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存紅
(銅仁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貴州 銅仁 554300;廣西師大 文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王鵬運早期詞事考辨
朱存紅
(銅仁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貴州 銅仁 554300;廣西師大 文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王鵬運作為“清季四大詞人”之首和臨桂詞派的領(lǐng)軍人物,其早期詞學活動情況卻隱晦不彰,且時見言人人殊。在原有常見材料的基礎(chǔ)上,收集王鵬運所遺稿本所收詩詞及其詞友詞作相關(guān)材料,對王鵬運早年在京城參加覓句堂唱和、中書詞人唱和及在大梁參加詩詞唱和的情況進行深入考察,勾勒出一代詞人成長的較為明晰的輪廓。
王鵬運;覓句堂;中書詞人;大梁詩詞唱和;考辨
王鵬運 (1849-1904),字幼霞,一作佑遐,自號鶩翁、半塘老人、半塘僧鶩等,廣西臨桂 (今桂林市)人。作為“清季四大詞人”之首和臨桂詞派領(lǐng)袖的王鵬運,其詞集有七稿九集,后刪定為《半塘定稿》二卷、《半塘剩稿》一卷。王鵬運不僅是晚清杰出詞人,還開創(chuàng)詞籍??敝畬W,并精校精刻唐宋金元詞集數(shù)十種成《四印齋所刻詞》。雖然王鵬運離世僅百年,但其生平事跡及從事詞學活動的情況已有許多不清楚或者眾說紛紜了,其早年作詞、交游及參加詞學活動的情況尤其如此。
王鵬運在擔任內(nèi)閣中書和內(nèi)閣侍讀時,官微事少,且同僚中詞友眾多,適合于專心鍛煉詞藝,可看作是他詞學活動的早期 (該期已刊詞集有半塘乙稿,包括《袖墨詞》和《蟲秋集》)。在從事《王鵬運詞集校注》[1]工作過程中,我們在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及廣西區(qū)圖書館等地找到王氏佚詞一百余首,其中絕大部分為其早年詞作。我們發(fā)現(xiàn)王鵬運各詞集所收詞作大體按創(chuàng)作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不同稿本所收不同詞作也基本可以按時間順序補入,這樣就為考察王鵬運的早期詞事提供了基本條件。根據(jù)王鵬運早期詞作的內(nèi)容和題序,還有一同唱和諸人的詞作以及其他相關(guān)材料,我們可以較為具體地考察該時期王鵬運參加覓句堂唱和、中書詞人唱和以及在大梁參加詩詞唱和的情況。
同治九年 (1870),王鵬運在家鄉(xiāng)臨桂考中舉人,次年在京應進士試不第,遂留居京城。同治十三年 (1874)十二月,王氏以內(nèi)閣中書到閣行走,不久被補授為內(nèi)閣中書??赡苁鞘芨赣H的影響,王鵬運早年即愛好金石文字,收藏書畫,但起初到京尚很少寫詞。光緒五年 (1879)秋闈報罷,有詩云:亭皋木葉下紛紛,七見秋光老薊門。多少天涯淪落意,未應秋士獨銷魂。①據(jù)王鵬運《袖墨詞》所收《長亭怨慢》詞序,《薇省同聲集》本。自同治十年 (1871)進京應進士試,留滯京師已經(jīng)過了七年。此前他是一邊擔任小京官,一邊積極準備應進士試的。看來此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王鵬運雖然還沒有放棄科舉,且終生以不登甲科為憾,但已開始作詞并參加唱和了??疾焱貔i運詞集,現(xiàn)存最早的詞作應為《點絳唇》(簾卷黃昏)一首,即作于光緒六年 (1880)的春天或稍早。
