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 瀟
從《百舌鳥之死》看哈珀·李的兒童教育觀
● 校 瀟
兒童心智與道德的成長,不僅僅來自于自身的學習與鍛煉,很大一部分也來自于社會和家庭的影響。美國女作家哈珀·李在其長篇小說《百舌鳥之死》中以梅崗鎮(zhèn)為視角,以道德為主題,把種族歧視與兒童成長問題結(jié)合在一起,闡明良好的社會道德會對兒童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而不良的、狹隘的社會道德會傷害兒童的心靈,遺害終生;強調(diào)道德教育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對于兒童的成長所起的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兒童教育;道德;成長
每個人在兒童時代都是很善良天真的,他們對世界的理念和認識都是十分質(zhì)樸美好的,自然性在孩子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然而,同為天真爛漫的少年,為什么在長大后有的變成殘忍的施暴者,有的變成邪惡的犧牲者,也有的成為正直善良的代表呢?這是因為,他們的知識與道德的成長,不僅僅來自于自身的學習與鍛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于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兩千多年以前,中國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經(jīng)明確地指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盵1]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差不多的,人在道德和知識上的重大差異,是后天教育、學習的結(jié)果。所以,哈珀·李強調(diào)道德教育尤其是社會道德環(huán)境對于兒童的成長所起的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兒童的道德觀念的形成與升華,與他們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中的學習和與外界的溝通交流是分不開的。好的道德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會使兒童受益終身,在良好的教育與影響下,孩子們會保持天真善良的本性,形成高尚可貴的正直品格;而不好的道德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則會影響兒童道德觀的形成,導(dǎo)致他們的心靈扭曲,給他們帶來危險的傷害。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fā)表長篇小說《百舌鳥之死》,在美國引起不小的轟動。作品以30年代美國南方的梅崗鎮(zhèn)為視角,敘述了一個美國南方社會并不鮮見的黑人冤案。湯姆·魯濱遜是一位在種植園干活的善良正直的黑人,他在上工的途中總是經(jīng)過白人鮑勃·尤厄爾家,尤厄爾的女兒梅耶拉常請他幫忙做些雜務(wù)。有一天梅耶拉請他進屋修一扇門,可是當湯姆進門后,梅耶拉緊緊抓住他的雙腿,讓他親吻她,湯姆不從。但是當梅耶拉掙扎著要親吻湯姆時,卻被她的父親尤厄爾從窗口看到。隨后,湯姆·魯濱遜被梅耶拉的父親尤厄爾告上法庭,指控他強奸梅耶拉。而梅耶拉為了保全臉面,在法庭上大聲控訴湯姆的強奸行為。雖然白人律師阿迪克斯·芬奇拿出了有力的證據(jù)證明湯姆無罪,但是,由白人組成的審判團最終還是判處湯姆有罪。在等候最終判決的過程中,湯姆試圖逃跑,被亂槍打死。
哈珀·李在小說中向人們揭示,白人肆無忌憚地欺壓、傷害無辜的黑人,侵犯他們的自由,甚至肆意奪取黑人的生命。這些不公平的、黑暗的社會現(xiàn)象,深深地影響了孩子們的成長。梅崗鎮(zhèn)的種族歧視者們和那些犯過罪的人們在小時候其實也是善良的,導(dǎo)致他們心靈扭曲的是敗壞了的社會道德觀。在整個梅崗鎮(zhèn)大背景下,種族歧視、種族偏見的蔓延十分猖獗,就連法庭都成了種族主義者們的的舞臺,更不用說在白人居民中間了。他們可以自由地謾罵甚至槍擊黑人,即便是杜伯斯太太對孩子們說的話中也是如此:“芬奇家不僅出一個伺候人吃飯的女招待,還有一個人在法庭上給黑鬼辯護!……你們的父親和給他辯護的那些黑鬼下三濫差不多?!盵2]“黑鬼”是一個對黑人極不尊重帶有侮辱性質(zhì)的稱呼,盡管他們也許并不明白這個詞語的社會含義,但是成年人的這種行為卻會使孩子們形成一種錯誤的道德觀和做人準則。
當成年人的世界侵入了孩子們原本快樂無憂的童年世界的時候,他們的成長故事也添加了黑暗、危險和憤世嫉俗的因素。就像拉羅什??扑f的:“天真無邪遠非不能像罪惡那樣保護自己?!盵3]兩年前,芬奇家的孩子的生活還集中在和鄰居家孩子迪爾游戲、玩耍上;而如今,他們的生活已不自覺地帶到了對湯姆,魯濱遜進行審判的成年人世界里,他們的眼光轉(zhuǎn)向了白人對黑人的一幕幕不公的場景。對于判決的結(jié)果和他們意料之外的失敗,孩子們也受到了無法彌補的傷害,以至于憤世嫉俗,對人類的法律與公正徹底失望。如小說寫到在審判湯姆時,“不知什么原因迪爾開始哭起來,止不住了;開始還小聲哭,后來他的抽泣聲都被廂座上的幾個人聽到了。杰姆說如果我不陪他出去,他就要動蠻的了。”[4]孩子們目擊了種族歧視的罪惡,心靈受到很大的打擊??梢钥闯?,壞的社會道德的影響實在是危險之至,會給孩子們心理帶來無法挽回的危機與傷害。哈珀·李就在作品中試圖通過強調(diào)這種不良道德的危險性給人們敲醒警鐘,提醒人們重視兒童身心成長,關(guān)注社會道德環(huán)境對兒童的影響。
