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
飼料加工廠設計不僅影響到飼料產品的質量和飼料產品的加工成本,而且直接影響到生產過程的安全和畜禽、水產等動物的安全。所以,飼料加工廠設計的質量就成為影響飼料加工廠能否正常生產和能否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的關鍵。特別近10余年國外飼料加工廠工藝設計,隨著加工與飼料營養(yǎng)關系深入,隨著飼料質量對養(yǎng)殖效果的認識深入,隨著安全意識的增強,形成了安全(衛(wèi)生)飼料的加工工藝,使飼料的加工工藝和設備產生了新的提高,進一步提高了飼料的質量及安全性。國內當前飼料加工廠工藝設計和設備設計,基本屬于20~30年前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模式。近幾年國內已有研究人員開始注意,并開展了安全飼料加工工藝和設備的研究?,F(xiàn)就飼料加工廠安全飼料工藝和設備設計等有關問題進行如下討論,僅供參考。
1.1 飼料加工廠設計目的
飼料加工廠設計是為了投資者以最少投資建成優(yōu)良的、符合國家規(guī)范的飼料加工廠,能生產出符合或優(yōu)于國家或行業(yè)標準的飼料產品,并使飼料加工廠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相關企業(yè)得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飼料加工廠加工工藝設計應根據(jù)飼料原料的物理和加工特性,加工工藝應符合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消化特性等要求來進行。
1.1.1 飼料加工廠設計應與飼料原料及物料輸送過程的特性相適應。其主要特性:原料和成品品種多(達數(shù)十種)、各種物料用量相差大(相差萬倍以上)、物料形態(tài)及物理特性不同(如顆粒相差20倍以上)、成品混合均勻度要求高(CV≤5%~7%)等。
1.1.2 飼料加工過程中生產力求低污染和混合后物料不易分級。由于物料輸送過程間歇性大、瞬時流量大及易結拱等特性,要求整個流程的流量必須平衡。所以,物料中間儲存料倉多、輸送及進倉過程中粉塵大、防爆要求高,飼料車間火災危險性類別屬丙類。
1.1.3 各工序(粉碎、配料、混合、調質、制粒、膨化、打包、輸送和儲存)在加工過程中對組分的營養(yǎng)變化和飼料質量影響較大,應使加工工藝符合畜禽和魚、蝦等不同動物的營養(yǎng)、養(yǎng)殖、生活習性和生理特性的要求,這亦是飼料廠工藝設計的基本點。
1.1.4 飼料廠設備多為單臺,而且體積大小參差不齊,布置較難整齊,給工藝布置增加了很多困難。要使工藝布置得很流暢,確實要有較高的設計水平。如上世紀80年代哈爾濱飼料廠從布勒公司引進成套飼料加工廠,工藝布置十分合理,既不擁擠,建筑面積又不過大,但車間內感到較為舒暢,得到國內外專家的贊賞。
1.2 飼料加工廠設計要求
飼料加工廠設計分為土建(建筑)設計和工藝設計。當代飼料加工廠工程設計可認為:工程設計不僅是技術問題,亦是藝術問題。任何一個工程設計都是技術人員設計出來的,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體。我們設計不僅要將飼料加工廠經濟地設計出來,使飼料加工廠能生產出優(yōu)質的飼料產品,而且要將工廠建筑和飼料加工工藝設計得既符合飼料加工廠設計規(guī)范,又具有藝術特征,給當代工程設計賦予新的設計內涵。
建筑設計應符合飼料廠設計規(guī)范,同時滿足加工工藝設計前題下,盡量采用較為經濟的面積。大多設計要求和內容都了解,不再贅敘,現(xiàn)就在設計中不經常注意的事宜作一討論。
