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其建,許小明,呂文發(fā)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江蘇自動化研究所,江蘇 連云港 222006)
目前,艦載電子設備線纜所傳送的信號越來越多,功率越來越大,頻率也越來越高。艦載電子設備內各模塊之間的通信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設備內部的通信需要敷設大量的導線。傳統(tǒng)電子設備的布線設計,一般采用 CAD軟件及文字處理軟件設計接線圖和接線表等文件,設計不明確[1]。通過I-Deas軟件可以模擬艦載電子設備內部的三維布線設計,模擬設備內部線纜的走線路徑、折彎方向、安裝方式等特征。
I-Deas軟件的Harness design可以在設計的初期,就明確電子設備布線所需要的空間,找出線纜和其它零部件之間的相互位置。通過I-Deas軟件的模擬,可以確定結構設計需要細化的設計內容,提高了艦載電子設備布線設計的正確性[2]。
I-Deas軟件的布線設計的主要步驟如下:
1)建立線表文件;
2)進行線纜設計;
3)生成實體線纜。
I-Deas軟件的布線設計(Harness Design)模塊,識別特定格式的線表文件,每根導線是用獨立唯一的標識名和屬性關鍵詞來表述的。線表文件包括布線設計中的每根導線的邏輯連接、邏輯數(shù)據(jù),并包含每根邏輯連接導線的屬性,如導線的獨立標識名等。
線表文件必須包含一個格式行和對應每一根導線的導線數(shù)據(jù)行。如果使用了多導線電纜,則在導線數(shù)據(jù)行后再增加電纜格式行和電纜數(shù)據(jù)行。線表文件中,導線的格式行必須用%wire開頭,電纜的格式行必須用%cable開頭。
線表文件中,格式行中的每個關鍵詞之間用空格隔開,但在數(shù)據(jù)行中則用逗號“,”代替空格隔開關鍵詞,除電纜數(shù)據(jù)行中的wire_list段的每根導線的wire_id之間用空格隔開外,在數(shù)據(jù)行中不能有空格存在。固定格式的線表文件中,格式行中的每個關鍵詞之間也是用空格隔開,但在每個關鍵詞之后要用括號注明該項所占的列數(shù),并且在數(shù)據(jù)行中要在對應的列中輸入對應的屬性值。下面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線表文件示例。
I-Deas軟件的Harness Design模塊設計的布線裝配,用Harness命令,創(chuàng)建一個Harness的對話框見圖1,布線裝配不是一般用途的裝配。布線裝配包括電連接器、導線等零部件,布線裝配可以作為其它裝配下的一個子裝配。I-Deas布線裝配是單層結構,它沒有子裝配,不能將一個布線裝配作為另外一個布線裝配的引用。與其它裝配相同,布線裝配可以進行下面的操作:
1)一個布線裝配可以有多個Configuration;
2)將一個布線裝配作為多個普通裝配的引用;
3)將布線裝配進行出入庫操作。
圖1 Harness對話框
布線裝配中的電連接器,需要對電器接頭零件增加“Attach points”,使其具有布線裝配中電氣元件的特征。利用Attach points命令在零件上建立(增加)導線路徑(Path)連接點,把普通零件轉換為布線設計用的零件,Attach point是一個局部坐標系,在進行布線設計時,導線路徑(Path)可以通過或終止在坐標系的原點其設置如圖2所示。未定義Attach point的布線設計零件見圖3,定義Attach point的布線設計零件見圖4。
?General:用General連接點模擬電纜(Cable)或多根導線(Wire)的端點連接到一個連接點(Attach point)上。
?Pin:用Pin連接點模擬單根導線的端點連接點。
圖2 Attach point設置
圖3 未定義Attach point
圖4 定義Attach point
對應電連接器,是將邏輯連接器與物理連接器對應起來。邏輯連接器在線表文件中已經(jīng)定義,通過“Manage Harness Components”命令將這些邏輯連接器和創(chuàng)建的電連接器對應起來。I-Deas軟件Harness Design模塊對應的電連接器的對話框見圖5。
圖5 連接器設計
不同的邏輯電連接器使用同一個物理連接器時,用“control”進行多選,可以一次選擇多個電連接器。更換邏輯電連接器對應物理連接器時,用“Removes Selected Harness Components”命令刪除要更換的物理連接器,刪除后重新選擇新的電連接器。
