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企業(yè),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先后有十幾名年輕人跳樓自殺,這足以令人震驚,甚至很多人紛紛猜測:難道富士康是中了什么“魔咒”?然而,心理專家卻提醒大家,其實自殺也是會“傳染”的。
悲觀情緒就像“流感病毒”
所謂的自殺“傳染”,在心理學上可以稱之為情緒或者態(tài)度的社會感染,指的是一種較大范圍內(nèi)的信息和情緒的傳遞過程。生活中,情緒的人際交互感染是很常見的,有時這種“傳染”很像流感病毒,傳播非常迅速,而且特點鮮明。
1.雙向性:在人際環(huán)境中雙向感染,就像你看到別人因失去親人而痛哭,你也會哭,而你的哭會令那個人哭得更加傷心。
?。玻l(fā)性:在較大群體內(nèi)產(chǎn)生循環(huán)感染,反復震蕩,引發(fā)強烈的沖動性情緒,導致非理性的行為。就像古時候農(nóng)民起義,一個人振臂一呼,歷數(shù)統(tǒng)治者的惡行,就調(diào)動了大家的不滿情緒,結(jié)果情緒反復循環(huán)震蕩。
富士康事件中,由于廠區(qū)人員密集,悲觀厭世的情緒就很容易彌漫開來。這種信息會令一些性格相對悲觀的人更加悲觀。他們會真的覺得活著沒有意義。
這種現(xiàn)象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比如鄰居死了一個人,大家都覺得那個人很好,本不該死的,于是有人就覺得做人沒意思,好好的就死了,這就是悲觀情緒的感染。如果群體不大,悲觀情緒比較容易衰減。但富士康因為群體太大,環(huán)境不易轉(zhuǎn)變,而且空間又很逼仄,所以很難淡化這種情緒。
?。常邮艿难杆傩裕涸趨捠赖那榫w彌漫開來的時候,群體的成員迅速接受這種情緒。針對富士康事件,最重要的促進感染的因素是群體大和空間小的反差。
?。常岸嗳f人,在幾千平方米范圍內(nèi)居住和工作。相當于一個半縣城的人口,擠在五六個小區(qū)的范圍內(nèi)??臻g的擠壓,就會導致心理的擠壓。這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容易體驗到。比如:春運的火車站,我們好好的心情就被擠得很急躁。這樣的空間里,消極的情緒是會很快傳染的。
心理暗示誘發(fā)“病毒”擴散
心理暗示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父母把參加高考的孩子送到考場外,交代說:不要緊張,不要緊張,結(jié)果孩子卻越發(fā)緊張。這就是暗示。
在富士康事件中,前面的同事跳樓了,媒體一宣傳,大家一傳播,結(jié)果后面的員工也覺得,這是解決痛苦的一種最干脆的方式,這就是受到暗示了。據(jù)媒體報道,富士康還請了幾個“大師”來做了法事,就使得暗示更加強烈了:“這是地方的問題,不然我不會這么想死。”事實上,超自然力量的暗示非??膳?,有時甚至可以鼓動一個民族去瘋狂。
還有就是由于當事人性格原因形成的自我暗示。從整體看,富士康事件的當事人都比較年輕,性格缺陷比較明顯,多用消極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當壓力大到自身難以化解、處理的時候,下意識想到死?!斑@么痛苦還不如死了算了?!边@樣的自我暗示也進一步推動了非理性的行為。
弄丟自己更易被“傳染”
也許你還記得卓別林的喜劇里,那個把街上女士裙子后腰的大扣子當做螺絲擰的笑話。其實這反映了一個人的異化問題。
在富士康這種加工型企業(yè)里,產(chǎn)能的安排是跟著效益目標走的。也就是說,流水線開多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人成為機器的奴隸。當你坐上流水線,自己就丟了。只有機械的動作,沒有人的情感和需要,甚至連上廁所的便意都被壓抑。這樣的生活,時間一久,必然要出心理問題。
而且,富士康里的工友雖然很多,但由于班次的問題,同一宿舍里的同事碰到一起聊聊天都難,根本不能形成一個團隊,這樣員工就更加找不到自己。如果人僅僅是機器的奴隸,那結(jié)果也只能是心靈日漸荒漠化。
另外,高壓狀態(tài)下也容易使人心靈扭曲。
你是自殺“病毒”易感人群嗎
當然,并不是所有群體成員都會被感染做出極端行為的,人的個體差異性也很關鍵。富士康事件當事人大多是80后、90后。這群年輕人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素質(zhì),的確令人擔憂。他們中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缺乏與人溝通交流的技巧和愿望。夢想遠大,但應對能力卻不如父輩;人生很復雜,卻希望解決問題的方式能簡單。這種普遍的“眼高手低”、“投機取巧”的處事特點,造就了他們性格上的缺陷:
?。保^于內(nèi)向,過分關注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注意力范圍狹窄,很難學會跟環(huán)境融為一體。
?。玻麡O的思維方式,將中性或者正性的信息作負性的解讀。
?。常嬖谧非笸昝赖膬A向,有了問題不愿求助或者擔心別人知道自己的脆弱被人笑話。
?。矗榫w的穩(wěn)定性和自我管理情緒的能力較差。
5.缺乏功能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家人不夠理解,或者自認為自己不被理解,平時親子之間、家人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
總之,“易感人群”具有的共性就是遇到壓力首先自我貶低,責怪社會、環(huán)境,有心理上的劣等感。由于性格的原因不愿傾訴求助,自認為傾訴求助無門。結(jié)果一個人偏離健康軌道,越走越遠。
抗自殺“病毒”全攻略
作為個體,想避免被不良情緒困擾相對困難,關鍵是怎樣管理這些情緒。
1.提高對自我性格特點的認知。學習一些心理學常識,知道自己的性格特點的優(yōu)劣勢,也許對自我預警有幫助。知道自己對什么樣的刺激有什么樣的反應,就能明白并非世界讓我痛苦,而是我無法適應世界才痛苦。
?。玻鞔_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和定位。有明確目標并且能走向目標的人,更能承受打擊。這對富士康員工那類的打工一族來說較難達到,但可以試著將步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當做學習和體驗,這樣心態(tài)就會平和很多了。
?。常畬W會交往,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圈和支持系統(tǒng)。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心理健康和心理重建很關鍵性的因素。
4.遭遇痛苦要學會求助。哪怕你試過了一百種方法,只有這一種沒試過,就不能說沒辦法了??梢郧笾鏅C構(gòu),也可以向心理學專業(yè)人士求助。
5.企業(yè)要建立心理健康的長效機制,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教育。
?。叮鐣匾暺髽I(yè)員工心理援助計劃EAP。必要時應從規(guī)范、安全等多種角度制定硬性考核檢查要求。
據(jù)《家庭科學》
編輯/張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