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節(jié)不送禮”,每到年終節(jié)下,國家權威部門就要發(fā)出警告,個人、團體、機關要過一個風正清廉的年節(jié)。三令五申,目的在于警示借送禮之名,行行賄受賄之實的人,莫走此路。但也有人我行我素,聞之如秋風過馬耳,最后落了個令人唏噓的結果。
平常百姓,因“恩”、因“情”、因“義”,從以“禮”相見開始,隨之禮尚往來,一則能了卻心愿,二來可以密切加深感情。虧欠于人,如不以“禮”相見,倒顯得“死性”,不通事理。但如何送禮?著實是個大費周章的難題。
讓人困惑的是,如今送禮成了規(guī)則,雖沒有約定卻俗成;既為俗成,不是制度,但卻比制度還有強制力。
送禮由游戲規(guī)則演化成了一門學問,也就讓禮尚往來的文化變了味。禮尚往來,先要建立在“尚”的基礎上。如今,沒有“尚”,禮卻能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縱橫捭闔、大行其道,花樣繁多,年節(jié)尤甚。
“禮”追逐“利”,“禮”聯(lián)著“利”,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讓人酸苦而又無奈。
對送禮者而言:最有價值的禮物蘊含著純潔、溫馨人際關系的本質(zhì),讓世俗的價值摻進你的禮物,禮物就會“變質(zhì)”。
對收禮者而言:禮物有可收和不可收之分,收不可收之禮為貪,拒不可收之禮為廉。貪廉就在一念間,禮的味道卻全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