2.1 建筑面積
目前我國飼料加工廠的建筑面積(建筑面積亦與工藝設計有關)一般偏大(預留面積除外),如20萬t/a(三班)達 3500~4000 m2,約比國外一般建筑面積大500~1000 m2。如將建筑面積節(jié)約下的費用約60~120萬元,用于提高工藝設備的性能或水平,其價值更大。而現(xiàn)有一些建設者,對建筑面積增加一般不以為然,對設備的選用較為計較。國外飼料加工廠的實際面積一般均小于國內,特別是美國飼料車間建筑面積就是全部料倉所占的面積,遠小于國內飼料加工廠的占地面積,為國內飼料廠占地面積的65%~70%左右。而布勒公司設計飼料廠的建筑面積最為適中,為國內飼料廠占地面積的80%~85%。
2.2 飼料車間的建筑設計造型
建筑造型在基本不增加費用的前提下,力求造型簡潔、美觀舒適,特別具有藝術特征,見圖1、圖2。
圖1 具有藝術特征的飼料加工廠之一
圖2 具有藝術特征的飼料加工廠之二
飼料加工廠的建筑設計可具有藝術特征,使這類設計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一些國家已頒布了法令,工業(yè)建筑要求建成景點式的藝術特征來美化環(huán)境(見圖1、2)。工業(yè)建筑的藝術設計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工業(yè)建筑的藝術設計可提升設計的品味,美化環(huán)境,使人感到有舒適的作業(yè)場所。這是現(xiàn)代工程設計的新理念,是工業(yè)建筑設計理念的一次飛躍。
2.3 倉庫設計
倉庫是儲存飼料原料和成品的場所,不良的儲存條件將影響飼料質量,當飼料車間生產出優(yōu)質的飼料產品,卻因倉庫儲存條件不良,而使飼料成品質量下降影響?zhàn)B殖效果。雖然飼料原料和成品屬不良導體,其導熱系數(shù)為0.13~0.2 W/(m·°K),導溫系數(shù)為(1.7~1.9)×10-7m2/min,熱濕傳導系數(shù)水分在 15%時為0.4%/℃。但在國內一些飼料加工廠的倉庫不完全符合飼料儲存要求。如光照太強,隔熱效果不佳,堆放在表面的包裝內的飼料品質容易下降變質。倉庫設計應注意以下幾個因素。
2.3.1 溫度
溫度會影響活性較強物料化學反應的速率和生物活性。如含油脂等物料的氧化速度隨溫度上升而加快,溫度每提高10℃,氧化速度將增加2倍。溫度高霉菌活性增強。真菌活動的最佳溫度為35~40℃。倉庫建筑及倉庫工藝設計中,控制倉庫溫度是極重要因素,倉庫溫度與倉庫建筑隔熱效果有關。
①倉庫屋頂一般受熱的能量為倉內溫升提供了50%~60%的熱量,所以,倉庫屋頂應有良好隔熱效果。
②40%~50%熱量從墻及門窗吸收和隨空氣傳入,墻體仍需有隔熱措施,不宜采用單層彩鋼板。特別是我國南方的飼料倉庫可配置通風機,在高溫季節(jié)的晚上10點~凌晨4點 (氣溫高于28℃時通風有利于降溫)可通風降溫,使倉庫氣溫不高于28℃。對預混合飼料、含油高的飼料倉庫溫控要求高于其他飼料,倉庫氣溫不高于28℃,必要時可配空調。
2.3.2 相對濕度
相對濕度對物料平衡水分影響著飼料的儲藏質量。
①相對濕度高,物料平衡水分也就高。而且平衡水分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對低脂肪飼料的平衡水分,隨溫度每升高10℃,飼料的平衡水分一般降低0.6%~0.7%。
②相同相對濕度情況下,脂肪含量低的原料及成品其平衡水分高于脂肪含量高的原料及成品。
