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弧
“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闭f起著名軍事家,人們總是將孫武和吳起并提的。很多青少年一聽吳起的名字會肅然起敬,但如果知道他的幾個故事,大概沒人不罵他卑鄙的。
第一個故事叫“誅鄰止謗”。吳起是衛(wèi)國人,從小就想出人頭地,他花光家里所有積蓄,到處求學(xué),也到處請客送禮。哪知天意不順,奮斗好多年仍一事無成,回到家鄉(xiāng)時一個頭銜都沒有。沒有頭銜還擺架子,到處評頭品足,鄰居們都嘲笑他。嘲笑人是不對的,但吳起對此不僅大動肝火,而且抽出刀來,對那些嘲笑他的人(甚至沒嘲笑而被他誤解的)見一個殺一個。后來一數(shù),竟殺了30多人。在家鄉(xiāng)他是呆不下去了,便逃往魯國。
第二個故事叫“母喪不臨”。吳起從衛(wèi)國跑到魯國后,投奔到曾子門下學(xué)習(xí)。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最看重思想道德修養(yǎng)。吳起的母親逝世了,吳起卻沒有回去。當(dāng)然這里有一個現(xiàn)實原因,那就是前面說的吳起殺了那么多人,還敢回去嗎?但在注重孝道的曾子看來,沒什么理由可以原諒,于是吳起被曾子趕出來了。
第三個故事叫“殺妻求將”。吳起被曾子趕出來之后,開始了流浪生活。在流浪中他感到,所有學(xué)問中就數(shù)兵法的用途最大,只要槍桿子硬,就不怕任何人欺負。于是他潛心研讀兵法。一次齊國大軍前來攻打魯國,吳起自告奮勇請求擔(dān)任魯軍統(tǒng)帥。筆試、面試大家都很滿意,最后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吳起的岳父是齊國人,而且岳父對他恩重如山,這樣的人領(lǐng)導(dǎo)我們打齊國,靠得住嗎?
這個問題太現(xiàn)實了,吳起縱然有一百張嘴也沒辦法說得大家心服口服。他采取了一個最直接、最讓人信服的辦法:把妻子殺了,提著妻子的腦袋來見魯王。這下你們對吳起放心了吧。
魯王見此情景,確信他再不會幫助齊國,于是將魯國軍隊交給他指揮。吳起一旦拿到軍事指揮權(quán),確實是個前所未有的天才。弱小的魯軍在他的訓(xùn)練指揮下,竟讓強大的齊軍大敗而逃。然而勝利之后,人們對割下妻子頭顱的吳起心有余悸,想到如此心狠手辣之人說不定哪天為了一己私利又會制造出什么恐怖事件,于是對他發(fā)出辭退文書,吳起不得已來到魏國。
當(dāng)時魏文侯變法圖強,求賢若渴,便拜吳起為將。吳起帶領(lǐng)魏軍與諸侯各國打了76仗,勝64次,其余皆為平局,這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紀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過去橫掃天下無敵手的秦軍,也多次敗在吳起的手下。因吳起領(lǐng)導(dǎo)魏軍,魏國一度被贊譽為“第一軍事強國”。
然而這種大好局面沒有維持多久。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魏武侯聽說吳起過去那些令人齒寒之事。對他不冷不熱。吳起一氣之下又投奔楚國,得到楚悼王的重用。他協(xié)助楚悼王一年,便創(chuàng)造出“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的驚人奇跡。然而他得罪了很多人。楚悼王剛死,人們便追著要殺他。他急中生智,趴在楚悼王的遺體上,心想人們出于對楚悼王的尊敬,也不至于白刃相見吧。哪知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亂箭像雨點般射過來,將他射成個刺猬。就連那故去的楚悼王,也跟著挨了幾箭。
如果說吳起一點人性都沒有,那也未必。好幾篇新聞報道都說,吳起愛兵如子。戰(zhàn)士負了傷,他用嘴吸傷口上的膿。很多戰(zhàn)士都反映,吳將軍對他們比父親還要好。一提起吳將軍,天下的父母都恨得咬牙切齒,說那吳起是與我們爭奪接班人。他們的兒子對吳起感恩戴德,打起仗來不要命,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弄得好多父母失去兒子。
吳起呀,天生就是個帶兵打仗的料,是個軍事家。戰(zhàn)場上的吳起值得尊敬,但作為兒子、作為丈夫、作為公民的吳起讓人氣憤,讓人覺得卑鄙。
(責(zé)任編校/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