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河南偃師 471900)
隨著微創(chuàng)穿刺顱內血腫清除術技術的普及,由于其對患者身體狀況要求小、便于操作,設備和操作器械要求條件較低,手術費用低廉而廣泛應用于神經外科[1],特別適用于基層神經外科,能夠滿足臨床上多種顱內血腫的治療。為了能夠使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進一步為基層神經外科服務,筆者對此進行了總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微創(chuàng)穿刺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者246例,其中,男166例,女80例;年齡18~81歲,平均65.6歲;發(fā)病原因:創(chuàng)傷性疾病135例,非創(chuàng)傷性疾病111例。所有病例均為顱內血腫,按多田法計算腦出血量為25~150 ml。發(fā)病距手術時間:3~6 h者 39例,7~24 h者 146例,25~72 h者 61例。
見表1。
表1 246例患者的病種及構成比
常規(guī)穿刺點頭皮消毒和局麻,根據(jù)血腫深度選用YL21型顱內粉碎穿刺針在電鉆動力驅動下鉆透顱骨及硬腦膜后,按常規(guī)插入血腫粉碎針,用血腫沖洗液,適當力度快速交替抽吸及推注沖洗。在血腫中心制造出一個工作空腔,直至沖洗液肉眼觀察基本清澈,再注入血腫液化劑尿激酶1萬~2萬U,夾閉引流管4 h后開放,以后每天定時注入血腫液化劑2次,根據(jù)引流量復查CT,血腫總清除率達到出血總量的3/4即可拔針[2]。術后進行脫水劑、調整血壓、抗感染、支持療法及防止并發(fā)癥等措施。
本組患者在術后3~6 d,平均時間4.5 d時取出引流管;3 d內意識障礙消失,意識清醒者136例,1周內意識清醒者46例,2周內意識清醒者31例;9例呈植物狀態(tài),16例死亡,死亡率為2.4%。
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能夠以最小的創(chuàng)傷減少由于手術造成的對患者的侵襲,將對腦組織的損傷降低到最低;減少由于手術造成的并發(fā)癥,特別對年老身體體弱的患者和或不能耐受開顱術創(chuàng)傷的患者,能夠有效地進行血腫清除;減少占位效應;減少腦組織的創(chuàng)傷[3],減輕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的壓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腦水腫和腦缺氧,使得被擠壓的腦組織及時復位,有效地保護了神經功能,避免腦疝的發(fā)生。目前尿激酶因其無抗原性、安全性高、療效好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它作為一種高效的血栓溶解劑,能激活纖維蛋白溶酶原,同時能清除抑制因子對纖溶酶的抑制作用,促進血凝塊中纖維蛋白水解,使血凝塊得以溶解[4]。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適應于未合并腦疝和腦干出血的各型高血壓腦出血;創(chuàng)傷性顱內血腫除外合并嚴重腦挫裂傷及嚴重腦水腫,合并腦疝者;翼點處顱骨骨折導致腦膜中動脈或其分支近端撕裂出血,嚴重凹陷性骨折板障嚴重出血或靜脈竇出血止血困難外,均可行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5]。通過本組病例觀察發(fā)現(xiàn)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損傷小無需開顱,穿刺點不用縫合,傷口自然愈合,手術方法簡便易于掌握,顱內出血定位準確,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費用少,尤其適用于年老身體虛弱的患者以及合并其他系統(tǒng)器官嚴重疾病不能難受開顱手術創(chuàng)傷的患者,非常符合基層神經外科開展,且能夠最大限度地擴展基層神經外科收治的病種,能夠有效地為廣大患者解決痛苦。
[1]易禹聲.顱腦損傷診治[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940.
[2]劉寶田,李金偉,郭慶榮,等.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34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4,14(15):49.
[3]楊軍,潘樹茂,關茂武,等.外傷性腦內血腫CT定位抽吸并尿激酶溶解治療[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8,24(3):195.
[4]趙繼宗,周定標,周良輔,等.2464例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多中心單盲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85(32):2238-2242.
[5]汪華,高洪波,李慶春,等.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腦出血60例臨床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7,32(4):44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