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市洋思中學在薄弱的辦學條件下,從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教學思想為理論基礎,提出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這一教學模式被廣大中小學校推廣運用。
教學過程中,教師“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哪一個更重要?洋思中學的方法是:教師設計自學指導,讓學生根據(jù)“指導”自己學,以學定教。每一個教學過程都是從學生的自學開始,教師則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先實施“兵”教“兵”——學生補充、更正,而后施教;有學有教,不學則不教a教師的“導”是關鍵,“導”的重點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把握“會則不導、難則重導、適時點撥”的原則。教多教少、教深教淺、以何種方式教,均取決于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情況,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多余的講授和不著邊際的指導,以確保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既能保證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兩者有機地結(jié)合了起來,對學校硬件又沒有特殊要求,確實是一種適用領域很寬的課堂教學模式。
自1998年起,“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就開始在全國教育界尤其是在一線的教師中開始宣傳、培訓,教師們對其環(huán)節(jié)已爛熟于心,并且在一些省、市、縣進行了教育教學實驗研究。按理說為這一教學模式的實施作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可是有些學校實踐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會則不導、難則重導、適時點撥”等理念基本上只存在于文字中。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偏差,具體如下:
1 “讓學生自己學”成為空談。
新課程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洋思教學模式又提出讓學生自己學,這就要求教師在每一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都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地位,真正將課堂教學的安排權(quán)、學習時間的支配權(quán)、學習行為的選擇權(quán)歸還學生,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學習,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完成任務。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自學時間過于集中,有的甚至超過20分鐘,整個課堂冷冷清清,讓人感覺不到任何學習氣氛。這樣做,使學生的興奮度降低,課堂教學目標無法實現(xiàn),因為他們根本還不具備作為一名學習主體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培育這種素質(zhì)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破除他們被動學習的習慣,幫他們樹立主體意識。
2 教師角色轉(zhuǎn)換困難。
洋思教學模式強調(diào)教師的“導”,要求教師必須由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知識過程的協(xié)助者,由課堂主宰者轉(zhuǎn)換成課堂的引導者、評價者、監(jiān)督者、調(diào)控者,教師不僅對每節(jié)課的知識、設計胸有成竹,還要對這幾種身份的靈活運用了然于心,同時還要有應付突發(fā)狀況的心理與技能。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達到“先學后教”的目的,要么按自學指導應付性地提問一下就開始講解,剝奪了其他學生補充、更正的機會;要么整堂課由學生的練習貫穿始終,完全沒有了教師的講解。
3 沒有領會“洋思模式”的實質(zhì)。
有的領導者沒有認清“洋思模式”的優(yōu)勢,把它當做上級下達的硬性任務,做不到結(jié)合實際來深化。于是,課堂上,教師脫離實際生搬硬套,最終哪一步都沒學成,反而丟掉了自己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把笏寄J健钡膬?yōu)點沒學來,卻丟掉了自己的優(yōu)勢,真成了貽笑大方的邯鄲學步。當務之急,決策者應先領會這一模式實質(zhì),抓住一方面先讓教師真正落實,否則,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強制學習,只會加重師生的負擔,引起他們的反感。筆者建議:只學其可學之處,不要把它當做什么模式,若將其當成課堂教學改革會更靈活;要持之以恒,否則很有可能是轟轟烈烈地開始,悄無聲息地結(jié)束。實際上,對一線教師來說,沒領會某個教學模式實質(zhì)的學習,還不如不學。學習“洋思模式”,首先要學的是課堂教學過程。真正實現(xiàn)“學生會的不教”。做到這一點了才能考慮進一步的學習,否則,會適得其反。對歷史課教學來說,不管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只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講解要點化、板書結(jié)構(gòu)化、標記重點化,就都是毫無爭議的好方法。
每種教學模式都有它特定的作用,即明確的針對性。正如沒有包治百病的醫(yī)藥處方一樣,在教學活動中,同樣也不可能有一種放之所有課堂、對所有教學內(nèi)容都適用的萬能模式。在運用時,必須從整體上把握,既要透徹理解其理論原理,又要掌握其要領。如果逾越教學模式的運用領域、適用范圍,就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師,不過是在錘打冰冷的鐵。”美國學者賀拉斯曼的這句名言鞭撻了灌輸教學模式,同時也向我們昭示:必須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充滿熱情、自覺主動地投入學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們不能因為暫時的困惑就放棄成長的可能,教學模式總是隨著教學實踐、觀念和理論的不停變革、而不停地得到豐富、創(chuàng)新、生長。一種有影響的教學模式之所以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原有基礎上能不斷得到創(chuàng)新與完善,否則它就會被逐漸淘汰。我們只有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走出自己的路,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才能真正成長,才能真正成為姿態(tài)優(yōu)美的“邯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