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 張萍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管系 彭虹斌
在新課程改革中體會寬容理念
■廣州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 張萍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管系 彭虹斌
新課程改革目前在教育界進行得轟轟烈烈,參與到這個浩大工程中的人不計其數,它關系到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前景,并將對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產生深遠且難以估量的影響。
隨著教育民主化、國際理解教育、個性化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等世界教育理念的強調,現代課程觀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借鑒和吸納了一些世界上普遍的教育理念,使中國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和世界接軌,這一方面是全球化在教育中的反映,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中國教育在更加走向開放,這種敢于接納新觀念的勇氣是歷史上鮮見的。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與策略是“提倡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課程結構,體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倡導建構性學習,形成正確的評價觀,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這些新理念和策略在表層上與舊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形成了差異,但是深究這些新觀念的背后,我們卻不難發(fā)現深層次上這是一種文化的反省。本文主要試圖從新課程改革中的幾個方面來體會融入其中的寬容理念。
在漢語應用實踐中,“寬容”是一個可以理解為“寬恕饒人”、“寬厚地對待與容納他人的思想與行為”等幾種略有區(qū)別涵義的詞。寬容是相對于偏狹而言的。后者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對他人之所思所信、所為和所在一律嗤之以鼻。持這種態(tài)度的人自認為真理就在自己手中。這種偏狹,表面上似乎體現了個體的主體性,實際上恰恰是主體性不強的表現。因為主體性應該閃耀著理性的光輝,而不是那種頑固不化的偏執(zhí)。相反,放棄偏執(zhí),超越自我,對他人和世界持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則是對主體性的真正的弘揚。寬容不等于懦弱和恐懼,更不等于放棄對真理的追求,或者對一切都漠不關心、聽之任之。實際上,真正的寬容能激勵人們去真誠地追求真理,而遠遠不是為了換取太平就放棄對真理的追求。
本文所論的寬容,主要是取“寬厚地對待與容納他人的思想與行為”這一涵義。這種意義上的寬容,從認識發(fā)生的角度看,源于對他人特殊的歷史活動的主動尊重、理解乃至情感上的信任,以至在心理上能對他人活動產生更多的容納性。從生活的角度看,寬容是人類社會關系中所經常體現的一種給人更多尊重、理解、自由、權益、機會的一種待遇,是富有愛心和理性的一種偉大的生活精神。寬容不僅能直接從主體間的互動上直接體現并反映,而且也可以通過所作用的媒介物間接地反映并體現。
新課程要求,教師作為參與者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tài)”,教師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找真理,與學生們分享他們的感情和想法。教學過程中不再是教師獨白,而是教師和學生不斷地進行對話。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個體不斷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并獲取積極的體驗,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
學生主體性的展現需要自由,寬容則是自由的保障,沒有寬容也就沒有自由可言。而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們主動和積極營造寬容氛圍的表現。
對學生而言,教師對學生內心深處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并培養(yǎng)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上的寬容,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教師的權威,應敢于向教師和權威觀點挑戰(zhàn),它不是要學生復述“標準答案”,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時時有思想的火花創(chuàng)生,對這些離奇的、“不守成規(guī)”的思想觀念,教師要有一種容忍的心態(tài),不是要強迫同化學生一方的思想,而是鼓勵多元和發(fā)散,挖掘出他們的各自潛能,發(fā)展長期認知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教師對學生特殊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體發(fā)展特點,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對此,英國著名思想家密爾說得好:“對于異于尋常的個人,不應該阻止他們,而應該鼓勵他們與眾人在行為上有所不同?!粋€社會中所見到的不守常規(guī),是與它所有的創(chuàng)造力、思想活力及道義上的勇氣成正比的?!苯處煂W生情感上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上的尊重,給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境,拓展學生心靈,給予個體靈魂適時的關懷和幫助。寬容不是縱容,它體現著教師對學生的期待。當然,寬容也不是無限的,無原則的,寬容以人性化的紀律為底線。寬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單方面的寬容,同時也是學生對教師的一種寬容。
