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術, 劉 靜, 翟麗麗, 侯曉潔
(綏化學院 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00)
基于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的多模態(tài)教學研究
武 術, 劉 靜, 翟麗麗, 侯曉潔
(綏化學院 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00)
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多模態(tài)為載體的四六級機考開創(chuàng)了新的考試模式,這為大學英語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文章提出利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進行多模態(tài)英語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并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多模態(tài)教學;多模態(tài)教學設計
2007年全國180所高校的部分學生參加了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新四級考試一方面考試介質由紙筆轉換為計算機網絡,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真正模擬了現實中的交際情境,獲得信息的來源不再局限于紙質的文本信息和音頻流提供的音頻信息,而是從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渠道獲得多模態(tài)的信息;另一方面考核內容發(fā)生了深刻變革。從題型上看,首先突出了對聽說的考查,由聽力材料引出的題型占了70%的比例,并且第一次將跟讀這種“說”的形式引入考試;其次突出了產出性試題的考查,分值比例占試卷總分的45%以上。機考能更客觀、科學、公正地衡量考生聽、說、讀、寫、譯的綜合運用能力。
面對這一變化,各高校英語教師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針對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課程設置由傳統的精讀課和聽力課到新增加英語網絡自主學習課程;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引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的英語自主學習。
在系統功能語言學和社會符號學的基礎上,以Kress&Leeuwen等為代表的學者嘗試將語言的三大純理功能分析非語言符號 (如圖片、聲音、顏色等),以解釋各種符號模態(tài)如何和諧并存并共同完成意義的建構,這為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建立了理論依據和分析方法?!澳B(tài)指人類通過感官(如視覺、聽覺等)跟外部環(huán)境(如人、機器、物件、動物等)之間的互動方式”[1]。用單個感官進行互動的叫單模態(tài),用兩個以上感官進行互動的叫多模態(tài)。多模態(tài)性反映了人類社會交流方式的多樣性,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模態(tài)與外部世界進行交流,每種模態(tài)都是符號資源,他們相互協調,都對意義的建構起到積極的作用。媒體指信息存儲、傳播和表現的載體。例如:文字、圖形、聲音、圖像、動畫,都可以稱為媒體,多媒體指包含兩種以上的媒體?!澳B(tài)和媒體的關系歸根結底是話語和技術的關系。 ”[2]
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語篇呈多模態(tài)發(fā)展趨勢,應運而生的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方法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有效途徑,我國學者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顧曰國等就這一理論對教學的指導做過詳細的論述。語言學家和廣大教師發(fā)現課堂外語教學的最大困難就是無法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境,這是導致學生失去興趣的最主要原因,而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多模態(tài)教學正是順應信息時代的產物,可以為外語教學提供模擬的真實語境,可以將語言和非語言符號資源整合起來,不僅可以發(fā)揮語言系統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參與學習過程,調動學生的興趣,逐步提高應用能力。
大學英語多模態(tài)教學改革不僅是為了順應機考改革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人類通過感官模態(tài)來認知世界的規(guī)律。我們利用這一規(guī)律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教學的各項能力培養(yǎng),幾乎都是靠單模態(tài)分別進行的,即使各項之間有配合,協作也是很有局限性的。
聽說問題一直是英語教學的瓶頸。傳統的聽力測試的輸入主要依靠播放音頻材料,至于交流的場景、交流的背景和說話者的面部表情等肢體動作信息,都無從獲得,只能依靠學生的想象,這無疑會增加理解的難度。機考將聽力測試的輸入途經轉變?yōu)橹饕シ藕纛l的視頻資料,這更符合現實中的交流場景,圖片或是圖像能通過諸如顏色、動作、表情和場景把背景信息和重點信息凸顯出來,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同時進入大腦進行加工處理,可以通過協調機制達到放大,而不是對各自的信號的線性疊加,相關的信息量增多,不會增加大腦的負擔,反而會促進理解。此時學生較快地融入到語境中去,如果給定一個口語任務或是寫作任務,學生自然會利用已播放的內容,調動儲存于大腦的視聽信息,再以說和寫的形式反饋回來,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模仿說話者的語氣、語調,并且知道使用的語境。這種練習口語的模式比單純的朗讀、復述和角色扮演的效果要好。而且這種圖文并茂的多模態(tài)信息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由聽覺模態(tài)轉變?yōu)閷懽鞯挠|覺模態(tài),一方面為學生提出了挑戰(zhàn),但另一方面也更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但視聽信息具有轉瞬即逝的特點,教師應該提供書面的材料,便于學生復習,將暫時記憶轉化為永久記憶。可見每種模態(tài)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各種模態(tài)應根據教學實際搭配使用。
語言和文化相互依賴、相互滲透,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的講解。外語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傳播,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堂內時間有限而西方文化又博大精深,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滲透文化因素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傳統的僅憑借閱讀這種單一文字視覺模態(tài)來獲取信息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文化因素也沒有凸顯出來,而且長時間的閱讀會產生疲勞感,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在語言方面收獲較多而在文化方面收獲甚微?!巴庹Z教學應該充分借助多種渠道和多模態(tài)諸如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嗅覺的和味覺的多種體驗和多感官刺激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聲、像、圖、文環(huán)繞的交互式語言環(huán)境,進行交換信息和處理各種關系進行意義的構建和傳遞,引導學生去了解、探討、研究這些新的文化現象,同時培養(yǎng)其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以及得體的語言應用能力,使其盡快獲得跨文化意識。”[3]視覺模態(tài)和聽覺模態(tài)組合的優(yōu)勢是通過閱讀文字這種單一視覺模態(tài)所無法比擬的,但同時這種視聽材料轉瞬即逝,不易形成長久記憶,此時應輔以傳統的紙質的閱讀材料,有利于學生鞏固復習,形成長久的記憶,這里文字閱讀的視覺模態(tài)可以發(fā)揮其強大的優(yōu)勢。
在教學過程中模態(tài)的選擇十分重要。首先要考慮到每種模態(tài)都有自己的特性,是其他模態(tài)所取代不了的。其次要考慮到模態(tài)之間的關系,有時模態(tài)之間互為補充、缺一不可,它們共同建構完整的意義;有時一種模態(tài)是其他模態(tài)的強化;有時某些模態(tài)完全可以不使用,不影響意義的表達?!皬慕洕慕嵌瓤?,應該使用一種模態(tài);而從效果的角度看,應該使用多種模態(tài),模態(tài)的選擇總是在矛盾中進行。最后模態(tài)的選擇還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所涉及的領域 (話語范圍),包括所教的課程的內容和體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以及學生與教師的關系(話語基調),例如授課教師和學生的基本特點,包括他們現有的知識結構、興趣、能力結構等;另外還要考慮教學的條件和場所等(話語方式),例如設備條件、教學環(huán)境、傳播渠道等?!盵2]因此最終教學模態(tài)的選擇應以最大限度利用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前提,而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模態(tài)使用處理好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識點上,以達到強化記憶力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相反處理不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記憶起到了干擾的作用。
四六級機考是順應信息時代的產物,更體現了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因為現實中的交流大都具有多模態(tài)性,大學英語多模態(tài)教學就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來模擬這種真實的交流場景,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獲取各種信息,激發(fā)學生的語言的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語言習得和認知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增強。
[1]顧曰國.多媒體、多媒態(tài)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2):3.
[2]胡壯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tài)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3~4.
[3]王瑛.多媒體多模態(tài)的語用文化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10(5):124.
G642.3
A
1005-1554(2011)04-0114-02
2011-06-16
武術(1981-),女,黑龍江綏化人,綏化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