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過橋米線”,那是我國云南的一種小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這里有個動人的故事。話說清朝年間,滇南蒙自縣城外,有位秀才為準備趕考,特地在一座小島上選了一間居室,埋首苦讀,每天由妻子端茶送飯。一開始,天氣尚熱,還不覺得什么,可天一冷,問題就來了:飯硬菜冷,難以下咽。這下秀才食欲大減,日漸消瘦。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這天,她特地宰殺了一只雞,將雞湯和雞肉分別裝在兩個碗里。那秀才看見雞湯,眼睛一亮,拿起來就喝,燙得他齜牙咧嘴的。妻子忍不住笑了起來,突然她靈機一動,把肉、蔬菜放到雞湯里,再加上當?shù)靥刂频拿拙€,這樣雞湯也就不再燙了,而且味道鮮美。妻子非常聰慧,她知道雞油能保溫,自此之后,她每天就湯下面,變著法兒,給秀才做好吃的。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秀才順利通過考試并中了舉。
這個故事很快就在當?shù)貜V為傳頌,這位妻子發(fā)明的米線新吃法也被人們爭相效法。由于她每天上島送飯都要經(jīng)過一座橋,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她,便把這個小吃叫做“過橋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