③相對濕度對有害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影響:相對濕度小于30%以及大于95%時,害蟲不會在飼料中滋生;細菌只有相對濕度超過90%時才會滋生;而真菌在相對濕度高于70%、水分在15%~20%、溫度在35~40℃時才能活動,真菌萌發(fā)通常需要相對濕度大于95%。為此,倉庫相對濕度最佳為不大于70%,最高不大于75%,氣溫在28℃以下為宜。預混合飼料、維生素的倉庫在必要時可配除濕機。
2.3.3 倉庫的照度
倉庫的照度與飼料的氧化速度有關,照度高則氧化速度快,特別是紫外線對飼料中活性組分影響最大。所以,控制倉庫的照度是倉庫設計和管理的重要部分,飼料倉庫照度不宜太強,窗戶不宜太大,一般飼料倉庫照度為15 LX,維生素和預混合飼料倉庫照度為5 LX。
2.4 防火與防爆
飼料車間火災危險性類別屬丙類,屬易燃和易爆場所,防火與防爆是飼料加工廠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中以提升機和料倉是最易產生事故的場所,所以,以下主要討論提升機和料倉的防火和防爆問題。
2.4.1 提升機的防火和防爆
2.4.1.1 提升機吸風
國內外飼料加工廠提升機是粉塵爆炸主要部位,提升機機頭出料處,是提升機粉塵濃度最高的部位達40 g/m3以上,已達到粉塵爆炸濃度,同時隨粉塵細度降低,就增加了粉塵爆炸的危險性,而吸風是降低粉塵濃度的有效措施。而有些飼料廠設計者或投資者認為機頭吸風系統(tǒng)作用不大而不配制。這就為飼料廠產生粉塵爆炸埋下不安全的隱患。但應該說我國飼料廠的吸風系統(tǒng)確有些設計參數(shù)和結構不夠合理,更重要的是操作管理不善所致。所以,提升機機頭處的吸風系統(tǒng)應該配制,不可省略。
2.4.1.2 提升機接地
粉塵爆炸重要因素之一是火種,提升機火種的產生主要由頭輪與皮帶打滑摩擦起火或摩擦產生的靜電所致。
防止頭輪與皮帶打滑和配制尾輪測速裝置為防爆的主要措施,特別是產量大、提升高度高和連續(xù)運行時間長的提升機應該配制測速裝置。
因皮帶與頭輪或機筒之間摩擦產生靜電,并引起靜電積聚而產生火花,足以使已達到濃度的粉塵產生粉爆。為了消除靜電,提升機上下機筒之間須跨接銅絲編織帶,同時提升機須有良好接地,接地阻抗應小于4 Ω,并有兩個以上的接地點,不能與防雷強電的接地系統(tǒng)合用。但機筒之間有跨接,提升機應有良好接地,但仍有一些飼料加工廠發(fā)生粉塵爆炸。其主要原因是機筒之間雖有跨接,但有可能屬于假接,因機筒的法蘭邊表面有油漆,影響了導電性能。所以,對機筒跨接效果應測量機頭和機尾兩端法蘭處的阻抗值應小于1 Ω。只有機筒之間有跨接和接地系統(tǒng)均良好,才能完全消除靜電積聚而引起的粉塵爆炸。
2.4.2 料倉
目前國內飼料加工廠料倉內的粉塵爆炸時有發(fā)生,料倉是飼料加工廠粉塵爆炸的主要部位,其原因之一是違規(guī)作業(yè),邊生產邊動明火;二是由靜電所引起。如DDGS屬粗纖維,粗纖維與輸料溜管,特別是為防管道磨損而加襯耐磨工程塑襯板,因摩擦而產生靜電,并積聚在管道表面,又未有效地得到釋放,使DDGS在流動時產生的靜電,在較高的粉塵濃度環(huán)境中,足已引起粉塵爆炸。因此,輸料溜管(特別是有內襯塑料板)及料倉均需有良好跨接結構,跨接總阻抗應小于1 Ω,接地系統(tǒng)接地阻抗應小于4 Ω。
2.4.3 噴淋系統(tǒng)
目前飼料加工廠的行業(yè)設計規(guī)范與國家消防規(guī)范有不一致之處,行業(yè)建筑設計規(guī)范中無須噴淋要求,而國家通用消防規(guī)范中當建筑高度超過27 m時須設噴淋系統(tǒng),由于飼料加工廠的實際情況如配制了噴淋系統(tǒng),一旦起動噴淋系統(tǒng),但此時未切斷供電系統(tǒng)時,只能對飼料廠產生更大的危害。所以,對飼料加工廠噴淋系統(tǒng)是否配制,應對行業(yè)規(guī)范進行修訂,明確的說明行業(yè)設計規(guī)范與國家消防規(guī)范有不一致之處如何處理。