唐景崧《請纓日記》在光緒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記載:“松琴為道光辛丑殿撰、江西布政使翰臣先生之子,一字槐廬,壬戌 (1862)舉人。高雅好學,工篆籀詩詞,在京師有覓句堂。余與韋伯謙、王佑遐、侯東洲、謝子石時造廬為文字飲。伯謙同登乙丑(1865)會榜,官翰林,視學貴州,旋任河間府知府,少年美才,惜早卒。佑遐以舉人官內(nèi)閣侍讀,工詞,好金石文字,儲書畫甚富。東洲以舉人官江蘇知縣,脫略不俗。子石由舉人官中書,充軍機章京,工繪事,水墨具五采。是皆桂林之秀,而戚好之尤。此外,則浙江袁爽秋、安徽俞潞生、山西王粹甫、順天白子和,亦時與會。”[2]黃華表《廣西文獻概述》云:“覓句堂者,為當日京師文友之組織,雖有一二外省人如袁昶爽秋者,實則廣西人占最大多數(shù),如唐景崧維卿,及其弟景崇春卿,龍繼棟槐廬,韋業(yè)祥伯謙,謝子石,及王鵬運半唐,均為覓句堂之重要人物。覓句堂固不盡為詞學,第以廣西詞家蘇栩谷、龍翰臣、王定甫,均先留宦京師,文酒宴會,多以詞學提倡后進。光緒初元,三先生雖先后殂謝,流風余韻,尚有存者。況槐廬伯謙,秉承翰臣先生家學,半唐之尊人質(zhì)夫,又為定甫先生之猶子,半唐之母夫人,又為定甫先生之甥,固又當飫聞定甫先生詞學之緒論;以是覓句堂雖不專于詞,而于詞則為最專?!盵3]以上與王鵬運唱和諸人中,龍繼棟有《槐廬詞學》一卷刊行,但所收為其早年詞作,其中未見與王鵬運唱和詞作,幸廣西區(qū)圖書館所藏《王龍唱和詞》手稿收有王鵬運詞九首,龍繼棟詞二首,可以初步窺見當年唱和的情況;另外況周頤編《粵西詞見》收有韋業(yè)祥詞作六首,其中二首為覓句堂唱和之作;其他人詞作未見留存。我們主要根據(jù)王鵬運詞作及上述龍、韋二人四詞來作一考察。
龍繼棟雖然僅年長王鵬運四歲,但家學淵源,開始填詞較早。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王鵬運最早是以龍繼棟為學詞的導師。《王龍唱和詞》中幾首詞的序中分別云:“槐廬詞伯拍正”、“呈覓句堂”、“奉和槐廬詞伯城東紀游之作”、“錄請槐廬詞長大雅并求和章”,[4]從王氏對龍繼棟的稱呼中我們即可見當初學詞時王鵬運對龍繼棟的尊崇。
王鵬運參加覓句堂唱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其一是同人聚集覓句堂一起吟詠唱和。王鵬運有《臨江仙 ·待雨》、《憶少年 ·賞雨》、《踏莎行·苦雨》三首聯(lián)章詞作,其題為“覓句堂分詠三疊,槐廬詞伯拍正,四印生鵬運書于袖墨寮”;[4]而《粵西詞見》有韋業(yè)祥《鵲橋仙·賞雨》、《鵲橋仙·苦雨》二首,其題為“覓句堂分詠”。[5]其他人的詞作雖然沒有見到,但我們應該可以肯定作為主人的龍繼棟是參加了此次唱和活動的;因為下雨不能外出游玩,即以待雨、賞雨、苦雨為題、不限詞調(diào)分詠。
其二,同人數(shù)人外出到風景名勝之地游玩后,回覓句堂唱和。如王氏《解語花·六月望日,同龍槐廬、王粹甫兩農(nóng)部游南泡子及天寧寺,歸集覓句堂,同拈此解。并約韋伯謙太史同賦》一首,[1]即是三人外出同游之后,回到覓句堂一同寫詞記游,并約未能參加此次聚會的韋業(yè)祥也在事后參與唱和。
其三,同人外出游玩,當場即景唱和。如王氏《掃花游·豐臺菊花零落,同槐廬、粹父泥飲叢祠,倚此索和》、《翠樓吟·同槐廬、粹父,過圣安寺。寺在東湖柳林,舊有金世宗、章宗畫象。古松二株,亦數(shù)百年物。今并不可得見。惟明指揮商喜畫壁猶存,光怪奪目。王阮亭、高念東諸先生圣安僧舍聯(lián)句,即此地也》、《聲聲慢·春日同伯謙、槐廬,憩古龍樹院,俗呼龍爪槐,以樹名也》幾首當屬于此種情況。[1]
