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慶年 施國慶
(河海大學中國移民研究中心,江蘇南京 210095)
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
余慶年 施國慶
(河海大學中國移民研究中心,江蘇南京 210095)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變化會議召開,再次引發(fā)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環(huán)境、氣候變化引起的人類遷移活動近年來逐步為人們所重視,但我國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方向的專項研究還相對較少。在回顧國際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本文對該領域的熱點及難點問題做了梳理。除了對環(huán)境、氣候變化移民概念和分類的討論外,當前該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在全球、國家或是地區(qū)層面上對遷移人口數(shù)量的估算,回答環(huán)境、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影響到底有多大的問題。二是探析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是在環(huán)境惡化、氣候變化導致人口遷移的機理研究方面。三是對相關政策響應的研究,比如如何應對環(huán)境惡化和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的挑戰(zhàn)、在國際和國家層面應如何制定考慮環(huán)境和氣候變化因素的人口遷移管理政策等。通過介紹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方向現(xiàn)有國際研究趨勢,揭示現(xiàn)存研究難點,展望未來研究前景,本文試圖對我國開展該方向的研究有所啟示。
環(huán)境;氣候變化;人口遷移;移民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國際氣候會議召開,再次引發(fā)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作為研究氣候變化的一個分支,近年來環(huán)境、氣候變化移民方向也逐漸開始受到官方、學術界和民間的重視。1990年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在其發(fā)布的第一次評價報告中就指出“氣候變化的最嚴重影響可能是產生數(shù)百萬計的移民”(IPCC,1990)[1]。牛津大學國際知名環(huán)境學家Myers也警告說“環(huán)境難民(environmental refugees)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人類危機之一”[2]。國際上對環(huán)境、氣候變化引致人口遷移的關注始自80年代,但對其研究的升溫還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在國內專門進行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的研究也相對比較少,本文試圖對國際學界相關研究的熱點及難點問題做些梳理,介紹該方向現(xiàn)在的國際研究趨勢,揭示其現(xiàn)存研究難點,并展望未來研究前景,試圖對我國開展該方向的研究有所啟示。
國際上對因環(huán)境、氣候變化產生的移民的術語和定義現(xiàn)在還不統(tǒng)一。有多種用詞,比如environmental refugees,climate refugees,environmental migrants,forced climate migrants等等。
開始使用的比較多的是“環(huán)境難民(environmental refugees)”這個術語,它首次出現(xiàn)在1985年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項目的一份報告上,此后被政界和學術界廣泛使用[3]。該術語的倡導使用者認為使用“難民”這個詞意味著人們因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而需要尋求庇護,而使用其他任何詞都不足以表達受影響人群處境的嚴重性。
但廣泛的使用“難民(refugee)”這個術語導致了一定的困惑。有學者認為在現(xiàn)有國際法律框架下使用“難民”這個詞并不合適。聯(lián)合國1951年《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中對難民(refugee)的權威定義是指那些“現(xiàn)居住在原籍國或慣常居住國之外的地方;因種族、宗教、國籍、隸屬于某一特定社會集團或政見關系,有確鑿理由害怕遭到迫害;不能,或者因為懼怕迫害而不愿,接受原居留國的保護,或返回到原居留國”的人群。首先,這個定義里明顯沒有包括環(huán)境因素,那么在為環(huán)境惡化和氣候變化受影響人群主張保護和權利的時候,因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jù)所導致的問題就不可避免。第二,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環(huán)境惡化引致的人口遷移在本國境內發(fā)生,如果嚴格按照該難民定義,僅僅限于那些穿越國界的國際人口遷移,則會嚴重低估環(huán)境、氣候變化帶來的人口遷移難題。第三,該難民定義還暗含著難民在迫害結束后仍有返回原居地的權利,但象海平面上升引起的遷移人口可能再也回不去了。第四,將現(xiàn)有的難民定義擴大到受環(huán)境氣候變化影響的人群將會降低和減弱現(xiàn)有對受政治迫害難民的國際關心和援助[4-6]。
