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建民 王風華
2009年10月18日,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寧方勝隨山東的外出創(chuàng)業(yè)大軍,來到地處偏遠的烏蒙山深處,擔任新汶礦業(yè)集團華豐煤礦貴州籌備處榮輝煤礦副礦長。面對遠離家鄉(xiāng)、生活條件艱苦、創(chuàng)業(yè)初期工作難度大等困難,他帶領職工日夜奮戰(zhàn)在生產一線,留下了一串串異地創(chuàng)業(yè)、甘于奉獻的光輝足跡。
榮輝煤礦位于貴州黔西縣西南,自然環(huán)境和人們的生存狀況可概括為“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2.3萬平方米的礦區(qū)內僅有幾排簡易平房,融用餐、住宿、辦公等各項功能為一體,艱苦程度可想而知。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謀求發(fā)展,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代價。由于歷史原因,榮輝煤礦先期安全投入嚴重不足,礦井的機電、通防系統不完善,瓦斯抽放系統處于癱瘓狀態(tài),生產布局不合理,安全無保障。作為煤炭行業(yè)的行家里手,寧方勝對自己面臨的困境十分清楚。他每天下井盯在工作面,掌握頂板礦壓的采動規(guī)律和變化情況,發(fā)現隱患總要查明原因,及時進行處理,在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內對礦井運輸系統、供電系統、通防系統、瓦斯抽放系統等進行了徹底改造,使礦井提前45天恢復生產。
為確保礦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寧方勝挑起了組織實施技改擴建工程的重擔。他一方面發(fā)動職工搞會戰(zhàn),一方面積極推廣應用快速掘進工藝。會戰(zhàn)中,他和職工一起加班延點趕進尺。由于地質軟弱層多,破碎帶支護量相當大,他從工程設計開始就提出嚴格工程質量管理、規(guī)范施工、以質量保安全、以安全求進度的要求。為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現場,他每月下井都在20個班以上,在關鍵工程中主動進行現場盯崗。技改初期,由于當地交通不便,大型吊裝設備無法進入礦區(qū),寧方勝便身先士卒,在工作現場既當指揮員又當戰(zhàn)斗員,克服缺少大型吊裝設備、運輸坡度大等困難,組織職工采用把大型生產設備拆裝,通過人拉肩扛、分批下放的辦法,確保了井下各類生產設備按期安裝到位。
礦井技改工程的科學有序進行,無不體現著寧方勝的心血和智慧。他先后組織完成了15萬噸/年技改工程3條井筒同時施工,在礦建工程設計及施工過程中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優(yōu)化施工方案,為日后提高礦井生產能力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組織完成了風井出矸“立交橋”運輸系統施工,解決了風井掘進出矸困難的問題;在技改工程3條井筒表土層施工段,采用套U型棚支護,取得了很好的施工效果,加快了施工進度;在15萬噸/年技改工程施工期間,嚴把質量、安全關,實現了安全生產,工程質量杜絕了不合格品,為礦井順利投產打下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礦井技改工程已安全掘進1200米,主副井已經貫通,預計今年11月風井與副井將貫通,明年6月將完成整個技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