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園山聚會到科學補習所、日知會………………………………………… ………………………………………… 馮天瑜(一.5)
論智慧……………………………………………………………………………… ……………………………………… 江 暢(二.5)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90年的歷史進程、輝煌成就和深刻啟示………………… ………………………………………… 榮開明(四.5)
中國銀行業(yè)實施巴塞爾III:進展與趨勢 ……………………………………………………………………………… 巴曙松(六.5)
復雜視域中的適應性效率與后危機時代的經濟發(fā)展 ……………………………………………………………… 田永峰(一.13)
資本有機構成上升的實證研究………………………… …………………………………………… 吳欣望,朱全濤,高 勁(一.18)
為什么我國勞動收入占比不斷下降——一個基于權力(資源)結構和地方政府競爭的視角………………………………………………… 諶 瑩,唐志軍(一.21)
歷史視闞下的自然資源與經濟增長——以主要發(fā)達國家為例…………………………………………………………………………………………… 孫永平(一.26)
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與凱恩斯經濟危機理論比較………………………… ………………………………………… 梁愛云(二.14)
中國合會起源之考辨………………………………………………………… ………………………………………… 鄭啟福(二.19)
論現代管理勞動的層次及價值職能 ………………………………………………………………………………… 余 興(二.24)
財富的主體本質及其實現問題——從馬克思的財富觀看全球金融危機…………………………………………………………………………… 劉宗碧(三.5)
門格爾的經濟學方法論……………………………………………………… ………………………………………… 劉樹君(三.11)
結構轉變與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 ………………………………………… 李文兵,陶珍生(三.16)
"劉易斯拐點"已現:"民工荒"與"漲薪潮" ………………………… ………………………………………………… 周 立(三.24)
對目前通貨膨脹現象的理論分析…………………………………………… ………………………………………… 夏 明(四.12)
為什么中國經濟會失衡——權力配置失衡下的經濟失衡………………………………………………………………………… 唐志軍,諶 瑩(四.19)
空間知識溢出研究述評…………………………………………………… …………………………………………… 蘇紅鍵(四.27)
也談奧肯定律…………………………………………………………………… ……………………………………… 張守一(五.5)
市場結構的經濟增長效應:比較靜態(tài)分析……………………… …………………………………………… 付彤杰,張 銜(五.10)
貧困線調整與貧困發(fā)生率比較問題研究評析………… …………………………………………… 葉初升,羅連發(fā),鄒 欣(五.17)
不同企業(yè)邊界觀評析與未來研究展望……………………………………… ………………………………………… 陳炳亮(五.24)
中國儲蓄率遠高于其他國家之原因探析——基于權力(資源)結構和地方政府競爭的視角 ……………………………………………………… 唐志軍,諶 瑩(六.13)
理性、制度與社會網絡——傳統經濟學反思下的新經濟社會學理論發(fā)展述評 ………………………………………………………… 王 騰(六.20)
收入不平等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機制——近二十年文獻綜述 …………………………………………………………………………………………… 劉孟飛(六.26)
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測度方法比較…………………………… ………………………………………… 巴曙松,王鳳嬌,孔顏(一.32)
交叉上市對公司治理的影響研究——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柯建飛(一.40)
我國證券市場中小投資者權益的法律保障………………………………… ………………………………………… 陳學文(一.46)
美國銀行并購的反壟斷規(guī)制及對中國的啟示………………………………… ……………………………………… 王國紅(二.29)
基于AHP和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法的新農村建設融資模式研究…………… … …………………………………… 劉景東(二.37)
基于COPULA-EVT的利率衍生品風險管理……………………………… ………………………………………… 鄭 浩(三.31)
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國貨幣政策選擇——基于美國QE2經濟后果的分析……………………………………………………………………………… 楊學東(三.38)
人民幣價值悖論與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選擇……………………………… ………………………………………… 李曉昌(三.42)
宏觀審慎監(jiān)管:內涵界定與政策框架…………………………… …………………………………………… 何德旭,鄭聯盛(四.33)
關于提升我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的探討……………………………… ………………………………………… 邊智群(四.42)
論發(fā)展中國家金融危機與美元匯率波動………………………… ………………………………………… 吳 頌,梅德平(四.47)
湖北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風險與重構研究……………………………… ………………………………………… 曹小武(五.31)
