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東
歷史:缺席的“在場”
——《日瓦戈醫(yī)生》與俄羅斯精神傳統
/吳曉東
20世紀80年代末讀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金玫瑰》,讀到寫亞歷山大·勃洛克的一段,帕烏斯托夫斯基稱:“我不大理解勃洛克對俄羅斯和人類將會遇到的考驗所懷有的那種先知式的、神秘的恐懼;至于他那種宿命的孤獨感、毫無出路的懷疑、災難性的沉淪以及他對革命的過于復雜化的理解,更是我無法理解的?!碑敃r還是文學青年的我自然更難理解這位勃洛克的復雜性。勃洛克式的充滿吊詭的思想在1980年代生氣勃勃的中國氛圍中顯得很陌生,也很另類。然而,隨后我又讀了帕斯捷爾納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日瓦戈醫(yī)生》。在1990年代迥然不同的歷史語境中,是《日瓦戈醫(yī)生》真正引領我漸漸體認到,這種俄羅斯精神傳統的復雜性顯然不僅僅體現在勃洛克一個人身上。
《日瓦戈醫(yī)生》中的《瓦雷金諾》一章寫日瓦戈在戰(zhàn)爭時期和妻子冬妮婭來到烏拉爾尤里亞京市附近的瓦雷金諾莊園,開始了一段“歸園田居”式的讀書寫作、追索內心的生活。在日瓦戈所寫的札記中,他把俄羅斯作家劃分為兩種氣質:“在俄羅斯全部氣質中,我現在最喜愛普希金和契訶夫的稚氣,他們那種靦腆的天真;喜歡他們不為人類最終目的和自己的心靈得救這類高調而憂心忡忡。這一切他們本人是很明白的,可他們哪里會如此不謙虛地說出來呢?他們既顧不上這個,這也不是他們該干的事。果戈理、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對死做過準備,心里有過不安,曾經探索過深義并總結過這種探索的結果。而前面談到的兩位作家,卻終生把自己美好的才賦用于現實的細事上,在現實細事的交替中不知不覺度完了一生。他們的一生也是與任何人無關的個人的一生?!睂τ谖疫@一代把果戈理和托爾斯泰尊奉為現實主義與人道主義經典大師的讀者來說,日瓦戈醫(yī)生的這種劃分曾經令我莫名地困惑了許久。《日瓦戈醫(yī)生》也由此令一代中國讀者陷入深思,并最終被日瓦戈醫(yī)生這樣一個復雜化的人物所吸引。中國文化界也開始學習適應從普希金到契訶夫再到帕斯捷爾納克的精神和氣質,那種“靦腆的天真”,那種既執(zhí)迷于探尋人生的意義,又不流于空談和玄想,也遠離布道者的真理在握的謙和本性,那種從一個謙卑的生命個體的意義上去承擔歷史的堅忍不拔。
在《日瓦戈醫(yī)生》的觀念視野中,人道主義精神以及俄羅斯傳統價值形態(tài)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帕斯捷爾納克在一次訪談中曾經說:
我有責任通過小說來詳述我們的時代——遙遠而又恍若眼前的那些年月。時間不等人,我想將過去記錄下來,通過《日瓦戈醫(yī)生》這部小說,贊頌那時的俄國美好和敏感的一面。那些歲月一去不返。我們的先輩和祖先也已長眠不醒。但是在百花盛開的未來,我可以預見,他們的價值觀念一定會復蘇。
但是這種人道主義和傳統的內在價值是蘇維埃的革命意識形態(tài)很難接受的。于是《日瓦戈醫(yī)生》一直由于它的邊緣化的聲音而引起爭議。譬如有研究者認為“《日瓦戈醫(yī)生》不是從辯證唯物史觀而是從唯心史觀出發(fā)去反思那段具有偉大變革意義的歷史”?!啊度胀吒赆t(yī)生》淡化階級矛盾,向人們昭示:暴力革命帶來殘殺”,“破壞了整個生活,使歷史倒退”,“在本質上否定了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梢哉f,《日瓦戈醫(yī)生》的確從人道主義和個體生命的角度反思了俄國十月革命以及其后的社會主義歷史,它的價值之一也正是小說所表現出的看待歷史和革命的一種復雜的甚至矛盾的態(tài)度。