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泛政治型文化范式辨析

2011-04-11 11:04
湖北社會科學 2011年5期
關鍵詞:政治化政治文化

高 劍

(軍事經濟學院 社科部,湖北 武漢430035)

泛政治型文化范式辨析

高 劍

(軍事經濟學院 社科部,湖北 武漢430035)

泛政治型文化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在近、現(xiàn)代以來得到了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在“文化大革命”中達到極致,在現(xiàn)今的日常生活中時不時或有意識無意識地被表現(xiàn)出來。它曾促進了革命的勝利與新中國的建設,但也嚴重阻礙了社會與個人的發(fā)展。對其辯證剖析,對構建適應我國現(xiàn)實要求的社會主義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泛政治;文化;生成;得失

范式是美國科學哲學家?guī)於魇紫让鞔_提出來的,是其在研究科學發(fā)展時使用的核心概念。馮天瑜教授認為,在研究文化及文化共同體的演進時,可以運用“范式”概念。依據(jù)庫恩的思想,馮教授認為,范式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成員所共有的東西。它包括規(guī)律和理論,標準和方法,還包括模糊的直覺,明顯和不明顯的形而上信念。從范式中產生文化共同體發(fā)展的“特殊的連貫的傳統(tǒng)”。[1](p231)一定的文化范式標示著人類認識的水平,新范式戰(zhàn)勝和取代舊范式是一個新的文化時期的顯著標志。

依據(jù)上述,我們約略地、歷時性地把中國文化范式概括為:泛道德主義或道德中心主義文化、泛政治型文化或政治中心主義文化、泛經濟型文化或經濟中心主義文化(沒有上述兩種范式典型,但在社會生活中也明顯存在著)以及我們現(xiàn)在正致力于構建的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理念的新型文化。本文只對泛政治主義或政治中心主義文化范式進行辨析。

一、泛政治型文化的內涵及表現(xiàn)

每個時代都有相對區(qū)分的經濟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等,它們共同構成了文化的整個系統(tǒng),發(fā)揮著各自相對獨立的文化功能,彼此相互作用,但不可替代。所謂泛,是指某種特定文化遮蔽了他種文化,或者涵蓋了他種文化;這種特定文化具有全方位的社會功能,被當作是一種最高、最根本、最真實的文化形態(tài)。

泛政治型文化的主要涵義是:就生命活動的內容而言,政治活動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動;在價值層級上,政治價值是最高的善,在社會生活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政治規(guī)范是最高規(guī)范,政治判斷是最高判斷,政治的好可以替代其他的好。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泛政治化的主要表現(xiàn)有:

(一)形成從政治視域或維度來思考和解讀它域問題的思維定式。首先,最典型的是往往把一些學術爭論政治化,如共和國三次哲學大論戰(zhàn)即是顯例。無論是批判《武訓傳》,批判梁漱溟的封建復古主義,批判胡風的文藝思想,批判《紅樓夢》研究中的唯心主義,還是批判胡適唯心主義等等,莫不如此。再就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對“修正主義風潮”的批判,更是直接沖擊了許多學科的學術研究。例如“中國近代史學術討論會”,批判了蘇聯(lián)的“修正主義史學理論”,實際上使我國近代史研究陷于簡單膚淺教條的泥坑。此后,哲學界批判楊獻珍的“合二而一論”和馮定的《平凡的真理》、《共產主義人生觀》;史學界評翦伯贊的“歷史主義”,以及農民戰(zhàn)爭中的“讓步政策論”;經濟研究所批判孫冶方的商品生產要講利潤就是利潤掛帥的修正主義經濟思想,使得經濟學界注重價值、尊重價值規(guī)律、重視成本核算和利潤指標的學者都遭到批判。一般來說,對封建主義思想、資產階級世界觀及其他錯誤思潮進行討論和批判,是必要的、有益的…但是當時的批判,往往把思想認識問題拔高到政治問題,有的甚至望文生義,歪曲原意,把不同的學術見解妄斷為“反黨”、“反社會主義”,令人噤若寒蟬。其次,是把學術研究中的不同觀點和認識,簡單化為不是姓“無”就是姓“資”,不是“唯物論”就是“唯心主義”,進行生硬的甚至粗暴的批判。實行百家爭鳴,發(fā)揚學術民主,正確把握學術與政治的界限,實在應當是發(fā)展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針。[2](p3)又比如把德育問題政治化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德育就是把一定社會的思想觀點、政治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德育的“實質是形成學生一定的政治觀點、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即一個人的社會特質”。判定道德教育不是“德育”最主要、最重要的內容?!暗掠敝饕恰坝倍恰坝隆?。這也就是人們早已批評過的道德實踐中的“道德教育完全政治化的傾向”。[3](p91)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道德教育不時被送上政治運動的舞臺,以致“德育”經常被“窄化”為政治教育甚至是政治運動,從而忽視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日常社會生活和學生德育過程中,人們也往往持一種政治的立場和態(tài)度來認識道德問題,把一些本來純屬道德教育與評價的事情,當作政治問題來解決?;蛘吒纱鄰墓髁x的立場出發(fā),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當成其政治上進身的手段。在經驗上,我們聽得最多的是:“這是個政治問題!”“這不僅是××問題,更是個政治問題!”

