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畜牧局 瓦西石波 海來木曲
巖鷹雞,原名連渣洛河雞,又稱大骨雞或高腳雞,屬肉蛋兼用大中型雞。
巖鷹雞產(chǎn)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的36個鄉(xiāng)(鎮(zhèn))291個村,美姑縣最高海拔4045米,最低海拔325米,無霜期254天,全年降水量1280毫米,屬于暖溫帶濕潤的南亞區(qū),盛產(chǎn)玉米、大豆、蕎麥、燕麥等農(nóng)作物,草地植被包括大量豆科植物和籽實類,具有進行畜禽放牧飼養(yǎng)的良好生態(tài)條件,巖鷹雞在海拔1500~2850米都能適應。
1.品種來源。當?shù)厝藶楣┓钌耢`,對體格碩大,兼繁殖率較高的雞進行選育,加之優(yōu)良的生態(tài)條件,封閉的地域,豐富的糧食,形成了以放牧為主、肉蛋兼用的巖鷹雞。巖鷹雞主產(chǎn)區(qū)由于氣候寒冷、海拔較高,天然牧地寬廣,有利放牧,故巖鷹雞體形較大;巖鷹雞補飼中飼料以玉米、洋芋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為主,又使該雞易于育肥。山區(qū)交通不便,形成天然屏障,起著自然隔離的作用。外種不易傳入,混雜較少,加之長期以來勞動人民有意識的選擇等因素,便形成了一個具有較大類群,且性狀較為穩(wěn)定的巖鷹雞地方品種。
2.加工及利用方面。根據(jù)彝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大多做成砣砣雞、火燒雞、辣子雞、酸菜雞等。
3.群體數(shù)量。目前,美姑縣的巖鷹雞群體已達130萬羽左右,其中保種群達50萬羽。
4.選育情況、品系及特點。巖鷹雞采用本品種選育的方式進行選育,已形成兩個品系,黃羽雞和黑羽雞,其最大區(qū)別就是羽色不同。
5.現(xiàn)有品種標準。品種外貌特征:身高體大、體軀呈磚塊形,微帶橢圓,頸粗短,胸深背寬,腹部豐滿,腿粗脛長。成年公雞體大雄壯,頭昂尾翹,眼圓有神,冠大直立,兩腳開張站立穩(wěn)健,羽紅色,頸羽、鞍羽、翼羽、尾羽黑色,腿粗脛長,頸粗而短。胸寬深豐滿而微突,背寬容平直。母雞以深鷓鴣色居多,亦有黃色、白色、黑色。
1.羽色。羽毛主要遺傳特征分為快羽和慢羽。主要羽色為紅羽、黃羽、蘆花羽、黑羽。
2.肉色。肉色為白色,脛、喙主要為黑色、褐色、灰色。能穩(wěn)定遺傳的是黑色和灰色、褐色,分別占50%、30%、20%。
3.體型特征。巖鷹雞全身羽毛為黃褐色,著生較為緊密,體型較大,體態(tài)渾圓。頭中等大小,與體型相稱,臉部皮膚稍松弛且較粗糙,有紅色和紅褐色兩種,有胡須,部分有毛冠(鳳頭),頸較粗短、彎曲正常。
4.頭部特征。冠形分單冠和豆形冠兩種,紅色或暗紫色,暗紫色單冠較紅色者為小,單、直立,有5~6齒,葉矮小。髻有紅色和暗紫色兩種,長橢圓形、中等大小、左右勻稱。耳垂大、呈長橢圓形,分紅色和暗紫色兩種。喙中等長、稍彎曲、角黃褐色、尖端色澤稍深,眼圓,紅色。
5.其他特征。本品種特有的性狀:部分有鳳頭、胡須、喙向內(nèi)鉤、絲羽,外形象鷹。
巖鷹雞肉質(zhì)細嫩、可口,風味濃郁,三月齡前生長速度快。據(jù)農(nóng)戶放牧飼養(yǎng)的定點測定:公雞3月齡的平均月增重643克,相對增重率239.8%,體重達到1103克。4月齡生長速度顯著下降,5~6月齡保持在月增重500克上下,6月齡體重達到2230克;母雞1~3月齡一直保持較穩(wěn)定的生長速度,相對增重以3月齡最高,達到177.2%,6月齡體重為1710克。
存活率:經(jīng)在巖鷹雞孵化基地測定3個周期的記錄顯示:育成期存活率達90%,產(chǎn)蛋期成活率達78%。
蛋品質(zhì)量:隨機抽欄250枚蛋的測定,平均蛋重為55.62克,最大蛋重65克,徑比1.36:1。蛋殼色澤以淺褐色為主,少數(shù)為灰白色和深褐色。用鹽水漂浮法測定,平均比重為6.5級。
繁殖性能:巖鷹雞抱性弱,拴腳置于陰濕處3~5天即可醒抱,15天左右恢復產(chǎn)蛋,每窩平均產(chǎn)15枚左右,年產(chǎn)蛋期8~10月,盛產(chǎn)期在4~6月份,夏秋產(chǎn)蛋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