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迅,朱安慶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構建當代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的若干思考
周光迅,朱安慶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當代大學生誠信狀況,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確實也存在著考試作弊、拖欠助學貸款等不誠信現象。要改善大學生誠信狀況,有效途徑是構建一套完善的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基于和諧理論,可以將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構建成一個具有“理性設計與優(yōu)化”以及“環(huán)境誘導下的自主演化”兩種作用的機制,通過該機制的建立,從制度上規(guī)范大學生的誠信行為,使大學生誠信水平得以持續(xù)改進。
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
誠信,即誠實守信,其基本含義是務求真誠,恪守信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誠信為本,打造“信用政府”、“信用學校”、“信用企業(yè)”,成為重塑當今中國社會形象的熱門話題。然而,近幾年來,受錯位的價值觀念、市場經濟價值取向功利化等因素的影響,在大學生中出現了一些考試作弊、日常行為失范、惡意拖欠學費、就業(yè)違約等誠信缺失現象。面對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問題,高校積極探索強化誠信教育的對策。作為社會公認的道德標準,誠實守信不但需要良好的教育來自律塑造,還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完善的評價、懲戒、監(jiān)督等他律機制來維系,通過科學管理,提高大學生誠信度。
目前,我國有2 000多萬在校大學生,他們的誠信狀況,關系到良好社會風尚的培育,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據教育部組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調查顯示:當今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但不可忽視的是,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軌,學費和就業(yè)制度的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引發(fā)了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深層次的沖突和矛盾。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已經成為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一個突出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考試作弊。這種欺騙他人又自欺欺人的做法在高等學府里幾乎是隨處可見。在大學校園中,廣為流傳著“學不在精,作弊則靈;功不在深,會看就行”的課桌文學。據《中國青年研究》報道,一份對892名大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82.74%的大學生曾有過作弊行為,其廣度和嚴重性已經不容忽視[1]。大學生作弊原因各異,有擔心掛科影響畢業(yè)的;也有希望為自己評優(yōu)得獎增加籌碼的;還有受他人作弊影響而從眾作弊的;更有一些同學出于義氣或礙于面子而“幫助”同學成為作弊者。大學生作弊的手段也是多種多樣,如考前套題、考試過程中的夾帶、代考等現象屢禁不止,新型高科技作弊設備更是層出不窮,眼鏡OO型、鋼筆007型……五花八門的考試作弊器幾乎已“武裝到牙齒”。
第二,學術失范。當前,學術失范已嚴重影響高校形象。大學生在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設計中也同樣存在嚴重的失范行為,如捏造、篡改實驗數據、抄襲他人學術成果、杜撰參考文獻等。本科生培養(yǎng)目標中明確規(guī)定:大學生要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學研究的能力。所以,大學生應在廣泛涉獵的基礎上,汲取眾家所長,推陳出新而不是照搬照抄,弄虛作假,例如列出并未閱讀的參考書目等。
第三,助學貸款違約。國家助學貸款是為資助在校貧困生而發(fā)放的貼息貸款。設立這項重要舉措的初衷是為了幫助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部分大學生缺乏誠信,使得此項工作舉步維艱。有些學生通過制造虛假證明來申請助學貸款,以滿足自己的高消費,有些學生在畢業(yè)后拒絕向銀行提供通訊方式和工作單位,惡意拖欠貸款,導致很多助學貸款成為呆賬、壞賬。2006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在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全國聯網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助學貸款違約率高達28.4%,直接導致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不愿再向違約率高的學校發(fā)放助學貸款[2]。
