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珂
我想一定是上天在這里落下了什么東西,一直守護著這片土地。讓千年的風霜化為推動帆船的風浪,一次又一次奇跡般地保留著蒼老的夢想。在這需要一段漫長旅途才能到達的地方,似乎總能看見一兩點星光閃爍在溝壑縱橫的面龐之上。
那里的每一戶人家都會點上檀香。我們從人家門前走過的時候總是很輕很輕,好像踏重了會踩碎什么一樣,甚至連說話都不敢大聲,生怕哈出的氣會帶走那一抹典雅的香氣,生怕我們的一舉一動會攪渾了那一絲濃重的莊嚴。
總是能在云霧繚繞中看見不開窗子的屋內(nèi)或是坐著一位老人,或是擺放著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中年人拿著一柄小刀在那稀奇古怪中坐著。深色的竹筒上隨著他手指的滑動呈現(xiàn)出一幅幅冬梅,一朵朵秋菊,一闋滄桑的遺存就在那樣不起眼的揮毫中展現(xiàn)。他們很輕地用手帕擦拭著成品,又很輕地放在深紅的布上,動作輕柔得竟像老者對晚輩臨行前的囑托。
那里好像沒有什么樹。但卻有樹一樣的氣息。很多人想要拿起相機記錄下什么,那畫面中蒼老的老太顫巍巍地搖著手。她的面頰已經(jīng)毫無光澤,時光在她昔日的美麗上抹上了苦難和寂寞的涂料。但我看見她的眼睛卻是那么的明亮,好像有一種包容的神圣,也有一種不屈的精神。她的腳旁,是一股清澈明凈的水流,歡快地流向前方。
這里的水總是很清很清。我知道有—個簡明但難以想象的系統(tǒng)主宰著水流,它們有序而不失活活潑,死板卻不乏生動。在狹窄的石板路上,抬頭看見的是一線純凈的藍天,而低頭就能看見可愛的水流沖刷著斑駁的圍墻,將漫長與瞬間完美交融在了一起。
我依然記得書院和祠堂。如果是在當年,它該是多么的富麗堂皇!交錯的屋梁,巨大的石柱,光滑的青石板,無論哪一樣都令人嘆為觀止。還有無處不在的雕刻,精致細膩的匯合譜成了一曲巧奪天工的贊歌。據(jù)說在“文革”時期,村民們用黃泥蓋住那些雕刻和對聯(lián),寫上“毛主席萬歲”等字樣才得以保存。我想,當后人緩緩揭去那干枯的黃泥,用清水擦拭那生動的雕刻時是怎樣的心情啊!那是一個民族的良心守護著祖先的靈魂,守護著現(xiàn)在已不復(fù)存在的遺失的美好。
現(xiàn)在我也終于明白,“清明雨上”中那一句“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的意思了。那樣昏暗陳舊的屋子里,競藏有如此美麗的愿望!在廳堂大桌上,總會擺上一座鐘,桌的右邊是一個瓷瓶,左邊是一面鏡子。意為“鐘聲瓶鏡”(終生平靜)。瓶前的座位總是坐著男人,鏡前的座位總是坐著女人。即是希望男人在外“瓶瓶(平平)安安”,女人在家“安安鏡鏡(靜靜)”。
因為這一切是那樣的美麗,所以到處能看見寫生的人們。他們的筆尖在白紙上飛快地跳躍,劃出一道又一道生動的痕跡,記錄一曲又一曲淳樸的贊歌。我相信來到這兒的每一個人只需瞥一眼,就一定不會忘記。就算忘記,也會強迫自己記起,記起屬于祖先的,現(xiàn)在傳承在我們手中的古老遺跡。
如果說有什么可以證明她的蒼老,村口就有一棵500歲的銀杏樹。在外闖蕩的游子回家時,還未到村口,就已看見這棵銀杏樹。就像年邁的母親拄著拐杖,輕輕地招著手,帶著沙啞的嗓音哽咽道:“孩子,你回來了……”柔柔地,眼中不覺已旋上了幾多淚花……
離開時我沒有不舍。因為我并未走遠,或者說我把這里的一切都帶在身邊。我看見村后的河水中有著斑駁的綠影,柳樹油油地在水中招搖,村莊也隱隱約約閃爍著,留給我一個落寞的背影。而天上,大片大片的白云貼著河面飄來,仿佛在笑??粗届o的閃著粼粼波光的河水,我問道:“這水該有多深?”這時,似有一陣淡淡的嘆息傳來。
是啊,也許很深很深,也許很淺很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