盡管有學者建議考慮到環(huán)境氣候因素對人口遷移影響的嚴重性,應該修改現(xiàn)有難民的定義,將環(huán)境氣候因素包括進去。但另有不少學者持反對意見,比如有學者認為把環(huán)境難民和災害受害者或災害難民(disaster victim and refugee)混為一談可能會削弱真正需要獲得幫助和保護的難民;也有學者爭辯說導致人口遷移的因素很多,環(huán)境因素只是其中一種,過于強調環(huán)境因素可能會掩蓋政府應盡的政治責任。考慮到概念更改可能會帶來混淆政治難民和非政治難民的風險從而影響到對現(xiàn)有國際法律框架下難民的保護,盡管意識到環(huán)境氣候因素對人口遷移的重要作用,聯(lián)合國難民署(The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在官方修訂難民概念上采取了比較謹慎的態(tài)度。另外在實踐中,國際社會實際對任何擴大化難民的內涵持相當大的抵觸。發(fā)達國家擔心他們需要對環(huán)境難民提供和現(xiàn)在對政治難民一樣的援助,沒有國家愿意開這個先例[4-6]。
近年來更為中立的術語開始逐漸被采用,比如生態(tài)移民(ecological migrants)。其內涵也隨著研究的深入不斷擴充,比如從早期的關注土壤退化擴大到現(xiàn)在包含發(fā)展項目(比如三峽項目)、工業(yè)事故導致的人口遷移。EIPM(EnvironmentallyInducedPopulationMovements),EDP(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rson),氣候移民(climate migrants)等詞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它們被用來泛指那些環(huán)境、氣候因素起決定作用(但不一定是充要作用)而引致的人口遷移。Lonergan[7]列出了五組環(huán)境-人口遷移推動因素:①自然災害;②包含環(huán)境變化的發(fā)展項目;③漸進性環(huán)境變化;④工業(yè)事故;⑤沖突或社會動蕩導致的環(huán)境變化。其中①和③和氣候變化更為關聯(lián)。
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對環(huán)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nts)給出的定義為:“那些主要因為突然或者漸進性環(huán)境變化而在生活條件和生存方面受到負面影響的人群,他們被迫或自愿選擇暫時性或永久性地離開他們的家園,或者是在本國或者是去國外。”這個概念包括了環(huán)境變化類型、人口遷移方式、人口遷移目的地等多方面,因其內容涵蓋較為全面得到了國際上比較廣泛的接受。在環(huán)境、氣候變化移民的術語和定義界定上,IOM的建議是應采取整體分析和人道主義導向的原則,應更關注移民而不是過分拘泥于界定正式或合法的移民范疇[8]。
因環(huán)境和氣候變化導致的人口遷移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可以有多種表現(xiàn)方式。
根據(jù)環(huán)境和氣候變化對遷移人口作用的影響程度可以分為環(huán)境誘致型、環(huán)境強迫型移民和嚴重影響型的環(huán)境難民。環(huán)境誘致型移民是指那些擔心將來環(huán)境惡化會影響生計而選擇提前進行遷移的人群(盡管環(huán)境惡化并不一定會持續(xù),有可能會因采取合適的應對措施而得到改善)。環(huán)境強迫型移民是那些已經遭受了損失,為了避免更壞后果而遷移的人群。環(huán)境難民是指受自然災害襲擊的移民,他們不僅是生計受到嚴重影響,連生命都受到威脅[9]。
從時間維度看,分為兩種,一種是暫時性的人口遷移,即家庭部分(特別是勞動力)或全部成員短期外出謀生,但最終仍然回到原居住地。它可以表現(xiàn)為短期的,也可以表現(xiàn)為季節(jié)性的或周期性的,比如湄公河的居民在洪災易發(fā)季節(jié)里,習慣于向城市地區(qū)進行勞動力遷移以獲得傳統(tǒng)農業(yè)以外的收入來維持生計[10]。另一種是永久性的人口遷移,即遷出后再也不返回原居住地。
從規(guī)模來看,環(huán)境氣候引致的人口遷移有個體的、家庭的和大規(guī)模之分。前兩者的影響比較小,而后者往往因自然災害引起,社會經濟影響較大。
按人口遷移的意愿程度,分為非自愿的/被迫的和自愿的人口遷移。這兩者有時區(qū)別比較明顯,有時難以區(qū)分。比如如果海平面持續(xù)上升,像馬爾代夫等島國將被淹沒,其居民必須搬遷,這是被迫和非自愿的。但是在海平面上升還遠沒有足以影響到島國淹沒時,有些居民便早早向新西蘭等國外申請移民,這又體現(xiàn)相當程度的自愿性。
