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的苜蓿草貿易
——歷史變遷、未來趨勢與對策建議

2011-03-14 09:10:16王明利劉亞釗
草業(yè)科學 2011年9期
關鍵詞:苜蓿草干草進口量

楊 春,王明利,劉亞釗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經濟與發(fā)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內蒙古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yè)結構的調整、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工程的實施和畜牧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牧草的作用和地位不斷加強。特別是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頻發(fā)和人們對綠色無污染畜禽產品消費的更加青睞,催生了市場對優(yōu)質牧草特別是苜蓿(Medicagospp.)草的強勁需求[1]。伴隨著國內外苜蓿草市場供需的快速變化,我國苜蓿草產品貿易格局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如何準確把握苜蓿草市場的供求變化格局,抓住機遇快速發(fā)展我國的苜蓿產業(yè)將是草業(yè)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本研究在全面分析中國苜蓿草貿易的現(xiàn)狀與問題的基礎上,深入剖析苜蓿產業(yè)的發(fā)展機遇與未來趨勢,進一步提出推動我國苜蓿產業(yè)發(fā)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1 我國的苜蓿草貿易量與品種結構變化

苜蓿草貿易產品主要是苜蓿干草、苜蓿草粉及顆粒,其中進口的80%以上是苜蓿干草,出口的50%左右為草粉及顆粒。

1.1苜蓿干草貿易量

1.1.1苜蓿干草出口量逐年下降 1992年以來,苜蓿干草出口量為先升后降。在1992-1997年,隨著國外苜蓿草產品市場需求的增加,苜蓿干草出口量增加明顯,苜蓿干草的年平均出口量為11.46萬t,年平均出口價格為109.41 USD/t,1997年出口量達到最高,為18.54萬t;1998年以后,受國內市場需求增加以及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傳統(tǒng)的出口市場韓國和日本經濟的影響,苜蓿干草的出口量快速下降,至2010年下降到0.88萬t。苜蓿干草的出口價格整體為波動小幅上升,但是出口價格總體水平較低(圖1),1992-2010年,苜蓿干草出口年平均價格為133.10 USD/t,遠低于進口價格(275.33 USD/t)。

圖1 我國苜蓿干草出口情況

1.1.2苜蓿干草進口量迅速上升 1992-2007年,苜蓿干草的進口量相對比較平穩(wěn),苜蓿干草的年平均進口量為1 192.39 t,年平均進口價格為275.38 USD/t;2008年以來,隨著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內苜蓿草需求的明顯增加,苜蓿干草進口量大幅增長,2008、2009、2010年苜蓿干草的進口量分別為1.96萬、7.66萬、22.72萬t,分別比上年增加了838.67%、290.81%、196.61%,進口價格分別為288.77、266.71、269.83 USD/t。苜蓿干草進口價格在1992-1996年為持續(xù)下降,1997年以來,苜蓿干草進口價格波動上升(圖2)。

圖2 我國苜蓿干草進口情況

1.2苜蓿草粉及顆粒貿易量

1.2.1出口 苜蓿草粉及顆粒的出口自2001年以來快速增長,近年來又呈下降趨勢。1992-2000年,苜蓿草粉及顆粒的出口量基本穩(wěn)定,保持在526.40 t左右,出口價格平均為453.01 USD/t;2001-2006年,出口量持續(xù)增加,2006年出口量達到最高,為2.63萬t;2007年以來出口量持續(xù)下降,由2007年的2.57萬t下降到2010年的0.94萬t(圖3)。

圖3 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出口情況

1.2.2進口 苜蓿草粉及顆粒的進口波動很大,近年來穩(wěn)定在較低水平。1992、1997、2001、2002、2004年,苜蓿草粉及顆粒基本沒有進口。進口量在2000年達到最高,為5 586.68 t,進口價格在1996年達到最高,為987.03 USD/t。歷年苜蓿草粉及顆粒,年平均進口量為900.27 t,年平均進口價格為568.93 USD/t(圖4)。