其四,一起外出游玩回去后某人有詞記游,征同人和作。如王氏《高陽臺·九月二十五日同槐廬、粹父及嚴六溪民部薄游城東萬柳堂夕照寺,出廣渠門觀武肅親王祠墓架松?;睆]有詞記游。倚此奉和》詞。[1]此即四人一起游覽,回去后龍繼棟先寫詞索和,①龍氏原詞序云:“錄以索和”,據(jù)《王龍唱和詞》。王鵬運再有和作。
其五,同人并未聚集在一起填詞,其中一人有詞,即征他人和作。如王氏《解語花·游南湖之次日,以事過積水潭。儷綠妃紅,花事甚盛,再用前解,呈覓句堂》、《一萼紅·曩閱覓句堂所懸吳越忠懿王金涂銅塔拓本,槐廬屬賦小詞,因循未果。辛巳歲首,偶得錢梅溪所輯金涂塔考一冊于海王村肆中,圖識詳明,詩歌美富。是不可無言也。依此索覓句堂諸子和》二首。[1]當然,這樣相互唱酬還是有些因由的,如前首是因為先一天王鵬運與龍繼棟等一起游了南湖并已有詞唱和,故再索龍氏和作;后首是因為龍繼棟曾有所命,久后王鵬運詞成,故向覓句堂諸子索和。
由于王鵬運以外其他覓句堂成員留存下來的唱和詞作很少,故無法具體考察唱和時對填詞的形式方面如是否限調(diào)、限韻、限題等的要求情況,不過根據(jù)有限的幾首唱和詞作揣測,似乎限制是比較少的。
根據(jù)王鵬運詞作的寫作先后順序可以判斷,大約光緒六年 (1880)春王鵬運開始參加覓句堂填詞唱和活動,光緒八年 (1882)正月,因父去世,停官奔喪。等到光緒十年(1884)十月王鵬運服闋返京,覓句堂文會已煙消云散了。其《憶舊游》詞序云:“曩與薇卿、伯謙諸君,聯(lián)吟于槐廬之覓句堂,曾倩子石作圖紀事,致樂也。今則槐廬謫居,薇卿遠宦,伯謙、子石,先后歸道山,所謂覓句堂者,已并入貴人邸第矣。門巷重經(jīng),琴尊已杳,賦寄薇卿、槐廬,想同此懷抱也。”[1]韋業(yè)祥、謝子石已去世,龍繼棟、唐景崧遠在他方,當年覓句堂詞人間的唱和只能通過郵筒偶一為之了。
在參加覓句堂填詞唱和的同時或稍后,王鵬運也開始與同官端木埰、許玉瑑等互有詞作贈答。據(jù)彭鑾《薇省同聲集》敘錄云:“獨念掖垣載筆垂二十年,與諸君子視草看花,無三日不聚。暇則命駕,互相過酒壚僧寺,載酒分題,其樂何極!丁亥秋相約盡和白石自制曲,疇丈一夕得五六解;佑遐性懶,詞不時成,罰以酒,又不能飲,梯突滑稽,每亂觴政。同人無如何,而樂即在其中?!弊阋姰敃r中書詞人唱酬之樂?,F(xiàn)存王鵬運分詠秋天景象的《齊天樂》組詞八首,[1]當作于光緒六年秋。端木埰《碧瀣詞》中可以找到同調(diào)同題的詞作三首。[6]從光緒六年至光緒十五年 (1889)是中書詞人唱和的黃金時期。①光緒八年正月至光緒十年十月返京期間為王鵬運服喪的三年,詞作甚少,不過其他人仍在京積極唱和,并有詞寄給在開封的王鵬運。先是王鵬運與端木埰、許玉瑑、彭鑾四人同在內(nèi)閣,經(jīng)常在一起交游唱和;雖然光緒十四年 (1888)初彭鑾出守南寧,隨后即有況周頤入京任內(nèi)閣中書,積極參加進來;另外還有李錫彤 (字芋亭)、何維樸 (字詩孫)、王汝純 (號粹甫)等人的不時參與。