日瓦戈是個既認同革命又與革命有一種疏離感的邊緣人物,他深受基督教的影響,有博愛思想,但卻對革命潮流持一種警惕的態(tài)度;他參加了游擊隊與白軍作戰(zhàn),又因同情而放走了白軍俘虜;他與溫柔善良的冬妮婭結為夫妻,卻又喜歡上了美麗動人的拉拉。他一方面憎惡俄羅斯沙皇時代的政治制度,贊同十月革命的歷史合理性,但是另一方面他卻懷疑革命同時所帶來的暴力和破壞,用日瓦戈醫(yī)生自己的話來說:“我是非常贊成革命的,可是我現在覺得,用暴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應該以善為善?!彼男叛鋈允莵碓从诙砹_斯宗教的愛的信條以及托爾斯泰式的人道主義,在歷史觀上則表現出一種懷疑主義的精神。但是在史無前例的以暴易暴的革命時代,這種愛與人道的信仰是軟弱無力的。正所謂“愛是孱弱的”,它的價值只是在于它是一種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著人彼此熱愛、憐憫的精神需求,代表著人類對自我完善和升華的精神追求,也代表著對苦難的一種堅忍的承受。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帕斯捷爾納克代表了俄羅斯知識分子所固有的一種內在的精神:對苦難的堅忍承受,對精神生活的關注,對靈魂凈化的向往,對人的尊嚴的捍衛(wèi),對完美人性的追求。帕斯捷爾納克是俄羅斯內在的民族精神在20世紀上半葉的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深刻表現了一個知識分子雖然飽經痛楚、放逐、罪孽、犧牲,卻依然保持著美好的信念與精神的良知的心靈歷程。這種擔承與良知構成了衡量帕斯捷爾納克一生創(chuàng)作的更重要的尺度。這一切塑造了《日瓦戈醫(yī)生》特有的高貴而憂郁的品格。因此,《日瓦戈醫(yī)生》也被認為是“關于人類靈魂的純潔和尊貴的小說”,它的問世,被稱為“人類文學和道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
因此,我理解為什么帕斯捷爾納克雖然歷經滄桑,仍然對生活充滿熱望:“我渴望生活,而生活就意味著永遠向前,去爭取并達到更高的,盡善盡美的境界。”我同樣理解了小說的結尾借助日瓦戈醫(yī)生的一對朋友的感懷所表達的對心靈自由和美好未來的信念,并為這種俄羅斯式的內在精神品性深深觸動:
日見蒼老的一對好友,臨窗眺望,感到心靈的這種自由已經來臨;就在這天傍晚,未來似乎實實在在地出現在下面的大街上;他倆本人就邁入了這個未來,從此將處于這個未來之中。面對這個神圣的城市,面對整個大地,面對直到這個晚上參與了這一歷史的人們及其子女,不由產生出一種幸福的動心的寧靜感。這種寧靜感滲透到一切之中,自己也產生一種無聲的幸福的音樂,在周圍廣為散播。
在這個意義上說,《日瓦戈醫(yī)生》不同于諸如綏拉菲莫維奇的《鐵流》一類反映十月革命,代表蘇維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小說,它在蘇聯至少從高爾基的《母親》就開始了的主流革命文學圖景之外,它為我們提供了透視俄羅斯和蘇維埃歷史的另一種更繁復的觀念視野。盡管日瓦戈的歷史觀和獨善其身的選擇與當時的歷史潮流是無法吻合的,但卻在大一統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之外發(fā)出了另一種聲音,并終將穿透漫漫歷史時間,顯示出越來越值得人們關注的生命力。