1.3苜蓿草貿易品種結構變化 1992年以來,苜蓿草貿易品種結構變化明顯。進口方面,主要以苜蓿干草為主,在1992-1996、1998-2000、2005-2006年,有一定數(shù)量的苜蓿草粉及顆粒進口;出口方面,1992-2001年,主要以苜蓿干草出口為主,干草出口年平均比例為99.42%,2002-2010年,苜蓿草粉及顆粒出口明顯增加,出口年平均比例為37.51%。

圖4 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進口情況

2 苜蓿草貿易地理分布及變化

2.1苜蓿干草貿易地理分布及變化

2.1.1出口 1992年以來,我國苜蓿干草的出口國累計有46個,日本、韓國是主要出口國,1992-2010年,苜蓿干草對日本和韓國的出口量占總出口量比例分別為54.78%、29.54%(表1)。

苜蓿干草曾經出口到日本的量最多,但2000年以來急速下滑。1992-2010年,我國苜蓿干草對日本的出口量為先增后減,1999年出口量最高,為107 837.15 t,2010年出口量最低,為63.45 t,出口價格呈小幅上升,2010年價格最高達282.77 USD/t,1994年價格最低為100.82 USD/t。

苜蓿干草出口到韓國的量波動很大,總體先升后降。1992-2010年,我國苜蓿干草對韓國出口量為先升后降,波動明顯,2007年出口量最低,為177.70 t,2003年出口量最高,為49 273.02 t;出口價格波動上升,1998年出口價格最低,為83.22USD/t,2008年出口價格最高,為187.21 USD/t。

2.1.2進口 苜蓿干草的進口來源國主要是美國、澳大利亞和蒙古等國。1992年以來,我國苜蓿干草的進口來源國累計有32個,美國是主要進口來源國,1992-2010年,苜蓿干草來自美國的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比例為95.99%(表1)。我國苜蓿干草從美國進口量,1996-2007年保持穩(wěn)定,年平均進口量為767.74 t,年平均進口價格為611.78 USD/t;2008-2010年,進口量迅速增加,2008、2009、2010年來自美國的苜蓿干草進口量分別為1.82萬、7.43萬、21.81萬t,進口價格分別為291.27、270.00、270.91 USD/t(圖5)。

表1 我國苜蓿干草進出口主要貿易國家/(地區(qū))情況

圖5 我國苜蓿干草進口來自美國情況

圖6 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進口來自加拿大情況

2.2苜蓿草粉及顆粒貿易地理分布及變化

2.2.1出口 苜蓿草粉及顆粒的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韓國、日本和科威特等東南亞、中東國家。苜蓿草粉及顆粒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國是韓國。1992年以來,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的出口國累計有27個,韓國、科威特、日本是主要出口國,1992-2010年,苜蓿草粉及顆粒對韓國、科威特和日本的出口量占總出口量比例分別為74.05%、6.88%、5.95%(表2)。1992年以來,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對韓國的出口量呈先增后減,2002-2007年出口量居于較高水平,這個階段的年平均出口量為17 912.36 t,2009年以來,出口量持續(xù)下降,到2010年下降到8 950.52 t,出口價格整體保持上升,2010年出口價格為最高,達204.50 USD/t。

苜蓿草粉及顆粒也出口日本和科威特。我國對日本的苜蓿草粉及顆粒出口量在1997-2000年處于較低水平,這個階段的年平均出口量為37.58 t,在2002-2010年出口量先升后波動下降,2004年達到最高,為2 693.89 t。出口價格呈波動上升,2008年出口價格最高,為212.50 USD/t??仆厥墙陙沓隹诘男屡d目標國家。從2004年,我國開始對科威特出口苜蓿草粉及顆粒,出口量先升后降,2005年出口量最高,為3 823.90 t,到2010年下降到77.30 t。

2.2.2進口 苜蓿草粉及顆粒的進口來源國主要有美國、加拿大等國。1992年以來,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的進口來源國(地區(qū))累計有5個,加拿大、美國是其主要進口來源國,1992-2010年,苜蓿草粉及顆粒來自加拿大、美國的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比例分別為51.47%、48.35%(表2)。1992年以來,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從加拿大進口主要有9個年份,2000年進口量最高,為4 436.27 t, 2010年進口價格為最高,達202.30 USD/t(圖6)。1992年以來,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從美國進口主要在1995-1996、1998-2000、2006-2007、2009-2010年的9個年份,2010年進口量最高,為3 357.96 t,1996年進口價格為最高,達998.26 USD/t(表3)。

