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立龍,任 源
(1.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哈爾濱 150030;2.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市政環(huán)境工程學院,哈爾濱 150090)
NH4+-N是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主要原因,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尤其是高濃度氨氮刻不容緩。在現(xiàn)有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技術中,氨氮吹脫可能是最廉價的去除過程,并且已經(jīng)實現(xiàn)工業(yè)化,但這種方法不能降解氨氮到氮氣的形式,而僅僅是從污水中轉移到大氣中,造成二次污染[1]。生物硝化、反硝化方法是人們最常用的氨氮廢水處理方法[2]。在比較適宜的條件下,無論是有機氮還是無機氮都能轉化為氮氣。但此方法只適合于低濃度氨氮廢水,對于高濃度氨氮廢水效果不甚令人滿意?;瘜W沉淀法[3],是通過向含NH4+-N的廢水中添加一定的PO43-、Mg2+,使其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難溶性物質(zhì)MgNH4PO4·6H2O(簡稱maP,俗稱鳥糞石),從而將廢水中的氨氮脫除的方法。相比之下,化學法去除氨氮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4],去除效果不受進水氨氮濃度的限制,而且其進水濃度越高,優(yōu)勢越明顯,最重要的是生成的磷酸銨鎂可以作為緩釋肥,達到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人們對化學法去除氨氮的可行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3-6],但多數(shù)研究者基本以磷酸氫鹽作為磷源,在氨氮去除過程中,需要調(diào)整體系的pH,以達到很好的去除效果。本文嘗試以磷酸鹽和磷酸氫鹽混合作為磷源,在沒有調(diào)整反應體系pH的條件下,考察化學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可行性。
試驗所用 MgSO4·6H2O、Na3PO4、Na2HPO4及NH4Cl均為分析純。
試驗裝置為500mL燒杯并附有攪拌器。取一定量的NH4Cl溶液加水稀釋至所需濃度,然后按不同比例投加MgSO4和磷酸鹽溶液,用1∶9 HCl和1 mol·L-1NaOH調(diào)整pH,攪拌一定時間,隨后重力沉降15 min,取上清液過濾、分析。pH采用PHS-3C型精密pH計進行測定,氨氮和磷酸鹽分別采用國家標準方法GB7479-87和GB11893-89進行測定。
化學法去除氨氮的影響因素很多,其中以添加藥劑種類、藥劑添加量、反應時間、pH影響最大。為此,試驗考察了pH、Mg∶N、N∶P、反應時間四個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設計試驗,以出水氨氮和剩余磷酸鹽作為考察指標,確定最佳影響因素,在磷源選擇上,許多學者研究結果表明[7-8],磷酸氫鹽作為磷源去除氨氮的效果較好。為此,在進水氨氮濃度為200 mg·L-1,室溫條件下,首先考察了以磷酸氫鹽作為磷源時,各因素對出水氨氮濃度和剩余磷酸鹽濃度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以HPO42--P為磷源的正交試驗Table1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HPO42--P as phosphorus sources
從表1中可以看出,就降低出水氨氮濃度而言,影響大小順序依次為:pH>Mg∶N>N∶P>反應時間;就減少剩余磷酸鹽濃度而言,影響大小順序依次為:pH>反應時間>Mg∶N>N∶P,因此,在本試驗中pH影響最為顯著。pH對maP生成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影響產(chǎn)物(maP)的溶解度和反應物存在形式兩個方面。Ohlinger等在純?nèi)芤汉臀鬯醒芯縨aP形成動力學時發(fā)現(xiàn)[9],晶核形成是該過程的控制步驟,而晶核形成主要由maP的過飽和度影響。當pH小于9.0時,maP的溶解度隨pH的增大而減?。煌瑫r,PO43-濃度在磷酸鹽中所占得比例隨pH的增大而增大,當pH從7增加到9,磷酸鹽中以PO43-存在的濃度增加了250倍[10],從中可以看出,增加pH對maP的生成是有利的;但當pH大于9.0時,maP溶解度逐漸增加,此時NH4+濃度逐漸降低,當pH從7增加到9,NH4+在氨氮中所占的比例從99%降低到64%[10],同時在堿性條件下,容易生成Mg(OH)2,而在強堿性(pH>11)條件下,將更容易生成難溶于水的Mg3(PO4)2[11],導致反應推動力減小,不利于反應的進行。