對教師而言,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網絡通訊技術使得教師不再擁有有絕對的權威優(yōu)勢,這種角色的轉變也是對教師個體能力有限性的寬容。教師不是絕對的專家、權威,教師也不是百事通。教師角色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讓教師放下了思想包袱,認識到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一同探討發(fā)現問題的過程,真理就在教師和學生的面前,探求真理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任務。這種寬容的氛圍會減少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及教師和教師之間的沖突,有利于學生和教師寬容對待不同的學派和思想并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自身的想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經歷,而且能和學生一起進步,從而通過共同的努力建設出一種多彩的多元文化。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內在價值是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衡量課程改革成敗的基本標志是看它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但是我們看到,當前的學校制度在用一種統一的模式來塑造我們的學生,為什么受過教育的人必須是同樣的類型,強調統一性,具有同樣的特質呢?我們是否能摒棄把事物概念化的做法,從而使教育者培養(yǎng)出豐富多彩的個性來?在真正寬松的氣氛中,人們能得到最多的社會信任和自我尊嚴,更容易把追求客觀真理、國家正義與社會公正看成自己的責任,這樣才容易逐漸喚醒有獨立思想、獨立意志、獨立批判精神的自我,才能真正擺脫非我力量的壓抑而使自我潛能自然地釋放出來。學校需要寬容,現代學校制度的寬容是現代人自由全面發(fā)展的要求,是競爭者對競爭對手及其創(chuàng)新、探索、價值觀的容忍與尊重,是在以自主性和自我選擇為基礎的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形成具有不同興趣、不同價值觀念和看法的人。
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是一種事實,我們要做的不是抹殺這種差異和將這種差異扯平。我們的教育產品不應該如大生產中的標準件,沒有區(qū)別、沒有個性。差異不要緊,只要每個人能認識到差異并根據差異發(fā)展自己,對于每個人來講就是最大的成功。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主性,正視和寬容學生的差異性,在新課程改革中管理制度比較寬松,在可能的范圍能盡可能為學生增加選擇的自由空間,課程結構具有選擇性,課程設置出現了多樣性,教學組織制度具有靈活性,加大了選修課的比例,以適應學生多樣化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形成一種寬容的文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短期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為學生學業(yè)的自由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從長遠看,這能使學生邁向社會前在學校中盡早地學會認識自己、尊重自己和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給學生選擇的自由也就是承認了學生的差異,并寬容于學生之間的差異。
新課程強調綜合性,克服了學科門類過多、相互獨立的傾向。這反映了世界學科發(fā)展的趨勢。課程結構的“綜合性”的模式有:交叉課程、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和經驗課程等。新課程改革提出課程綜合化的方向,并在一定范圍內,設置綜合課程,減少學科門類,同時,強調學科間的聯系,重組課程內容。從課程的組織方式來看,綜合課程的范式大致有:學習領域——按照知識技能的相關性將學生原由的過于分化的學習內容統整為幾種學習領域;綜合學科——將原有的分科課程統整為包容性更強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以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組織課程內容,學生在實踐中綜合掌握并運用分科知識與技能。
這種整合的課程觀需要學科在一個整合體中寬容相待,互相彌補自己的不足,同時在某些共同領域發(fā)揮不同的作用,如,可持續(xù)發(fā)展就需要生態(tài)、經濟、社會、教育等多學科、多領域的參與。如果一些傳統上自認為是起主導作用和絕對優(yōu)勢的學科排斥其他學科的存在或不屑與其他學科合作,這種學科也勢必走向狹隘而得不到更好的發(fā)展。學校教育為兒童將來應對復雜的社會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準備,這種準備不僅包括必要的知識和技能,還有一種開放性的思維和能不斷適應社會和調整自我的能力,特別是一種對社會和自身增添無限活力的寬容精神。因此課程中所體現的這種融合,能使學生間接地從綜合學科中學到寬容,也能在經歷綜合的學科教育后,以全面的觀點和多元的視角來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
寬容是一種文化,它需要多種因素才能促成。教育和文化密不可分,一方面教育受到繼承文化的影響和制約,甚至一定的文化決定了一定的教育;同時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促進一種新的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新課程改革所涉及的眾多方面正是竭力在促進我們本土文化的改進和發(fā)展。這不是說中國的教育可以丟棄我們的本土文化了,而是說中國的教育要在擁有中國文化的脊梁后,要以寬容精神來對待我們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差異,從而更好地吸收另外的有益的文化。
責任編輯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