(二)政治信仰淡化。政治信仰淡化好像與泛政治化毫無關系,其實質是泛政治化的另一個極端表現(xiàn)。政治信仰在不少人群中正在越來越淡化或被邊緣化,主要表現(xiàn)為政治主體意識淡漠,政治參與被動;關注經濟利益,淡化政治的傾向突出,一些人開始追求實惠、實用,不問政治;政治主體意識不夠清醒。這是長期以來被動參與政治的結果,是典型的政治不信任。政治是一種帶有很強權威的領域,人們無法對它掉以輕心,當政治全面滲透社會生活時,人們是一種對切身利益高度關注的敏感,但是,物極必反,泛政治化必然引起人們的逆反心理。況且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總有一些人假借政治之名而行其惡(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這都使人對政治問題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時至今日,老一代中仍有不少人是“談政色變”,甚至反對子女學習“文科”,認為學習“理科”沒風險,年輕一代則普遍缺乏真正的政治熱忱和積極的參與意識。這就使社會和學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困難重重,這些狀況,與道德教育的過分政治化,是有著直接關系的。

其他的表現(xiàn)形式還有:形成用政治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行為模式,如政治口號滿天飛,大馬路、大廣場、大拆遷類“政績”活動多,又如在解決就業(yè)、分配、治安、拆遷、產品滯銷等社會問題時,人民群眾集體無意識地想到政府、找政府,政府則大包大攬、包辦一切;政治化成了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代名詞等等。

二、泛政治型文化的生成

泛政治型文化或政治中心主義文化,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文化是倫理——政治型文化),在近、現(xiàn)代以來得到了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在“文化大革命”中達到極致,在現(xiàn)今的日常生活中時不時或有意識無意識地被表現(xiàn)出來。

從歷史和現(xiàn)實來看,泛政治化的形成大致有下列一些原因:

第一,封建主義胎生了泛政治化。大致說來,宗法社會易于形成倫理型文化,專制社會則易于形成政治型文化,而中國封建社會恰恰非常典型地兼容了這兩種社會形式,由此中國古代社會表現(xiàn)出典型的倫理政治型社會特征。相對而言,倫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和表征,政治專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流和本質。其一,古代宗法等級制度極大影響了我國傳統(tǒng)社會的政治觀念。君權一統(tǒng)的封建社會,權威主義政治導致對政治權力的無限尊崇和自覺服從,對政治利害關系的高度關注和過分敏感,政治意識成為民族文化的主體和社會心理的指南針。統(tǒng)治權力的政治傾向對于社會群體的價值取向、理想選擇來說,有著無可代替的控制和導向作用;政治斗爭的暴烈性、殘忍性、嚴酷性使社會心理產生禍福難測的政治恐懼感和身不由己的政治裹挾感。政治中心意識和政治萬能觀念作為文化積淀,構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一個基本要素。其二,古代傳統(tǒng)哲學“修齊治學”思想對社會倫理道德的滲透,讓人們無從選擇地尊崇“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抱負,讓人們背負著政治的歷史責任。其三,“家國一體”觀念的影響,讓社會最基本單元——家庭承擔了廣泛的政治職能。中國封建社會是以生產力低下的小農經濟、專制主義的政治體制和血緣紐帶的宗法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發(fā)展非常緩慢,政治結構超級穩(wěn)定,政治權力至高無上,使得社會心理認同權威政治,“泛政治化”傾向作為文化傳統(tǒng),由此產生并傳承下來。

