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女需
摘要民事上訴中的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據和重要的法律意義,我國的民事上訴程序中應確立此項原則。另外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有其適用的具體情形同時也需要附帶上訴等相關制度的完善。
關鍵詞民事上訴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附帶上訴
中圖分類號:D9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166-02
一、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涵義
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是大陸法系訴訟法學理論上的一項基本原則。該原則在民事訴訟領域又發(fā)展為獨特的民事上訴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所謂民事上訴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是指上訴審法院對上訴案件審理,不管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全部或部分地被支持,其判決既不能加重上訴人的民事責任,也不能減損上訴人應得的民事利益,其負擔不得因上訴而超過原審判決。豍日本新《民事訴訟法》第304條關于“撤銷或變更第一審判決,只在聲明不服的范圍內可以進行”的規(guī)定,以及德國《民事訴訟法》第536條關于“對于第一審的判決,只能在申請變更的范圍內變更之”的規(guī)定,被認為是民事上訴審程序確立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典型立法例。而在主張當事人主義的英美法系國家,其上訴審查的范圍限于上訴書中所記載的上訴人在一審曾提出過異議的法律請求,并奉行沒有申請就沒有救濟原則。
由此可知,上訴法院的審查范圍限于上訴方的上訴請求,而對于未上訴方,上訴法院也不會把其沒有申請的救濟賜予他。
考查國外立法,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主要內容為:
1.上訴人在上訴法院所遭受的不利判決,不得大于其上訴請求全部被駁回。即上訴法院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事實認定錯誤或法律適用錯誤作出比一審判決更不利于上訴人的判決。例如原告起訴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給付20萬元,一審法院僅判決被告給付10萬元,原告不服提起上訴,被告未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僅應給付原告5萬元而非10萬元。但按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二審法院只能駁回原告上訴請求,而不能變更為5萬元。
2.在不影響上訴審判主文的情況下,可以變更判決理由,這不屬于不利益變更。即上訴法院在不影響判決的實際結果的前提下可以變更判決理由。如一審法院以債權不存在駁回原告請求給付之訴,原告上訴,二審法院認為債權雖然存在但已經得到清償,此時二審可以作出變更判決理由的判決,判決結果仍是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3.在訴訟要件欠缺的情況下,上訴法院可以作出不利于上訴人的變更判決。此時不受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限制。例如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給付20萬元,法院僅判令給付10萬元,原告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該案件非法院主管,從而撤銷一審判決駁回原告起訴。這是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例外。
二、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法理依據
綜合兩大法系的理論與實踐,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應是民事上訴審制度的一項重要原則。那么,我國應否借鑒引入這一原則呢?這一原則的合理性又何在呢?學界對于我國是否引入這一原則還沒有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意見,除個別學者外,絕大多數(shù)人主張應當在我國民事上訴制度中確立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
1.處分原則和司法消極原則的內在要求
就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來說,法律賦予當事人雙方同等的上訴權。如果一方上訴而另一方未上訴,表明未上訴方已放棄或被視為部分放棄權利。這是其行使處分權的表現(xiàn)。如果二審法院加重上訴人的責任,就等于把未上訴方已處分的民事權利又判給了他。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處分權原則,而且還將引發(fā)嚴重后果——有失訴訟公正。因此,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為處分權原則的必然延伸,是上訴程序中尊重當事人處分權的體現(xiàn)。
大陸法系的民事訴訟法中有一條重要的原則:“當事人主導原則”豐,它指的是只有當事者才能把爭議的事項導入程序并判斷法院是否有必要對此作出決定,同時當事者有權要求法院作出決定;作為程序規(guī)范,法院自身不得考慮當事者雙方都未提出的事實,且不得根據自己的判斷主動收集或審查任何根據。與此原則相適應,還有“司法消極性原則”,即司法機關僅僅在提起訴訟原告所要求的范圍內行動,在此原則下,法院的審理范圍被原告的主張所限制,判決不能超出原告所主張的范圍,也不能有與原告要求不相對應的內容。正是基于這兩個原則的貫徹,確立了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即在只有一方當事人上訴的情況下,上訴法院不得作出比一審判決更不利于上訴人的判決,充分體現(xiàn)了民事上訴中對當事人處分權的尊重。
2.維護上訴制度和實現(xiàn)上訴目的的必然要求
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是維護上訴制度,實現(xiàn)上訴目的的必然要求。如果二審法院加重了上訴人的負擔,不僅有悖于上訴制度救濟當事人的目的,使上訴制度形同虛設,危及上訴制度的存在,而且使當事人畏于發(fā)動上訴程序,監(jiān)督下級法院和統(tǒng)一法律適用的目的也將無從實現(xiàn)。
出于對原審的尊重和法律自身尊嚴的考慮,上訴這種主要用于復審的救濟手段并不能無限制放任當事人的主導性?!懊袷律显V制度之設,一則在謀裁判本身之正確,一則在謀法律解釋之統(tǒng)一。于前者而言,乃當事人受其利益,于后者言,乃國家受其利益也?!必U民事上訴制度的功能也因此與這兩個目的相聯(lián)系,通說認為,立法機關設立上訴制度的目的有四:給遭受一審不利判決的當事人提供救濟;為一審法官設置裁判者;確保一審裁判公正;統(tǒng)一法律適用。豓并且給一審敗訴方提供救濟為設置民事上訴制度的首要目的。上訴人提起上訴的目的是期望獲得比一審裁判更為有利的判決結果,如果二審法院可以不顧上訴人的請求范圍,加重上訴人的責任或減少其本應得的利益,將上訴人置于比一審更不利的境地,那么當事人可能就會考慮放棄上訴,上訴審制度將形同虛設。因此,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將會有助于實現(xiàn)上訴目的,使上訴人打消上訴顧慮,使上訴機制更好的發(fā)揮作用。