飼料加工廠工藝設計是飼料加工廠設計的主體,設計合理否,將直接影響到飼料加工廠的經濟效益。同時,飼料加工廠工藝設計,是隨著對飼料質量新的認識,隨著工藝的發(fā)展,對設備提出了新的要求。飼料加工廠成品品種甚多,因此,不同成品品種的加工工藝要求也就不同。
3.1 工藝設計的原則
工藝設計的原則:工藝設計力求簡潔、順暢、配料正確、混合均勻、飼料熟度處理適宜,加工過程需為低污染和低分級。
飼料工藝設計:由于當前國內外飼料配料和混合設備性能優(yōu)良,對配料正確性和混合均勻度已滿足養(yǎng)殖要求,經測定和分析可知:現(xiàn)有的配料和輸送過程的污染;混合后組分的分級已成為影響飼料質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配料和混合后分級對成品的均勻度影響率可達40%左右,高于現(xiàn)有的配料和混合對組分的混合均勻度的影響。為此“減少污染和防止分級”的加工工藝和設備將成為飼料加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如圖3、圖4所示。
同時,“控制飼料熟度、控制粉塵及粉塵爆炸、降低噪聲、節(jié)約能耗和減少營養(yǎng)成分在加工過程中的損失等”均是飼料加工工藝重要的設計理念和研究內容。
3.2 低污染和低分級飼料加工工藝
圖3為傳統(tǒng)設計工藝,已運用20余年,主要是配料和混合后,特別是微量組分配料和混合后須經輸送、提升和進倉(特別是料倉高度大于6 m時對飼料分級影響較大)、制粒等工序,該工藝較易引起飼料污染和飼料分級。從高標準要求來看,該工藝較難達到飼料的低污染和低分級的要求,從而影響了最佳的養(yǎng)殖效果。國外在2000年前后形成了微量組分配料和混合后,不再經輸送、提升直接進高度不高的待制粒倉或粉料打包的工序,對飼料的交叉污染和分級將得到改善。如圖4所示的低污染和低分級的加工工藝,在國外已廣泛運用,是為改善飼料安全性和提高飼料質量所形成的新的加工工藝。
圖3 傳統(tǒng)工藝
圖4 低污染低分級工藝
污染是飼料成品中出現(xiàn)配方中不含的組分。交叉污染是飼料成品中出現(xiàn)配料后配方中沒有的,而有上批次的組分。污染及交叉污染是飼料不安全的一種形式或一種隱患,特別是含有藥物飼料時,防污染及防交叉污染更要重視。
3.3 清理工藝
我國飼料加工廠的飼料清理,多為采用國外清理工藝:一道單筒初清篩和一道永磁筒。由于我國飼料原料的含雜量及雜質性質與國外的原料各不相同。如含雜量:國內原料如玉米含雜的質量標準為1%,實際往往超過1%達2%;國外原料含雜的質量標準亦為1%,實際在0.5%左右。國內雜質中大雜含量多達30%以上,小細雜中有機雜質和無機雜質各占50%。國外雜質中大雜含量少,在10%~20%以下,而且以小細雜內原料中無機小細雜質增加了對設備零部件的磨損。所以,國內飼料加工廠的清理工藝不能照抄國外的清理工藝,應增設細雜清理,細雜清理率50%就能與國外原料相接近,就能滿足清理要求。
3.4 飼料增濕工藝
飼料原料在儲藏、輸送和粉碎等加工過程中水分將損失2%左右,飼料水分過低不僅影響飼料的適口性,而且增加了飼料制粒時的能耗,同時降低了飼料加工廠的經濟效益。所以,較多飼料加工廠都設有與混合工序結合在一起的增濕工藝來改善上述的問題。增濕關鍵是如何使增加的水分能均勻地分布在粉料表面,并能迅速地滲透到粉料顆粒內部。現(xiàn)大多在主混合機內加入,由于主混合機槳葉轉速低,加入的水分不易均勻分布,更不可能將加入的水分滲透到物料內部,使部分飼料成品的水分含量超過安全水分,影響儲藏性能。如水分在高速混合機內加入,水分不僅能較均勻的分布在粉粒表面,而且能有效地將水分滲透到物料內部中去。同時加的水應具有表張力小、含菌率低的特性,水的加入量一般在1%~2%能較均勻地加入。
