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東北師范大學, 長春 130024)
《神曲》是但丁在文藝復興之前寫作的一個非常著名的作品。按照恩格斯的話說,但丁是“舊時代最后一個詩人,新時代最初一個詩人”。這個作品也表現出了鮮明的雙重性特點。
作品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但丁做了一個夢:他人生的中途在一個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吹揭粋€小山的山頂有一抹陽光,想爬到山頂上去,但是前面出來了三個野獸,一狼、一豹、一獅擋住了去路。就在他往前走不了、后退也不能的時候,一個人來到他面前,這就是古羅馬偉大的詩人——維吉爾。在維吉爾帶領下,他游歷了地獄、煉獄。然后他的女友貝亞特麗采就領著他游歷了天堂。地獄、煉獄、天堂基本都是九層。在九層天上是天府,天府又被稱為“幸福的玫瑰”。在這里但丁抬頭往上看,看到了三位一體的“上帝”。
首先,但丁講述這樣一個故事目的就是告訴當時的人如何得救的問題。
人怎么樣才能得救?但丁提出了一個得救方式——這就是精神得救。整個作品其實是一個寓言。我們知道,人得救的途徑大約有兩個:一個是采用現實的辦法,比如通過勞動掙得財富,通過斗爭獲得地位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的方式等。我們可以把這種方式稱為“現實得救的方式”。還有一種就是精神得救、靈魂得救的方式。在整個中世紀里,基督教鼓吹的是人的精神純潔。他們認為現實生活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有價值的是人的精神生活。從公元4世紀奧古斯丁的時代開始,人們就已經開始把精神得救當成了主要的選擇。整個中世紀基督教的文化,或者說的基督教文明,其實就是一個主張精神得救,靈魂得救的文明。如果說古希臘強調的是人的現實生活,強調的是滿足人的現實欲望的話,那么整個中世紀更強調的是人的精神的得救?;浇涛幕杏幸粋€著名的故事就是“耶穌之死”。耶穌被希律王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以后復活。耶穌作為上帝的化身(上帝的一個位格),換言之,他本人就是上帝,他創(chuàng)造一切,怎么能被釘死呢?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為什么《圣經》的作者,特別是《新約》的作者要寫他一定會被釘死?其實這里面隱含著一個選擇,或者說隱含著《圣經》寫作者們的一個選擇,這就是死掉的是耶穌的肉身,不死的是他的靈魂。那么這個故事也就是在告訴人們:拋棄肉體的現實的物質生活,尋求精神得救才是基督教最重要的價值。肉身死掉了,精神才能得救。換句話說,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就是告訴人們:肉體、現實的生活是應該被拋棄的生活,肉體的生活屬于地上之城的生活,屬于現實的生活;那么,人們要想沖破現實生活的束縛,必須拋棄現實,走向人的精神的復活。這就是中世紀文化的精髓。但丁在寫這部作品的時候,其實通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也在告訴人們,意大利民族要想得救,走現實之路是走不通的,因為現實之路是黑暗的,無路可走的——前面有野獸,后面有深淵。從現實上走不通。如果想得救,只能走靈魂解放和精神的解放之路。應該說,但丁在意大利民族解放道路的指明上,仍然沒有脫離開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強大制約。他使用的仍舊是基督教一直堅持的解放之路,不是新的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說這部作品從主旨上而言,仍然是中世紀的,是屬于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