從主導因素來看,有政府主導的和家庭或社區(qū)自發(fā)的。很多國家會采取措施鼓勵或要求遷移人口以減輕脆弱地區(qū)的環(huán)境壓力,比如越南政府的“l(fā)iving with floods”策略就綜合了人口遷移、安置、生計方式轉變等多種方
式[11]。
從遷移目的地來看,分國家內部和國際的人口遷移。其中前者又分為當?shù)睾蛥^(qū)域間人口遷移。當?shù)厝丝谶w移可能僅僅是從農村地區(qū)流向城市地區(qū),而區(qū)域間人口遷移可能有相當大的跨度,比如從我國西部的生態(tài)脆弱區(qū)向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遷移。國際人口遷移則跨度更大,象因旱災加劇墨西哥居民向美國或加拿大移民,因海平面上升馬爾代夫居民向新西蘭移民等等。
從人口遷移目的地的遠近程度來看,短距離的和長距離的,這個和遷移目的地是緊密相關的。
除對環(huán)境、氣候變化移民概念的討論外,當前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方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在全球、國家或是地區(qū)層面上對遷移人口數(shù)量的估算,回答環(huán)境、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影響到底有多大的問題。二是探析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是在環(huán)境惡化、氣候變化導致人口遷移的機理研究方面。三是對相關政策響應的研究,比如如何應對環(huán)境惡化和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的挑戰(zhàn),國際和國家層面考慮環(huán)境和氣候變化因素的人口遷移管理政策和實踐研究,以及其他相關政策,比如環(huán)境、氣候變化引致人口遷移和發(fā)展。
3.1 對氣候變化引起遷移人口數(shù)量的估計
多項研究在對環(huán)境、氣候變化引致的人口遷移的數(shù)量估算、時間尺度、分布和原因解釋方面的差距較大。90年代中期報道的數(shù)據(jù)是2 500萬人將因為嚴重環(huán)境惡化(污染、土地退化、干旱和自然災害)被迫離開家園,成為環(huán)境難民。2001年的世界災害報告(World Disaster Report)也重復了這一估計數(shù)字。2005年10月聯(lián)合國大學人類與環(huán)境研究所的報告將此數(shù)量翻倍,警告說到2010年將有5千萬環(huán)境難民。被IPCC權威認可和最廣為引用的人口遷移預測數(shù)據(jù)來自牛津大學Myers教授,他在1997年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2億人因為環(huán)境原因而遷移[4]。2007年Christian Aid預計到2050年近10億人將永久遷移,其中2.5億是由于干旱、洪水和颶風等氣候原因引致,6.45億源自大壩和其他發(fā)展項目。另外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估計到2060年僅僅非洲地區(qū)就會產生5億環(huán)境難民[12]。
一般認為對人口遷移數(shù)量的預測結果不夠準確,就連Myers教授自己也承認雖然基于最可信的數(shù)據(jù),他的估算仍然只是一個大膽的推斷,而不是精確預測。雖然氣候變化會影響人口遷移這個論斷已經得到大多數(shù)學者的認可,但是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更多地表現(xiàn)為定性的說明,很難通過建立氣候—人口遷移模型對遷移人口的數(shù)量和所受的影響做出準確的科學預測和說明,而且現(xiàn)有的估算多為全球、地區(qū)或國家層面的,較少具體到國內或地方層面。
預測的困難在于:①數(shù)據(jù)缺乏。在很多發(fā)展中國家缺乏人口流動的基底數(shù)據(jù),特別是國內人口遷移、暫時性人口遷移、周期性人口遷移等數(shù)據(jù),更不用說那些無規(guī)律的人口遷移。一般人口數(shù)據(jù)只能表示出總的人口增長,而不會體現(xiàn)出受到氣候變化影響而導致的遷移。②復雜的多因素影響。遷移的決定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因果關系復雜,要單獨剝離氣候變化因素的影響比較困難。而且,人口遷移反過來又會對環(huán)境和氣候變化產生作用,這加劇了分析的復雜性。③建模的差距。氣候變化模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對遷移人口的估算結果難以使人信服。同時基于多因素的作用,氣候變化或環(huán)境災害并不會必然導致人口遷移,這給建模帶來了一定困難。另外,很多研究者意識到即使將來氣候災害更多更頻繁,各國政府或各類民間組織也會采取各類保護措施來減少遷移的需要[3-4,9]。
3.2 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的影響
3.2.1 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的作用機理
