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軍
(安徽大學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楊雄方言校釋匯證》讀札
楊 軍
(安徽大學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楊雄《方言》“襪”字下郭璞所出音注為“于果反”,吳承仕、周祖謨、華學誠等先生并以“于”為“乎”之誤字,而謂“于果反”當作“乎果反”?!督浀溽屛摹贰ⅰ蹲`萬象名義》等有關魏晉南北朝時期“匣”、“于”兩紐互切的音韻資料證明,郭璞為楊雄《方言》“襪”字所注的反切本來就是“于果反”而非“乎果反”。是“襪”音“于果反”不誤。
《方言》;“襪”字;音注;正誤
華學誠新著《楊雄方言校釋匯證》,體大思精,勝義紛呈,實堪嘉惠學林,沾丐后人。然其中似有一二可商者,今不揣固陋,嘗試言之如下。
《校釋匯證》七一頁[一四]有“襪,于果反”一音,乃從吳承仕《經籍舊音辯證》、周祖謨《方言校箋》之說,以為“于”乃誤字,當作“乎”。按“于果反”切“襪”不誤?!肚许崱废淀崟?“于”為喻三、“乎”為匣紐,而魏晉以降經師注音中凡于《切韻》系韻書之匣、于兩紐每混切,則“于果”、“乎果”實為一音。今撮舉相關例證如下:
《經典釋文》于《禮記·檀弓下》、《左昭二十六年傳》注云:“滑,于八反?!庇凇抖Y記·曾子問》注云:“滑,胡八反。又于八反。諸卷皆同?!庇凇抖Y記·投壺》、《左襄十九年傳》、《莊子·徐無鬼》、《爾雅·釋草》并注云:“滑,乎八反?!庇凇蹲箅[元年傳》注云:“滑,于八反。又乎八反。”于《左莊三年經》注云:“滑,乎八、于八二反?!庇凇蹲笳丫拍陚鳌纷⒃?“呼(當作乎)八反,又于八反?!庇凇蹲筚叶杲洝?、《宣八年傳》、《成十三年傳》、《襄十八年傳》、《定十二年傳》、《哀元年傳》、《公羊莊十六年傳》、《谷梁莊十六年傳》、《莊子
·胠篋》并注云:“滑,于八反?!庇凇蹲笳讯陚鳌纷⒃?“滑又作猾,于八反?!庇凇肚f子·齊物論》注云:“滑,崔戶八反?!薄肚f子 ·列御寇》“滑,音骨。又戶八反?!贝恕坝凇迸c“胡”、“乎”、“戶”互用不別之例。
《釋文》又于《尚書·舜典》注云:“猾,戶八反?!?敦煌本作于八反)于《左僖二十一年傳》、《左成八年傳》注云:“猾,于八反。”此“于”、“戶”互用之例。
于《詩經·魯頌·泮水》注云:“皇皇,毛如字。鄭作暀暀,于況反。猶往往也?!庇凇吨芏Y·地官·保氏》注云:“濟濟皇皇,于況反。又音往?!庇凇抖Y記·少儀》注云:“齊齊皇皇,皇音往,出注。徐于況反?!庇凇稜栄拧め屟浴纷⒃?“皇,胡光反?!贝恕坝凇薄ⅰ昂被ビ弥?。
于《尚書·呂刑》注云:“尤,有牛反。”而《論語·為政》“寡尤”注云:“下求反?!贝恕坝小?、“下”互用之例。
于《詩經·陳風·墓門》注云:“鸮,戶驕反。惡鳥聲也。”于《莊子·大宗師》注云:“鸮,戶驕反?!庇凇渡袝そ饦|》、《周禮·秋官·硩蔟氏》、《禮記·內則》、《莊子·齊物論》、《爾雅·釋鳥》注云:“鸮,于驕反?!庇凇夺亠L·鴟鸮》注云:“鴟鸮,于嬌反?!庇凇吨茼灐ゃ贰帮w鸮”注云:“于嬌反。惡聲鳥也?!庇凇吨芏Y·夏官·射鳥氏》注云:“鸮,于苗反?!贝艘唷坝凇?、“戶”互用之例。
以上《釋文》各例中,凡“胡八反又于八反”、“于八反又胡八反”若“乎八、于八二反”者,頗似德明匣于不同之證,而實則不然。諸條中“胡八反”、“乎八反”皆后人所增,非德明原書即有。事可參拙文《〈經典釋文〉后增反切舉例》。則《釋文》匣于無兩類亦無疑也。
而按諸日僧空海本于顧野王《玉篇》而作之《篆隸萬象名義》,其于《切韻》之匣、于兩類之混切,較《釋文》則更甚,且大有不可分之勢。今取《名義》中匣于混切之例以作二表如下。
顧野王梁人,陸德明則陳隋以降人。雖然,野王造《玉篇》、德明撰《釋文》,皆有所本。而以前引《釋文》、《名義》而論,六朝時期,匣于混而不分可以定論。昔羅常培先生作《〈經典釋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于兩紐》所言可參。景純晉人,其注《方言》時匣于不分蓋亦如此。而《名義》辵部正有“襪”字,注云:“于果反。凡人語而過?!苯癖尽队衿纷?“乎果切。過也?!倍都崱纷⒃?“秦晉之間凡人語而過謂之襪?!笔恰耙m”字為楊雄記錄方言所造,原本《玉篇》與《集韻》“襪”字及子注皆當本諸《方言》而有詳略之別。野王所音“于果反”正取自景純《方言注》,而《廣韻》“胡果切”與《集韻》“乎果切”,則以后世音變,匣于已然“類隔”而改。是郭注“于果反”之“于”非“乎”字之誤,自當“不煩改字”也。又周祖謨先生曾作《〈篆隸萬象名義〉中之原本〈玉篇〉音系》,考原本《玉篇》中匣于不分。而二十余年后之《方言校箋》則疑郭注“于果反”之“于”為“乎”字之誤,有此“昨是而今非”者,或即世所謂“千慮一失”也歟?
A Review of The 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o f YANG Xiong’s Dialect
YANG Jun(Chinese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In YANG Xiong’s Dialect,phonetic annotation of“襪”given by GUO Pu is“于果反”,but some other scholars such asWU Cheng-shi,ZHOU Zu-mo and HUA Xue-cheng assumed that“于”wasan incorrectword of“乎”,therefore,“乎果反”wasmistaken for“于果反”.However,based on phonological materials in Wei,Jin,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it is p roved that the phonetic notation made by GUO Pu was originally“于果反”,rather than“乎果反”.The pronunciation of“襪”is unmistakenly“于果反”.
D ialect;“襪”;phonetic annotation;co rrigenda
H171
A
1674-2273(2010)05-0006-02
2010-06-27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陸德明《周易》《詩經》二書釋文音韻比較研究”(10CYY025)。
楊軍(1955-),男,貴州遵義人,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語史研究。
(責任編輯 何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