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多菲是魯迅畢生推崇的歐洲詩人,早在1924年,他就在《語絲》上發(fā)表自己翻譯的裴多菲詩歌,撰寫裴多菲傳。
1929年,20歲的白莽翻譯了一篇裴多菲小傳,投稿給魯迅主編的《奔流》雜志。魯迅回信,想看一下德語原文,于是白莽親自將德文版的《裴多菲詩選》送去,魯迅則將自己收藏的兩本德語版裴多菲作品送給白莽。
1931年2月7日,白莽、柔石等五位左翼作家在上海遭國民黨槍殺,魯迅悲憤不已,在《為了忘卻的記念》里回憶了他與白莽的交往,還提到白莽送來的書里有四行鋼筆寫的譯文——《自由與愛情》,魯迅順理成章地認為這首詩是白莽譯的,這四句譯文也因這篇文章廣泛流傳。
然而,這首詩真是白莽譯的嗎?人們在讀魯迅的文章時,很少注意到這句話:“在第二頁寫著‘徐培根’三個字,我疑心這是他的真姓名。”事實上,白莽的真名叫徐柏庭,他用過的名字有徐祖華、徐白、徐文雄等,但從來沒叫過“徐培根”。
我在《魯迅全集》里找到一條含混的注解:“白莽的哥哥,曾任國民黨政府的航空署長?!奔热谎芯空咧肋@首詩的真正譯者是徐培根,而不是他的弟弟白莽,為什么不明確說明?
徐培根年輕時曾在北京陸軍大學(xué)和德國陸軍大學(xué)就讀,去臺灣前曾任國民黨航空署署長、陸軍大學(xué)教務(wù)長等職;到臺灣后當(dāng)過國防大學(xué)校長、國防部常務(wù)次長。1991年病逝。
原來研究者們語焉不詳,支支吾吾,是出于政治的避諱。想來,一首革命詩人寫的、新文化旗手推崇的、在廣大民眾中流傳的經(jīng)典譯作,怎么能出于反動軍官之手?于是,學(xué)者們采取了“模糊術(shù)”,寧愿讓人們誤讀,因為讓被國民黨槍殺的左翼詩人當(dāng)這首詩的譯者,從感情上說更能接受,更合乎情理。
人們的愿望不僅替代了事實,也掩蓋了白莽兄弟之間的情意。那時候,只在同濟大學(xué)讀過兩年書的白莽很可能還跟哥哥住在一起,也許翻譯裴多菲小傳時,經(jīng)常向精通德語的哥哥請教。一天弟弟出門,哥哥翻開了《裴多菲詩選》,無意中被一首豪邁的短詩打動了,抄起鋼筆,在原文旁即興寫下了譯文,并激動地署下名字。想來,當(dāng)時的徐培根已投身北伐,是跟弟弟一樣行動救國的熱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