從表1還可以看出,出水中的氨氮和剩余磷酸鹽濃度并不同步,當出水中的氨氮濃度較低時,出水中的磷酸鹽濃度偏高;相反,當出水中的磷酸鹽濃度較低時,出水中的氨氮濃度偏高。綜合考慮,確定的最佳條件為:pH∶9.0,Mg∶N∶p為1.4∶1∶0.9,反應時間為30 min,這個結果與文獻[2]報道結果相一致,此時出水氨氮和磷酸鹽分別為34.4和14.21 mg·L-1。
在進水氨氮濃度為200 mg·L-1,室溫條件下,以磷酸鹽作為磷源時,考察了各因素對出水氨氮和剩余磷酸鹽濃度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以PO43--P為磷源的正交試驗Table2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PO43--P as phosphorus sources
從表2中可以看出,就降低出水氨氮濃度而言,影響大小順序依次為:pH>Mg∶N>N∶P>反應時間;就減少剩余磷酸鹽濃度而言,影響大小順序依次為:pH>N∶P>Mg∶N>反應時間,因此,pH依舊是反應中最顯著的影響因子,原因同上,這里不再熬述。同時發(fā)現(xiàn),出水中的氨氮和磷酸鹽濃度仍不具備同步性。以磷酸鹽作為磷源的試驗最佳條件為:pH 9.5,Mg∶N∶p為1.2∶1∶0.9,反應時間為40 min,此時出水氨氮及磷酸鹽濃度分別為51.12和3.65 mg·L-1。
試驗中發(fā)現(xiàn),當磷酸氫鹽、鎂鹽加入到含氨廢水中,反應器中并沒有沉淀產(chǎn)生。只有當調(diào)整反應體系pH達到8.0以上時才有沉淀出現(xiàn),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體系的pH大幅度下降。以磷酸氫鹽作為磷源,每生成1 mol鳥糞石,就會有1mol H+產(chǎn)生,導致反應體系pH下降。以磷酸鹽作為磷源,反應后體系pH會升高,若以磷酸鹽和磷酸氫鹽混合液作為磷源,則可能免去調(diào)整體系pH的繁瑣過程;為此,在進水氨氮濃度為200 mg·L-1,室溫條件下,考察了PO43--P和HPO42--P混合(不同物質(zhì)的量比)作為磷源時,各因素對出水氨氮和剩余磷酸鹽的影響(體系內(nèi)pH并未做調(diào)整),結果見表3。
表3 以PO43--P和HPO42--P混合為磷源的正交試驗Table3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PO43--P and HPO42--P as phosphorus sources
從表3可以看出,就降低出水氨氮濃度而言,影響大小順序依次為:Mg∶N>反應時間>HPO42-∶PO43->N∶P;就減少剩余磷酸鹽濃度而言,影響大小順序依次為:Mg∶N>HPO42-∶PO43->反應時間>N∶P。由表1和表2比較可知,反應時間對混合磷酸鹽為磷源時氨氮去除的影響較大,這與單一磷酸鹽作為磷源時氨氮去除的結果不一致。其原因可能為混合磷酸鹽剛加入反應體系的pH較高(pH均在9.0以上),可能生成了Mg(OH)2沉淀,Mg2+的降低阻礙了maP的生成,進而延長了反應時間。本試驗在綜合考慮出水中的氨氮和磷酸鹽濃度后,確定最佳條件為:HPO42-∶PO43-為1∶7,Mg∶N∶P為1.4∶1∶1.0,反應時間為20 min,此時出水中的氨氮和磷酸鹽濃度分別為46.69和8.36 mg·L-1。
比較表1~3,在最佳試驗條件下,盡管以HPO42--P作為磷源,出水氨氮濃度較低,但出水中的磷酸鹽濃度較高;以PO43--P作為磷源,出水氨氮濃度較高,出水中的磷酸鹽濃度較低,比較而言,以PO43--P和HPO42--P混合作為磷源,使得出水中的磷酸鹽和氨氮介于單一磷源反應體系出水相應指標之間,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并不需要調(diào)整反應體系的pH,這樣既簡化了操作過程,又節(jié)省了堿的用量,降低了運行費用。
maP法可以直接去除廢水中氨氮和磷[11],具有反應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成為一種較有前景的處理方法,已廣泛用于各種廢水的處理[2,7-8,12],但該方法運行費用較高,更多局限于實驗室研究階段,若能找到價廉、高效的沉淀劑[3],大幅度降低處理費用,將為下一步的工程應用奠定基礎。
本文是在實驗室條件下,采用人工配水試驗進行的研究,如欲采用該方法處理實際高氨氮廢水,需要根據(jù)實際水質(zhì)特性和試驗條件對磷酸鹽的用量和配比關系優(yōu)化進行選擇,以達到高效、低耗的目的;同時可以針對不同的實際高濃度氨氮廢水展開研究,以驗證該試驗結果的適用性。
