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志芳
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wèi)生標準GB17324-2003中桶裝飲用水的定義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水為原料,通過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shù)募庸し椒ㄖ频玫?,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引用的水。也正因為純凈水未加入任何防腐劑和抑菌劑,桶裝純凈水開封后長時間未飲用,極易受微生物的污染,繁殖速度也會更快,危害人體的健康,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桶裝水開封后的質變過程及溫濕度對其影響,在2010年春季我們對開封后的飲用水進行了一系列長周期的生物指標觀察,現(xiàn)將實驗對比結果報告如下。
1.1 實驗樣品選擇。本次實驗采用的是河北省滄州市天元飲品廠生產(chǎn)的清大18.9L聚酯桶裝純凈水30桶,根據(jù)不同溫濕度環(huán)境分為六類,每種環(huán)境一組5桶純凈水。由于本次研究不考慮飲水機對實驗的綜合影響,所以采用直接在飲水桶中提取樣品,故飲水機一項暫未考慮。
1.2 采樣的時間、地點和方法。為了科學設定溫濕度環(huán)境,實驗地點設在滄州市食品檢測中心實驗室內(nèi),采樣時間定在開封后的第1、2、4、7、11、16、22天,每日上午10時提取,采樣方法采用無菌廣口瓶,采取水樣五份,每份100ml,由檢驗人員負責檢驗。
1.3 評測方法標準。檢測按GB4789.2-2010標準檢測選擇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群,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霉菌及酵母菌測定。評價標準按GB17324-2003標準,微生物衛(wèi)生指標為菌落總數(shù)200cfu/ml,大腸菌群3MPN/ 100ml。霉菌、酵母菌不得檢出。
2.1 菌落總數(shù)檢測結果
測量平均結果(cfu/ml) 合格樣品數(shù)(個)
2.2 霉菌及酵母菌檢測結果。本次檢測中所有樣品在實驗前四天中均未檢測出霉菌及酵母菌,在第七天高溫潮濕的環(huán)境中某些樣品發(fā)現(xiàn)有霉菌及酵母菌出現(xiàn)的跡象。
2.3 致病菌和大腸菌群檢測結果。所有樣品大腸菌群全部(<3MPN/100ml)檢測合格,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未檢出。
實驗顯示,開封后的桶裝水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微生物的含量逐步增加,均在22天檢測時出現(xiàn)菌落總數(shù)超標現(xiàn)象。原因是開封后桶裝飲用水與空氣接觸,空氣中的微生物侵入水體,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水體內(nèi)的微生物不斷繁殖。使水體的飲用標準不斷降低以致出現(xiàn)不達標的情況。炎熱潮濕的環(huán)境,極易適合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增加了飲用水的污染。而干燥涼爽的環(huán)境,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污染速度較慢。由于飲水機與水桶的交匯處是與空氣接觸最密切的地方,極易造成桶裝飲用水的菌落總數(shù)超標。
根據(jù)實驗結果,建議消費者應把飲水機放置在通風干燥涼爽的環(huán)境下,應盡量縮短飲用時間,或使用小的桶裝水。冬春兩季天氣干燥涼爽可適當延長時間,而夏秋季由于悶熱潮濕則要縮短,一般在7天內(nèi)飲用完畢,以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