環(huán)境和人口遷移之間相互作用,而氣候變化加劇了環(huán)境惡化,增加了環(huán)境和人口遷移之間關系的復雜性。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生產、生活和生存等方面。
生計依賴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比如農業(yè)、牧業(yè)、漁業(yè))的人群往往最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根據(jù)IPCC的報告,強降水事件在多數(shù)地區(qū)發(fā)生頻率的增加,導致洪澇風險加大,農作物受損,土壤侵蝕、土壤浸透無法耕種;而受干旱影響地區(qū)的增加,導致更大范圍的缺水壓力,同時導致土地退化,農作物生產力下降產量減少,牲畜死亡增加等[13]。相應地,農民收入減少,難以維持家庭生活。在環(huán)境狀況短期無法改觀的情況下,農民不得不搬遷到別地重新耕種,或家庭成員需要外出尋找工作機會以增加收入來源。EACH-FOR的調查研究表明如果環(huán)境是遷移決策的影響因素,多數(shù)是因為環(huán)境變化使得個人或是家庭難以維持生計,遷移成為必須的選擇[11]。
氣候變化對人居環(huán)境的作用也可以影響遷移的決策。強熱帶氣旋互動增強使得某些脆弱地區(qū)更易遭受洪水和風暴的影響,人居環(huán)境、私人財產、商業(yè)、運輸、城鄉(xiāng)基礎設施等都可能會受到嚴重破壞;干旱的加劇也會造成人居環(huán)境、工業(yè)和社會水短缺的風險增大[13]。生活環(huán)境、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下降將誘發(fā)居民的遷移活動,他們將試圖搬遷到更好更適宜居住的地區(qū)。
氣候變化對居民生命的威脅更足以導致關于遷移的決定。由極高海平面所引發(fā)的事件增多導致洪水致死、致傷的風險增大[13]。低洼地區(qū)或島國的居民自發(fā)或者由政府主導的人口遷移活動是保證生命財產安全的適應措施。
3.2.2 不同氣候變化表現(xiàn)會產生不同的人口遷移
氣候變化表現(xiàn)一般分為極端性的,比如洪災、熱帶風暴等自然災害;和漸進性的,比如沙漠化、土壤退化、海平面上升等。不管是極端性的還是漸進性的,都可能導致人口遷移。2008年5月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qū)受到突如其來的Nargis龍卷風的襲擊,嚴重影響了240萬人口并導致了80萬人遷移。而漸進性的沙漠化影響著墨西哥的干旱地區(qū),導致該地區(qū)每年產生60萬-70萬人遷移[8]。
但不同的氣候變化類型可能會產生不同的人口遷移方式。據(jù)IPCC2007年報告到21世紀末因氣候變暖造成的三個后果將是導致人口遷移的最具威脅力的原因,它們分別是因溫度升高蒸發(fā)作用加劇而導致的熱帶颶風強度增長和暴雨及洪水的頻率增加;土壤濕潤度減少引致干旱的加劇;冰層融化水體膨脹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前者是極端性事件,而后兩者是漸進性的。
颶風、暴雨和洪水經常會破壞房屋、村莊、農場和當?shù)厣虡I(yè),對居民影響較大。但因其突發(fā)和短暫的特點,國際上一般認為其影響往往是短期的和區(qū)域性的,在導致長期和長距離的人口遷移方面的作用有限。但也有經驗研究表明這些災害常會導致突然的和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而且很多人不會返遷。比如2005年8月美國的Katrina颶風導致約150萬人遷移,其中約30萬再也沒返遷[8]。遷移活動和返遷情況可能和當?shù)刎毨顩r有關,不少經驗研究表明在一些貧困國家,受災者沒有能力進行遷移,即使遷移的人群也會很快返遷災區(qū)重建家園[3]。
漸進性的氣候變化表現(xiàn)在其早期和中期階段時常常導致暫時性的遷移。比如20世紀90年代早期在塞內加爾的T ambacounda區(qū)域,因為土壤退化該區(qū)域90%的30-60歲的男性一生中至少一次外出謀生。當漸進性的環(huán)境惡化到了后期階段問題變得嚴重時,永久性的遷移往往不可避免。巴西東北部的Sertao地區(qū)多次受到干旱威脅,對當?shù)氐霓r民和中小生產者影響頗大,難以生存的環(huán)境導致他們必須遷移。據(jù)統(tǒng)計在1970-2005年之間巴西境內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約600萬人中的大多數(shù)都來自該地區(qū)[8]。另外有很多知名的案例說明干旱和沙漠化導致了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特別是在非洲(薩赫勒、埃塞俄比亞)、南美(巴西、阿根廷)、中東(敘利亞、伊朗)、亞洲中部和南部[3]。
國際上對海平面上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一般沒有什么爭論,和風暴及干旱相比較,海平面上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可逆的,這使得遷移幾乎成為受影響人群最終的選擇。
另外,漸進性氣候變化導致的人口遷移大部分是在國內遷移。部分居民流向更易耕種的區(qū)域或者更可漁的海岸地區(qū),部分居民流向主要城市,像首都、省會城市等。當然也有部分國際人口遷移,如薩爾瓦多的居民因去森林化而向美國和墨西哥移民[9],但總的來講,因為費用相對高昂,許多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居民往往負擔不起國際遷移而更多選擇國內遷移。Findley對80年代馬里(Mali)人口遷移的觀察結果證實因為缺乏旅費受旱災影響的人群沒法選擇國際移民的方式[14]。