在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過程中,社會環(huán)境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的。在這些變化之中,他們的道德觀念也在漸漸地發(fā)生變化。兒童在道德觀與世界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需要有正確的道德觀念的引導(dǎo)才能避免走邪路。兒童的心理是十分脆弱茫然的,社會道德對兒童心理最容易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兒童對于知識與道德的學習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觀察成年人的舉止和生活模式,來吸收和綜合對于仁慈、正義、信心和勇氣等的初步理解。所以,社會道德、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等對于兒童的道德成長和性格塑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當孩子們面對湯姆·魯濱遜案件的時候,他們的道德觀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與升華。小說伊始,斯各特僅5歲,天真善良,沒有目睹過社會的種種罪惡。但是當罪惡來襲,在父親阿迪克斯的教育下,她明白了人性的向善規(guī)定著要追求善良,但是她也明白了“同一事物可以同時既善又惡,或不善不惡”[5]。所以在這件審判案中,盡管湯姆被判有罪,斯各特對人性依然有信心并相信善良的存在。
孩子們在一步步的經(jīng)歷過很多成人世界的事件以后,他們最終變得越來越成熟。鎮(zhèn)里的一位年老黑人布·雷德里在成人們的眼里曾經(jīng)是一個瘋子,但孩子們在與布的交往過程中,對布的恐懼感逐漸消失,且開始慢慢地理解布。最初斯各特對布的理解一直只停留在表面上,但此時,布這個童年時代的鬼魂終于完全變成了一個人:“他把嘴唇一張,露出來一絲羞澀的微笑。我突然流下了眼淚,我們這位鄰居的形象在我眼前模糊了?!伲⒉肌?。”[6]孩子們對布的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是衡量他們從天真發(fā)展到具有成人的道德觀念的重要尺度。當斯各特終于把布看作是一個人的時候,她的進步也達到了最高點。對她而言,布不僅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而且從他挽救孩子們性命的英勇行為中,他再次證明了“就像罪惡會以強大、意想不到的形式存在一樣,善良也可以以同樣的形式存在著”。當斯各特能突然通過布的眼睛看世界時,她此時對布的理解與同情達到了最高潮,也標志著斯各特朝著成人的道德視角邁出了第二大步。[7]
孩子們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與人的交流與溝通??柶漳釈I是芬奇家的黑人保姆,她忠厚善良,任勞任怨。卡爾普尼亞不斷地指導(dǎo)和教育孩子們做人的準則和道德理②想。當他們犯了錯誤的時候,她也會很嚴厲地指出他們犯了什么樣的錯誤。但是孩子們對待她的態(tài)度并十分地不友好。斯各特的反應(yīng)是對卡爾普尼亞深深地反抗:“我對卡爾普尼亞說叫她等著,我會對付她:今后總有一天,在她沒看見的時候,我就跑出去在巴克爾漩渦里把自己淹死,叫她難受去。”[8]后來在阿迪克斯的言傳身教下,他們對卡爾波尼婭的態(tài)度也逐漸發(fā)生了變化。
雖然在成長過程和與世界的接觸中,孩子們已經(jīng)認識到野蠻殘酷的人性幻滅,才是真正的罪惡之源,但是他們也明白了最高的道德倫理是要能欣賞他人的美德并以同情的態(tài)度從他人的視角看待生活,應(yīng)該給予犯了錯誤的人們以充分的道德寬容。作者通過對孩子們道德的成長過程的描述,試圖向大家表明好的社會教育、成人教育會對他們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她提倡對孩子們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鼓勵他們保持自己本能的道德良心,強調(diào)要通過正確的教育使孩子們向善發(fā)展,這種強大的道德力量會保護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避免走彎路。
兒童正處于知識與道德的汲取期和上升期,豐富的知識和開闊的眼界會加深他們對社會的深層認識,也會增強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和行為的意識能力。這個階段是兒童個性形成的階段,是一個受到學校教育,建立新的人生價值和累計知識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心理十分脆弱,所以更需要一個穩(wěn)定、公平、統(tǒng)一的外界社會道德環(huán)境,從而實現(xiàn)他們對于道德和理想的需要。
哈珀·李想要討論的重大道德問題都是圍繞著孩子們來進行的,所以,小說全部主題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兒童的教育問題?!皬哪撤N意義上來講,小說的情節(jié)就是以畫面的形式展現(xiàn)了斯各特所受到的道德教育。如何教育兒童——如何教育他們從天真過渡到成人,這一主題在小說中反復(fù)出現(xiàn)(在小說結(jié)尾,斯各特甚至說,除了代數(shù)以外,她幾乎學會了一切)。”[9]
