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萍
山西省翼城縣職業(yè)中學,山西臨汾 043500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沒有恰當的教學方法,就很難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任務。正如巴班斯基所說:“現代課堂教學的鮮明特色乃是教學方法的豐富多彩,乃是有意識地選擇某一課題的主要教學方法,所選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決相應的教學和教育中的任務?!?/p>
發(fā)現式學習中,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鞏固了知識,懂得怎樣思考、怎樣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一定的認知策略;教學顯得生動活潑,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之產生更強的學習興趣;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和對書本的迷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應注重以下四個方面的探索和運用。
引導學生在自然條件下對幼兒心理及行為現象進行觀察,如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行為特點、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等等。幫助學生擬定觀察計劃,提供觀察條件,學習作觀察記錄,并進行分析總結。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
讓每一位學生有機會對幼兒進行較長時間的調查了解。幫助學生制訂詳細的調查計劃,即調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調查問題有哪些,調查步驟如何,結果如何分析等等。如我們讓學生針對幼兒的個性、情感、意志發(fā)展水平等方面,進行五周的個案追蹤調查。同學們擬出計劃后,制作出相應的問卷和圖片,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甚走訪家長,最后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心理學教學中,我們盡可能遵循客觀性和科學性的原則,用事實說話、用科學說話。幫助學生學會選擇行為樣本,進行客觀測量和標準化測量。比如,通過幼兒畫人的方式測量和分析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學生從這些活動中去發(fā)現一些有趣的心理現象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現成的量表進行測量,也能根據一定的測試目的和要求設置和編制出簡單的心理測試量表,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應用科學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有許多心理現象和規(guī)則,必須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才能觀測到它們的存在,才能真正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和特殊性。如在學習和了解人的“感知覺”這部分內容時,引導學生運用心理測試儀器:重量知覺儀、方位知覺儀、顏色視覺儀等儀器,或用一些簡單工具,學生分組在心理實驗室進行一些簡單的小實驗。結果學生們通過實驗發(fā)現每個人的感知覺水平是有較大差異性的,而每個人的“感覺域限”或“絕對感覺域限”更是各不相同的。
我們知道真正有價值的學習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激活或喚醒思維材料的刺激因素,問題解決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調整、改進的過程”,“問題解決”教學是以“人”為本位的教學模式。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我盡可能在每次上課前針對教學的內容設計出相應的一些“問題”或“問題情境”。每當我向他們提出:“為什么幼兒的記得快也忘得快?”“孩子們?yōu)槭裁纯倫勐牴适拢俊薄昂⒆觽優(yōu)槭裁纯倫弁嬗螒??”“幼兒的自我意識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為什么具有相同遺傳條件、相同生活背景的雙胞胎,甚至是連體人都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等問題時, 同學們通常都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甚至把這些問題看作是一種挑戰(zhàn),這樣的挑戰(zhàn)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他們的認知興趣和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激發(fā),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的調動,過去的經驗被激活。當問題得到解決時,學生不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還會產生增值效應,可推動新的學習,成為教學持續(xù)生命力的重要動力源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爾波特(F.Allport,1924)強調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他認為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學生之間積極的同伴關系,而這種積極的同伴關系對學生又產生了積極而意義深遠的影響。
在心理學教學中,合作式學習方法的運用給我的教學來了許多好處。比如學生在掌握了幼兒記憶發(fā)展特點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我組織他們分組討論:“同樣的學習材料(一首兒歌),如何讓幼兒能在最輕松最愉快的情況下記憶較果最好?”,并要求運用所學知識總結出至少四種教學建議和策略。由此帶來的效果是,同學們討論異常激烈,思維活躍,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方法,有的組提出了好幾種策略和方法;有的組用文字展示討論結果,有的組用圖畫展示;有的學生甚至輔之以動作和表情,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承認和研究他們的假設;有助于學習者對不同意見形成新的理解,養(yǎng)成合作學習和耐心傾聽的習慣;同時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在心理學教學中,充分運用現代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傳媒技術和手段,不斷提高心理學教學的感覺形態(tài)和提示效果,這是現代心理學教學中的一大進步和飛躍。應該說,電教媒體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具有傳統(tǒng)教學媒體無法比擬的表現力,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通過電教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處理或加工,使那些看不見、觀不清的理論變成看得見、認得清的現象,抽象變得具體,復雜變得簡單,讓我在心理學教學中受益非淺。比如在感知覺教學中,我制作和運用了具有動畫效果的課件進行直觀、生動的演示,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展示大量的感“知覺規(guī)律”和“錯覺現象”;在講解“注意、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時,通過多媒體展示相關案例、圖片、量表或研究成果;在學習智能理論相關內容時,讓學生觀看電視、電影的片段。這一切在過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負擔,何樂而不為?此外,使用電教媒體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視聽作用,產生美感。在學生認識美的同時,使他們對所見所聞進行自覺不自覺的辨析、思考,使他們的身心沉浸在這種美中,并由此按照美的規(guī)律去發(fā)揮自我、塑造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