表2 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進出口主要貿易國家(地區(qū))情況

表3 我國苜蓿草粉及顆粒進口來自美國的情況

3 當前我國苜蓿草貿易特點

3.1苜蓿草產品貿易由凈出口國轉變?yōu)閮暨M口國 1992-2008年,苜蓿草產品出口均大于進口,其中在1993-2000年,出口明顯大于進口,苜蓿草產品出口與進口之差年平均為24.60萬t;2009年以來,受國內苜蓿需求的迅速增長,苜蓿草產品進口大幅增加,2009和2010年,苜蓿草產品進口與出口之差分別為5.34萬和21.2萬t。我國苜蓿草產品貿易格局逐步由出口為主轉向進口為主。

3.2苜蓿干草進口量迅速增加 2006年以來我國苜蓿干草貿易發(fā)展迅速,苜蓿干草進口增長尤其明顯。伴隨我國奶業(yè)發(fā)展對優(yōu)質牧草需求的增長,苜蓿干草進口量從2006年的0.03萬t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22.72萬t,增長了757.33倍。苜蓿干草出口量從2006年的2.75萬t減少到2010年的0.88萬t。

3.3貿易國分布具有明顯集中的區(qū)位特征 苜蓿草產品的出口國主要集中在鄰近的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苜蓿草產品進口國主要集中在苜蓿草業(yè)較為發(fā)達的美國、加拿大等國家。1992-2010年,我國苜蓿草產品對日本、韓國、朝鮮、馬來西亞的累計出口量分別為71.80萬、50.92萬、9.20萬和3.37萬t,分別占總出口量的49.04%、34.77%、6.28%和2.31%;從美國、加拿大和蒙古累計進口苜蓿草產品分別為32.39萬、0.73萬和0.68萬t,分別占總進口量的91.22%、2.05%和1.91%。

3.4出口價格平穩(wěn),進口價格波動較大,近年來進口價格顯著高于出口價格 苜蓿干草方面,出口價格基本保持在100~200 USD/t,而進口價格則在43.48~848.27 USD/t,近年來苜蓿干草的進口價格明顯高于出口價格。苜蓿草粉及顆粒的出口價格除了在1997-1999年處于較高水平外(平均價格為842.45 USD/t),其他年份均保持在77.89~278.77 USD/t,而進口價格則在128.19~987.03 USD/t波動。

3.5進口對國外依賴性增強,出口面臨貿易壁壘 目前進口苜蓿已經占到了全國苜??備N售量的40%以上[5],進口苜蓿的穩(wěn)定供給問題以及進口產品潛在病菌危險,使得依靠進口牧草發(fā)展本國奶業(yè)存在潛在風險。近年來,美國苜蓿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在逐漸下滑,種植面積由2000年的949.5萬hm2下降到2009年的847萬hm2,同期產量由7 395萬t下降到了6 326萬t[6-7];2010年4月,江蘇從美國進口苜蓿草中曾檢出苜蓿黃萎病菌,對我國苜蓿種植產生潛在威脅。在苜蓿草產品出口方面,經常面臨著日本、韓國對進口產品設置的貿易壁壘,如草產品熏蒸處理、熱處理的技術貿易壁壘,以及草產品衛(wèi)生和安全等方面的貿易壁壘,不利于苜蓿草產品的持續(xù)出口,這也是我國苜蓿產業(yè)在2004年后遭到市場打擊的主要原因。

3.6質量標準和檢測體系不完善,國際市場競爭力低下 目前,苜蓿生產質量標準和檢測體系仍沒有和國際標準接軌。一是在苜蓿種子生產、引進、銷售方面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二是苜蓿種植和收獲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缺乏配套的機械設備,收獲的干草質量很低;三是苜蓿產品市場缺乏統(tǒng)一的質量標準及監(jiān)測機構,不利于苜蓿草產品優(yōu)質優(yōu)價機制建立,一些大型養(yǎng)殖場,寧愿用較高的價格大量從國外進口,也不愿購買國產苜蓿草。由于苜蓿草產品質量較低,出口價格也不高,其國際市場競爭力低下。