端木埰為王鵬運學詞的主要導師。端木埰(1816-1892),字子疇,號碧瀣,江蘇江寧 (今南京市)人。道光二十九年 (1849)優(yōu)貢,以薦除內(nèi)閣中書,充會典館總纂,升內(nèi)閣侍讀,著有《碧瀣詞》二卷、《宋詞賞心錄》一卷。端木埰酷嗜王沂孫詞,其《碧瀣詞》自敘云:“初侍金先生,②金鰲,字偉君,為端木埰詞師。首熟碧山《齊天樂》一闋,吟諷既熟,作輒倚之。于諸名家又篤嗜碧山。諸君詞皆有名,遂僣以碧瀣自張其編。露氣之下被者為瀣,以是為碧山之唾余可也,為中仙之藥轉(zhuǎn)可也;若以為花外嗣音,則不敢也?!雹圩詳⒁姟侗体~》前?!侗体~》卷下錄詞 50首,均為同調(diào)《齊天樂》詞。端木埰非常欣賞王鵬運的才華,同官內(nèi)閣為王鵬運向其請教提供了極大方便。端木埰學詞走的是一條獨特的道路,即從王沂孫《齊天樂·蟬》一詞入手,精熟后再旁及他人他作。王鵬運《袖墨詞》中有《齊天樂》詞十余首,如上述與端木埰同作的詠秋景《齊天樂》組詞八首,還有《齊天樂·和疇丈四韻》組詞四首,另外還有與端木埰唱和的《齊天樂》詞數(shù)首,[1]都可看作是王氏向端木埰學習的產(chǎn)物。王鵬運學詞從碧山入手是很明顯的。
考察中書詞人唱和的情況可知,王鵬運與端木埰唱和次數(shù)最多;并不一定聚會到一起唱和,而用以詞作征同人和詞的形式,這樣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的唱和規(guī)模很大,如擬白石自制曲十三首。④王鵬運《長亭怨慢》詞序云:“白石道人自制曲一卷,高亢清空,聲出金石。丁亥秋日,約同疇丈、鶴公、瑟老,依調(diào)和之。他日詞成,都為一集,命曰城南拜石詞。城南云者,用韓孟聯(lián)吟語也?!痹S玉瑑《獨弦詞》中也可見到同作擬白石詞。中書詞人唱和一般使用相同詞調(diào),多用同一韻部,甚至步前人詞韻,⑤包括前代詞人和同人詞作先成者。有數(shù)人聯(lián)句之作。⑥如王鵬運詞集中有《齊天樂·疇丈、瑟老、粹甫寓齋聯(lián)句》詞。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同游唱和。此類唱和之作比較多;游覽的名勝有龍樹寺、陶然亭、葦灣、南湖等處。單是從諸人詞作中可以考見的同游龍樹寺并唱和就有三次,現(xiàn)存詞作共五首。王鵬運、端木埰、許玉瑑?nèi)说翘杖煌?王鵬運、端木埰二人詞現(xiàn)存,另況周頤有《齊天樂·遐丈出示同子疇鶴巢兩先生游陶然亭詞,依調(diào)奉答,且訂后約》詞,[7]應是當時況氏到京未久,未及同游,故事后追和。另現(xiàn)存王鵬運、端木埰、許玉瑑、況周頤、何維樸在光緒十五年 (1889)相互唱和以記葦灣、南湖觀荷《南浦》詞九首,可見當時盛況。[1,6-8]先是六月二十八日王鵬運與況周頤同游葦灣,況氏有《南浦·六月二十八日葦灣觀荷,同幼遐前輩》(況氏同時有《臨江仙·前詞意有未盡,再呈幼遐前輩》),王氏有《南浦·葦灣觀荷用夔笙韻》;許玉瑑有《南浦·雨中頗憶南河花事。他日夔笙以紀游之作見示,粉香脂膩,流連于一花一葉。幼霞和之,予亦繼作》;⑦況氏原詞及王氏和作未見。稍后王鵬運、許玉瑑、何維樸同游南湖,王氏有《南浦·同鶴公、詩孫泛舟南湖。約用張春水韻》,何氏有《南浦·南泊⑧南泊,又稱南河泡、南湖。觀荷,用玉田韻,同幼遐》,端木埰有《齊天樂·幼霞、鶴巢、詩孫同泛南湖,聯(lián)吟買醉,未嘗招我也。事后更以詞夸我,豈復可恕?當待秋中,月滿花香,更共觴我。倚此檄之》,許玉瑑有《南浦·詩孫疊以近作見示,再用前韻和之》;再游南湖,何維樸有《南浦·立秋次日,又觀荷南泊》,王鵬運和作為《南浦·和詩孫前輩》。
其二,酒家唱和。同人相聚酒家,酒酣耳熱時自當有詞。如光緒十五年六月三十日王鵬運與許玉瑑、況周頤在義勝居酒樓小酌,王、況二人有詞留存。王詞為《金縷曲·六月三十日,鶴公招同夔笙小集市樓》,況詞為《金縷曲·六月三十義勝居小酌,同鶴巢、幼遐兩前輩》。又王鵬運《角招》詞序云:“九月廿四日,寒甚。疇丈、鶴公下直見過。醵飲酒家,即事成詠?!盵1]亦是一例。