三、我國民事上訴中確立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審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長期以來我國民事訴訟模式受前蘇聯(lián)影響具有強烈的職權主義色彩,“法官在訴訟中居于領導地位,它引導訴訟參加人的訴訟活動,并促使他們行使和履行自己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豔而當事人在訴訟活動中幾乎沒有獨立的程序主體地位,其意志具有服從性,訴訟權利得不到保障。隨著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推行,逐漸形成以了當事人的主導地位,法院的審判權必須受制于當事人的處分權,尊重當事人對自己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處分。對于上訴審程序而言,上訴法院不應依職權主動變更上訴請求以外的第一審判決內容,即“不告不理原則”之要求。換言之,上訴法院應依上訴聲明之范圍為調查裁判。這也是對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要求。
(二)我國民事訴訟貫徹私法自治的原則,實行不告不理
未經起訴,法院不主動審理案件也不主動干預或介入社會生活,只有在當事人提出訴訟請求后,才實施司法裁判行為;而且法院的審理活動受當事人訴訟請求范圍的限制。二審程序具有相對獨立性,上訴權作為程序啟動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官的權力,體現(xiàn)了司法的被動性,有利于保證法院在民事訴訟活動中的中立性,這同樣是對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要求。
四、我國確立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具體設想
上訴程序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程序,筆者倡導在民事上訴程序中設立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并非主張在所有情況下都適用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民事上訴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有其適用的特殊情形,同時結合我國司法實踐現(xiàn)實需要,對民事上訴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確立要求相關制度的完善提出幾點建議。
(一)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適用
首先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僅僅適用于私益案件或私益事項。也就是此原則的適用必須不得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
其次,民事上訴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適用必須在一方上訴而另一方未上訴,也未附帶上訴豖或交叉上訴時才適用。因為此時上訴法院均須對上訴人和被上訴人的上訴請求進行審理和判決,原判決的全部均屬上訴范圍,上訴法院的判決結果就可能會加重任何一方的負擔。
最后,“禁止不利益變更”中的“利益”,不僅是指實體法上的利益,而且還包括訴訟法上的利益,其中審級利益也應該包括在內。如果上訴審可能侵害當事人的審級利益,上訴審法院應當發(fā)回初審法院重新審理。豗
(二)確立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之構想
1.引進“附帶上訴”制度
民事上訴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確立意味著“不管控訴人申述的不服是否全部或部分被予以認同,控訴審判決對原判決不能有不利益?!必Z這一原則是為了通過保護上訴人利益來保障上訴審目的的實現(xiàn)但同時它也造成另一個弊端:在被上訴人沒有及時上訴的情況下,對上訴人而言,不能發(fā)生比他的上訴失敗更不利的事,但被上訴人卻可能因為上訴導致負擔加重或者利益減損。因為此時法院在無涉公益的情況下不能做出對上訴人更為不利的裁判,即使發(fā)現(xiàn)其應當如此。而這顯然有違訴訟機會平等的原則。而引進“附帶上訴”制度就可使得被上訴人能夠針對上訴人的上訴自由擴張其請求,從而獲得救濟的機會。
因此,實行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就要求設置民事“附帶上訴”制度,使得“每有好訟之徒,對其敗訴部分明知無理亦每欲上訴,徒增訟累,使其有所顧忌?!?/p>
2.嚴格限制第二審審理的范圍
我國民訴法第151條明確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备鶕@一原則,上訴人對一審判決結果,僅對其中一部分內容提出上訴,說明當事人僅對這部分判決不服,提請二審法院通過審查予以改判,上訴中沒有涉及到的內容,說明當事人沒有異議,二審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對自己權利的處分,而不必對當事人沒有異議的內容主動涉及,進行審查,甚至予以改判。對于未上訴方來說,其不上訴,就說明其已通過處分自己的訴訟權利而處分了自己的實體權利。因此,只要這種處分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進行的,即應得到法院的確認和尊重,二審法院不應依職權主動變更上訴請求范圍以外的一審法院的判決內容,必須將第二審審理的范圍嚴格限定在上訴請求的范圍之內。
3.進一步完善法院告知制度,保障當事人處分權的合理行使
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的確立保障了上訴人處分權的同時也限制了對被上訴人權益的保護,它的確立無疑將會對被上訴人的權益處分構成重大影響。有的當事人會因不理解而對法院﹑法官造成誤解甚而發(fā)生濫訴﹑申訴等情況。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法院告知制度,法院應當就此原則與當事人的利害關系對當事人進行說明,讓其明確其中的利害關系,知曉訴訟風險,以降低不必要的訴訟成本,合理行使處分權。具體做法可向當事人送達“訴訟權利告知書”,提示并幫助當事人閱讀。
在理論界和實務界普遍重視程序正義的今天,作為減輕上訴壓力,維護上訴人利益,尊重當事人處分權的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確有引入中國大陸的必要,不管是作為民事訴訟程序的一個構成環(huán)節(jié)還是作為訴訟模式轉變和程序保障理念的制度反映,民事上訴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都以其作用彰顯著程序在糾紛解決過程中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