第四,求職簡歷“注水”?;诋厴I(yè)生就業(yè)市場明顯供大于求的現狀,一方面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大學生“自我推銷”的意識也在逐漸增強。2006年6月,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對300多名擬錄用的人員進行誠信調查,結果發(fā)現有30%的大學生提供的簡歷材料和實際情況大有出入。部分畢業(yè)生為了在就業(yè)競爭中找到理想工作,在簡歷中弄虛作假拔高自己的“實力”,虛構各種在校的工作、實踐經歷,夸大在校學習成績,偽造計算機和英語等級證書,甚至“克隆”同學的各種榮譽證書。以至于招聘會上個個都是優(yōu)秀干部、三好學生,人人都有一疊榮譽證書、都有一流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甚至出現了一個班級里出現十幾個“學生會主席”的咄咄怪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依據這個精神,近幾年教育部聯合其他部門先后頒布了《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guī)范(試行)》以及《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若干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這些文件在日常行為管理、考試、學術、助學貸款等多個方面涉及到大學生誠信管理的問題,對于我國高校誠信管理制度的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3]。
同時,各高校也制定了相應的制度規(guī)范,出臺了關于考試、助學貸款、誠信就業(yè)等相關的實施細則和工作實施辦法。但由于制度上的規(guī)定常過于原則、抽象,在實踐中操作比較困難。目前高校大學生誠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作為擁有4 000多所高校,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發(fā)達的美國,多數大學將追求學術誠信視作治校的根本。為了維護大學生誠信,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發(fā)生,美國各高校一般都設有專門機構處理不誠信行為,雖然名稱不同,但其主要職能都是合法的履行并監(jiān)督學校誠信守則規(guī)定的一切程序。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設立的專門機構是監(jiān)察官辦公室。華盛頓大學則由負責學術事務的執(zhí)行副校長和負責健康研究的副校長專門負責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并成立學術誠信委員會,并執(zhí)行誠信條例中規(guī)定的所有程序等[4]。而我國高校針對考試作弊、學術失范往往成立臨時考試處理委員會,學術問題處理小組之類的機構,平時學生日常行為由學生處統一負責管理,缺少權威的、專門的常設性機構統一負責大學生誠信建設和管理。
當前我國高校對于大學生學術誠信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針對大學生學術方面制訂的規(guī)章制度匱乏。我國高校及科研機構加強學術誠信建設的對象一般是教職工和研究生,而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學術誠信制度規(guī)范幾乎還是空白。即便有針對大學生的相關規(guī)范條例,也因內容上比較空泛簡單而缺乏可操作性,沒有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北京大學本科考試工作與學術規(guī)范條例》為例,該《條例》只在“總則”提到“加強本科生學術道德教育和學術規(guī)范訓練是學校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工作。本科生學術規(guī)范的培養(yǎng)應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貫穿于本科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其大部分內容是對本科生考試工作和助學貸款的具體要求,而涉及學術規(guī)范的內容只出現在第31、33、34、35條的個別規(guī)定中。我國《著作權法》、《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guī)范(試行)》等法律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則比較抽象,不夠具體,致使對大學生學術失范行為的處理缺乏有效的依據[5]。
現代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重視行為主體參與。當代大學生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權利意識,但是我國高校在管理和制度建設上,長期以來奉行的是行政人員主導模式,毋庸諱言,這種行政決定管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和制度間的隔閡甚至對立。
鑒于此,高校在誠信制度建設和管理過程中,應該運用多種方式方法疏通和豐富學生參與的渠道。在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學生意見,提高學生對規(guī)章制度內容的認同度;在管理過程中,特別是在不誠信認定以及申訴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大學生自我約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改善大學生誠信狀況,一條有效途徑是構建一套完善的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基于和諧理論,可以將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構建成一個具有“理性設計與優(yōu)化”以及“環(huán)境誘導下的自主演化”兩種作用的機制,通過建立該機制,用制度規(guī)范行為,使大學生誠信水平得以循環(huán)提高和持續(xù)改進[6]。