其三,書齋唱和。一人招集同人聚集書齋,所謂“杯酒論文,疊為賓主”也。此類唱和多為同一主題,卻未規(guī)定用同一詞調(diào)。如許玉瑑招集的一次聚會,端木埰詞為《洞仙歌·和瑟軒水仙》,[6]而王鵬運詞作為《徵招·鶴老以正月向盡,水仙未花,倚聲速之。疇丈、瑟公,亦各以水仙新詞屬和,用白石自制黃鐘清角調(diào)奉答。幾上寒香,正嫣然破萼也》。[1]又東坡生日在四印齋的一次唱和,王鵬運詞作《百字令·同人集寓齋拜坡公生日,即餞瑟老出守南寧》,[1]端木埰詞作《齊天樂·同鶴巢、幼霞集四印齋,餞瑟軒。倚此代柬》。[6]
其四,命題同賦。同人以某事為題,相繼賦詞以紀其事。此種情況大家一般仍使用同一詞調(diào)。如端木埰新居落成,王鵬運有《買陂塘》二首詠其庭柳,其第一首序云:“疇丈新居,庭柳如繪,擬倩同人題詠為第二柳圖,蓋續(xù)曩日結(jié)鄰時事也。新柯舊植,撫景增懷,謬列王前,愿繼高唱。”[1]今他人詞未見,但由此可知當不止王氏一人有詞作。王鵬運四十歲時請人繪有戴笠圖,自題《百字令》二首,[1]端木埰、況周頤二人亦有詞作題圖。[6,7]
王鵬運《探春慢》詞序云:“朋簪清暇,聯(lián)袂尋春,杯酒論文,疊為賓主,亦索居之勝概也。”[1]在填詞唱和活動中,王鵬運具有自覺的參與意識。從《大江東去·坡公生日,招同疇丈、粹甫、槐廬、伯謙、薇卿,設(shè)祀四印齋,敬賦》詞可見,[1]王鵬運在光緒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那天,約請了參與覓句堂唱和的多數(shù)詞人,也有屬于中書詞人的端木埰參加。根據(jù)端木埰同作詞序:“庚辰嘉平十九,祝東坡先生生日,同幼霞閣讀、伯謙內(nèi)翰?!盵6]可知在此次王鵬運發(fā)起的聚會中填詞的至少有端木埰、韋業(yè)祥、王鵬運等三人。我們可以推測,王鵬運是想力圖排出門戶之見,將兩處詞人集合到一起來的,不知什么原因,可以考見的此類聚會唱和很少。不過王鵬運詞序中所云“索同游諸君子和”、“示同社諸君子”,①見王鵬運《探春慢·朋簪清暇,聯(lián)袂尋春,杯酒論文,疊為賓主,亦索居之勝概也。索同游諸君子和》、《摸魚子·秋容正好,養(yǎng)疴閉門,作此示同社諸君子》二詞。其中“諸君子”應該是包括了覓句堂詞人和唱和中書詞人的。
此外,從王鵬運《高陽臺·書旭莊舍人悼亡舊作后》、《踏莎行·題曹紫荃舍人詞卷》、《摸魚子·酬沈鳳樓舍人,并柬道希》等詞作可以看出[1],中書詞人唱和是開放性的,還有四中書以外的其他眾多內(nèi)閣中書才人不時參與其中,其影響面看來是比較廣的。
光緒十六年 (1890)以后,端木埰以疾退,許玉瑑轉(zhuǎn)刑部,王鵬運也即將擢臺諫,②彭鑾《薇省同聲集》敘錄云:“當時妄擬此樂可長,乃自鑾出后,疇丈近以老疾決退,鶴巢轉(zhuǎn)秋部,佑遐行擢臺垣。一俯仰間,云集者星散。曩時蹤跡,幾不可復識?!饩w十六年閏二月識于邕州郡齋?!敝袝T人雖偶有聚會唱和,也已名不符實了。
另一方面,在王鵬運??獭端挠↓S所刻詞》時,除了王氏本人躬行??辈⒆珜懘罅啃虬贤?還有內(nèi)閣同人以及其他詞友的大力參與和支持。統(tǒng)計中書詞人唱和時期各人參與詞集??那闆r,計有端木埰序二篇、校詞一家,許玉瑑序三篇、校詞三家,況周頤校詞十二家、題跋七篇,另有王鵬運妹婿鄧鴻儀校二家,馮煦序一篇,李慈銘序一篇,繆荃孫序一篇。[8]王鵬運發(fā)動大家積極參與詞集校勘,這一??痹~集的過程也是大家相互探討、提高詞藝的過程。這對當時詞壇的積極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光緒九年 (1883)秋,王鵬運在服喪期間,曾往開封探望任河南中州糧鹽道的長兄王維翰,滯留度歲,至第二年十月才到京。上海圖書館藏有王鵬運《梁苑集》手稿,收有在大梁 (今河南開封)期間創(chuàng)作的詞 28首、詩 30余首。