3.5 粉碎工藝
粉碎機粉碎效率除取決于粉碎室結構設計及粉碎機工藝參數(shù),其中粉碎機風量和風壓的配置是工藝設計的關鍵,特別是微粉碎時,風量和風壓的配置更為重要,當然操作正確與否亦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即使風量和風壓配制均正確,而粉碎房設計不合理亦將影響粉碎效果,如飼料車間為了控制噪聲,大多將粉碎房設計成單獨全封閉式,因封閉使粉碎機吸風阻力大為增加,吸風量將大大下降,從而影響粉碎效率,特別是Φ2 mm以下的影響較為明顯。所以,封閉粉碎室須與室外相通,并配有消聲器,確保噪聲不外傳,又有良好的進風通道。
3.6 飼料熟化工藝
隨著對熟化工藝的深入了解,已得到廣泛的認知,熟化工藝是飼料加工中對飼料質量影響最大的工序之一。所以,飼料熟化工藝是當代飼料加工工藝中最活躍,發(fā)展變化最為迅速的一個工序。為了提高各類飼料質量,出現(xiàn)了粉料熟化,飼料制粒的二級、三級調質,差動調質,均質器、膨脹和膨化制粒等工藝,使飼料成品的質量獲得極大的提高。
3.6.1 粉料熟化工藝
原有粉狀飼料多為生粉料,生粉料飼料中沙門氏菌、大腸肝菌等致病菌及植物血球凝結素、蛋白酶抑制劑等抗營養(yǎng)因子不能滅活,輕者影響生長,重者造成死亡。布勒公司在2000年前后提出熟化粉狀飼料的加工工藝,使粉狀飼料的安全性及消化吸收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是粉狀飼料產生一次質的飛躍。在一定范圍內可代替顆粒飼料,應是粉狀飼料的較理想的加工工藝,但國內該工藝尚未得到推廣應用。熟化粉料(見圖5)的優(yōu)越性如下。
圖5 熟化溫度95℃,熟化時間120 s條件下生產的熟化粉料
①全價性:由于熟化粉料加工時熟化粉粒在水熱處理后,混合過程中,較大的糊化淀粉和膠化蛋白粉粒就能吸附粒徑小的微量元素及維生素顆粒的功能,成為一顆粘有多粒組分的粉狀飼料,因而具有全價性。
②安全性:經合理的水熱調質均質處理,致病菌和抗營養(yǎng)因子等有害因子能較徹底的滅活,致病菌等屬微生物,而微生物對濕熱的抗性較差,在蒸汽的作用下微生物能在周圍介質中吸取高溫的水分,對微生物細胞蛋白質的凝固有促進作用,加速微生物死亡,微生物在濕熱死亡時間為干熱的死亡時間的1/3。所以,高溫濕熱處理后,能使飼料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③熱敏組分保持好:在調質過程中熱敏組分必須經過水、熱處理和擠壓的過程,維生素 A、C、D3、E、K3和酶制劑等熱敏組分的損失達30%以上,為了達到配方的要求,熱敏組分大都采用超量添加或外噴涂才能符合飼養(yǎng)要求。
熟化粉狀飼料熱敏組分未經過水、熱處理的過程。所以,熱敏組分也就沒有任何損失,無須超量添加。因熟化粉狀飼料熱敏組分保持性好,無須超量添加,因此,飼料內熱敏組分正確度好,在達到相同的養(yǎng)殖效果時,熟化粉狀飼料的生產成本將低于顆粒飼料。
④節(jié)能低碳:由于熟化粉料工藝不采用動耗較高的制顆粒工序,因此,既確保了養(yǎng)殖效果,又可大幅度降低動耗,也就形成了節(jié)能低碳型的加工工藝。
⑤易操作:熟化粉料(見圖5)流動性好,不易結拱,在生產過程中僅有混合、干燥和冷卻工序,無需配有操作技能要求較高的制粒工序,所以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相對要低。因此,也就具有易操作等特點。
3.6.2 調質和均質工藝
飼料調質是水、熱處理的過程,飼料調質實際是氣相(蒸汽)、液相(細微水分散的滴)的熱量、質量向固相(粉狀物料)傳遞熱量和質量的過程。調質亦是蒸汽中的熱量和質量通過粉狀顆粒物料的外表面同時、同向向內部轉移的過程。