但是,但丁在《神曲》中又體現了新的文化要素。從這個層面而言,新的因素明顯體現在作品里出現的兩個人物身上。這兩個人物中,一個是維吉爾,另外一個是貝亞特麗采。我們知道,“維吉爾”象征著“理性”;“貝亞特麗采”象征著“信仰”。這里,但丁實際上是說,人要想靈魂得救首先要有理性,在理性的引導下才能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然后要有堅定不移的信仰才能達到至高的真理。“理性”和“信仰”都是人所獨有的能力,強調理性和信仰對靈魂得救的重要性,其實就是在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是強調人的精神強盛的能力。從但丁的這部作品就可以看到,他已經把中世紀早期的“信仰的理解”的觀念,已經轉化成“理解的信仰”的觀念了。換句話說,但丁給人指出的這條靈魂得救之路是以理性為基礎、信仰為引導的路,而不是在中世紀一直鼓吹的那種盲目信從的路,被動的死守戒律的路。
具體而言,人究竟如何得救呢?《神曲》中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地獄和煉獄以及天堂的情形。
地獄九層,象征的是自有人類以來人所犯的九大類錯誤(每大類錯誤中,又可以具體分為不同表現形態(tài)的錯誤——這就是又在每層中分為不同的場景或不同的溝的原因)。假如我們把這部作品看成是人的精神文化象征的話,那么,我們也可以說,《地獄篇》是自人出現以來各種錯誤的一部形象歷史;或者說,是人類出現以來所犯的各種錯誤的總結和形象刻畫。我們看第二層情欲的錯誤,佛蘭塞斯卡和保羅的悲劇其實就是在講情欲的錯誤,這是針對羅馬晚期歷史經驗的總結。羅馬帝國為什么會滅亡?其中就是來自羅馬的奢華和腐敗。所以基督教產生以后,就把羅馬的那種淫靡的風氣看成是最大的敵人。由此,奧古斯丁才告訴人們“地上之城”是罪惡之城。而對其他罪惡的展示,也都具有蠻族入侵、教會黑暗、社會風氣墮落的現實罪惡所支撐。同樣,從地獄的第一層到第九層,又是但丁心目中人的罪行或錯誤程度的劃分。罪孽較輕的在上面,罪孽或錯誤較重的在下面。從地獄的安排中,我們可以看出,情欲錯誤——這個在基督教中較大的罪過已經在但丁那里變成了輕罪(在第二層),而背叛則被看成了最大的錯誤,犯背主罪的人、背叛罪的人被放在了地獄的最深處的第九層。這說明,但丁生活的時代,對罪孽和錯誤的評價,已經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
但丁的偉大在于,他沒有按基督教教士們的標準來判斷罪孽和錯誤,而是用一個古典的人物(古典的價值標準)去重新認識人類歷史上的各種錯誤,所以他才強調理性的重要。也就是說,但丁用古典理性對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各種罪孽和錯誤進行了重新的認識和分類,重新加以了評判。
在第二部《煉獄篇》中,但丁其實是告訴人們如何改正錯誤。《地獄篇》如果說是對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各種罪孽和錯誤的總結的話,那么《煉獄篇》指出的是人們改正錯誤的途徑和方法。怎么改正?盡管作家寫了七個方面的問題,并提出了七種具體的解決問題辦法。但在我看來,其實說到底就是一種辦法——即在理性的指引下,人要自覺克制情欲,把自己變成一個禁欲主義者和蒙昧主義者。這就是《煉獄篇》給人們提供的方法??酥魄橛?、克制欲望也是中世紀基督教主張的最根本的方法。但是,但丁的不同在于:他所主張的克制情欲不是被動的、盲目的克制,而是在理性引導下的克制。“維吉爾帶領但丁游歷煉獄”的情節(jié)表明:是理性意識使犯罪的人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和罪惡,因此,覺悟了,自己主動要去克制,主動要去改正。而人是靠著理智來認識罪惡,來改正罪惡的思想,就使人從被動的上帝的羔羊、盲目的信仰者變成了理智的信仰者、主動的行動者。所以,雖然是同樣主張禁欲主義,但中世紀教會的教士們主張的是盲從服從的禁欲主義,而但丁主張的是自覺地和理性地走向禁欲主義。這一點我們必須要區(qū)分開。但丁在這里寫作的時候,他雖然鼓吹了禁欲主義,但是他是一種自覺的禁欲主義,是在理性指導下的禁欲主義。當理性思考進入到這個程序的時候,這就是新的思想的曙光,這就在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但丁在《神曲》中還認為,“理性”只能幫助人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卻不能使人上天堂,上天堂需要堅定不移的“信仰”?!短焯闷返膬r值在于,作者通過這個部分告訴讀者: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目的是為了使人的靈魂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升華。如果不能升華,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是沒有意義的。