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快
從宋代開始,全國各地的官衙里面都會樹立一塊石碑,上刻十六個大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這塊石碑,通常被稱為“戒石銘”。那十六個字,最早出自五代十國時期的后蜀國君孟昶之手,后被宋太宗趙光義頒行天下,以告誡各級官吏要奉公守法、善待民眾。據(jù)說,凡新官上任,都要舉行一個莊重的拜碑儀式,大聲誦讀那十六個字,有點宣誓的味道。
事實上,恐怕并沒有多少官吏真的認為自己吃的是老百姓的俸祿。因為自古以來,官位都是皇帝賜予的,官吏們一向認為自己吃的是皇上的俸祿,即所謂“食君祿”。既然是食君祿,就應(yīng)該忠誠于皇上,這才是要奉行的道理。
由此可知,在官吏吃誰的俸祿這個問題上,中國古代實際上有兩套邏輯:“食民祿”和“食君祿”。官吏們要以哪套邏輯為準呢?顯然是“食君祿”。對老百姓要好一點,那是書面邏輯;要絕對忠誠于皇上,那是現(xiàn)實邏輯。對老百姓差一點,不一定會丟烏紗帽;對皇上不忠誠,則腦袋都可能搬家。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怎么選擇,作為社會精英的官吏,哪能分不清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
皇上遠在京城,不一定清楚各地官員的具體施政行為,直接決定官員們飯碗的,是對自己有管轄、監(jiān)督之權(quán)的上司。所以,盡管官員們吃的是“君祿”,但俸祿簡直可以說是上級發(fā)的。
上級之威福,官員們心知肚明。清代順治年間,陜西有個道臺王化淳,到任后公開聲言:“送禮者免責,不送者即革?!庇捎谏霞墝ο录墦碛兄錂?quán),上級可以包庇下級,也可以找理由懲治下級,所以王道臺敢于公開宣稱,送了禮的我就不追究你的責任了,不送禮的就等著革職吧。面對如此強勢的上級,下級們?yōu)榱吮W★埻?,除了聽話似乎也沒有什么別的好辦法了。
不聽話的后果是很嚴重的。同樣是在順治年間,有個叫李皭的人出任福建將樂縣縣令,上級暗示要送禮。李皭是個清官,剛到任的時候就跟家人說得明白:“在官,俸金外皆贓也,不可以絲毫累我?!毖瞄T里有兩株桂花樹,開花的時候,李皭指著桂花樹說:“這樹是官物,你們有誰敢擅自攀折的,我饒不了他?!笨梢韵胍?,李皭不會向上司送禮,也沒有禮可送。結(jié)果怎么樣呢?李皭當了三年官之后就丟官回老家了。
到了雍正二年,杭州人汪景祺在日記中說陜西吏治腐敗,省級高官——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都是旗人,他們除了搜刮財產(chǎn)、喝酒聽戲別的什么都不會,誰不給他們送禮就可能丟官,甚至有致家破人亡的。其日記原文是這么說的:“間有自好之士,不竭膏血為饋遺,即不能保其位,且有破家亡身者?!?/p>
在上級決定下級命運的官場規(guī)則之下,下級的飯碗端在上級手里,官員們會認為自己吃的是老百姓的俸祿嗎?顯然不會。官員們的最高上級是皇帝,如果他們不認為自己吃的是直接上級的俸祿,那就只能是吃最高上級——皇帝的俸祿,也就是食君祿。
先秦的政治家兼思想家管子曾經(jīng)教導(dǎo)君王們怎么操控官吏:“明王之所操者六:生之,殺之,富之,貧之,貴之,賤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币饧淳骺梢酝ㄟ^掌控決定臣子生死、貧富、貴賤的權(quán)力,驅(qū)使臣子為自己賣命,使臣子們對之既敬且畏。從個人的角度說,誰決定其命運,就服從于誰、效忠于誰,這本是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所做的最優(yōu)選擇。當君主握有決定臣子的生死、貧富、貴賤諸命運的權(quán)柄時,臣子除了服從和效忠皇帝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所以,既食君祿,就必須忠誠王事,忠君思想因此逐漸強化為對臣子的最高指令。
由此可知,要讓官吏們從內(nèi)心中認同他們吃的是老百姓的俸祿,道理并不復(fù)雜:只要讓他們的命運像操于君主之手那樣操于老百姓之手,他們自然就會形成吃的是老百姓的俸祿的觀念,并且像忠誠于君主那樣忠誠于老百姓。
【原載2010年10月25日《湘聲報·讀書》】
插圖 / 推翻 / 鄺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