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芝,董靜艷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省雞東縣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雞東 158200)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具有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平?jīng)_降氣之功效[1]。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具有平肝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斂陰止汗之功效[1]。桂枝和白芍經(jīng)常作為藥對配伍使用,如張仲景的經(jīng)典方劑桂枝湯[2,3],兩者經(jīng)過相互配伍是否使有效成分發(fā)生了變化,有必要對桂枝與白芍的配伍進行研究。筆者對此藥對進行單煎和合煎提取,并對幾種提取物進行指紋圖譜比較,以整體角度探討單煎液和共煎液提取物有否化學組分成分的不同。通過對簡單復方-藥對的研究,也可以進一步探明中藥配伍的規(guī)律,為復方化學成分的深入研究打下可靠的基礎。
1.1 儀器
Waters 2695型高效液相色譜儀,2996型監(jiān)測器,Millennium 32色譜處理系統(tǒng)。
1.2 試藥
桂皮醛、肉桂酸、芍藥苷、原兒茶酸對照品均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分別為111710-200513、110786 - 200503、110736 - 200630,110809 -200503);乙腈為GR級;水為純化水;其余試劑為AR級;桂枝和白芍飲片購于北京同仁堂哈爾濱藥店(產(chǎn)地分別為廣東和安徽)。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柱溫:30℃;檢測波長:254nm;流速:1.0mL·min-1;流動相:乙腈(A)-0.1%冰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脫,洗脫條件:0min,13%A;30min,35%A;70min,65%A;110min,100%A。
2.2 供試品溶液制備
2.2.1 共煎液提取物樣品的制備 桂枝和白芍各1.0g,粉碎成粗粉,加水 100mL,微沸,煎煮 60min,過濾,濾液通過0.4μm的微孔濾膜,即得。
2.2.2 單煎液提取物樣品的制備 分別稱取桂枝和白芍藥材各1.0g,依2.2.1項下方法分別制備桂枝和白芍單味藥的提取物樣品溶液。
2.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桂皮醛、肉桂酸、芍藥苷和原兒茶酸對照品適量,加入甲醇分別制成對照品溶液。
2.4 結果
2.4.1 共有特征峰的確定 按2.2.1項下方法制備10批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結果見圖1。獲得13個共有特征峰。
2.4.2 指紋圖譜色譜峰的標定 吸取2.3項下的對照品溶液進行指紋圖譜分析,對照品圖與樣品圖比較結果見圖2。對樣品圖中色譜峰進行標定,樣品圖中2號峰保留時間為11.9min的色譜峰為原兒茶酸對照品的色譜峰;7號峰保留時間為28.5min的色譜峰為芍藥苷對照品的色譜峰;12號峰保留時間為51.7min的色譜峰為桂皮醛對照品的色譜峰;13號峰保留時間為55.2min的色譜峰為肉桂酸對照品的色譜峰。
2.4.3 指紋圖譜特征峰的來源認定 吸取2.2.2項下的單煎液依2.1項下的條件進行指紋圖譜分析,以確定共煎液指紋圖譜共有峰的來源,結果見圖3。
圖1 桂枝和白芍共煎液指紋圖譜
圖2 對照品指紋圖譜與共煎液指紋圖譜的比較圖
本實驗確定其中的13個峰作為特征組成其指紋圖譜,為了便于辨認和分析比較,將整個色譜圖分為四個區(qū)。
第一區(qū)指紋特征(保留時間區(qū)段約在0~20min):有4個色譜峰,1和3號峰來自于白芍;2和4號峰來自于桂枝。其中2號峰是原兒茶酸。
第二區(qū)指紋特征(保留時間區(qū)段約在20~40min):有5個色譜峰,它們均來自于白芍,其中7號峰是芍藥苷。
第三區(qū)指紋特征(保留時間區(qū)段約在40~60min):有6個色譜峰,它們均來自于桂枝,其中12號峰是桂皮醛,13號峰是肉桂酸。
圖3 單煎液指紋圖譜與共煎液指紋圖譜的比較圖
第四區(qū)指紋特征(保留時間在90~120min):有8個色譜峰,除了16號峰外其他峰面積都比較小,它們共同來自于桂枝和白芍。
本實驗獲得的色譜條件可以用于快速而準確地分析桂枝和白芍及其共煎液的化學成分,實驗方法簡便,重現(xiàn)性高。通過指紋圖譜的分析可知,桂枝和白芍藥材在煎煮的過程中沒有新的化學成分產(chǎn)生。本實驗同時分析了采用甲醇超生的提取方法,其結果與煎煮法比較,煎煮后桂皮醛減少了近30倍,其他峰面積沒有明顯的變化,但這種變化是否會影響藥效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224-225,68-69.
[2] 王曼華,孫化萍,梁建偉.經(jīng)方“藥對”配伍理論研究概況[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10(1):59-60.
[3] 金芷君.《金匱要略》中“桂枝-白芍”藥對之探討[J].國醫(yī)論壇,2008,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