4 我國苜蓿草貿易的未來趨勢

4.1畜牧業(yè)質量和安全問題的突出拉動了國內苜蓿草的強勁需求,國外苜蓿草產品將長期占據(jù)一定份額的國內苜蓿市場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膳食結構中動物性蛋白攝入量明顯增加,畜牧業(yè)發(fā)展對蛋白質飼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苜蓿草作為優(yōu)質的蛋白質飼料,將成為最具發(fā)展前景的飼料產品[8]。同時,隨著居民對綠色安全畜禽產品的消費需求快速增加,草食畜牧業(yè)發(fā)展前景更加廣闊,對苜蓿草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苜蓿草的市場前景更加廣闊。

國外苜蓿草產品將長期占據(jù)國內苜蓿市場的一定份額。由于國產苜蓿產量少、品質差、貨源不穩(wěn)定等原因,難以保證有效供給。從近年來中國苜蓿進口行情來看,2007-2008年,廣東、上海、天津、河北等地進口美國苜蓿近1萬t;2009年,除上述省份外,江蘇、福建和重慶三省市也首次加入到進口美國苜蓿的行列中。同時,美國輸華苜蓿草企業(yè)的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9]。因此,即使在國際市場苜蓿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中國的苜蓿進口量可能繼續(xù)增長,國外苜蓿將長期占據(jù)一定份額的國內市場。

4.2苜蓿草進口繼續(xù)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最終必須依賴國內解決苜蓿草供應 首先是多年的世界貿易歷史決定苜蓿草出口的規(guī)模不會太大,而進口國不斷增加,進口國的需求逐漸增加;其次,世界范圍內土地資源的約束性,決定了能提供苜蓿出口的只有少數(shù)幾個國家,并隨著對生物質能源的強勁需求,這些國家能夠出口的苜蓿也越來越少;再次,苜蓿草是資源類初級產品,普遍不愿意直接輸出,而是通過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轉化后輸出高附加值的畜禽產品,近年來國際畜產品貿易量快速增長而牧草貿易擴張有限即充分證明了這一事實;最后,我國的養(yǎng)殖規(guī)模龐大,巨大的牧草需求不可能完全依賴國際市場,若我國大幅增加苜蓿進口,必然引起國際苜蓿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會引起國際爭端。

4.3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為國內苜蓿生產提供有利的發(fā)展空間 苜蓿產業(yè)是優(yōu)化資源配置、發(fā)展綠色產業(yè)的重要內容,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可直接和間接替代糧食,一定程度上緩解糧食生產壓力,成為“三元”種植結構的首選飼草作物,苜蓿生產發(fā)展在種植業(yè)結構調整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家相繼啟動了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退牧還草等重大工程,苜蓿作為優(yōu)良豆科牧草,具有強大的根系,能起到防風固沙、調節(jié)空氣、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有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

在苜蓿生產面臨上述發(fā)展機遇的同時,近年來,地方政府和養(yǎng)殖場(戶)也逐漸認識到苜蓿草的重要作用,苜蓿生產保持較好發(fā)展勢頭。從2009年開始,河北省把苜蓿草產業(yè)確定為農業(yè)新興產業(yè),苜蓿種植規(guī)模穩(wěn)步增加。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推進“苜蓿奶”工程,苜蓿種植面積將逐步發(fā)展到200萬畝(約合13.3萬hm2),每頭成年母奶牛平均擁有1畝(約合667 m2)苜蓿[10]。同時,草畜結合將進一步加強,有利于推動苜蓿生產發(fā)展長效機制。如在2009年成立的齊齊哈爾市富??h馬崗村牧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心鄉(xiāng)勇敢村改良草原種植苜蓿,都對帶動當?shù)剞r戶增收和苜蓿生產發(fā)展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4.4苜蓿草產品進入日、韓等國市場將具有一定的比較優(yōu)勢 目前亞洲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苜蓿草產品進口市場。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苜蓿草產品(每年約需300萬t苜蓿干草)。近年來,由于綜合成本較高,亞洲國家和地區(qū)希望從中國就近進口。苜蓿草產品進入這些地區(qū)的市場具有明顯的地理優(yōu)勢。