學校環(huán)境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平臺,學校不僅是向孩子們傳輸知識的殿堂,更是一個傳遞道德理念的媒介。不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敗壞的道德環(huán)境會給孩子們造成無法預(yù)測的災(zāi)難性后果。不少教育者把道德理念“理解”的過程當作“認知”過程,本應(yīng)規(guī)范、引導(dǎo)被教育者的道德教育卻成了不厭其煩的灌輸和空洞的說教,兒童普遍關(guān)心的問題與內(nèi)心的苦惱得不到解決,感到十分困惑卻無人引導(dǎo),這樣不僅會導(dǎo)致兒童的道德意識淡化和人格扭曲,也會失去精神支柱,產(chǎn)生悲觀情緒。
盧梭在《愛彌兒論教育》里曾對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們?yōu)槿艘蜕屏迹涯銈兊陌駱涌坍嬙谀銈兊膶W生的記憶里?!盵10]在知識教育階段,應(yīng)該摧毀教條主義的教學方法,不要違反自然,應(yīng)該尊重天性。“我勸諸君不要向青年冷冰冰地講理論,你若想叫青年真能感知它們,就需要用事實來給理論以內(nèi)涵。”[11]他提倡切合兒童實際發(fā)展的需要,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教給他們真正有用的東西。而大多數(shù)的教育者卻并未做到這一點,梅崗鎮(zhèn)的學校教育就是這樣一個教育失敗的典型。
在《百舌鳥之死》里,哈珀·李對兒童的教育問題提出了尖銳的社會批評。在學校里,卡羅琳小姐是斯各特的老師之一,她的僵化的教學方法,使斯各特和其他的學生們深受其害。而顛倒的法律和混亂的教育觀念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們的要求,對孩子們而言,這是極大的痛苦和失敗。在災(zāi)難般的學校教育中,斯各特不明白老師為什么會有這種行為,她甚至因上學前受過教育而產(chǎn)生了負罪感。這一切都使她感到迷茫和沮喪。教育的失敗給孩子帶來的會是一生的痛苦,所以正確的教學方法和人性化的教育觀念更為重要。
與學校教育相對立的是,阿迪克斯對孩子們知識與道德成長的良好家庭教育。我們在小說中可以看到,阿迪克斯經(jīng)常向孩子們不遺余力地灌輸社會道德心。當孩子們犯了錯誤時,他教導(dǎo)孩子們接受嚴酷的教訓,但是阿迪克斯并不是采取打罵的教育方式。他和孩子們像朋友一樣相處,十分和藹可親,但是隨意中隱藏著嚴謹,少了份刻意,多了份自然。就像拉羅什??扑f的:“表現(xiàn)于人的音調(diào)、眼睛和神態(tài)中的雄辯,決不亞于表現(xiàn)于語言修辭方面的雄辯?!盵12]
作品通過阿迪克斯向世人說明,最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們具有同情之心和理解之心,而同情和理解的方式也正是教育的最佳途徑,而且學校教育應(yīng)該與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蘇霍姆林斯基就曾經(jīng)說:“只有學校教育,而無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微、復(fù)雜的任務(wù)。良好的學校教育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礎(chǔ)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科學?!盵13]所以,孩子的成長與教育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具有高度道德感的人。
[1]論語·陽貨.
[2][4][6][8][美)哈珀·李.百舌鳥之死[M].舒遜譯,上梅: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125.243.330.30.
[3][12][美]拉羅什??疲赖麦鹧凿沎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1.209.42.
[5]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上卷[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64.624.
[7][9](美)Ross Douthat,Drian Phillips.《殺死一只知更鳥》導(dǎo)讀[M].甄春亮譯.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3.146.32.
[10]轉(zhuǎn)引自肖家楣.盧梭的幼兒教育觀[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8,(2):109~110.
[11][法]盧梭.愛彌兒[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78.287.
[13][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家長教育學[M].杜志英等譯,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2.
校 瀟/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講師,文學碩士。
(責任編輯:陳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