影響調質和均質效果取決于:熱蒸汽和粉狀物料之間的溫度梯度(溫度差)、濕度梯度(濕度差)及熱蒸汽和物料之間的運動速度梯度(物料與熱蒸汽之間的運動速度差)。熱蒸汽和冷固相粉狀物料之間焓值差就熱量和質量傳遞的推動力,同時調質和均質的效果與調質和均質的蒸汽溫度、壓力、時間有關。目前飼料調質和均質時間絕大多數(shù)達不到要求,時間均在1 min以內,而對40~60目左右的粉料顆粒調質和均質過程中,溫度達到顆粒中心僅2~4 s,而水分要達到顆粒中心需2~4 min。所以,調質過程須配有均質工序,即飼料應采用高速調質和低速長時間均質的工藝是合理的、有效的和先進的。該工藝不僅提高了飼料的熟度,而且具有能提高制粒機的產量和延長壓模的壽命等優(yōu)點,生產成本總體上并不增加,所以,經濟上也是有益的。
3.6.3 霉菌去除工藝
在高溫濕熱的加工過程中細菌類致病菌可有效地滅活,而霉菌類的有害因子無法除去,其危害性將超過細菌類致病菌。而飼料原料必須在采購過程中認真篩選到符合質量標準的原料,但不可避免飼料原料中含有霉菌會超標,或在儲藏過程也有可能滋生的霉菌如黃曲霉及黃曲霉毒素。為了高質量和高水平生產出優(yōu)質的飼料,有必要在加工廠內來改善霉菌對飼料的影響,雖該方法不屬加工工藝,但有必要作一說明。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利用微生物使有毒金屬降解 (吸收和分解):假單胞菌屬等 10 余種微生物與 Hg(汞)、Pb(鉛)、Sn(錫)、Se(硒)、Te(碲)、Cd(鎘)和 As(砷)等金屬或類金屬離子作用通過氧化、還原、甲基化作用使有毒金屬失去毒性。
②利用微生物如無根霉、米根霉、亮菌、橙色黃桿菌等,加入飼料中對除去黃曲霉毒素有較好效果。這類微生物利用生物轉化,將霉菌毒素破壞而降低活性,變成低毒物質。
③利用微生物使農藥降解:微生物對農藥殘留進行脫鹵、脫烴、氧化、還原等作用,使農藥降解。如氣桿菌屬、無色桿菌屬、假單胞菌屬對DDT、敵敵畏等數(shù)十種農藥有解毒作用。
④吸附法:在飼料中加入“水合硅酸鈣鈉(HSCAS)”,使水合硅酸鈣鈉在畜禽體內吸收黃曲霉毒素,從而可明顯降低黃曲霉毒素的毒性(對其它霉菌無效),同時可改善蛋殼硬度。
⑤氧化法:經臭氧處理可使黃曲霉毒素被氧化后亦能失去或降低活性。
3.7 工藝和設備布置的藝術化
①設備布置:因飼料車間的建筑多為接近長方形,為了提高有效建筑面積的利用,首先進行配料倉與配料秤之間的位置的布置,盡量使料倉出倉機和配料秤對稱布置。在配料秤周圍,有滿足人工投加微量組分包裝袋或投料筒的堆放地。設備布置盡量按工藝沿四周或靠柱子布置,并留出主走道和操作的位置,盡量做到設備之間的距離能均衡布置。對制顆粒機和膨化機等有蒸汽溢出的設備盡量靠窗布置,以改善作業(yè)環(huán)境。烘干機可單獨房間設置,不僅可減少熱量損耗,同時可改善主間的操作環(huán)境。
②管道的布置:管道聯(lián)接,力求具有藝術特征,應按管徑大小高低依次均勻排列布置,走向盡量做到管道(除分配器管道)豎向要垂直和橫向要水平,部分小直吸風管道可延提升機中間布置,所有管道絕對不要布置在每層樓的大門進口處,亦不要布置在主走道處中間。風管和輸送設備布置不應讓人跨越或低頭才能通過??傊谷诉M車間后有一種舒適的感覺。
3.8 通風除塵系統(tǒng)