中國對韓、日等國的苜蓿草產品出口,將保持一定市場份額。從中國對韓、日的出口情況來看,2005-2010年,苜蓿干草方面,對日本年平均出口量為1 481.61 t,對韓國年平均出口量保持在14 657.54 t;苜蓿草粉及顆粒方面,對日本年平均出口量基本保持在1 115.11 t左右,對韓國年平均出口量基本保持在16 447.62 t左右。一方面中國與韓、日已形成了長期穩(wěn)定的貿易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中國具有出口韓、日的地理優(yōu)勢。預計近期,中國對韓、日的苜蓿草產品出口,仍將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由于國內需求旺盛,出口量不會增加很大。

5 對策與建議

5.1以奶業(yè)發(fā)展為契機,積極推動苜蓿生產地快速發(fā)展 草畜結合協(xié)調發(fā)展,是建設現(xiàn)代奶業(yè)的必然選擇。以美國為例,苜蓿在美國集約化奶牛日糧配方中一般占干物質總量的40%左右,奶牛單產水平為8 263 kg/頭,遠高于中國的4 800 kg/頭,苜蓿對美國奶業(yè)發(fā)展的作用至關重要[11]。在今后發(fā)展中,一是對標準化奶牛場應要求配套建設一定的優(yōu)質、高產苜蓿地,保證優(yōu)質蛋白飼草的供給,采用種養(yǎng)結合方式發(fā)展苜蓿型奶牛業(yè)。二是加強對苜蓿飼喂奶牛優(yōu)勢的宣傳。通過媒體、技術培訓、會議等多種形式,加大力度宣傳苜蓿型奶牛業(yè)的顯著效益,讓更多的種養(yǎng)殖戶認識到苜蓿的重要性。三是促進國家牧草產業(yè)技術體系與國家奶牛產業(yè)技術體系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推動苜蓿型奶牛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5.2制定苜蓿生產發(fā)展激勵政策,推動苜蓿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 積極出臺苜蓿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的長期扶植政策。一是將人工苜蓿種植和苜蓿種子納入補貼范圍,建立種草補貼和生產苜蓿種子補貼制度。二是建立苜蓿草業(yè)專項基金,扶持苜蓿加工企業(yè)建設與技術創(chuàng)新等政策性貸款、種草農戶小額貼息貸款,以及科技開發(fā)、技術服務、信息咨詢等業(yè)務的貼息貸款。三是加大牧草機械補貼機具種類,擴大對苜蓿播種、收獲等機具的補貼,同時提高補貼標準。四是開展苜蓿生產保險工作,建立種草戶的風險補償機制。

5.3加大科研開發(fā)力度,建立現(xiàn)代苜蓿草產品生產加工示范基地 進一步以科技為抓手,加大科研開發(fā)力度。一是加強苜蓿新品種選育、擴繁推廣。加快現(xiàn)有品種的繁育和推廣,加快選育適應不同區(qū)域氣候特點的高產、優(yōu)質新品種,加強對引進苜蓿品種的適應性研究。二是加大苜蓿高產栽培技術研發(fā)與示范。逐步完善和提高栽培技術、播種技術、雜草防除技術、田間管理技術、水肥耦合技術、病蟲害預測預報及防治技術、潮濕地區(qū)苜蓿的鮮貯(青貯)技術等。三是盡快研制國產配套設備,尤其是研制適應中小規(guī)模種植的中小型播種、割草、壓扁撿拾機械,滿足廣大丘陵地區(qū)、小規(guī)模種植戶的需要。四是積極扶持苜蓿加工企業(yè)的技術升級和標準化生產。在苜蓿生產優(yōu)勢區(qū),以扶持已有的苜蓿草產品加工企業(yè)技術升級為主,帶動苜蓿草產品加工企業(yè)向現(xiàn)代化方向發(fā)展,與國際加工技術接軌,使中國苜蓿草產品生產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5.4完善苜蓿草產品質量標準和檢測體系,提升應對貿易壁壘能力 加大苜蓿草產品的質量標準制定,加快國家標準與世界標準接軌;進一步完善草產品飼用價值快速測定,草產品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監(jiān)測技術;加強標準化的基礎工作,標準論證、檢驗方法研究等工作;進一步規(guī)范產品檢驗機構的監(jiān)管。在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方面,一是建立專門的機構,調查研究相關組織和國家的標準、技術法規(guī)和認證的情況,收集研究主要貿易國各種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與規(guī)則,取得較為完善的技術法規(guī)和合格評定程序信息,制定應對策略。二是行業(yè)管理部門通過認真研究相關方面的內容,密切注視新的壁壘形式,以應對新的情況。

