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 林聰 林瑞余 楊艷荔
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福州 350002
高校實驗教學中心儀器設備管理過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熊芳 林聰 林瑞余 楊艷荔
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福州 350002
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從儀器設備管理隊伍建設、儀器設備使用管理以及實驗室安全管理等方面探討新時期下高校實驗中心的管理與改革,以提高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管理水平,充分發(fā)揮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
儀器設備;隊伍建設;安全管理;改革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th team constru;ction the safety managem;erentformation
高等學校實驗室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而高校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則是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和保障。隨著高等教育迅猛發(fā)展及社會對創(chuàng)新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各高校在實驗儀器設備方面的投入也迅速增加。但由于種種原因,不少高校對實驗室存在盲目投資、重復建設、配置資源不合理的現(xiàn)象,再加上管理不善,往往造成實驗資源不能共享,使用率偏低甚至閑置的情況[1]。我校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自成立以來,把對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管理作為中心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并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1.1 穩(wěn)定管理隊伍
高等學校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人員歷來處于一個不被重視的地位,特別是相關職稱聘任、考核與獎勵制度的區(qū)別對待,使他們的地位和勞動價值得不到應有的承認,最終造成絕大多數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對工作產生消極厭倦情緒,極大地打擊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制約了儀器設備的管理與使用。一大批有經驗、懂技術的骨干只要政策允許,就轉崗從事行政或教學工作,而當前就業(yè)形勢下新進的年輕教師,多為高學歷、高層次人員,工作經驗尚淺,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認為此項工作沒有前途,甚至低人一等,只要有機會,就會轉崗到教學系列或為了離開儀器設備管理崗位而繼續(xù)深造。
就我校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統(tǒng)計,當前本中心專職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共7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5人、在讀碩士1人,全部為高學歷人員。目前本中心正在積極探索,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務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所有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茖W地核定工作量,完善職稱評聘工作。中心首先明確所有人員的崗位職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考核辦法,考核時考慮到該崗位的不可替代性,在政策上給予適當傾斜,合理確定與理論教學、科研人員的比較基準點。
1.2 完善培訓機制
隨著當前科技的進步,先進的、多功能的儀器設備不斷涌現(xiàn),老設備也應隨著新技術的出現(xiàn)及時更新?lián)Q代,因此加強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的培訓十分重要。從對幾個高校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近三年中,平均只有一到兩次外出學習和參觀的機會,而其中大多是參加儀器展銷活動,有5% 的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在三年中一次也沒有外出參觀和學習過。在高校實驗室中,儀器設備管理人員沒有得到比較系統(tǒng)的專業(yè)方面的培訓已司空見慣[2]。
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按照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的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根據專業(yè)需要及相關學科的交叉性,根據個人的專業(yè)崗位設置采取不同的培訓措施,有計劃地進行在職學習。鼓勵大家走進理論課教室,了解本專業(yè)、本學科的前沿技術,及時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學歷層次,擴展知識面。注重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相關儀器設備的使用、維護、開發(fā)及科學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定期派送實驗技術專職人員外出學習和參觀。尤其重視在集中購進儀器的同時,約請商家派出專門技術人員對儀器操作、管理人員進行實際操作與系統(tǒng)理論方面的培訓,使每一位操作人員均能獨立掌握全部操作技術并具備一般性維護保養(yǎng)技能。