第二,政治運動加劇了泛政治化。從某種意義上看,中國革命就是一部政治運動發(fā)展史。新中國成立后又是一個人人參與政治、政治因素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的國度?!拔逅摹毙挛幕\動帶來了西方資產階級啟蒙思想,但中國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救亡與革命迅速取代了啟蒙,馬克思主義的斗爭理論和無產階級革命學說更適合當時中國社會的需要,民族獨立和無產階級革命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主要任務,“政治救國”贏得中國革命勝利,是一場民族解放、政治解放、個人全面解放的社會大變革。進一步證明:政治對經濟、文化、教育以及其他社會活動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社會政治化的思維定式,加上由于取得革命成功在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過程中,一些政治工作不恰當?shù)厝谌?,遷移到社會生活當中,使我國社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在當代中國,政治邏輯、政治價值應成為一切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評判標準、導向指針和價值尺度。由此,“泛政治化”的文化傳統(tǒng)得以進一步強化。從一定意義上講,新中國的歷史就是由政治運動以及由運動推動的革命與建設構成的。運動中“政治沖擊一切”的極性思維和“無限上綱”的做法,極大地強化了“泛政治化”傾向,講政治功能從有限變成無限,講政治無限拔高為能統(tǒng)攝一切、取代一切的“萬能政治”。這種“政治至上論”和“政治中心主義”使政治以一種迷信和神話的極化形態(tài)出現(xiàn),“階級斗爭為綱”就是其代表性口號。在把政治概念作為對待一切問題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把任何問題都提高到政治層面和斗爭格局中來認識的這種歷史環(huán)境里,“泛政治化”傾向達到高潮。

第三,行政化(官本位和行政本位)導致了泛政治化。在我國實際的權力運行中,行政權力很大,基本形成了行政主導型社會,即泛行政化,用行政手段解決一切問題。行政主導下的社會,行政侵權法律,阻止國家和社會的分離,在此意義上,行政化即泛政治化。如,示威、靜坐、上訪不斷,擁堵政府大門等都是在這種心態(tài)下產生的老百姓泛政治化心態(tài)。尤其是老百姓上訪的理想化,把“包青天”似的人物出現(xiàn)寄寓很高期望,而不是依靠法律、制度,不是依靠社會機構。所有這些公眾示威方式,目的都在于提高問題的顯著性,即迫使政治表態(tài)解決一些并非政府該管的事。政府部門在解決一些社會問題時表現(xiàn)出更強更濃政治色彩的行政手段——把政治任務這頂帽子套在頭上,若從重視程度上說是可理解的,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政治表現(xiàn)充分就失當了。若處理不當,上綱上線,影響黨群關系、政府形象,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形成了社會不安定的隱患。

第四,意識形態(tài)滋養(yǎng)了泛政治化。在政治倫理型的封建社會里,政治權力和意識形態(tài)一體化的觀念在國家統(tǒng)治中占有支配地位。自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得到漢武帝采納后,政權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儒學的維護政權功能便相互為用,合為一體。“五四”新文化運動在一定意義上動搖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這一精神根基,雖然“德先生”和“賽先生”的爭論在我國曾產生重要影響,知識分子曾是一股重要的社會力量。但經新中國成立以后歷次政治運動的洗禮,知識分子斯文掃地,思想領域不再有任何挑戰(zhàn)。斗爭哲學使人少有平和與寬容,對統(tǒng)一意志和思想一致性的要求使人喪失了獨立判斷能力和習慣,加之政治運動帶來的恐怖氣氛、群眾激情造成的社會壓力,使人不能不從眾。在這種背景下,“左比右好”、“激進比溫和好”的思潮很容易大行其道,而“泛政治化”傾向也正是這種思潮的必然結果。另外,媒體長期以來習慣僅以政治得失作為新聞報道的準則,以宣傳的功能代替其他的功能,一切都圍繞著實現(xiàn)既定的政治宣傳目標服務,于是,“泛政治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就在所難免。

