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10年11月7日下午,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后,一個偉大的廣告教父——孫大偉宣告不治病逝,享年58歲。從此,廣告行業(yè)失去了一枚寶珠、我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我們在痛心之余,更多的是回憶他帶給廣告行業(yè)的影響和巨大的精神財富,以及他帶給每一個接觸過他的人那種如沐春風的親善。本刊特約孫大偉生前好友,與他一起共同創(chuàng)立龍璽廣告獎的林俊明、莫康孫、蘇秋萍撰寫此文,以追憶他留給我們那永遠不朽的“大偉精神”。
永遠的孫大哥
“孫大哥”,我們一直這樣稱呼孫大偉。因為在我們四個龍璽發(fā)起人中,他是最年長的,所以我們這樣稱呼他,實在沒有錯。而且,他也是在我們心中最敬重的一位廣告創(chuàng)意人,雖然我們認識是在八十年代末期,但可以說是一見如故。
在九十年代這個廣告黃金年代,無論是時報金像獎或是4A廣告創(chuàng)意獎,還是亞太廣告獎等活動,我們都常跟大偉有碰面的機會。那個年代,無論是臺灣的廣告、香港的廣告,還是偶爾難得一見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文廣告,各廣告公司都可以在這些評獎活動中有交手的機會。最難得的反而是這幾個地區(qū)的華人評委有機會互相切磋、交流、討論甚至是PK。
還記得第一屆亞太廣告節(jié)ADFEST在泰國的清邁舉辦,大偉也是評委之一。之后在北京的圖書館大樓舉辦了該廣告節(jié)的一次巡回展,機緣巧合,主持這次巡回展的四名華人創(chuàng)意人孫大偉、林俊明、莫康孫、蘇秋萍被邀請一起點評當年的亞太廣告節(jié)獲獎作品。在這次的巡回展之后,我們一拍即合地成就了一個為華人特別設計的廣告創(chuàng)意獎——龍璽環(huán)球華文廣告獎。
大偉一直是華文廣告的鐵哥們,記得他不會因為是4A奧美出身的創(chuàng)意人而滿口外語。反而,他是一直以華文為傲,以華文為溝通的中心語言,就算他跟老外交流,他還是堅持自己用母語溝通,讓翻譯把他的思想與信息傳達給對方。事實上我們都猜測他也許聽得懂外語,但他從不向外語妥協(xié)。
他喜歡跟年輕人溝通,他說自己跟年輕人在一起,覺得自己也充滿活力。他了解年輕人,也經(jīng)常鼓勵他們,把自己的經(jīng)驗盡量跟他們分享。他從不說教,跟年輕人談話時就好像朋友,頂多像學長一樣,非常親切。但在他風趣的談話中,總能體會到那字里行間反映出的做人道理。他喜歡講笑話,你聽得越樂,他越是面無表情,這反而讓你更覺得好笑。他演講從來不準備草稿,一切他要與你分享的都盡在腦袋里。他的PPT事實上就是他講演的圖例示范,也許是圖片,也許廣告創(chuàng)意,但從來都沒出現(xiàn)過一個字,有時候他演講甚至連PPT都不需要。所有演講都是他臨場發(fā)揮,想到說什么就說什么,但從不離題。我們有時候為了演講這回事互相交換意見,因為我們四個人的演講風格各有千秋,但無可否認,我們都一致認為他的演講是最精彩的,永遠都有那么多粉絲,永遠都那么動聽。最近一次上海之旅,他從南京坐火車來,一到站就坐上早已安排好的車子,立即去了一個特別安排的茶室里,跟上海的廣告人見面,一說就是兩個小時。最為難得的就是演講后他還跟年輕人交流了半個小時——這就是經(jīng)典的孫大哥。
他每次談到參加鐵人三項運動比賽的時候,就會連帶心臟手術(shù)的故事。然而,他都會用輕松幽默的方式講。雖然他經(jīng)歷過那么驚險的意外與手術(shù),但他依然鼓勵我們努力運動和工作。在他手術(shù)后的幾年,他依然堅持運動,甚至參加了騎腳踏車從北京到上海的活動。他永遠是那么的熱愛廣告、熱愛生命、熱愛運動、熱愛家庭、熱愛同事、熱愛朋友。
孫大哥永遠是那么的風趣、那么的樂觀。在九月三號的下午,我們還在確認他的行程,為他準備來山西參加龍璽平遙行的活動而興奮,因為他終于說:“我可以來參加活動,我需要在南京轉(zhuǎn)機到太原”。沒想到,就在我們確認他行程之后的幾個小時,他就出了事,這個意外讓我們震驚!
在他入院的幾天里,我們每天都替孫大哥祈禱,希望上天給予他康復的機會,讓這位華文廣告界的大師得以繼續(xù)他還沒完成的夢。雖然事與愿違,但我們相信,孫大哥的精神與教誨會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只有我們熱愛生命、熱愛工作、熱愛家庭、熱愛同事、熱愛朋友、熱愛廣告、熱愛行業(yè),做更有意義、更有創(chuàng)意的廣告,我們才對得起孫大哥。
2005杭州行:大偉對鼓勵年輕廣告人永遠是那么的熱心。他不只是喜歡講話,他也非常耐心聆聽別人的發(fā)言。大偉的女粉絲是四大恐龍中最多的。
2006龍璽新疆行、2008龍璽廈門行、2008龍璽香港行、2009龍璽南京之旅:每次龍璽在舉辦活動,四大恐龍總是希望來一個合家歡大團圓。大偉在每次的龍璽活動中都趁這機會跟廣告界各相關專業(yè)人士見面聊天。
2009南京之旅:大偉體格最好,爬樓梯第一個到頂?shù)耐撬?/p>
2009三天門:大偉的眼光獨到,別以為他只是一名文案高手,他的攝影比許多專業(yè)攝影師更勝一籌。每次出外旅游他必備照相機抓拍獨到的瞬間。
2009南京之旅:左面的大偉背影,照相機永不離手。
2009大偉見面會:大偉一開始講話就兩個小時,滔滔不絕,從不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