通觀《梁苑集》中詩詞,當時大梁詩人唱和的風氣重在詩而非詞。王氏 28首詞作中,在自抒感慨的《大梁秋感詞》聯(lián)章組詞十二首以外,多題畫之類的應酬之作。可以肯定與王鵬運以詞相唱和的只有李葆恂和管晏二人。李葆恂 (1859-1915),字寶卿,一字文石,號猛庵,別署紅螺山人,晚更名理,字寒石,號鳧翁,別署孤笑老人,奉天義州人。曾任湘鄂兩岸淮鹽督銷員、候補道。嗜書畫,精鑒賞。有《紅螺山館詩鈔》、《舊學盦筆記》。李葆恂為河督李鶴年之子,博學多文,王氏與其志趣相投,在書畫方面有著相同的愛好。故二人唱酬尤多?!读涸芳吩~中與李氏有關(guān)的就有《聲聲慢·紅螺山人囑題明湖秋泛圖。時客大梁》、《金縷曲·贈李文石公子》、《金縷曲·和文石韻》、《綺羅香·紅螺山人屬題姬英墓志》等四首。[10]管晏,字敬伯,江蘇武進人。官河南知縣,署運河廳同知,歷參左宗棠、閻敬銘戎幕。所著詩文多散佚,存者有《山東軍興紀略》?!读涸芳吩~中與管晏唱和詞作有《金縷曲·疊韻答敬伯》一首。
《梁苑集》存王鵬運所作古近體詩近 40首,大多為王鵬運當時參加文酒之會的酬答之作。參加人數(shù)之多,活動之頻繁,均可見當時大梁詩歌唱酬風氣之盛。姑舉一例。如王鵬運《十月九日黎獻臣招同楊子經(jīng)、傅蓮舟、裘得秋、管敬伯、李文石集張孟則借園,為展重陽之會。獻臣詩先成,依韻奉和》詩,[10]據(jù)詩題可知參加者至少有八人;王鵬運所和五言古體詩達 13韻 26句。
朱祖謀《半塘定稿·序》云:“始予在汴梁納交君,相得也。”徐珂《近詞叢話》亦云:“朱古微少時,隨宦汴梁,王幼霞以省其兄為河南糧道者至,遂相遇,古微乃納交于幼霞,相得也?!蹦敲粗熳嬷\與王鵬運應該就是在此時結(jié)識訂交的。詞學季刊創(chuàng)刊號載張爾田《與榆生言彊村遺事書》有云:“古丈少長大梁,與半塘本舊識,方從黎嘳園諸老致力于詩,不知詞也。”《梁苑集》中有《踏莎行》詞,詞后小注云:“光緒甲申三日嘳園道人屬題聽秋山館圖?!敝熳嬷\《彊村語業(yè)》有《減字木蘭花》詞其二小注云:長汀黎嘳園先生承忠。可知黎承忠,字獻臣,號嘳園,為朱祖謀學詩的老師。檢《梁苑集》中與黎獻臣有關(guān)的詩作有四首,朱祖謀因其父新喪守制,大概沒有參加歷次唱和。故《梁苑集》所收詩作中只字未提到朱祖謀。
當然,除了與詞友進行唱和之外,在其早年詞作中,王鵬運還有其他一些自寫心曲、而非相互唱和所得的詞作,不過此類詞作的量相對比較少。
通過以上考察,我們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到一代詞壇領(lǐng)袖王鵬運初步成長的歷程。雖然王鵬運的早期詞作題材內(nèi)容還比較狹窄,但其詞的藝術(shù)成就已得到充分肯定,這一時期對于他以后能成為一代詞壇大家是很關(guān)鍵的。光緒十九年 (1893)七月,王鵬運任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后升任禮科給事中,曾數(shù)十次上疏言事,大都關(guān)系政要。其間王鵬運仍大量填詞,許多詞作寄寓家國之感,感情強烈;且以詞壇領(lǐng)袖的身份屢舉詞社,吸引了一大批詞友群起唱和。因聲勢浩大,影響深遠,且多為聯(lián)系當時政局的詞作,因此才得到研究者的更多關(guān)注。
[1]沈家莊,朱存紅.王鵬運詞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待出).
[2]唐景崧.請纓日記 [M].臺灣布政使署刊本,光緒十九年(1893).
