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次世博并不只是歌頌城市,而是警惕城市里的人們,再也不能夠獨自享受而忘卻居住的環(huán)境
創(chuàng)意就是對很多東西好奇的積累。一句看似無厘頭的歌詞,或者舞臺上一個怪異的動作,都可能成為創(chuàng)意靈感的來源。
很多時候,做一樣東西,并不是像臨時參加考試,發(fā)一個問題就答,而是多年觀察的積累,對很多東西好奇的積累,然后才是對建筑的修養(yǎng)和學問,還有對城市的一些見解。這些經(jīng)驗累積起來,天時地利人和,給我出一道考題,要建新加坡館的時候,我就覺得輕而易舉,多年累積的一些想法,終于找到了一個出口。
我向來不會從形象出發(fā),形而上的東西其實沒有內(nèi)涵。上海世博講“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個主題其實是充滿反諷意味的,因為從理論上講,城市生活并不是很美好的,又擁擠又繁忙,還充滿污染和噪聲。這個主題其實刪掉了一個疑問:“我們?nèi)绾瘟畛鞘猩罡篮?”這樣,發(fā)揮這個主題的空間就很大。所以我覺得這次并不只是歌頌城市,而是警惕城市里的人們,再也不能夠獨自享受而忘卻居住的環(huán)境。我的創(chuàng)意就圍繞環(huán)保而來。
新加坡館內(nèi)的一個亮點是,除了影音間和工作室等封閉空間,展館其他地方都是沒有空調(diào)的。場館是朝南“開口”,我們研究了太陽照射的方向和風向,“開口”有效促進了館內(nèi)通風和溫度調(diào)節(jié),減少了大量能耗。我們嘗試跟大家說,其實不需要開空調(diào),可以開窗戶通風。新加坡就有很多這樣的利用“自然”的建筑,比如著名的新加坡標志性建筑“濱海藝術中心”,樓體采用外墻保溫技術,戲稱為“榴蓮頭”的窗戶,會隨著光線的角度改變方向,以便室內(nèi)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線。
另外一個亮點是場館的結(jié)構。館內(nèi)只有四根柱子,代表了新加坡的四個民族(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亞族和其他種族的后裔),其它的東西都是懸飛的,或者懸掛著的,這些在結(jié)構上蠻有挑戰(zhàn)。而館內(nèi)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回收,比如外墻用的鋁板和主結(jié)構用的鋼材等。
還有一個,我們運用了兩大元素:水與花園。新加坡其實很缺水,幾乎沒有淡水來源,我們的“新生水計劃”通過對工業(yè)或生活廢水的有效回收和新生水系統(tǒng)處理,不斷產(chǎn)生潔凈的新水,現(xiàn)在,這一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為新加坡的重要供水來源之一。另外,我們覺得一個城市不要貪圖水泥森林的環(huán)境,可以將它綠化,留有一個綠化的空間。我們的“音樂盒”其實包含了這樣的一些功能在里面。
我一直要做一件事情,要將這么多年來吸收的華人的優(yōu)秀的意境和美學,用一種抽象的、現(xiàn)代的方式帶出來。
比如我們新加坡館立面的線條很長。其實我花了好一陣工夫,鋁板一般沒有那么長,那個立面大概有6米長,我們這個設計思路考慮了兩個因素,一個因為是音樂盒,它是根據(jù)五線譜的線條和跳躍的音符來設計;另外一個,是我自己本身很喜歡明代的家具,明代家具的桌子,那個案,是很長的,因為是給卷軸拉出來畫山水畫——我喜歡那個瘦長的比例。
另外,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世博場館幾乎都是填得滿滿的,而我們新加坡館沒有。我是故意把它留白,有一個空間的比例。周圍的花園,我是故意讓人感覺到有這樣一個戶外的空間。我做了兩個小亭子,還有一個噴泉。這也是傳統(tǒng)中國人寫字、繪畫的留白。這些都是我希望用現(xiàn)代的東西來帶出傳統(tǒng)。
在中國,很多年來,由于歷史的原因,人們忙碌是為了滿足生存,滿足基本的生活要求、衣食住行。所以當80年代中國人開始富起來的時候,他們要很快去追求這些一直沒有的東西。比如中國的深圳,吸引那么多有才華的人,活力是可觀的,有點像柏林之于德國,但是,道路好像只是提供給車輛,而不是給行人的。我覺得沒有行人的城市是很恐怖的,洛杉磯就是這樣。未來的城市,應該是與人親和,而不是與人疏離的城市。
我覺得西方人有一種“傻勁”,就是常常會不計成本地去做東西?,F(xiàn)在很多人會比較功利,比如先問,我能得到哪些利益?缺乏那個“傻勁”,但這恰恰很重要。因為你未知的東西其實是最冒險的,也是最有趣的東西。
有些東西不能夠用金錢去衡量,你想得到的東西,可能今天沒拿到——不是錢,而是效果,但是它累積就多了一點,下回再多一點,只有你自己知道那個創(chuàng)意的過程,終有一天,能讓世人覺得:哦,原來你想做的是這樣的。 ★
(采訪、整理/李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