本中心在工作實踐中充分學習領悟科學發(fā)展觀的內涵,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營造和諧、團結、奮進的文化氛圍,力爭建立一支“隊伍穩(wěn)定、結構合理、技術精湛、高效務實”的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隊伍,進一步推動學院教學、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
2.1 科學、合理規(guī)劃配置儀器設備
中心的實驗室種類繁多、功能多樣。儀器設備規(guī)劃配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儀器設備的投資效益。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側重于實驗教學,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結合學科建設規(guī)劃和生物學理科基地建設,搭建適合全校本科生物學專業(yè)、生物學相關專業(yè)和非生物學專業(yè)不同層次的生物學基礎實驗教學平臺,實驗室功能主要定位為:公共基礎課實驗室、專業(yè)基礎課實驗室、專業(yè)課實驗室以及以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畢業(yè)論文等為切入點的科研訓練實驗室。實驗室儀器設備的規(guī)劃配置,全面考慮實驗室的功能定位及人才培養(yǎng)方案。
在擬定儀器設備配置方案時,適當考慮儀器功能的超前性,不再購買已屬淘汰型號的產品。只購買實驗室儀器領域的前沿產品,促進教學實驗水平的不斷提升;當然我們也不盲目追求大而全、高而尖,尤其避免實驗儀器重復購置而造成的閑置和浪費[3]。學院認真做好購前論證這一工作,經校院評審組審查通過后下達購置任務書,合理確定實驗室建設規(guī)模以及儀器設備購買的數量和種類,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資源,避免浪費。
2.2 加強儀器設備檔案管理
中心切實加強儀器設備檔案管理工作,保障了設備全過程的管理工作。儀器設備是高等院校賴以完成教學任務和科研課題必不可少的工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完整的儀器設備檔案。在高校教學評估過程中,設備檔案還是高校教學評估指標體系中教學基礎設施類指標的第一手資料,是教學評估的基礎資料和重要依據。設備檔案管理是設備管理的一部分,擔負著設備技術資料的收集、記錄、填寫、鑒定、歸檔、統(tǒng)計、提供利用的任務。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①申購立項文件,包括設備申購報告、計劃、專家組的論證材料及論證報告、會議紀要、上級批復及審批意見;設備招標文件、投標文件、中標文件、訂購合同等文件;進口設備購置過程中有關技術、商務文件;設備開箱記錄、裝箱單、發(fā)票、質量證書、報關單、運單、保險單、結算單;設備安裝、調試記錄和雙方簽字移交文件、保修單;驗收報告及文字材料、索賠來往函件及結果文件。
② 設備說明書、圖紙及全套隨機文件和光盤、磁碟等有關資料。
③ 操作規(guī)程、維護保養(yǎng)制度、安裝調試記錄及使用維修記錄,性能鑒定書。設備使用、檢修、故障、事故記錄;事故調查分析及處理意見;設備技術改造和開發(fā)過程中形成的技術文件材料。
④ 設備報廢申請書、設備報廢鑒定與審批材料,設備報廢處理轉交單等。
設備檔案是真實反映設備在教學科研中發(fā)揮作用、發(fā)展演化的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完整的設備檔案信息既能反映設備使用狀況,又能有助于全面反饋設備各項性能指標。由此可見,設備檔案對于設備的預防性維修,起著指導性的作用,可縮短維修造成的停機時間,減少供應商的維修費用,為領導提供相關決策依據。及時、全面、準確的設備檔案既能夠給院校領導為教學評估準備一套比較詳盡的資料,也可以防止重復購置,而充分利用儀器設備,以使設備檔案的價值作用充分發(fā)揮[4]。
2.3 實行中心統(tǒng)籌管理,提高儀器使用效率
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打破了按專業(yè)設立實驗室的格局,統(tǒng)一管理全院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實驗中心根據各專業(yè)每學期開設的實驗項目統(tǒng)籌安排實驗,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儀器設備和實驗室的利用率,降低了儀器設備的閑置率。同時,中心以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畢業(yè)論文等為切入點,建立了實驗教學中心面向全校學生全面開放的機制,實行實驗室全天候開放。實驗室開放主要分三個層次:首先是對本校本科生、研究生開放?,F(xiàn)在高校普遍實施“設計性、綜合性”的學生實驗教學,實驗室開放制度,順應了這一要求;第二是對教師開放,現(xiàn)在的大學教師參與科研項目越來越多,允許教師使用開放實驗室的實驗儀器設備進行科學研究;第三是對社會開放,利用實驗儀器設備為社會服務。隨著實驗室開放,可以實現(xiàn)實驗室資源共享,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5]。
2.4 利用網絡技術實現(xiàn)儀器設備動態(tài)管理
高校儀器設備管理應利用校園網絡技術,實現(xiàn)網絡化管理,事后監(jiān)督為事前審查和實時監(jiān)控,逐步形成對資產的申請、購置、使用、處置等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控模式,做到相關部門監(jiān)管,全校信息共享[6]。
本中心所建立的開放機制,以網絡為載體(http://www2.fjau.edu.cn/swsy/),以中心實驗室為實體,形成一個設備流通使用中心。通過這個信息平臺能夠及時了解到中心各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配置情況,管理人員根據網上預約,可提前統(tǒng)籌配置申請者所需的各種儀器設備,變靜態(tài)管理為動態(tài)管理,從而增強了儀器設備管理的互動性、多元性、靈活性和便捷性,極大地提高儀器設備管理效率和工作質量。
高等學校的實驗很多都要在特殊環(huán)境下進行其中不排除具有危險性的因素,實驗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fā)生火災、爆炸、觸電以及最終導致人身傷害等事故。此外,高校實驗室因為它所特有的性質、具有使用頻率高、使用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而且往往有許多比較貴重精細的儀器設備和教學科研的第一手資料,其安全狀況的復雜性和加強安全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7]。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發(fā)生,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已從幾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3.1 建立健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職責范圍