3.2.3 其他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國際上對氣候因素引致人口遷移的直接關聯(lián)性和其重要程度有一定爭議。有的學者認為當前的討論有可能夸大了氣候因素的作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Amartya Sen就認為是政治因素而不是環(huán)境因素導致饑荒和人口遷移。Henry等人針對布基納法索省間人口遷移的多變量分析結果表明環(huán)境變量對人口遷移的作用只有5%,而干旱僅僅有0.8%的作用[9]。實際在人口遷移事件的背后,有可能更多是非氣候因素在起驅動作用①比如上文提到的美國颶風,盡管它常被用來說明因氣候變化極端氣候事件強度和頻率增加而對人類造成負面影響的典型例子,實際上颶風并不僅僅是一個氣象事件。它同時反映的是地方災害規(guī)劃的缺乏、城市防洪堤長期缺乏資金維護、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濕地系統(tǒng)的破壞。Brown認為簡單地將之標以一個“氣候變化事件”,會過于簡化它的原因、作用和影響[4]。,比如人口增長、自然資源、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而這些因素之間也可能是相互作用的。
經濟因素,比如財力、遷移和安置的花費、遷移目的地的工作機會等。對于個人或家庭而言,貧富情況決定了其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進行遷移。美國30年代的沙塵暴案例表明那些外遷的人口都是有一定社會或經濟資本的人群,他們或者在遷出目的地有親戚朋友接納幫扶;或者自己有足夠的資金進行遷移。西非薩赫勒的人口遷移調查也表明,在長期遭受干旱的地區(qū)人們往往采取短暫性遷移的方式作為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在農作物收獲后,年輕人被家庭送出去尋找工作,而他們遷移的距離取決于家庭的經濟能力(比如當年是否取得了豐收)。當經濟能力足夠支付旅費時,年輕人可能被送到歐洲去找工作。相反在收成比較差的年份,年輕人則多在當?shù)爻鞘袑で蠊ぷ鱗4]。
社會文化因素,比如家庭組成,年齡,教育水平,有助于遷移和安置的社會資本/社會網(wǎng)絡,社會活動能力、社會制度如土地產權,在遷移問題上的傳統(tǒng)認知和風俗習慣等等[9]。30年代美國沙塵暴案例表明佃農較之土地所有者更傾向于遷移,因為他們沒有祖?zhèn)鞯耐恋禺a權也沒有土地經濟上的牽絆。而遷移目的地的選擇也更傾向于使用已存在的路徑或社會支持網(wǎng)絡,在有家庭成員或親戚熟人的地方,能夠比較容易地安頓下來并找到工作。
政治因素,政府主導的力量不可忽視,政府治理及其相關政策也是關鍵的變量。不少國家的政府為了應對環(huán)境惡化和氣候變化采取強迫手段或出臺政策鼓勵遷移活動。比如中國內蒙古地區(qū),當?shù)卣笠?guī)模地開展生態(tài)移民活動,將生態(tài)嚴重退化地區(qū)的居民遷出以減輕草場壓力,阻止草原持續(xù)沙化問題。
3.3 人口遷移對環(huán)境的影響
人口遷移對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即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
對原居住地來說,暫時性或永久性人口遷移都可能帶來正面影響。外遷可以減輕人口對當?shù)丨h(huán)境的壓力,減慢環(huán)境惡化的速度,也有助于環(huán)境的恢復。暫時性外出打工者寄回家的匯款不僅可以貼補家庭日常開銷,也可以原來轉向非農業(yè)活動,減輕對環(huán)境的過度開發(fā)利用;還可以被留守的家庭和社區(qū)投資用于修繕灌溉系統(tǒng)等農業(yè)基礎設施,改變原來的農業(yè)種植或養(yǎng)殖方法,從而有利于更有效地利用當?shù)刈匀毁Y源。暫時性外出打工者返回家鄉(xiāng)時所帶回來的新知識,比如環(huán)境保護、可持續(xù)的土地利用技術等,也能有效阻止環(huán)境的惡化和有助于環(huán)境恢復。以泰國東北部為例,返鄉(xiāng)的人口運用他們在別處獲得的經驗、知識和資金等改變種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該干旱地區(qū)因為此前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而導致的環(huán)境惡化。而移居國外的僑民對家鄉(xiāng)的援助,特別是在自然災害發(fā)生后的經濟、技術和人力的援助將有利于災區(qū)的恢復和重建,比如2004年印度洋Tsunami發(fā)生后有醫(yī)護、律師、管理等專業(yè)技能的僑民返鄉(xiāng)援助[9]。對原居住地的負面影響可能在于造成人才和資金的流失以及相應的對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阻礙[4]。如前所述,移不起的往往是貧困且沒有足夠社會網(wǎng)絡支持的底層人群,移得起的往往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社會活動能力和一定的財力。另外,人口的大量外遷也容易造成當?shù)厣虡I(yè)的萎縮[9]。