第五,經濟(經濟活動的非經濟化)原因固化了泛政治化。經濟與政治原本是兩個界限分明的領域,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治和經濟是緊緊連在一起的。經濟活動常常要靠政治運動來推動,而經濟目標一定要服從政治目標。如1958年的大躍進,其基本的出發(fā)點就是為了實現(xiàn)盡快超英趕美,顯示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政治目標;文化大革命中的“抓革命促生產”則是想用政治獲得推動經濟發(fā)展的典型表現(xiàn)。當我們進行市場經濟改革時,人們又習慣于用“姓資姓社”的政治標準來阻礙經濟體制的轉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國企則是作為準政治機構而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經濟活動都難逃“泛政治化”的陷阱。[4](p88)

三、泛政治型文化的積極意義與消極影響

辯證地看,每一種文化類型都有自己的歷史合理性,當然也有其時代局限性。

政治中心主義文化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首先,任何社會都需要一定的文化對社會予以整合,正如科學的發(fā)展需要一定的范式予以規(guī)范一樣。當?shù)赖轮行闹髁x文化被打破后,必須有新的文化來維系整個社會的存在與發(fā)展。中國革命勝利以后,人們的政治熱情被激發(fā)出來,泛政治型文化既延續(xù)了革命勝利的經驗,又在實質上與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相似,從而在當時實現(xiàn)了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的融合,也就成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邏輯。從社會的實際運行來看,革命勝利后的中國,百廢待興,生產方式落后,封建思想影響嚴重,沒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會管理制度,且社會動員技術手段單薄。借助于政治,政府才能把自己的意志貫徹到民間,形成社會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說泛政治型文化結束了五十年來軍閥混戰(zhàn)四分五裂的割據(jù)局面,一個空前統(tǒng)一的中國出現(xiàn)了,中央的指示令行禁止,級級奉行,暢通無阻,使剛成立的新中國迅速穩(wěn)定下來,為社會主義改造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次,泛政治型文化對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濟發(fā)展起了很大作用。工業(yè)化是現(xiàn)代化的基礎,是中國擺脫貧窮與壓迫的必由之路。而“一窮二白”的背景要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工業(yè)化是很難的。從政治的角度來推行工業(yè)化與社會改造,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熱情,也可以集中全社會的資源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國很快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備的工業(yè)體系,使中國經濟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人口從農業(yè)向工業(yè)轉移速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改變了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推動了社會文明和進步。

從泛政治型文化的形成、內涵及表現(xiàn),我們可以很明了地看到其消極影響:

第一,泛政治型文化嚴重阻礙了社會發(fā)展。在人類社會中,政治的存在是普遍的,可以說任何事件都有其政治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事件都可以稱之為政治事件。然而經濟、文化等畢竟不等于政治。但在過去一個特定的時期,我們卻把整個中國變成了一個政治化的世界。其結果是,整個社會都充斥著泛政治化的見解和行為,整個社會非政治的努力都遭到否定,在經濟上出現(xiàn)了“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荒謬選擇;在學術上得出了連自然科學都有政治性的荒謬結論,這樣,不僅是社會科學發(fā)展受到制約,自然科學發(fā)展也受到影響。世界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性因素之外,人類生活更需要經濟、文化、學術等種種因素。泛政治化,往往過分擴大政治的空間,而擠占了經濟、文化和學術等發(fā)展的空間。而當政治的空間被無限擴大之后,經濟、文化和學術的發(fā)展空間,自然也無限地縮小了。在社會轉型前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盡管經濟、政治、文化三大領域在形式上是彼此獨立的,但是,文化的價值要以政治為軸心而旋轉,文化活動則在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高度統(tǒng)攝下難以獨立完成整合社會人心的功能。因此,把社會各個個體整合起來形成人類生存所必要的具有統(tǒng)一性、程序性的有機整體,只能借助于政治的強力。就是說,政治占據(jù)了社會舞臺的中心,文化、經濟處于邊緣化的狀態(tài)。由于經濟、文化、政治三大領域間缺乏必要的張力和彈性,整個社會呈現(xiàn)為高度剛性和脆弱性。恩格斯說:“在政治權力對社會獨立起來并且從公仆變?yōu)橹魅艘院?,它可以朝兩個方向起作用,或者按照合乎規(guī)律的經濟發(fā)展的精神和方向在起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它和經濟發(fā)展之間就沒有任何沖突,經濟發(fā)展就加速了?;蛘哌`反經濟發(fā)展而起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除去少數(shù)例外,它照例說是在經濟發(fā)展的壓力下陷于崩潰?!盵5](p272)恩格斯的論斷正好印證了新中國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的這一段歷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宣告了一個所謂“政治掛帥”時代的終結,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全面展開,宣告了一個文化發(fā)展新時代的到來。

第二,泛政治型文化嚴重阻礙了個人的發(fā)展。個人的發(fā)展是依靠個人的利益為動力,以個人的獨立、自主、自由、平等為基礎,只有這樣,個人才能實現(xiàn)自由全面的發(fā)展。而泛政治型文化在個人發(fā)展上強調“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體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心為公”和“舍己為公”,并且把行政權力延伸到私人生活和私人事務(如遷徙、婚姻、戀愛等等),個人發(fā)展的基礎與動力都作為異己的有害的資產階級的東西被清算。于是個人依附于政治,從屬于政治,政治的地位、權力、等級成為社會最重要最強有力的標準和尺度。于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感到作為社會動力的似乎不是經濟而是政治。這些實質是道德中心主義文化的延續(xù),例如:“政治掛帥”、“先紅后?!钡鹊扰c中國傳統(tǒng)的所謂“內圣”為主、“內學”為本的“中體西用”論有相似之處。[6](p1013)

結語

泛政治化是一種缺乏政治理性的行為,它妨礙了正常的政治發(fā)展,使人們對社會問題不能做出實質的理解和處理,也使社會功能難以正常發(fā)揮,還常常帶來政治冷漠。我們應當摒棄“泛政治化”的思維模式,構筑政治的理性主義,按照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處理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司法、教育等等的關系,以積極理性的心態(tài)來開展政治參與。

我們正處在巨大的轉折時期,傳統(tǒng)的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的交匯、碰撞,使這個時期充滿各種社會問題。從觀念人、身份人到世俗人、契約人的轉變,市場化取代了計劃,市場經濟是一種世俗化力量,這種世俗化一方面是一切浪漫主義與信仰主義的溶解劑,另一方面也會使人們淡漠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如果社會文化等建設滯后,就必然在市場經濟給人們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導致人們精神世界的空虛、信仰的危機。我們如何在馬克思主義的統(tǒng)攝下,涵化中西,對傳統(tǒng)的道德資源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換,構建適應我國現(xiàn)實要求的社會主義文化,這要求我們理解歷史,因為理解歷史亦即是理解現(xiàn)實,把握現(xiàn)實也必須理解歷史。

[1]馮天瑜,何曉明,等.中華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劉導生.政治運動對學術研究的影響和教訓[J].炎黃春秋,2007,(3).

[3]霍功.關于大學生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問題的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4).

[4]程龍.我國當代社會泛政治化因素分析[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1).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D6

A

1003-8477(2011)05-0027-04

高劍(1972—),男,軍事經濟學院社科部講師。

責任編輯 申 華

猜你喜歡
政治化政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誰遠誰近?
石油:石油是否在走向政治化
手工業(yè)社會主義改造與合作社管理的政治化轉型——以慈溪縣為例(1953—1956)
郵票的圖像分層與國家形象的政治化表達——以“文化大革命”時期發(fā)行的郵票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