日德本幣升值下的政策得失及對我國的啟示……………………………… ………………………………………… 徐慧玲(五.35)
銀行分拆的機制設計 ……………………………………………………………………………… 王國紅,李正旺,鄒積亮(六.33)
西方投資理論及其新發(fā)展 …………………………………………………………………………………………… 許 璞(六.40)
中美貿易收支與人民幣匯率關系………………………………………… …………………………………………… 汪 琳(四.53)
后金融危機時期湖北外貿出口的戰(zhàn)略選擇……………………………… …………………………………………… 李 麗(四.58)
省域農村居民旅游消費的空間計量研究…………………………… ……………………………………… 鄧祖濤,王遠坤(一.52)
健康、醫(yī)療服務與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基于CHNS湖北省數據的分析………………………………………………………………………………… 胡 靜(一.57)
空間經濟學的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 ……………………………………… 陳柳欽(一.63)
近代兩湖地區(qū)城市經濟發(fā)展及其早期現代化…………………………………… …………………………………… 江 凌(一.70)
湖北固定資產投資可持續(xù)性研究………………… ……………………………………… 廖長林,李 博,胡愛華,劉望輝(二.43)
農村勞動力城市轉移:一個宏觀社會資本理論框架的檢驗——以南京為例…………………………………………………………………………………………… 季 文,陳萬明(二.51)
全球化背景下的模塊化外包與我國產業(yè)升級………………………………… ……………………………………… 葉洪濤(二.59)
中國省級地區(qū)的市場化水平——基于2008年分省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劉 麗,劉海兵(三.46)
中國旅游上市公司全要素生產率動態(tài)測度——基于Malmquist指數方法……………………………………………………………………………… 王 欣,龐玉蘭(三.51)
新形勢下我國失地農民問題探討………………………………… ………………………………………… 何雄浪,何思妤(三.56)
湖北低碳經濟發(fā)展的幾點思考…………………………………… ………………………………………… 張奮勤,劉望輝(四.64)
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guī)模戰(zhàn)略:理論與實證研究…………… ………………………………………… 馬 翔,聶名華(四.69)
我國產業(yè)結構高級化與碳排放量關系的實證研究………………………… ………………………………………… 陳兆榮(四.77)
獨占所有權、要素配置與家庭農業(yè)生產經營——基于重慶市農戶家庭經營行為的實證分析…………………………………………………………………… 李圣軍(五.39)
基于譜分析的城市住宅價格周期關系研究——以武漢市為例………………………………………………………………………………………… 李進濤,郭志濤(五.45)
經濟轉型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以廣西1980~2009年數據為例 ……………………………………………………………………………… 王業(yè)斌(六.45)
我國省區(qū)三次產業(yè)就業(yè)結構與勞均資本存量關系分析 …………………………………………………… 余子鵬,嚴 飛(六.51)
湖北省與廣東省服務業(yè)的集聚比較研究 …………………………………………………………………………… 李 盾(六.59)
腐敗與財政支出的地區(qū)發(fā)展效應研究………………………………………… ……………………………………… 陳思霞(一.77)
公共事物治理的第三條路徑——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的自主治理理論評介…………………………………………………………………… 呂麗娜(一.85)
我國地方政府預算研究述評…………………………………………………………………………………王寶順(一.91)
深化我國農業(yè)內部就業(yè)的稅收問題研究…………………………………………………張彥英,周均旭(一.97)
稅收遵從成本對企業(yè)稅收遵從的影響分析——基于企業(yè)逃稅模型…………………………………………………………………………………………薛 菁(二.64)
社會性別視角下大學生就業(yè)意識的性別差異——以武漢地區(qū)高校為例……………………………………………………………………………………袁妙彧(二.70)
我國教育資源的遞減配置及其制度分析…………………………………羅小芳,楚曉光,王 鵬(二.77)
財政轉移支付與地方政府支出行為——基于中國地市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盧盛峰(三.63)
房地產稅稅率:比較與設計………………………………………………………………………………張 青(三.71)
群體性突發(fā)事件的CAS分析——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視角…………………………………………………………………………林 ?。ㄈ?79)
地方政府競爭與中國經濟的增長邏輯…………………………………………………………………張 暉(四.82)
財政分權與績效管理的相互關系研究…………………………………………………………………彭鍛煉(四.86)
環(huán)境污染的預防與環(huán)境管制的博弈分析……………………………………………………………黃文平(四.91)
政府投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優(yōu)化路徑選擇——基于中國省級地方政府的研究視角……………………………………………………………張宏霞(五.50)
宏觀稅負、稅負結構和社會階層分化的理論和實證分析…………………………………賈 莎(五.56)
基于受益原則的房地產稅改革研究……………………………………………………魏 濤,張 青(五.63)
涉外稅收政策、GDP和產業(yè)結構關系的實證研究………………………………………………張 斌(五.67)