構建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的初步設想是:建立一個大學生誠信信息管理中心,這是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的核心部分,承擔著大學生誠信信息的收集、整理、評價等工作。中心除了提供信息以外,還需輔以評價機制、激勵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形成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所依托的一個“中心”和三個“機制”的體系。在這個系統中,誠信信息中心和評價機制、激勵機制、監(jiān)督機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信息中心的良好運行,有效地向高校和社會其他相關組織、部門及個人傳遞確實可信的誠信信息,為誠信評價機制、激勵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的運行提供依據;同樣,信息中心的良好運行也離不開完善的誠信評價機制、誠信激勵機制和誠信監(jiān)督機制,通過機制的運行改善大學生的誠信現狀,更新誠信信息中心的誠信信息。
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的運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誠信信息的收集(征信)、誠信度的評價以及誠信服務功能。
收集大學生誠信信息,建立客觀的大學生誠信檔案。大學生誠信信息管理中心收集的信息按信息來源主要是三類:一是學生所在院系、學生處、教務處等校內部門定期報送的信息。二是管理中心定期向金融機構、司法、公安、企業(yè)、社區(qū)等全方位地征集信用信息。將大學生個人誠信檔案和社會誠信體系實現對接,使學生在校誠信狀況和他們的未來發(fā)展緊緊聯系在一起,促進他們倍加珍惜自己的誠信。用事實教育大學生誠信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講誠信與自身利益是統一的。三是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隨時向信息管理中心報送個人誠信信息。誠信檔案的內容要隨著材料的豐富而不斷地增添新的內容,全面、客觀地展現個人的誠信狀況[7]。
依據誠信檔案,進行大學生誠信度的評價。大學生誠信信息管理中心在為大學生建立誠信檔案后,運用自己的評價體系對其進行誠信度的評價,并確定誠信等級,接下來對學生追蹤觀察,通過誠信信息的反饋,不斷地對其誠信等級進行修正。
為大學生及其利益相關者提供誠信服務。誠信管理中心收集和評價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是為了更好的為大學生及利益相關者提供誠信服務。誠信信息中心發(fā)揮的服務功能主要有:第一、誠信公示,提高誠信信息的透明度。將信息的收集過程、方法、標準、評價的依據、結果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接受監(jiān)督。但誠信公示要注意把握開放的“度”,既要保證學生的誠信度能夠真實、準確的披露,同時也要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即在法律允許的方式和范圍內披露。第二、誠信信息的咨詢服務,提供誠信證明。建立大學生誠信信息查詢系統并向社會公開。這樣,其他個人、組織也會因為獲得可靠的誠信信息大大降低人際交往的風險[8]。
對于大學生誠信管理而言,如果誠信信息管理中心只進行誠信信息的收集而沒有開展誠信評價,容易使管理流于形式。以誠信檔案為依據建立科學有效的、可操作性強的、動態(tài)的誠信評價機制是規(guī)范大學生誠信行為的重要保證。誠信評價是指綜合運用定性與定量方法對主體的誠信水平作出某種評判的過程和方式。高校中可以建立分級評價體系,即依據一定的誠信標準把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分為若干級。首先,明確大學生誠信評價的主要要素,如可以把求真務實、正直友善、遵紀守法等道德品質列為評價的主要因素。其次,確定誠信評價指標,例如:學業(yè)誠信指標、經濟誠信指標、社會誠信指標等。第三,根據誠信指標,確立詳細的誠信評價標準,如將考試作弊、論文抄襲、故意拖欠學費、就業(yè)違約等具體行為明確為可量化指標。通過評價,促使大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嚴于律己,不斷提高自己的誠信度。
在建立大學生誠信信息管理中心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完善大學生誠信激勵機制。對大學生的賞罰激勵,應明確賞罰的標準,建立合理的賞罰尺度。大學生誠信激勵機制包括失信懲罰機制和守信激勵機制。
失信懲罰機制。我國高校對大學生行為失范的處理主要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為原則。但是誠信校園不是僅有道德軟約束就可以形成的,還需要制度的硬約束。建立失信懲罰機制,對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別的失信行為采取不同的懲罰方式,是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和提高誠信意識的有效途徑。
守信獎勵機制。建立守信獎勵機制,提高誠實守信的回報。根據科學、有效的誠信評價結果予以獎勵,增強誠信管理的實效性,避免誠信管理流于形式。獎勵的方式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要通過表揚、授予一定的榮譽等各種形式的精神鼓勵來調動守信者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堅持以誠信為榮,以失信為恥的理念。另一方面物質獎勵也是重要因素,高??梢栽O立誠信獎勵專項基金,或在獎學金評選、選拔學生干部、入黨、評優(yōu)、保研等時候,將誠信作為主要的考核內容,以此將鼓勵大學生的誠信行為。
缺乏嚴格的監(jiān)督約束機制不僅會使誠信管理落實不到實處,而且還容易陷入惡性循環(huán)。因此,加強對失信行為的監(jiān)督、規(guī)范約束,是建立合理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的重要部分。
