愁思,《蘇幕遮》在上片描繪了寥廓多彩意境闊大的秋色麗景。與此相似的還有杜甫的《旅夜書懷》。
(3)樂景襯悲情:《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明明歸思欲沾巾,卻描繪了一番花發(fā)木榮的春景。
由于修辭的運用在詩歌中十分常見,學生也能夠很快找出來,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寫景的角度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概括:
(1)所調(diào)動的人的各種感官:視、聽、觸、嗅覺?!渡骄忧镪浴分幸暵牎屿o的結(jié)合。
(2)寫景的層次:《長安晚秋》中遠近、高低、點面的結(jié)合。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借助“品讀與探討”所設置的問題,極容易抓住詩詞的重點,以答題的形式來分析、鑒賞每一首詩詞。這種情況下,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問題是,怎樣才能讓學生掌握答題的方法而非千篇一律的答案。
對于已經(jīng)習慣記錄老師給的現(xiàn)成答案的學生來說,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答題的方法,針對不同題型的問題我為他們設置了一些輔助性的思路:
以“云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字為例,我在讓學生分析這個“弄”字好在哪里時,提示他們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1)這個字的本義以及它在這里所起的表達效果。(2)它所刻畫出來的形象。(3)它與上下文的關(guān)系。(4)在抒情上的作用。有了這些提示,學生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尋找問題的答案就變得容易了。解決完這個“弄”字,我就趁熱打鐵,讓學生討論“星垂平野闊”中的 “闊”字以及“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的好處,作為鞏固,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答煉字這一類問題的方法。
在做這一題型時,我采取的是比較法,將《蘇幕遮》與《八聲甘州》放在一起講時,要求學生從三個方面著手:(1)景的特點(先找出詩詞中寫景的字詞,再進行概括)。(2)所要表達的情感。(3)所寫的景與要表達的情感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這一比較,學生就清楚了什么是情景一致(交融),什么是以景襯情。
在分析曲筆時,我是以蘇軾的《定風波》為例的,要求學生從兩個方面著手:(1)詩句本身著手看它在表現(xiàn)什么(遇雨、雨晴的經(jīng)歷)。(2)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寫作背景思考它所要表達的內(nèi)在內(nèi)容(一種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tài))。
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在接下來的練習、考試中,即使遇到?jīng)]有做過的題型,學生也不會束手無策了,他們會積極地去想,應該從哪些角度尋找答題的要點。這樣一來,學生對詩詞的興趣上來了,在詩詞鑒賞上的得分也就上去了。
在品讀中感受精妙,在探究中感悟?qū)徝?。希望這種具體的鑒賞方法的指導能有助于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與精神的陶冶,也能給教者帶來審美的體驗和創(chuàng)新與反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