對人口遷移的目的地而言,在容納遷移人口的農村地區(qū),新進的人口會增大對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的壓力。而更多的人口可能流向城市地區(qū)尋求生存機會,這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但負面影響是,當大規(guī)模的人口涌入城市時,快速城市化往往伴隨貧民窟的擴大,城市管理暴露出嚴重不足,如基礎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城市規(guī)劃等等的缺乏。特別是在遷移人口集中的營地或臨時避難所環(huán)境壓力比較大,環(huán)境惡化的后果也比較明顯。比如過度開采地下水和森林砍伐,因為大量遷移人口集中地收集木頭作為做飯的燃料或用于牲畜喂養(yǎng)[4,9]。
另外,即使是政府為了適應氣候變化而主導的人口遷移項目也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引致新的環(huán)境、社會、經濟方面的難題。比如莫桑比克政府組織的人口遷移項目試圖將洪災影響流域的農民或漁民從河岸兩邊的肥沃土地遷到較高地勢偏干旱的地區(qū),但因此很多人失去了生活來源,只能等待政府救濟或國際援助。不少人周期性返回到原地重新耕種,試圖恢復生計[10]。
3.4 相關政策響應
面對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惡化的新態(tài)勢,各國政府應該如何制定相關政策應對人口遷移的挑戰(zhàn),并盡可能減少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總的來說,各國政府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方面的研究現(xiàn)在還處在初級階段。
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及相應做法。早先的看法是遷移是當?shù)鼐用駴]辦法適應環(huán)境惡化和氣候變化的一種失敗表現(xiàn)[4,11]。面對環(huán)境、氣候變化惡化所引起的社區(qū)脆弱,政府應采取種種適應措施減少或阻止社區(qū)居民遷移的趨勢。在這種思想下,政府多支持“穩(wěn)在當?shù)?community stabilization)”。學者們建議或實際中已開展的做法有:提供直接補貼,比如中國退耕還林策略中對上游農民的直補;項目支持,如開展扶貧、環(huán)境治理等項目,通過提供新技術、推廣新種養(yǎng)模式,增強基礎設施(如灌溉系統(tǒng)、堤壩等的興建和修復)等措施提高社區(qū)和家庭應對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惡化的能力。國際組織如IOM也已經在人口遷移高壓力地區(qū)施行了不少人口穩(wěn)定的項目,目的在于增強那些受到環(huán)境惡化影響的社區(qū)和人群的適應能力[9]。
另一種看法是也應該將人口遷移看成是氣候變化適應機制的一種[8-10,15]。正如在前面影響部分所述,對受影響人群來說,離開環(huán)境惡化和農業(yè)不可持續(xù)地區(qū)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減緩當?shù)丨h(huán)境壓力的應對措施。這時的政策響應是加強治理、盡力減少人口遷移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特別是面對大規(guī)模人口遷移的時候;也可出臺政策鼓勵人口遷移或主導開展人口遷移項目,比如莫桑比克的洪水移民項目和中國內蒙古的生態(tài)移民項目,這方面的研究重點多放在監(jiān)督和評價人口遷移政策及項目的效果上[10]。
另外,普遍的共識是,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人口遷移的難題需要國際間和地區(qū)間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協(xié)作。氣候變化是一個無疆界的全球現(xiàn)象,發(fā)達國家造成的氣候變化的負面結果卻需要由不發(fā)達地區(qū)來承擔,這是不公平的。但正如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所表現(xiàn)出的,各國尤其是發(fā)達國家對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多有爭論,關于明確責任的多邊共識短期內難以達成[11,15]。
雖然到目前為止國際上已經對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總的來說仍處于起步階段,對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的系統(tǒng)研究仍然相當缺乏,在理論和實踐方面仍然需要更多更深入的探討,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將成為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