用控制面板上的“Constrain and Dimension”圖標,約束電連接器到需要安裝的裝配。約束后的電連接器必須注意“z–axis”的方向,因為“z–axis”方向的錯誤,會直接導致布線無法正確實施。必要時,用“Flip Previous ”命令來調整“z–axis”的方向。
定位電連接器的一般步驟:
1)執(zhí)行“Coincident Collinear”命令;
2)選擇電連接器的安裝面;
3)選擇設備的安裝面;
4)檢查“z–axis”的方向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用“Flip Previous ”等命令調整“z–axis”的方向;
5)執(zhí)行“Coincident Collinear”命令;
6)選擇電連接器的中心線;
7)選擇設備的安裝孔的中心線,完成電連接器的定位。
建立走線路徑,是創(chuàng)建一個從一個連接點到與其相關的連接點的路徑,使其滿足線表文件的連接要求。路徑的起點和終點要選擇連接點(Attach point),一般情況下,走線路徑需要確定經(jīng)過的中間點,中間點用“Creat Path Segment”創(chuàng)建一個走線路徑,在“Path Segment Tangency”對話框下,勾選的“Endpoint Tangency”和“Thru-point Tangency”兩個選項?!癙ath Segment Tangency”對話框見圖6。
圖6 走線路徑
建立走線路徑的一般步驟:
1)執(zhí)行“Creat Path Segment”命令;
2)選擇第一個電連接器連接點的“z–axis”;
3)選擇距離連接器最近的固定裝置點;
4)選擇固定裝置上的中心線(或零件的其它邊界線);
5)根據(jù)提示 用“Yes”、“No”或“Backup”確定走線方向;
6)根據(jù)提示重復上述操作,確定其它的走線路徑;
7)選擇第二個電連接器連接點的“z–axis”,完成路徑設計。
在創(chuàng)建一個路徑的過程中最常用的右鍵命令是:follow curve,on path,Tangency,on curve,on surface等,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follow curve”使路徑沿著曲線方向走線,或選擇“on path”沿著已經(jīng)設計的路徑走線。
三維布線設計好的線纜三維造型,應根據(jù)生產(chǎn)實際情況,模擬空間布局,用于指導工人現(xiàn)場施工。三維布線設計,應表示出線纜的整體特征,并表示出具體的形狀、安裝位置、固定點、安裝凸臺、安裝零部件、裝配關系,標明必要的安裝數(shù)據(jù)[3-4]。裝配示意圖見圖7。
圖7 裝配示意圖
I-Deas軟件建立的布線裝配實體模型,這個裝配是一個拉直、拉平的形式,通過這個模型獲得線纜的數(shù)據(jù)及其加工信息。這個拉直線模型示例見圖8。
圖8 實體模型
創(chuàng)建拉直、拉平實體的一般步驟如下:
1)執(zhí)行“Auto straighten”命令;
2)選擇線纜段實體,在選擇多個段實體時,用“shift”鍵多重選擇;
3)選擇平面作為實體的布置平面;
4)按照圖9的內容,設置對話框;
5)設置實體的名稱。
圖9 拉平、拉直選擇
I-Deas軟件通過線表文件設計,電連接器設計,建立走線路徑,生成實體等內容,真實模擬了艦載電子設備內部的布線情況。I-Deas軟件模擬艦載電子設備內部線纜的走線路徑、折彎方向、安裝方式等特征,在設計的初期,就確定了艦載電子設備內部布線所需要的空間,找出了線纜和其它零部件之間的相互位置,提高了艦載電子設備布線設計的正確性。I-Deas 軟件的三維布線設計,需要做到電氣設計與三維機械設計同步進行,緊密配合[5]。
[1]朱文華. 虛擬裝配技術的應用研究[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4,6(20).
[2]謝忠佑,等. I-DEAS進階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3]Metor Graphics. Capital Harness System Workbook[M].2007.
[4]Metor Graphics. Metor Graphics Expedition 培訓教材,2006.
[5]許小明,等. 艦載電子設備電纜零部件的設計方法及制造[J].指揮控制與仿真,2009(6):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