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琴 徐莉軍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所致的慢性代謝性疾患,以高血糖為其主要標志,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可并發(fā)多臟器損傷,是僅次于心血管病、癌癥的第三大慢性致死性疾患。其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DM可依據(jù)胰島素是否缺乏分為1型和2型兩類,其中常見的為2型,約占DM的90%。DM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謝異常,而血脂異常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對DM患者實施必要的血脂監(jiān)測是預測DM發(fā)展成為心血管病的一個有效的措施,同時也是DM治療過程中用藥的重要指南。另外,糖化蛋白(HbA1c)是血清蛋白非酶促進糖化的產(chǎn)物,可作為DM輕癥、隱性并發(fā)癥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監(jiān)控的指標[1]。本文將檢測DM患者血脂和HbA1c的水平,并與正常人群進行對比分析,以探討其在DM監(jiān)測中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河南中醫(yī)學院一附院體檢者以及收治的2型DM患者。診斷均符合中華糖尿病學會1999年修訂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根據(jù)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0及120 min血糖水平)將受試者分為兩組:(1)糖耐量正常組50例(空腹血糖(FPG)<5.6 mmol/
L、2 h血糖(2 h PG)<7.8 mmol/L),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1歲;(2)DM組52例,(FPG>7.0 mmol/L或2 hPG>11.0 mmol/L),其中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齡52歲。兩組性別和年齡構(gòu)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受試者均禁食12 h后,于次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分別測定FPG、HbAlc及 TC、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bA1c檢測采用奧林巴斯AU-640儀器及配套試劑;TC、TG檢測采用酶法測定;血糖檢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上述3種試劑均由上海復星長征醫(yī)學科學有限公司提供;HDL-C和LDL-C檢測均采用直接法測定,此2種試劑均由上海申索佑福醫(yī)學診斷用品有限公司提供。
正常組與2型糖尿病組糖化血紅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檢測結(jié)果見表1。
表1 正常對照組與2型DM組各項指標測定結(jié)果(±s)
表1 正常對照組與2型DM組各項指標測定結(jié)果(±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HbA1c(%) FPG(mmol/L)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正常組 50 5.36±0.42 5.01±0.47 4.49±1.33 1.36±0.52 1.18±0.39 2.64±0.31 DM組 52 8.23±2.21* 7.65±0.59* 6.02±1.08* 2.31±1.16* 0.87±0.39* 3.37±0.55*
糖尿病是一種多病因的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DM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謝異常。研究表明,2型DM易發(fā)生血脂代謝紊亂。DM 并發(fā)血脂紊亂的機制可能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而直接導致血脂代謝紊亂,另外則可能系血糖過高,但機體糖利用障礙,導致機體血脂合成增加。長期的高血糖容易使血紅蛋白和長壽組織蛋白發(fā)生糖基化和非酶糖化,生成糖化終產(chǎn)物,后者對DM血管并發(fā)癥至關(guān)重要,其大量堆積于血管壁引起血管結(jié)構(gòu)改變和功能障礙,并通過促進分泌細胞因子,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2型糖尿病并發(fā)脂代謝紊亂的機制還可能與胰島素抵抗有關(guān),胰島素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PL)的活性,胰島素抵抗時使脂肪分解作用受到抑制或減弱,游離脂肪酸生成增多,導致TC合成增多;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其攝取膽固醇的能力降低,導致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升高[3,4]。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2型糖尿病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其TC、TG、LDL-C顯著增高,而HDL-C顯著降低。TC、LDL-C增高可促使動脈硬化的形成與發(fā)展,而HDL-C作為動脈硬化發(fā)生的防御因子,其水平降低與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傊甌C、TG和LDL-C升高以及HDL-C下降是糖尿病發(fā)生心腦血管合并癥的重要原因。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反映的是過去120 d內(nèi)的平均血糖濃度,是反映糖尿病較長時間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標。HbAlc與空腹血糖具有較好的相關(guān)性。血糖控制越好,HbAlc形成越少。目前HbA1c正日益受到臨床高度重視。本組病例檢測結(jié)果顯示,2型糖尿病組HbA1c與FPG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相符[5,6]。綜合研究結(jié)果顯示,HbAlc與血糖和血脂聯(lián)檢對于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診斷和預測以及治療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瞿良,王惠萱,朱玉琨,等.糖化血紅蛋白的循證檢驗醫(yī)學觀點.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26(10):718-721.
[2]王笠,李琳,王達,等.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和臨床應用.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2003,18(2):191-121.
[3]楊文英.2型糖尿病伴血脂異常的可能機制.國外醫(yī)學內(nèi)分泌分冊,2004,24(1):1-4.
[4]劉輝,程中應,左芳,等.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含量測定分析.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7,4(2):1541.
[5]Hillman N ,Herranz L,Grande C,et al.What i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the day to HbA1c in Type 1 diabetes Diabetic Medicine,2004,21(5):468-470.
[6]黃敬澤,王健.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與全天不同時間血糖水平的關(guān)系.中國綜合臨床2006,22(12):11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