5.5健全苜蓿生產發(fā)展組織化程度,逐步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各級政府應鼓勵和支持農民在自愿互利原則指導下,組織農民草業(yè)專業(yè)合作組織,充分發(fā)揮其中介服務作用,使農民從分散經營走向聯(lián)合經營,構建苜蓿產、加、銷一條龍產業(yè)化格局。逐步建立健全科技服務、供銷流通服務和信息服務體系。建立苜蓿供銷信息平臺,完善苜蓿種植戶與加工企業(yè)、養(yǎng)殖企業(yè)的聯(lián)接機制;加強專業(yè)技術人才、管理人員培訓,以及對種植戶的種植、田間管理、收獲貯存等苜蓿生產技術、新型牧草機具使用培訓;充分發(fā)揮牧草產業(yè)技術體系綜合實驗站的作用,進行苜蓿產業(yè)技術的示范推廣。

[1]王明利.推動苜蓿產業(yè)發(fā)展 全面提升我國奶業(yè)[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0(6):22-26.

[2]中國海關總署.中國海關統(tǒng)計年鑒[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tǒng)計》編輯部,1992-2003.

[3]中國海關總署.中國海關統(tǒng)計年鑒[M].北京:《中國海關》雜志社,2004-2009.

[4]中國海關信息網.貿易統(tǒng)計查詢系統(tǒng)[EB/OL].[2011-03-15]http://www.haiguan.info/OnLineSearch/TradeStat/StatCOM.aspx?TID=1

[5]李勝利,楊茁萌,黃文明,等.苜蓿產業(yè)如何滿足我國奶牛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的需求[J].中國畜牧雜志,2010,46(8):43-46.

[6]胡躍高.中國苜蓿產業(yè)十年發(fā)展總結與現(xiàn)階段建設戰(zhàn)略[R].第三屆中國苜蓿發(fā)展大會,2010.

[7]韓清芳,賈志寬,王俊鵬.國內外苜蓿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前景分析[J].草業(yè)科學,2005,22(3):22-25.

[8]翟桂玉.反響:中國從美國進口苜蓿數(shù)量不斷增長[N].山東科技報,2010-02-08(第A8版).

[9]胥天君,賈紅路.黑龍江省畜牧業(yè)由粗放向集約化轉變松嫩平原2000萬畝草原禁牧[N].黑龍江日報,2006-02-20.

[10]王明利.中國牧草產業(yè)經濟2010[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

[11]曹致中.苜蓿草產業(yè)及其關鍵問題的解決[R].國家牧草產業(yè)技術體系西北區(qū)苜蓿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議,2010.

猜你喜歡
苜蓿草干草進口量
難忘的體驗
神奇的苜蓿草
7月我國化肥進口量增加
不同施肥處理對寒區(qū)苜蓿草地產量的影響
Around the Farm
風鈴
2016年我國聚丙烯進口量同比下降11.2%
2016年我國聚酰胺6切片的進口概況
2016年我國聚酰胺66切片的進口概況
把今天當作干草
彩票| 洛扎县| 安化县| 岑巩县| 石棉县| 瑞安市| 唐海县| 海口市| 天长市| 峨眉山市| 额尔古纳市| 镇宁| 芦溪县| 阿拉善盟| 邹城市| 清涧县| 舒兰市| 大石桥市| 五河县| 通榆县| 全州县| 克东县| 长寿区| 普陀区| 湟源县| 郎溪县| 蓬溪县| 西青区| 社旗县| 凤冈县| 灵武市| 河西区| 新巴尔虎右旗| 新丰县| 邵阳市| 清镇市| 株洲县| 新龙县| 宁陵县| 长武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