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編者按周國平的專著《寶貝,寶貝》(本刊第7—8期合刊曾有節(jié)選)出版后。中國青年報記者有感于作者教育女兒啾啾的成功。于是有了如下采訪。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周國平對杜威“教育就是生長”的解讀。
《中國青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您覺得最安心的,是給了啾啾怎樣的成長環(huán)境?
周國平:我覺得是愛和自由。
我很愛孩子,舍得花時間和她在一起,一起歡聲笑語,一起玩游戲,讓孩子做游戲的主角,給她以呼應。愛不是虛空的,就是具體小事。對我而言,少寫一些東西有什么呢?孩子的成長是不可復制的。啾啾有時不愿上幼兒園,我就陪她一起玩兒。
要給孩子自由,先得保證她的休息時間。
《中國青年》:所以您堅持一個原則:從不給啾啾報任何課外補習班、輔導班、特長班、提高班。您甚至對這類班深惡痛絕,認為它們“加劇教育不公平和教育腐敗”。這是否需要特別的堅持?
周國平:父母怎樣教孩子,絕對取決于自己的價值觀。教育和做人是一致的。
“本能自己在生長,我們只需細心觀察和用心配合就行了?!边@就是家長要擔負的責任。在觀察中了解孩子,聽他說什么,和他一起讀書,培養(yǎng)他對智力生活和閱讀的愛好。一件事情,我會談我的看法,然后聽啾啾的看法,她覺得很有意思。小時候就讓她嘗到知識和智慧的甜頭,感到快樂,學習就會越來越輕松。
《中國青年》:這樣,啾啾不上補習班也一直保持成績優(yōu)異。那么您在何時形成很明晰的價值觀?
周國平:沒有一個確切時間,個人的價值觀總是在矛盾中前進的,尤其受挫的時候。但我的精神生活開始得早。大學時期,我覺得課程沒有意思,總是逃學,讀了大量的課外書,世界名著,陶醉于精神的愉悅。我要做精神的主人,考試不很在意。
《中國青年》:您對啾啾也強調,分數(shù)不如真才實學重要。您認為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周國平:美國哲學家杜威說過,教育就是生長;在它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人的智力、情感、道德等等,都是天賦能力,是潛在素質。教育是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皟?yōu)秀者”就是天賦能力發(fā)展得好的人。
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應該是人性,人的精神性。但現(xiàn)在我們背道而馳,壓抑人性。智力的最大發(fā)展來自好奇心,而應試教育只關心分數(shù)。
(摘自《中國青年》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