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華麗
“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的基本方式,其中“讀”尤為重要,學生通過讀感知、理解課文,通過讀來表達感悟??梢哉f,讀的成功與否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朗讀,通過梯度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興趣引路,制定分層目標
1.示范引導,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驅(qū)動力。朗讀教學也是如此,當學生對朗讀產(chǎn)生了興趣,就不會把朗讀看成是一種任務或負擔,會主動讀,樂意讀。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筆者常常把電視臺有名的主持人、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請進”課堂,他們都是最高朗讀水平的代表者。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新聞聯(lián)播和好詩歌朗誦,課前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欣賞、模仿,并把自己的朗讀也錄制下來在全班播放。久而久之,學生漸漸消除了對這些名家的神秘感,由崇拜轉(zhuǎn)為向往,朗讀的興趣也逐漸形成,教室里常?;仨懼槵樀淖x書聲。
2.明確目標,分段訓練
一般把朗讀目標分成三個階段,即:正確、流利、有感情。正確,即要求學生要做到發(fā)音標準、讀音正確、吐字清晰、不添字少字、不重復回讀等。這一階段的訓練主要是依靠課堂當面輔導糾正和課外收聽自行糾正,尤其是要抓好易錯音的糾正,如方言、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翹舌音等。流利,即要求學生在朗讀時要注意語速恰當、停頓分明,節(jié)奏有張有弛、通順流暢。這一階段的訓練以聆聽欣賞、示范引導、反復練習為主,也可把學生在訓練初期、中期、后期的朗讀錄音進行對比,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有感情,這是朗讀的最高要求,即要把文章所蘊含的感情通過朗讀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這一階段的訓練可參照第二階段進行,同時要滲透朗讀技巧,提高朗讀的表達效果,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三個要求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只有遵循這樣的梯度進行分段訓練,朗讀教學才能“訓”有成效。
二、把握基調(diào),指導朗讀技巧
不同體裁的課文,即使是同一體裁不同選材的課文,感情基調(diào)往往不同。科普類的文章感情樸實低調(diào),情感類的文章感情豐富厚實,詩歌類的文章感情濃烈高調(diào)。朗讀這些文章時要因文而異,把握感情基調(diào)的差異。首先通讀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味文中蘊含的情感;然后反復閱讀文中重點段,這些段落有的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有的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對于這些段落必須熟讀能誦,內(nèi)化于心。如四年級《語文》下冊《天鵝的故事》中描寫老天鵝帶頭破冰一段中的有“特別大、騰空而起、像石頭似的、重重地撲打……”等關鍵詞,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誦讀這些關鍵詞,然后再把這些詞放在句子中讀,讓學生在體驗中讀,體會這些動作給老天鵝帶來的劇烈疼痛,深刻理解老天鵝的勇敢和頑強。
朗讀也是一門技術活兒,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的課文,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的傳授和訓練,結(jié)合課文的情節(jié)、人物的性格、蘊含的感情,對朗讀的語速、停頓、重音、語調(diào)、節(jié)奏等進行科學處理。同時還要注意朗讀形式的多變,要契合課文內(nèi)容。如《黃河的主人》,寫黃河磅礴氣勢的句子可以讓男生齊讀,寫羊皮筏子的句子宜讓一個小女生讀,這樣就能形成強烈對比,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中心。
三、逐步推進,指導階段朗讀
1.初級階段:感知積累型朗讀
《桂花雨》這篇文章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是指導學生朗讀訓練的佳作。如何指導學生透過“沉浸”一詞體會作者思鄉(xiāng)之情呢?教師可以先拋出問題:讀著讀著,你覺得作者僅僅沉浸在桂花香中嗎?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全文。然后在教師引導下反復誦讀,讓學生懂得桂花盛開時整個村莊都浸在桂花香中,即使不開花時,人們也可以品桂花茶、做桂花鹵和桂花糕,整個村莊全年都浸在桂花香中了。此時,學生自然會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意在借桂花香表達自己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2.中級階段:培養(yǎng)語感型朗讀。
朗讀技巧只是一種外在的呈現(xiàn)形式,更高層次是內(nèi)在的情感處理。朗讀不單是課文本身的聲音傳達,更是讀者對課文內(nèi)容所表達出來的情感的領悟,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語感。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泉城》《九寨溝》《田園詩情》這些課文都是寫景的文章,且語言生動,描寫具體形象,給人身臨其境之感,非常適合指導學生朗讀。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朗讀的優(yōu)勢,讓學生自由閱讀,可以跟范讀,可以輕聲讀,可以默讀,也可以配上音樂大聲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出畫面,讀出感悟,讀出文章字里行間隱藏的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高級階段:提升能力型朗讀
朗讀能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課文情感的領悟,讓學生不僅動嘴,還能手、心、腦并用,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和實踐,這是朗讀的最高階段。如學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筆者讓學生也來當一回作家,模仿課文寫寫自己家鄉(xiāng)的秋天,創(chuàng)作結(jié)束后邊朗讀邊修改,然后再朗讀,感悟自己語言的運用是否準確、生動,思考這樣的語言是否能傳達出自己的情感。如此一來,學生不僅提高了朗讀能力,也提高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如皋市如城鎮(zhèn)老南小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