而人的精神要升華,就需要有堅定不移的信仰。其實,這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思想。(有些學者將此看成是但丁的局限,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一個人有懷疑精神,也不乏有改正錯誤的勇氣。但是總是處在懷疑中,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那么這種懷疑只能是就事論事的懷疑。因為理性認識的都是具體的東西,只有當它升華了的時候,個人的認識才能變成人類的認識,個人的認識價值才能變成人類價值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但丁深刻地揭示了信仰在人的精神和靈魂升華過程中的價值和作用。換言之,沒有理性的信仰是盲目的信仰,而沒有信仰的理性是不完整的理性。人要想得救,就必須要做到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
其次,但丁的《神曲》表現了中世紀特定時期對人自身的認識程度。
在整個中世紀基督教文化觀念中,人是上帝的造物,因此,人也就是上帝的羔羊。在這種觀念中,其實是強調或者說凸顯著人的一種精神特性:“服從”。在基督教文化的視野中,人只是“服從”或者說是“順從”精神的化身。而但丁則把對人的認識大大地豐富了。他繼承了基督教文化中人有“服從”精神的特性的思想;同時,又對人的其他精神特性進行了探討?!渡袂返膭?chuàng)作表明,但丁認為,人除了具有“服從”的特性之外,還有第二個特性“理性”和第三個特性“信仰”。在《神曲》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人物“但丁”主要代表著“服從”精神,他聽命于“貝亞特麗采”派來的“維吉爾”,跟隨著他游歷“地獄”和“煉獄”,寸步不離。他按照“維吉爾”的安排,由上而下到地獄的第九層;隨后有由下而上,進入到煉獄的最高點“伊甸園”。而“維吉爾”主要代表著“理性”精神;“貝亞特麗采”象征著“信仰”精神。這樣,在但丁看來,它們三者不能分割,即分別代表了人的精神領域的不同側面,人的多種具體精神組成了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這樣,一個活生生的豐富的人的精神世界就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其實,這種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發(fā)現,我們在中國此時前后出現的文學文本中也可以找到。中國明代中期出現的神怪長篇小說《西游記》,其實也是象征性地描寫了人的具體的精神追求最高真理的過程。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排除千難萬險去西天取經的過程,可以看成是一個人由具體的問題出發(fā),克服各種各樣的困惑,尋找終極真理的過程。在《西游記》中,為什么孫悟空逃不出如來佛的手心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孫悟空是“具體的精神”,如來佛象征著“思想體系”,具體的精神逃不出思想體系的制約。一種具體的精神可以把現實的世界打得七零八落,但沖不出思想體系的束縛和限制。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英雄們(如李自成等)不都是這樣嗎?他們可以把現實中的皇帝推倒,但是推倒皇帝之后,他們還是要去做皇帝。所以說,孫悟空逃不出如來佛的手心就是因為具體精神逃不出思想體系的控制。再看,吳承恩是怎么看待人的精神世界的構成的。我們認為,其實《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就是作者所寓意的一個人的完整的精神世界:唐僧代表著“執(zhí)著精神”,孫悟空代表著“戰(zhàn)斗精神”,沙僧或者白龍馬代表著“服從精神”,而豬八戒代表著“懶惰(或曰享樂)精神”。這四種精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的內心世界。一個人只有“執(zhí)著精神”而沒有“戰(zhàn)斗精神”干不成事。人不能天天執(zhí)著時時戰(zhàn)斗,誰也不服從誰也不行,所以人還得有點“服從精神”。