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江
小東江是漓江在桂林市區(qū)內的一條叉河,于疊彩山對岸的漓江左岸與漓江分叉,在穿山公園下游約800m處匯入漓江,全長5.8km。為改善小東江的通航條件,在河道疏浚、拆除現(xiàn)有實體壅水壩的基礎上,擬在穿山公園下游的已廢棄電站閘壩處興建過船建筑物樞紐工程,達到小東江全線通航、改善水環(huán)境和開發(fā)兩岸旅游資源的目的。過船建筑物樞紐由壅水壩和斜面升船機組成,不僅能滿足通航功能,同時也可形成以過船建筑物為核心的新的景觀群。小東江航線開通后,可增加“兩江四湖”水上旅游線路,豐富游樂內容,提高環(huán)城水系通航的保證率。
小東江過船建筑物樞紐位于桂林市穿山公園下游約600m的廢棄電站閘壩處,河道寬50~60m,河道縱坡較緩。根據(jù)《防洪總體規(guī)劃》,當漓江枯水期P=90%的枯水流量為32.4m3/s時,小東江分水流量為2.4m3/s。樞紐工程由壅水壩、通航建筑物組成。
為實現(xiàn)小東江全段通航,將通航建筑物樞紐布置在小東江出口處。該工程樞紐位置的選擇主要是對斜面升船機位置進行方案比選。
一體式方案是將斜面升船機和壅水壩集中布置在主河道上,壅水壩布置在河道右岸,升船機布置在河道左岸。為避免影響船只通航,須將壩下游現(xiàn)有廢棄電站閘壩拆除,另外在工程區(qū)建設一座交通橋,以恢復兩岸交通。
將斜面升船機布置在主河道方案最大的優(yōu)點是引航道尺度完全滿足船閘規(guī)范要求,船只進出閘平順通暢。缺點是:一是斜面升船機上的設備較多,發(fā)生洪水時不宜作為行洪斷面。這樣,河道斷面會縮窄,形成小東江的水位壅高,使河道加寬或堤防加高;二是拆除原電站閘壩及新建交通橋,將延長施工工期,增加工程投資。
分體式方案是壅水壩和斜面升船機分開布置,在已有電站閘壩上游設置攔河壅水壩,在壅水壩上游的沙洲上(小東江與漓江之間的洲)新開的一條連通小東江和漓江的航道上布置斜面升船機。
該方案最大的優(yōu)點是:一是壅水壩不會縮窄河道,對小東江的河道行洪極為有利;二是新開航道不在主河道內,河道行洪對斜面升船機坡道及設備的影響較小;三是現(xiàn)有電站閘壩不需要拆除,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投資;四是結構復雜的斜面升船機不在現(xiàn)有河道上,利于施工導流,縮短工期。
該方案的缺點是電站閘壩會對景觀產生不利影響,但可通過外部裝飾得以改善。
通過以上綜合分析,該工程推薦采用分體式斜面升船機方案,即壅水壩布置在小東江主河道,斜面升船機布置在新開航道上。
過船建筑物包括船閘和升船機兩大類,其中升船機又可分為垂直升船機和斜面升船機。船閘是利用水力作用控制閘室內水位升降,使船舶通過航道上的集中落差;垂直升船機是利用機械傳動裝置帶動承船箱垂直升降,使船舶克服集中落差,實現(xiàn)通航目的;斜面升船機是利用機械傳動裝置,帶動承船箱沿一定的斜坡上下運行,以實現(xiàn)通航的目的。
目前,桂林市春天湖和木龍湖出口分別采用船閘和垂直升船機,該工程以旅游通航為主要目的,根據(jù)建筑物景觀多樣性的要求,小東江出口采用斜面升船機(俗稱水坡)。
斜面升船機分為干式斜面升船機和濕式斜面升船機兩種。
3.2.1 干式斜面升船機
目前國內現(xiàn)有斜面升船機均為干式斜面升船機,大多建于江浙一帶的天然河道上,且均為貨船通航。國內唯一一座客運斜面升船機位于北京護城河上,為干式斜面升船機,此載客斜面升船機在試運行后即停運,據(jù)管理處和設計單位介紹,由于運行過程中游客有恐懼感而停運。
干式斜面升船機上下游均為斜坡,運行時,承船廂內無水,游船直接停放在承船廂底板上。其優(yōu)點是承船廂重量輕,設備動力小。但在運行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船只過頂時需依靠慣性作用,對操作人員控制運行的要求較高;由于跨越攔河建筑物需兩邊放坡,主體建筑(即斜坡段)不但高,且較長,不僅占地面積較大,而且在承船廂過頂時游客有恐懼感;采用干式斜面升船機,觀感不太好;因船直接放在承船廂底板上,故對船型有要求,螺旋漿易劃破襯墊。
3.2.2 濕式斜面升船機
由于干式斜面升船機存在的問題較多,但通過采取改進措施,可將干式斜面升船機改為濕式斜面升船機。濕式斜面升船機吸收了垂直升船機和干式斜面升船機的優(yōu)點和成熟技術,采用下游單面坡,在坡頂設置控制閘門與承船廂對接。其優(yōu)點是:克服了干式斜面升船機平面占地長,立面高度大,游客產生恐懼心理的不足;吸收了垂直升船機高位對接的成熟技術和游船水中停泊、游客舒適度高及外觀優(yōu)美的優(yōu)點;克服了垂直升船機設備復雜、所需動力大的不足。
缺點是承船廂較干式斜面升船機重,牽引設備動力略大,上游水位變化對工程運行影響較大,但可通過調節(jié)壅水壩的壩高來維持上游正常通航水位基本不變,保證工程正常運行,或通過改善承船廂的結構來適應上游水位的變化。
經(jīng)綜合比較,桂林市小東江出口升船機采用運行較為平穩(wěn)、景觀效果較好的濕式斜面升船機。
3.2.3 濕式斜面升船機運行程序
游船可沿水坡航道雙向運行,以游船上行為例,其運行程序為:承船廂沉入下游水中(滿足最小行船水深),船只直接駛入承船廂并系纜;卷揚設備拖動承船廂連帶游船沿坡道上行至坡頂;上閘首閘門打開,上閘首與承船廂間充滿水,然后打開承船廂閘門;船只解纜駛出承船廂后,下行船只駛入承船廂并系纜;同時關閉上閘首閘門和承船廂上游閘門;卷揚設備拖動承船廂連帶游船下行沉入下游水中(滿足最小行船水深);下行船只解纜并駛出承船廂后,等待上行船只駛入。
濕式斜面升船機具有運行可靠,船只在承船廂內較為平穩(wěn)、整體景觀效果較好的特點,同時可滿足建筑物景觀多樣性的要求,因此該工程采用濕式斜面升船機。
該工程作為桂林市旅游建筑物的一部分,建成后可實現(xiàn)小東江的全線通航,對充分開發(fā)兩岸旅游資源具有積極意義,并對同類工程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