通風除塵設計的正確和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飼料車間內粉塵的高低。現(xiàn)有所需吸風設備的吸風阻力大多無正確值,同時有些設備無專用進風口,靠安裝后的來確定進風位置,所以,吸風阻力隨安裝位置不同而不同,使設備的吸風阻力具有不夠確定性。僅根據(jù)經驗套用其他糧食加工設備來配置,使吸風效果就不夠理想,加上管理不善,這就是引起國內飼料加工廠的粉塵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對所需吸風的設備進行阻力測定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為了生產高質量的安全衛(wèi)生飼料,飼料加工設備完成各自的加工任務外,還需符合安全飼料的生產條件,所以,所有加工設備需具有低殘留、低污染、低分級和容易清理的特性。對影響飼料質量的殘留、污染和分級在輸送設備和料倉中最為明顯,為此,現(xiàn)僅對輸送設備和料倉等設備進行討論。
4.1 輸送設備
為了獲得安全衛(wèi)生飼料,工藝要求少積料和低分級。所以,飼料加工和配套設備須符合該要求,為此,輸送設備需具有低殘留和不易積料的結構,即自清的輸送設備。如提升機需為定間隙自清提升機,提升機機殼四角為大圓角(半徑R在50 mm以上),機筒內壁為面漆處理,以求光滑少積料,有必要時機座底部可配有積料報警機構或限時自動排料裝置,確保飼料的安全質量。刮板機為U型刮板機,刮板機頭輪和尾輪均圓形結構,近期國外和國內已出現(xiàn)零積料和無污染的刮板機,使混合后的物料在輸送過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大為改善。
4.2 料倉
國內飼料廠的料倉,大多無特殊的結構和措施,對要生產高標準質量的飼料,就難以達到低污染和低分級的要求。因料倉四角均為直角,易積料霉變而影響飼料質量。當混合后粉料料倉高于6 m時,特別是未加油脂的混合均勻的物料,進入高位料倉后就面目全非,經測定其混合均勻度CV達10%以下,也就降低了飼料質量。所以,要能生產安全飼料的料倉,料倉四角應為大圓角(R>50 mm),料倉內壁應涂食品級的環(huán)氧樹脂或硅酸鈉三遍。待制粒倉及粉料成品粒倉高度不超過6 m或內設置有效的防分級裝置,確保飼料成品的質量。
我國飼料加工廠經過30年的發(fā)展,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國內一流的公司,無論在設計水平和設備制作水平與國外一流的公司差距明顯縮短。但在安全飼料加工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等方面差距仍較大。
5.1 國外優(yōu)秀的飼料加工廠衛(wèi)生狀況已達到食品加工廠的水平,車間內可養(yǎng)花;高水平飼料加工廠實現(xiàn)了無人操作。而國內大多飼料加工廠在新建初期衛(wèi)生條件尚好,隨時間推移衛(wèi)生狀況明顯下降,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這與設計理念、設計和設備制造水平、工藝和設備安裝水平及管理規(guī)范等因素均有關。
5.2 輸送設備國外已出現(xiàn)機內零積料和基本無污染的刮板機。料倉四角已采用大圓角結構和內壁用涂料或涂面漆等減少積料、污染和分級等措施。國內尚未全面開展這類設備的研究,與國外先進國家在衛(wèi)生狀況和安全飼料生產仍有較大的差距。
5.3 國外先進國家的設備制作精良,門窗密閉性極好,吸風系統(tǒng)設計正確,操作管理規(guī)范,無粉塵外溢,為達到食品加工廠的衛(wèi)生狀況奠定基礎。
總之,要設計出一個高效、安全、衛(wèi)生的現(xiàn)代化的飼料加工廠,是由各種因素所決定的。生產高效、安全、衛(wèi)生飼料是今后飼料加工廠的發(fā)展方向,國內飼料工作者還需共同努力,使我國飼料加工廠的總體技術水平再進一步的提升,使我國的飼料加工廠能生產出安全、衛(wèi)生和優(yōu)質的飼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