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做家務有多重要?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但據(jù)目前獨生子女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90%的獨生子女從未做過或很少做家務勞動。孩子平均每天只有0.2小時(12分鐘)的勞動時間。
25歲的大強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我小時候挺愛做家務的,喜歡跟媽媽學做面食。可是老人心疼孩子,我要動手。奶奶就說‘這兒臟,你去玩吧!’把我打發(fā)走了。媽媽怕做家務影響我學習。也說‘看書去吧,不用你做!’久而久之,打消了我干活的積極性。我就認為沒有什么是需要自己做的。上大學住校需要生活自理,可我連洗衣服都不會,把臟衣服拿回家媽媽給洗。直到自己要成家了,才不得不學著做家務,看媽媽做很簡單的事。我卻出盡洋相。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手怎么這么笨啊?就為這,女朋友都跟我吹了!”
家務勞動是一個人起碼的生活技能,如果缺乏這項技能,他將來的事業(yè)發(fā)展和家庭幸福必然會受影響。
做家務與學習有關系嗎?
目前,不少教師對學生寫字又慢又難看感到非常棘手和困惑。據(jù)醫(yī)學家和教育學家分析,有些孩子從小不干活,其肌肉和韌帶發(fā)育不好,雙手靈活性、臂力和握力都很差;而那些從小堅持做家務的學生。字寫得比較好,學習也比較勤奮自覺。而較少做家務的學生學習則比較被動。
小立是初二男生。從小有老人照顧,他不用做任何家務勞動。父母認為這很正常,孩子應專心學習,讓他干那些零活太浪費時間。經與小立接觸,發(fā)現(xiàn)他有幾個問題:一是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功課時喜歡聽音樂、畫動漫小人:二是時間觀念差,下學后與同學踢球常忘了時間;三是學習上無計劃??记巴粨魪土暎凰氖亲钥啬芰Σ?,訂了計劃也做不到。
事實證明。成績較差的中小學生一般都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問題。這要從做家務和生活自理做起,這樣才能改變他們的學習狀況。
家務勞動對孩子有什么益處?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華裔科學家朱棣文,2009年初被奧巴馬任命為美國能源部長。當朱棣文再次吸引了全球華人的目光時,人們不禁要問:“他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的?”其實,朱棣文兄弟三人都是美國名校畢業(yè)的博士。朱棣文的父母教子非常成功,其中不能不說到朱媽媽教三兄弟學做飯的故事。
從小學會了烹飪的朱棣文。后來把科學實驗也稱為“做飯”。他認為,只會念書的孩子,如果連簡單的飯菜都不會做,怎么可能懂實驗?
朱檬文說,動手做飯跟做實驗一樣??梢杂柧氁粋€人的專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你打開冰箱。拿冰箱中僅有的材料下廚。能做出一頓美味可口的飯萊。就是在有限的資源中求變、求好。這種經驗和能力。對他在科學研究中解決所面臨的瓶頸問題,對科學的思考有很大助益。所以,朱棣文主張孩子從小就要學會下廚、做家務。
將朱棣文所體會的從小做家務的益處做一個簡單歸納,即:
①養(yǎng)成自覺勞動習慣,鍛煉動手能力;②學會遵循程序做事,并有條有理;③訓練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能力。培養(yǎng)專注做事的好習慣;④學習管理方法,形成良好協(xié)調能力;⑤對家庭盡責,養(yǎng)成做事認真的習慣;⑥求變求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能力。
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勞動?
家長們應該相信孩子具有自我掌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孩子能做到的。就讓他自己做,這樣才是對孩子的尊重。建議父母這樣指導自己的孩子做家務——
1以學會生活自理和必要生活技能為目標,引導孩子理智做家務;不感興趣的事情也可嘗試和逐步學會;將做家務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休息和調整。而非負擔。
2開始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務,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
3家務分工合作,全家人都有各自任務。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4家人可相互評價做事的成果。孩子有發(fā)言權,會懂得改進自己的工作。
5孩子的勞動應受到尊重、鼓勵和肯定。父母的積極態(tài)度可起到正面推動的作用。
6幫助孩子形成家務勞動的習慣,善于與家人分擔、分憂,而不以某借口消極怠工。
家務勞動。應看作孩子思維和能力發(fā)展的起跑線。許多國家在相關的立法中,都規(guī)定了孩子做家務勞動的時間。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從20、30分鐘到1、2小時不等。并將此納入對中小學生的評價中。
請給予孩子學會生活技能的機會。讓他試著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