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大量開發(fā)和使用,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生機,如果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直觀性、開放性、快捷性,教學效率將大大提高。新的課程標準很注重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恰當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可以更有利于語言的積累,更有效地助推語感的培養(yǎng)。
走進網(wǎng)絡,廣泛閱讀——積淀語感
語感源于積累,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積淀語感的有效途徑?!墩n程標準》也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有145萬字的閱讀量,有了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寫能力定會增強?,F(xiàn)代網(wǎng)絡的高科技、全開放、大密度,為孩子的學習打開了新型的學習空間,不必僅僅拘泥于教材與課外書本的閱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網(wǎng)絡資源,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進一步推動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鍛煉自己學習祖國語言的能力,不斷積淀語感。
平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網(wǎng)的數(shù)字圖書平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可向學生推薦一套閱讀大餐——一系列有意義的書目,然后向學生介紹一些好的讀書方法。比如,指導學生讀序,領會編者意圖;讀目錄,幫助選擇重點閱讀的書目;瀏覽,泛讀,速讀,精讀;“不動筆墨不讀書”;正確運用工具書的方法;做好剪貼本、讀書卡、采蜜集等工作,特別重視對采蜜集采后的評價、背誦、運用。當然,在閱讀課堂上,也可以將學生帶到網(wǎng)絡教室,指導學生在數(shù)字圖書平臺上進行大量的閱讀。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充分利用課堂,將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落實以讀為本外,還可以向學生推薦相關的閱讀網(wǎng)址,指導學生讀一篇帶幾篇,讀一本帶幾本,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融為一體,進一步豐富和擴展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文化知識領域,并恰當?shù)剡\用語言。比如學了關于春天的詩詞,讓學生去閱讀相關的詩詞,通過閱讀感悟積累,體會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并讓學生自己當一回小詩人,也來贊美一下春天。學了《寄往南極的信》和《南極來信》后,讓學生去翻一翻《十萬個為什么》,讀一讀有關南極的知識;學了《有趣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去讀一讀《達爾文》,看一看其他科學家……
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學生在大量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語言,潛移默化地增強了語感。
創(chuàng)設情境,反復誦讀——激活語感
多媒體技術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方面,具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感受文本所描繪的情境,體會文字所表達的情感,進一步激活語感,提高讀寫能力。
如教學《月亮灣》時,先讓學生看一段有關月亮灣的視頻,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接著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讀通讀暢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月亮灣怎么樣,(要求用書上原句回答)并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句話(開頭和結尾),從而把握月亮灣的整體美。然后讓學生精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月亮灣的美:第一步自由讀,仔細體會月亮灣美在哪兒;第二步結合多媒體中優(yōu)美的圖像指導學生讀好這段話,讓學生通過指名讀、聽范讀、比較讀,切實到位地進行讀的訓練,從中體會月亮灣的美;第三步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悠揚的音樂邊想象這幅美景,并指導學生把這幅美景記在腦海中,這時指導學生配樂背誦則水到渠成。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體會逐步深入,感情不斷升華,語感得到提高。
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學生通過反復多變的誦讀和豐富美好的想象,更能體會出文章中的音韻節(jié)奏之妙、意境情感之美,從而受到更直接、更強烈的感染,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語感。
整合資源,對話交流——誘發(fā)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中詳細列舉了教科書之外的語文課程資源,包括紙介質的書報雜志、影視、音像、計算機、網(wǎng)絡等媒體,演講、辯論、討論、表演等形式,博物館、紀念館、風景名勝等場所,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進行整合,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厚積薄發(fā),并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靈活運用語言,進一步誘發(fā)語感。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一個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跡都隱藏在民族的語言里?!睉阎詫W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帶著學生走向教材,整合資源,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心與心對話”的空間。例如教學《大瀑布的葬禮》一文,先通過多媒體演示比較大瀑布以前的雄偉壯觀和如今的奄奄一息,并結合文本了解大瀑布走向枯竭的真正原因,然后通過多媒體再現(xiàn)葬禮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感覺真的來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面前,此時哀樂響起,要求學生轉換角色,當一回總統(tǒng),寫一份悼詞,發(fā)表葬禮上的演講。學生在想像、寫作的過程中必然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調動知識積累,建構新的形象,從而使學生對語言情感的感悟獲得了豐富形象的支撐。學生由感而發(fā),有情要抒,有話可寫,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演講詞,經(jīng)過心靈的重構也就一蹴而就了。
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學生走進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情感世界,感悟語言的豐富內涵,獲得豐碩的情感享受,自然而然地增強了語感。
實踐證明,正確巧妙地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僅大大激發(fā)了大量閱讀的興趣,提高了語感訓練的效果,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日積月累可以使學生的語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