(1)術語及定義:現(xiàn)有認識上的差距導致定義的模糊不清和難以形成一致性意見,并直接導致各國在行動上的差異,實際損害了受環(huán)境、氣候變化影響的人群可以主張的權益和應得的保護。術語及其定義仍然需要明晰界定并被國際社會正式認可,這將對確認國際法下的國際社會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具有重要的含義。
(2)遷移人口數(shù)量估算:對遷移人口數(shù)量和區(qū)域分布的不準確估算導致難以說服政策制定者意識到氣候變化引致人口遷移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并做出恰當?shù)恼叻磻?特別是在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方面。提高數(shù)據(jù)可信度、建立數(shù)據(jù)收集和共享制度將有利于進行更準確的預測;需要更深入地探討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之間的機理,運用更多新技術新方法建立預測模型,同時更多考慮其他多因素的影響;并迫切需要辨識不同時間尺度下的最脆弱人群和最需關注地區(qū)。
(3)環(huán)境、氣候變化和人口遷移之間的復雜關系: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更多更深入的實地調查,用以解釋氣候人口遷移的機理,特別是在最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地區(qū);需要進一步研究不同時間尺度下不同氣候變化模式和人口遷移之間的復雜關系;需要更多了解人口遷移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4)政策制度響應:需要提高政策和公眾意識以應對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的挑戰(zhàn);需要開展更多人口遷移管理政策和實踐的研究,并加強其和相關主流政策(如發(fā)展和人權)的聯(lián)系;需要國際間和地區(qū)間開展合作及人道主義救援活動以保護因環(huán)境、氣候變化引致遷移的人群的權利;需要對政策制定者開展能力建設[8,11,15-16]。
(編輯:劉文政)
References)
[1]IPCC.Policymakers’Summaryof the Potential Impactsof Climate Change(Report from Working Group II to IPCC)[R].Geneva:IPCCSecretariat,1990.
[2]Myers N.Environmental Refugees[J].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1997,19(2):167-182.
[3]Piguet E.Climate Change and Forced Migration,Policy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Service Research Paper No.153[R].G eneva:UNHCR,2008.
[4]Brown O.Mig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Research Series NO 31[R].Geneva:IOM,2008.
[5]Dun O,Gemenne F.Defining‘Environmental Migration’[J].Forced Migration Review,2008,31:10-11.
[6]Stavropoulou M.Drowned in definitions?[J].Forced Migration Review,2008,31:11-12.
[7]Lonergan S.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Population Displacement[J].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ecurity Project Report,1998,4:5-15.
[8]IOM.Migration,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R].IOM Policy Brief,May 2009,from:www.iom.int
[9]IOM.Expert Seminar:Migr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M].Geneva:IOM,2008.
[10]Warner K,Dun O,Stal M.Filed Observations and Empirical Research[J].Forced Migration Review,2008,31:13-14.
[11]Warner K,Ehrhart C,Sherbinin A,et al.In Search of Shelter:Mapp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uman Migration and Displacement[R].CARE,2009.from:www.careclimatechange.org