實驗中心建立健全了各項規(guī)章制度來監(jiān)控和保障實驗中心的安全運行,并將各項制度在各實驗室的墻上于顯目位置標示。我中心已建立的相關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實驗教師崗位職責;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壓力容器安全管理細則;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細則;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廢棄物處理制度;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安全保衛(wèi)工作責任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儀器設備、器材損壞丟失賠償的管理辦法等。
3.2 建立安全崗位責任制,落實安全責任
中心在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方面,采取將實驗室安全負責人和實驗室安全員的姓名以標牌的形式貼于實驗室房間的門上。同時向每個實驗室派發(fā)實驗室安全崗位日查、周查記錄本,記錄內容要求檢查房屋、水、電、設備狀況,危險品存放狀態(tài),滅火器、門窗狀態(tài)并要求每周實驗室主任和實驗室管理部門安全負責人檢查記錄簽字。這樣充分調動了全體實驗人員的責任心。
3.3 加強人員管理、實行實驗室準入制
本中心一向重視對學生的實驗安全教育,針對開放實驗室,設計制定有《生命科學學院實驗中心開放實驗室使用申請表》,學生進入實驗室必須得到導師的批準,導師是學生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于即將進入實驗室的學生來說,是否掌握了必備的實驗室安全知識,是否接受了實驗室安全教育,是否了解了實驗室的基本情況,是否熟悉了實驗室內儀器的操作規(guī)程等,都被包括在實驗室準入申請表的考核范圍內。所有進入實驗室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入室登記制度》。
總之,在科技日益發(fā)展的今天要求我們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相應對策處理問題,不斷研究探討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立足于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符合我校的實驗室管理與改革的模式,健全和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建立各種激勵方式,實現(xiàn)實驗室隊伍的最優(yōu)化結合,加強信息交流,努力把實驗室建設成為教學、科研和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和基本場所,為提高我校實驗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1]劉全菊.探討高校實驗儀器設備的采購及有效管理[J].中國市場.2007, (32):108-109
[2]李萍. 試論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隊伍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10):151-154
[3]李培福.加強高校實驗室儀器管理,發(fā)揮其使用效益[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 2008,(6):98-99
[4]盧青蘭. 論高校儀器設備檔案管理工作[J].科學管理.2009,(7):42-43
[5]陳素仙. 淺談加強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J].科技信息.2008,(18):249-250
[6]雷雨. 淺述高校儀器設備管理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教育管理.2009,(3):118-119
[7]李彥文.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J].大學物理實驗.2008,21(4):117-118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Program of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XiongFang Lin Cong Lin Rui-Yu Yang Yan-L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university,Fuzhou,350002, China
This essay is to analyze the management and reformation of high school experimental center in the new era. Combined with working practices, 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es on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the team on struction of management o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the management of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application,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lab. This essay aims at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in high school lab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3.089
福建省教育廳科技項目(JA09097)
熊芳,碩士,助理實驗師,主要從事開放實驗室管理及食用菌遺傳轉化等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