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新課標的推行,歷史教學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特點,這就要求歷史教師轉變角色,以更好地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新課標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在新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呢?
一、轉變觀念,倡導新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全面參與者,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
1 突破舊的教育觀念,鼓勵學生質疑。
教師要突破以教材為中心的舊觀念,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靈活調整教材內容,刪繁就簡,以保證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留足獨立閱讀教材的時間,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由于學生知識儲備不同、學習能力不同,所以提出的問題也會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但不管是什么問題,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2 結合學生特點,恰當運用認知規(guī)律。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也應遵循“感知——理解—運用”的認知過程。而這個過程應是師生互動的,是在恰當?shù)臍v史情境中對有價值的歷史問題提出、探究和解決的過程。一方面,教師要給予學生系統(tǒng)的學法指導,并充分調動學生情感、興趣漶志等非智力因素;另一方面,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更多的學生有獨立觀察、思考和參與解決問題的機會。
二、創(chuàng)建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并做到一視同仁。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以平和的語氣、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位學生,給他們以平等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
其次,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教師不但在課堂上要關注-到學生的基礎、智力、愛好、特長的不同,堅持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教學,使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且在課前預習、課后輔導、作業(yè)和考核中都應從不同的層次出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不同的學生會在各自的基礎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這種成功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再次,教師要放下威嚴,與學生平等對話。由于年齡、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思維方式等方面與成年人有較大的差異。要讓學生表現(xiàn)出求知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就要讓學生說話,而且還應積極與學生對話,要為學生想象、思考、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提供最大的空間,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基礎之上。
最后,教師要多鼓勵、贊賞學生,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鼓勵、贊賞不僅僅針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鼓勵、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和專長,鼓勵、贊賞學生對教科書的大膽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鼓勵、贊賞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真正產(chǎn)生學生積極成長、教學效率極大提高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實踐。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1 手腦并用,注重實踐。
在課堂上應充分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笨斩闯橄蟮闹v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實踐活動將使人終生難忘。
2 倡導合作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是學堂,學生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做人、學會合作。譬如可通過開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舉辦歷史講座、參觀歷史博物館、觀看歷史影視片等,來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養(yǎng)成探究學習的習慣,使他們通過體驗、探究、討論。調查、實踐等多種學習方式,把苦讀書變成愉悅享受的實踐性、合作性學習,使學習過程成為培養(yǎng)興趣、提高能力、展示個性、積累知識的活動過程。
四、優(yōu)化習題設計,開展第二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1 優(yōu)化習題設計,培養(yǎng)學生能力。
歷史習題按不同的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復習知識為目的的封閉性習題;另一類是以培養(yǎng)思維能力為宗旨的開放性習題。題型新穎、思維性強、趣味性濃的開放題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為此,我們要優(yōu)化習題設計,多設計開放題,給學生留出更大的思維空間,促使他們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靈活地思考歷史問題,以挖掘其創(chuàng)新潛能。
2 高層次、高標準開展第二課堂。
臂如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是課后作業(yè)中要求較高的訓練形式,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課堂教學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核心,讓學生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最終以論文的形式結題的第二課堂活動。它給學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的主動性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發(fā)展,歷史研究能力得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