誠信信息管理中心及時公布大學生誠信信息,促進誠信監(jiān)督機制的建設。通過誠信信息的公示和查詢系統,有利于個人和組織快速、準確的獲取大學生個人的誠信信息。也使大學生的誠信信息公開接受社會大眾的監(jiān)督,大大加強了個人的行為自律,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和信用責任感,促進誠信校園乃至誠信社會的建設。
充分發(fā)揮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在誠信校園中的監(jiān)督作用。我國正在逐步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探索建立國家各部門間聯合的信用管理機制是一個必然趨勢。當前,可以先針對大學生誠信建立社會機關、團體的聯動監(jiān)督體系,電信、銀行、保險、醫(yī)療、公安、公共事業(yè)收費單位、社區(qū)等有關部門間互通互聯,編織一張強大的監(jiān)督網絡。
充分發(fā)揮校園輿論的導向作用。誠信管理機制的構建,提高校園的整體誠信水平,營造誠信友愛的校園文化氛圍。學生的誠信意識增強,積極舉報、揭發(fā)、阻止不誠信行為,遏制不誠信現象的發(fā)生,形成一種無形的約束。這有助于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的誠信度。
我國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早在二十世紀80年代就提出,管理也是教育。通過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從制度上規(guī)范大學生的誠信行為,可以相信,大學生的誠信度會得到一定提高。當然,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也要隨著時間、環(huán)境變化而不斷完善,所以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必須不斷“理性設計和優(yōu)化”大學生誠信管理機制。
[1] 李春偉.作弊現象折射考試制度弊端[N].中國青年報,2005-08-31(1).
[2] 秦海霞.信用小康三憂一喜[J].小康,2006,3(10):20.
[3] 張鴻燕,姒鷺.中美兩國高校大學生誠信管理之比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4):58-59.
[4] 朱燕.美國大學生學術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08:6.
[5] 盧飛霞.大學生誠信及誠信評價指標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9:6.
[6] 范李娟.中小企業(yè)誠信管理機制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06:4.
[7] 胡映君.構建大學生誠信檔案略策研究[J].蘭臺世界,2009,24(3):31.
[8] 秦麗君,池衛(wèi)東,李虎斌.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7,22(9):88.
[9] 樸玉霞.關于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10.
[10] 陸亞平.論中國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12.
[11] 唐紅潔.論我國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5:4.
Abstract:There are more than 20 million university students on campuses in our country nowadays,and their honesty more or less is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In general,the students’honesty is positive,however,some problems as cheating on examinations,defaults of loans,etc.exist on the campus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honesty,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set of university students’honesty management mechanisms.Based on the harmonious concept,a university students’honesty mechanismof management with the”mechanism-order”and the”environmental inducement”should be built up with which the students’behavior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ir consciousness of honesty will be firmly developed.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honesty management;mechanism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Students’ Honesty Management Mechanism
ZHOU Guang-xun,ZHU An-qing
(School of Humanities,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310018,China)
G416
B
1001-9146(2010)02-0023-05
2010-03-18
周光迅(1956-),男,浙江浦江人,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科技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