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第二中學 高錦華
英語作業(yè)和考試是英語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其后的講評課則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必要過程。對于處于復習階段的英語教學來說尤為重要。對作業(yè)、試卷進行講評的目的絕不僅僅在于澄清某個問題的正誤或對試題進行單純的分析,重要的是借助講評使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了解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好的講評課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下面就如何提高講評課的質量談談幾點體會:
在講評課時,常常會出現(xiàn)以下情形:有的教師在課前只是簡單的將練習或試卷匆匆做一遍,核對一下答案,就這樣走進課堂講評,從前至后一題不漏,結果往往面面俱到,卻又面面照顧不到。照顧了成績后進生卻浪費了成績優(yōu)等生的時間,或者遷就了成績優(yōu)等生的水平卻忽略了后進生的發(fā)展。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精疲力竭,學生卻沒有多大收獲。更有甚者,有時一節(jié)課應完成的內容卻不能按時完成,沒辦法,剩下的內容的答案往黑板上一抄,讓學生下課自己弄懂。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在講授時沒有恰當的把握好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也就不能調控好時間,就如同“腳踏西瓜皮”一樣。要解決這樣的怪現(xiàn)象,加強課前投入就顯得特別重要。講評課和新授課一樣,備好課是很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備課要有兩個部分:備教材和備學生。備教材就是對每一道試題都應當有充分的認識,包括試題的出題目的、考察的側重點、應該有那些解題的方法等有充分的了解;對整套試題的結構,分類充分了解;了解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和綜合性的題目,查找平時教學中疏忽的“教學盲區(qū)”。備學生就是要分析學生答題情況,做好統(tǒng)計工作,如:正答率和錯誤率,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最高分和最低分等等。以便了解學生對所檢測部分知識的接受、鞏固、運用的程度。對少數錯誤率叫高的題目,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或對學生進行問話調查,挖掘出其錯誤的根源。同時,還必須分析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產生的不良影響,如考試心理經驗,考試組織形式等,力求分析結果科學準確。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模塊教學讓很多老師感覺到“課時緊張”,36學時要完成一個模塊的教學。因此,要在“課時緊張”的狀況下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老師在講評課時就必須貫徹“少而精”的原則。“少而精”不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減少量,而是指老師要抓住關鍵,重點、難點、學生易錯點,恰如其分的用形象,生動,精煉,準確的語言說明問題的實質,以最少的精力換取最大的效率?!吧俣钡脑瓌t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注意以下幾點:
教師要根據備課時統(tǒng)計的錯誤率極高的題目,引導出錯的學生說出出現(xiàn)錯誤時的思路,以暴露隱藏在學生思維深處的錯因,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和學生們一起進行答卷失誤分析,幫助學生提高應試能力。
講試題題型的特點和解題的思路。要引導學生思考試題在考查哪些知識點,解題突破口在哪,解題過程中需注意那些問題。例如:在講解完成句子這一題型時,要讓學生知道以下幾點,考查什么語法知識點;分析句子結構;句子時態(tài)與語態(tài);單詞的正確形式(包括動詞的原形,過去式,過去分詞,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動詞ing形式,形容詞比較級與最高級,名詞的單復數形式;詞組的運用等等。以08年高考湖北卷的32小題為例:Seldom (他們玩)video games ever since they entered college.(play)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倒裝句”(因為seldom是否定詞而且位于句首);②句子結構Seldom(他們玩)video games為主句部分,ever since they entered college.是從句部分;③時態(tài)用現(xiàn)在完成時(因為句中有ever since引導的時間狀語);④語態(tài)用主動語態(tài);⑤動詞play的過去分詞屬于規(guī)則變化,直接加ed;⑥“玩游戲”詞組為play video games(不需加the)。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就是“have they played”。
每一題有每一題的解題方法,掌握了恰當的方法,才能提高解題效率。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講評課中要有意的讓學生注意恰當的方法與思路,形成一種解題模式。
在英語里,大大小小的知識點,單詞,詞組的用法太多太多,如果讓學生一個一個的去讀記,非常耗時,而且易忘記。所以教師在講評課時如果教給學生一些規(guī)律,不僅幫助學生解答了一道題,還幫助學生解決了一系列的類似的題。講規(guī)律,即歸類講解,對某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進行高度概括和總結,總結出相對固定的解題規(guī)律,規(guī)范解題格式,真正使學生通過規(guī)律的掌握來把握一類題型的解題方法與技能。例如:只能加動名詞作賓語的動詞有avoid,miss,delay,suggest,finish,practice,enjoy,image,can`t help,admitresist,envy,escape,risk,forgive,stand,keep,mind。對于這些的詞,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漢語意思來編寫成幾句話,避免、錯過、少延期;建議、完成、多練習;喜歡、想象、禁不住;承認、否認與妒忌;逃避、冒險、莫原諒;忍受、保持、不介意。
講評中不能就題論題,要借題發(fā)揮,善于將原題進行變形,對某知識點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和不同起點進行提問。例如:在講解句型“It is said that…”時,我們還應當讓學生了解它的變形“sb/sth is said to do/have done/be doing”以及它們的被動形式“sb/sth is said to be done/have been done/be being done”另外,在“少而精”的原則下,教師的課堂用于必須具有深刻性、樸實性和濃縮性,必須簡潔明快。要做到這些,教師必須深入鉆研,使所要講的內容轉換為準確的語言,加以傳輸;注重表達方式,較多地使用直接表達方式,善于選詞練習。
對一節(jié)好課的評價不僅僅是看老師講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因此,為了切實提高評講效果,課堂還必須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及時消化評講內容,通過消化,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課堂消化分為個別消化與集體消化:個別消化就是讓學生自己消化講評內容。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試卷,結合評講內容,整理記載自己失分的知識點,真正弄懂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并在消化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出新問題,在教師的個別輔導下解決這些問題。集體消化就是教師備課時根據講評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答題的易錯點,擬出少量的有針對性的相關試題讓學生自測,或者將學生失分率高的知識點重新變換角度設計題目,有計劃的安排到下一次練習或試題中,增加復現(xiàn)率,達到反復強化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點的目的。
實踐證明,任何一節(jié)“經典之作”的講評課都能使學生的思想產生飛躍,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喜悅。當然,這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
[1]邵永紅,試卷評講中的“查、聯(lián)、拓、深”,[N]英語周報 2003-2-12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