本文采用磷酸鹽和磷酸氫鹽混合物作為化學沉淀法去除廢水中的氨氮的磷源是可行的,且免除調(diào)整系統(tǒng)pH的繁瑣步驟,在最佳條件下,其出水中的氨氮濃度和剩余磷酸鹽濃度介于以磷酸氫鹽和磷酸鹽為磷源之間,達到兼顧降低出水氨氮濃度和剩余磷酸鹽濃度的目的,較單一磷酸鹽為磷源同時降低出水氨氮濃度和剩余磷酸鹽濃度上及和運行成本上均具優(yōu)勢。
[1]Shiskowskll D M,mavinic D S.Biological treatment of a high of a ammonia leachate:Influence of external carbon during inttial startup[J].Wat Res,1998,32(8):2533-2541.
[2]August B,Xavier F.Air stripping of ammonia from pig slurry:characterisation and feasibility as a pre-or post-treatment to mes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J].Waste management,2003,23:261-272.
[3]Lee S I,Weon S Y,Lee C W,et al.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ate from wastewater by addition of bittern[J].Chemosphere,2003,51:265-271.
[4]Nelson N O,Mikkelsen R L,Hesterberg D L.Struvite precipitation in anaerobic swine lagoon liquid:effect of pH and Mg:P ratio and determination of rate constant[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3,89:229-236.
[5]ShinⅡS,Lee S M.Removal of nutrients in wastewater by using magnesium salts[J].Env Tech,1997,19(3):283-290.
[6]Li X Z,Zhao Q L.Recovery of ammonium-nitrogen from landfill leachate as a multi-nutrient fertilizer[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3,20:171-181.
[7]劉小瀾,王繼徽,黃穩(wěn)水.磷酸銨鎂法處理焦化廠高濃度氨氮廢水[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5,6(3):65-68.
[8]趙慶良,李湘中.化學沉淀法去除垃圾滲濾液中的氨氮[J].環(huán)境科學,1999,20(5):90-92.
[9]Ohlinger K N,Young T M,Schroeder E D.Kinetics effects on preferential struvite accumulation in wastewater[J].J Environ Eng,1999,125:730-737.
[10]Stumm W,Morgan J J.Aquatic chemistry[M].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70:583-586.
[11]Sehulze-Rellmeer R.The simultaneous chemical precipitation of ammonium and phosphate in the form of magnesium phosphate[J].Wat Sci Tech,1991,23(4-6):659-667.
[12]Tunay C,Zengin G E,Kabdash I,et al.Performance of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and its effect on biological treatability of leathertanning industry waste waters[J].J Environ Sci Heal Part A-Toxic/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Environ Eng,2004,39(7):189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