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少云 陳天松 朱盛蘭 張 凱 楊方文 周文娟 鄭恩林 孫衛(wèi)國
(1武漢市植保站,武漢 430015;2新洲區(qū)植保站,新洲 431400)
水稻紋枯病、稻曲病是我市水稻上兩種主要病害,發(fā)生嚴重時造成減產 30%以上,嚴重影響武漢市水稻產量和品質。為了篩選經濟、有效的防治藥劑,我們對當前常用的兩種藥劑在雙晚田進行了對比試驗,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供試作物:水稻秀優(yōu) 5號。
1.2 環(huán)境條件:本試驗安排在新洲區(qū)邾城街余姚村進行,土壤為輕壤土,PH值為 6.7,有機質含量為中等偏上,6月18日播種,7月25日移栽,前茬作物水稻。水稻行距 16cm,株距 12cm,667m2密度約 3萬蔸,排灌方便,常規(guī)管理。
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愛苗),先正達(蘇州)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20%井岡霉素粉劑,浙江省桐廬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供試藥劑處理如下(表1)。
表1 供試藥劑試驗設計
2.2.1 排列: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排列情況如下:
2.2.2 小區(qū)面積和重復。本試驗共設 5個處理,4次重復,共計 20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 50m2,小區(qū)間及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全試驗面積 1333.33m2。
2.3.1 施藥時間:本試驗于 2009年9月4日(孕穗期)施第 1次藥,9月11日(破口期)施第 2次藥。
2.3.2 施藥器械:施藥器械為工農 -16型手動噴霧器,常規(guī)方法噴霧。施藥時先噴施清水對照,后噴施 20%井岡霉素,洗凈噴霧器后再噴施 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9月11日施第 2次藥時方法一樣。
2.3.3 氣象資料
表2 藥后一周氣象資料
每小區(qū) 5點取樣,每點 5蔸,藥前(9月4日)調查總株數(shù)和紋枯病發(fā)病情況;藥后黃熟期(10月9日)查紋枯病和稻曲病發(fā)病情況。
第 1次調查:9月4日,紋枯病調查;第 2次調查:10月9日,紋枯病和稻曲病調查。
紋枯病校正防效/%=[1-(對照區(qū)藥前病指×處理區(qū)藥后病指)÷(對照區(qū)藥后病指×處理區(qū)藥前病指)]×100稻曲病校正防效/%=[(對照區(qū)藥后病指 -處理區(qū)藥后病指)÷對照區(qū)藥后病指]×100
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4.1 對有益生物的影響 無。
3.4.2 對其它病蟲草的影響 無。
20%井岡霉素和 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的藥效隨著藥量的增加效果提高,藥后 35d紋枯病平均防效分別為 44.1%、61.8%、57.3%和 66.7%;對稻曲病平均防效分別為 37.47%、49.89%、47.37%和55.79%(表4、表5)。
表5 各處理藥劑防治水稻稻曲病藥后 35d防效
經方差分析,667m2使用 20%井岡霉素 40g和30%愛苗 30mL,防治紋枯病和稻曲病防治差異不顯著。但投入成本相差較大,按現(xiàn)在市場均價計算,667m2使用 20%井岡霉素 40g兩次,農藥成本為 2元。而 667m2使用 30%愛苗 30mL兩次農藥成本36元。
試驗結果表明,20%井岡霉素 40g/667m2和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愛苗)30mL/667m2都對紋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較好。但從綜合效益分析,建議 667m2施用 20%井岡霉素 40g防治紋枯病和稻曲病較好。據(jù)有關資料介紹,防治稻曲病關鍵要掌握用藥適期,即水稻孕穗后期(破口前 5d左右)和水稻破口期(稻株破口 50%左右)。因此,在實際推廣使用井岡霉素防治紋枯病和稻曲病時,要按照湖北省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現(xiàn)行防治指標或防治適期即一、二類水稻田孕穗至齊穗期或病蔸率 30%時施藥,防治紋枯病,同時要在破口前 5d和破口期打兩次藥,從而保證一藥二治,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