而《日瓦戈醫(yī)生》所代表的復雜化的俄羅斯精神傳統也內化在中國20世紀90年代之后的歷史進程中。1990年代之后直到今天的中國歷史,按汪暉先生的說法,是一個“去政治化”的過程,集中表現在把1990年代以后中國的歷史和社會進程直接與解放前接軌,由此,中國的革命歷史和1949年之后的社會主義實踐仿佛被悄無聲息地刪除了。2008年奧運會的開幕式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有西方評論家說,我們很贊嘆張藝謀把中國傳統文化展現給世界,也在開幕式的最后看到了今天走向太空時代的中國,但是20世紀的中國到哪里去了?換句話說,開幕式沒有表現中國現代歷史,沒有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和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而關于革命與政治的被壓抑的遺產,在21世紀的今天的語境中似乎有重新打撈出來的歷史必然性。
1990年代后的中國思想界之所以會更親和于從普希金到契訶夫再到帕斯捷爾納克的氣質,其原因也正在“告別革命”的文化思潮。這是一個剛剛經受了政治性挫折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中,知識者往往有一種回到內心的歸趨。柄谷行人在《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中討論明治1920年代“心理的人”的出現時指出:“當被引向政治小說及自由民權運動的性之沖動失掉其對象而內向化了的時候,‘內面’、‘風景’便出現了?!本拖袢胀吒赆t(yī)生選擇在瓦雷金諾作心靈的沉思一樣,在1990年代初告別革命的歷史語境中,中國文壇以及知識界也有一種回歸室內回歸內心的趨向。這種把對暴力與革命史的反思向存在和心理深處沉潛的潮流,當然具有歷史的某種必然性甚至合理性。但是,對內心的歸趨,并不總是意味著可以同時獲得對歷史的反思性視野。對歷史中的個人性體悟和個體性價值的強調在成為一種歷史資源的同時,有可能會使人們忽略另一種精神傳統固有的永久性的價值。當帕斯捷爾納克把源于普希金、契訶夫的傳統與果戈理、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對峙的時候,問題可能就暗含其中了。普希金和契訶夫的氣質是否真的與托爾斯泰等人的精神傳統相異質?學者薛毅即曾質疑過帕斯捷爾納克的二分法:“托爾斯泰有更加偉大的人格和靈魂,這個靈魂和人格保障了托爾斯泰的文學是為人類的幸福而服務。俄羅斯作家勃洛克說托爾斯泰的偉大一方面是勇猛的反抗,拒絕屈膝;另一方面,和人格力量同時增長的是對自己周圍的責任感,感到自己是與周圍緊密連在一起的?!绷_曼·羅蘭也曾經說過:“托爾斯泰的現實主義體現在他每個人物的身上,因為他是用同樣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他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找到了可愛之處,并能使我們感到我們與他們的友愛的聯系,由于他的愛,他一下子就達到了人生根蒂?!比绻f帕斯捷爾納克“從一個獨立的、自由的,但又對時代充滿關注的知識分子的角度來寫歷史”具有值得珍視的歷史價值的話,托爾斯泰這種融入人類共同體的感同身受的體驗,也是今天的歷史時代中不可缺失的。它啟發(fā)我們思考的是:個體的沉思與孤獨的內心求索的限度在哪里?對歷史的承擔過程中的“歷史性”又在哪里?“歷史”是不是一個可以去抽象體認的范疇?如果把“歷史”抽象化處理,歷史會不會恰恰成為一種非歷史的存在?歷史的具體性在于它與行進中的社會現實之間有一種深刻的糾纏和扭結。1990年代之后的中國社會表現出的其實是一種“去歷史化”的傾向,在告別革命的思潮中,在回歸內在的趨向中,在商業(yè)化的大浪中,歷史成為被解構的甚至已經缺席的“在場”。當歷史是以回歸內心的方式去反思的時候,歷史可能也同樣難以避免被抽象化地呈現和承擔的命運。
這或許是《日瓦戈醫(yī)生》對當今之中國的另一種啟示意義。
作 者:吳曉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編 輯:王朝軍 zhengshi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