[12]Brown O.The Numbers Game[J].Forced Migration Review,2008,31:8-9.
[13]IPCC.Climate Change 2007: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Summary for Policymakers[R].Geneva:IPCC-Secretariat,2007.
[14]Findley S E.Does Drought Increase Migration?A Study of Migration from Rural Mali During the 1983-85 Drought[J].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94,28(3):539-553.
[15]Warner K,Laczko F.A G lobal Research Agenda[J].Forced Migration Review,2008,31:59-60.
[16]Sriskandarajah D.Changing Climate,Changing Policies?[J].Forced Migration Review,2008,31:61.
Abstract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2009 again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 on climate change.In recent years,people begin to realize the serious impact of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on human displacement/migration.However,in China particular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environment and migration is insufficient.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this article introduces international hotspot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research area,aiming at promoting further research in China.Besides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terminology,definition and the category of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by now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The first is to estimate the number of climate change migrants,which will answer how many people will be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The second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climate change and migration,which wants to explain how climate change affects people and why people have to migrate.The third is about the policy response,which will find right policies dealing with the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both at th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Key wordsenvironment;climate change;migration;migrants
Environment,Climate Change and Migration
YU Qing-nian SHI Guo-qing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for Resettlement,Hohai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5,China)
X22
A
1002-2104(2010)07-0042-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0.07.007
2010-03-24
余慶年,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移民,土地資源管理與農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