[3]黃華表.廣西文獻概述[J].建設(shè)研究,1941,(5):72.
[4]王鵬運,龍繼棟.王龍唱和詞[M].廣西區(qū)圖書館,稿本.
[5]況周頤.粵西詞見[M].南京刻本,光緒二十二年 (1896).
[6]端木埰.碧瀣詞[M]//彭鑾.薇省同聲集.北京刻本,光緒十六年(1890).
[7]況周頤.新鶯詞[M]//彭鑾.薇省同聲集.北京刻本,光緒十六年(1890).
[8]許玉瑑.獨弦詞[M]//彭鑾.薇省同聲集.北京刻本,光緒十六年(1890).
[9]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王鵬運.梁苑集[M].上海圖書館,稿本.
Investigating and D istinguishingWang Pengyun’s Early C i-poem s Activity
ZHU Cun-ho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 iterature,Tongren Un iversity,Tongren,Guizhou 554300;College of L iberal Arts,Guangxi Normal Un iversity,Guilin,Guangxi541004,China)
Wang Pengyun is the leader of the Four Poets in the late QingDynasty and Lingui Poets Group,whose early Ci-poems activities were obscure.Moreover,sometimes different people had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m.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common materials and from the poems in Wang Pengyun’s manuscripts,his friends’poems,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ituations thatWang Pengyun took part inMiju Hall collective poemwriting,cabinet poet’s collective poem-writing aswell as collective poem-writing in Daliang in his early years,it is clearly outlined how Wang Pengyun became a famous poet.
Wang Pengyun;Miju Hall;cabinet poet;collective poem-writing in Daliang;investigate and distinguish
I22
A
1672-9021(2010)06-0061-05
朱存紅 (1973-),男,湖南漣源人,銅仁學院中文系講師,廣西師大古代文學專業(yè)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詞學。
銅仁學院 2009年院科研啟動基金人文社會科學類立項項目 (項目編號:TR060)
2010-12-05
[責任編輯 普梅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