中國哲學還告訴我們:“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所以人還得有點“懶惰享樂精神”。唐僧師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經(追求最高真理)的路上,誰也不能離開誰,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告訴讀者,人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是由多種精神要素(具體精神)構成的,缺一不可。分離了,人的精神世界就不完整了。所以,中西方此時對人的精神世界的認識,但丁揭示出了人有三種精神,中國人認為人有四種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時期,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雖然它們之間沒有什么直接的影響,但是可以看到都在這一時期回答的基本問題:“人是什么”。而人是豐富的人,人是多樣化的人,人是有著各種各樣世界的人,幾乎是共同的結論。
這樣,但丁從基督教早期的人只有一個特性的人發(fā)展到人是由三個精神特性構成的,就說明,他對人的認識極大地深化了。他的心目中的人就成為了服從精神、理性精神和信仰精神的結合體。這樣,但丁對人的認識就超越了他的前輩。
第三,但丁在《神曲》中還提出了什么是“終極真理”的問題。
《神曲》中描寫“終極真理”的時候文字很少。只有但丁最后到了“幸福的玫瑰”,他往上一看,上方出現一個“穿白袍的靈魂”,“唰”地一閃。然后他感覺到自己沐浴在巨大的愛和幸福之中,全篇就結束了??梢哉f,但丁并沒有在作品中多說“上帝是什么”。這里,我們必須明白,在中世紀基督教文化語境下,人們對上帝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懷疑的。假如一個人懷疑上帝的存在,那么他就是異教徒。至于上帝內涵是什么,在中世紀早期,也很少有人去解釋。所以,在但丁的《神曲》中,所以他沒有多寫上帝的文字,就可以理解了。從這個意義上說,但丁此時仍然受著基督教思維方式的束縛和文化語境的制約,是和其他中世紀的宗教作家描寫上帝的筆法是一樣的。然而,當我們細讀文本的時候,就會提出一個疑問:但丁真回避了回答上帝是什么了嗎?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
《神曲》中給我們最深刻印象的是:上帝其實一直陪伴著作品中的“但丁”的。“但丁”不論是在地獄中,在煉獄中還是在天堂里,他不斷地認識錯誤,不斷地改正錯誤,不斷地從低一級的天層向更高的天堂前進,永不停止,也不后退。其實在作者但丁看來,這就是上帝的精神的具體體現——上帝不在人身之外,而存在于人身之內。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看一看《圣經·舊約》中“上帝造人”的故事。故事中說上帝是用泥土捏了人,叫亞當。然后上帝吹了他一口氣,使人身上有了上帝的靈,由此,人才活了。換句話說,上帝用泥土造的是什么呢?造的是一個軀殼、一個精神載體。人為什么能活了呢?就是因為上帝給了他一口氣(給了他靈魂)。因此上帝與人,本質上是一致的?!叭耸巧系鄣膶懻?,在精神上感受著至善至純?!被蛘哒f,人就是上帝的靈的一部分,人之所以能夠追隨上帝并能夠不斷地走向上帝,就是因為他是上帝的靈的載體。因而,追求精神、進取精神其實即體現了上帝的精神。這樣,但丁對上帝內涵的回答,并不是給了一個結論,而是給了一個過程。作品中的“但丁”不斷認識錯誤和不斷改正錯誤以及不斷進取向上攀登,最后見到了上帝的全部過程,就是告訴人們,上帝其實就在人的心中。以后,這種寫作的方法,被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偉大詩人歌德的《浮士德》所繼承。浮士德就是在不斷追求進取中體現了上帝的精神,因此,在死后,他的靈魂也被“光明圣母”接上了天堂。并且上帝還說了一句著名的話:“凡自強不息者,吾輩皆能拯救?!币驗榉彩亲詮姴幌⒌娜?,在他的追求進取的行動中就體現了上帝的精神。換句話說,這種永不停息、不斷向更高真理上升(飛升)的精神其實就代表了上帝。
可見,但丁的《神曲》在深度上表現了中世紀很多東西,可最終它的落腳點還是在人的身上。而人又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口號。所以,但丁的創(chuàng)作在深度上也表現出了新時代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