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妙嬋,蔡 葵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產(chǎn)科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是孕產(chǎn)婦妊娠、分娩過程中或產(chǎn)后由多種因素如羊水栓塞、產(chǎn)后大出血等引起,發(fā)病急,進展迅速,若診斷搶救不及時,患者很快死亡,適時補充一定數(shù)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制劑,可使患者重建凝血機制,達到止血目的,為其他治療措施創(chuàng)造機會和爭取時間,挽救患者的生命。筆者應用成分輸血技術配合其他治療措施搶救產(chǎn)科DIC嚴重出血患者22例,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2例DIC患者年齡22~39歲,平均31歲,31~40孕周,平均34孕周。單胎妊娠17例,雙胎妊娠5例,初產(chǎn)婦19例,經(jīng)產(chǎn)婦3例。其中發(fā)病于產(chǎn)后出血12例,胎盤早剝2例,前置胎盤5例,產(chǎn)后胎盤殘留1例,羊水栓塞1例,妊娠合并妊娠高血壓疾病1例。22例DIC患者出血量1800~9600ml,平均4700m l。陰道出血不凝及手術創(chuàng)口、針眼等多部位滲血18例,皮下淤血4例。全部伴有休克,其中急性腎衰7例,呼吸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1.2 實驗室檢查 血小板計數(shù)(11~44)×109/L,血纖維蛋白原(0.7~1.3)g/L,凝血酶原時間較正常延長均大于3s,3P試驗陽性19例,F(xiàn)DP陽性2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DIC診斷標準[1]。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減少,見表1。
表1 成分輸血前后相關血液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1.3 治療方法
1.3 .1 去除病因、抗感染、抗休克 對產(chǎn)時DIC患者盡快結束分娩,陰道分娩條件不成熟時剖宮產(chǎn)。
1.3 .2 阻斷凝血、合理使用肝素 羊水栓塞者及早使用肝素,大量輸注紅細胞懸液時,使用小劑量肝素,重度妊娠高血壓癥者慎用肝素,以防止顱內(nèi)出血。
1.3 .3 成分輸血 大出血患者一旦懷疑DIC,立即檢查血常規(guī)和出凝血值。動態(tài)監(jiān)測出凝血功能,密切觀察休克指數(shù)及有效循環(huán)血量,失血超過血容量20~30%,血紅蛋白<80g/L或紅細胞壓積<0.24,且伴有臨床出血癥狀或活動性出血時,在擴容的基礎上補充懸浮紅細胞,提高血液攜氧能力,糾正組織缺氧。紅細胞懸液按照將患者的Hb提升至100g/L計算輸注劑量,對輸注劑量過大者則分次輸注。當血小板計數(shù)<50×109/L時補充單采血小板,凝血因子過少,纖維蛋白原<1.0g/L時補充新鮮冰凍血漿(FFP),首次(10~15)m l/kg,維持量(5~10)ml/kg。對出血或滲血不止的患者,輸入冷沉淀1~2U/10kg,直至將Fg及FⅧ:C提升至正常水平,防止高凝狀態(tài)再度出現(xiàn)。在控制出血、維持患者有效血容量、糾正休克的同時,防止循環(huán)超負荷。
1.4 本文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檢驗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成分輸血統(tǒng)計 22例DIC患者成分輸血治療中,補充懸浮紅細胞6~8U者8例,8~12U者10例,14~20U者 4例,平均11.6U;補充血小板10U者12例,20U者8例,40U者2例,平均16.3U;補充新鮮冰凍血漿600~800ml者 9例,1000~1200ml者9例, 1400~2000ml者2例,2000ml以上者 2例,平均1550ml;補充冷沉淀凝血因子8U者7例,10U者11例,15U者3例,20U者1例,平均10.5U。有關血液指標得到明顯改善,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2.2 臨床治療情況 22例DIC患者中出血癥狀均得到控制,除死亡1例(為羊水栓塞,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外,其余均獲得良好的療效,治愈率95.4%。其中行子宮切除7例,子宮次全切除術4例。圍產(chǎn)兒死亡4例。
產(chǎn)科DIC患者為高?;颊撸畛∫蚴侵委煹年P鍵。成分輸血可控制出血和血栓形成,搶救DIC出血可有針對性地補充患者所缺乏的血液成分,達到止血目的,并減少輸全血引起的不良反應。DIC出血病人往往伴有失血性貧血,適時補充紅細胞可改善組織缺氧,減少繼發(fā)性組織損傷,特別是微小血管內(nèi)皮的損傷,緩解微小血栓的形成,補充劑量應適當控制,以將Hb提升至100g/L左右為適度,這有利于微循環(huán)的改善。庫存血超過3周不宜用于DIC搶救,庫存血在保存期間,血中氨、鉀升高,紅細胞碎屑增多,紅細胞破壞后可釋放紅細胞素亦有促凝作用。本文病例均輸注2周內(nèi)懸浮紅細胞,平均11.6U。DIC過程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當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促凝物質(zhì)不斷進入血液循環(huán)時,不宜直接補充凝血因子或輸血,此時應在運用肝素的基礎上補充凝血因子,在高凝期之后的消耗性低凝血期是補充凝血因子的最佳時期[2]。本文22例均輸注單采血小板搶救,均達到止血目的,其中8例患者在無單采血小板緊急供給的情況下各輸注1U冰凍血小板,也有較好的止血作用,表明該制劑急需時可作為機采血小板的補充[3]。正常情況下,妊娠晚期孕婦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產(chǎn)科DIC在除去病因的情況下根據(jù)實驗結果補充纖維蛋白原,能有效控制出血。本文病例補充富含纖維蛋白原的新鮮冰凍血漿 (FFP)和冷沉淀凝血因子。FFP同時具有擴容作用,冷沉淀凝血因子包含Ⅷ因子(FⅧ)、ⅩⅢ因子(FⅩⅢ)、纖維蛋白原(Fg)、纖維結合蛋白(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等多種蛋白質(zhì)。FⅧ和Fg在凝血機制中的重要作用已眾所周知。FⅩⅢ也是凝血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凝血因子,而且還參與組織修復和傷口愈合[4],它是纖維蛋白多聚體形成和穩(wěn)定的重要凝血因子。Fn有助于損傷愈合、抗感染,防止內(nèi)臟出血和改善微血管功能及有助于DIC出血的搶救成功[5]。本文22例產(chǎn)科意外并發(fā)DIC出血經(jīng)冷沉淀搶救也獲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產(chǎn)科DIC是一種復雜的病理過程,臨床表現(xiàn)多樣,做好圍產(chǎn)保健、預防產(chǎn)后出血是減少產(chǎn)科DIC發(fā)病的有效措施,早期診斷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基礎,多學科的合作是搶救成功的保障[6,7],成分輸血搶救產(chǎn)科DIC出血可獲得良好止血效果,為其它治療措施提供時機。
[1]葉任高主編.內(nèi)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684-689.
[2]田兆嵩主編.臨床輸血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82-187.
[3]劉景漢,歐陽錫林,王青梅,等.低溫保存血小板在外科手術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01,14(3):139-140.
[4]段寶華.人凝血因子XⅢ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2002,25(4):308-309.
[5]龔增鴻,王傳芳.冷沉淀在治療產(chǎn)科DIC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南通醫(yī)學報,2003,23(4):477-478.
[6]程 敏,聞良珍.產(chǎn)后出血的治療策略[J].中華圍產(chǎn)醫(yī)學雜志,2003,5(6):184.
[7]Bulgaho A.Misoprostol for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Inter J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01,73(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