地方政府規(guī)模影響因素實證分析………………………………………………………………………鄭法川(六.65)
西方價值管理之批判:新制度主義的視野…………………………………………………………唐勇軍(六.72)
當代西方公共服務社會化的民主政治理據探析…………………………………………………韓 東(六.78)
我國欠發(fā)達地區(qū)逆向物流管制政策研究 ……………………………………………………………倪 明(六.83)
論中小型企業(yè)內部知識轉移與管理創(chuàng)新……………………………………………………………………… 周仕平,郭東強(一.103)
論中國企業(yè)技術獲取型FDI的模式選擇……………………………………………………………………………………… 黃 穎(一.108)
試論我國中小企業(yè)社會責任承擔中的政府責任………………………………………………………………………… 蔣國宏(一.113)
感知激勵對員工戰(zhàn)略共識影響的實證分析——以工作卷入為中介變量……………………………………………………………………………………………………… 黃再勝(二.85)
開放準入秩序與我國內資企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基于動態(tài)面板模型的經驗分析…………………………………………………………………………………………… 張 翼(二.94)
企業(yè)戰(zhàn)略創(chuàng)新能力相關文獻綜述……………………………………………………………………………………………… 靳 洪(二.102)
國有企業(yè)改革能否引起財政激勵效應——以西部某省為例……………………………………………………………………………………… 王俊霞,鄢哲明,李雨丹(三.86)
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基于投資者保護視角………………………………………………余宇瑩,傅方興,劉啟亮(三.91)
企業(yè)員工邊緣化的結構維度與人口學變量的差異性分析……………………………………………馬躍如,李 樹(三.101)
基于資源配置視角的保險公司社會責任研究……………………………………………………………………………陳曉安(三.107)
企業(yè)合并會計的國際比較研究——基于同一控制的視角…………………………………………………………………………………………………………聶志萍(四.97)
兩種理念下的企業(yè)合作契約形成機制與比較……………………………………………………………倪 明,丁錦順(四.104)
旅游創(chuàng)意營銷:消費社會旅游營銷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李慶雷,廖春花,梁彩霞(五.74)
區(qū)域企業(yè)社會責任:內涵、實現機制與作用機理………………………………………………………………… 龔志文(五.81)
基于“微笑曲線”理論下提升民營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研究…………………………………………………………陳修齊(五.86)
基于產權視角的會計主體觀… ………………………………………………………………………………… 劉 群,廖正方(六.89)
知識資本會計簿記理論選擇…………………………………………………………………………………………………劉國武(六.95)
中小企業(yè)人力資源部門邊緣化的現象與本質分析…………………………………………………萬文海,李怡嵩(六.101)
“士魂”與“商才”:儒商文化內涵界定問題辨…………………………… …………………………………………… 黃敦兵(一.120)
論先秦的言論自由與輿論控制——以《管子》傳播思想為中心…………………………………………………………………………………… 袁宏禹(一.125)
論人的尊嚴的實現方式——基于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視角………………………………………………………………………………… 張三元(二.108)
從消費主義到消費正義——科學發(fā)展考察的新視角……………………………………………………………………………………… 李雨燕(二.114)
老子經濟倫理思想論綱…………………………………………………… ………………………………………… 肖 平(三.113)
阿奎那人學思想的理論特色與人的全面發(fā)展……………………………… ……………………………………… 白 虹(三.118)
階級、性別、年齡與生存美學的主體邊界——??律婷缹W反思…………………………………………………………………………………………… 索良柱(三.123)
儒商文化與現代和諧社會之建構…………………………………………… ………………………………………… 黃敦兵(五.92)
簡析康德美學思想中的“共通感 ”…………………………………………………………………………………… 夏 宏(五.98)
詭辭為用:牟宗三對向秀、郭象《莊子》注的詮釋路徑 ……………………………………………………………… 程 郁(六.116)先秦儒家的經濟思想及其現代啟示 ………………………………………………………………………………… 涂愛榮(六.124)
我國青年公民對民主政治認識的變遷及其啟示…………………………… ……………………………………… 謝慧敏(二.119)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若干問題的國外研究述評………………… …………………………………… 韓 露(二.123)
區(qū)域性超國家組織及其諸種形式辨析……………………………… ……………………………………………… 胡為雄(四.109)
信息化時代西方民主改革: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析………………………… ………………………………………… 郭小安(四.116)
肯定前的否定——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與西塞羅民主思想辨析………………………………………………………………… 閆 帥(四.124)
當代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制度發(fā)展的新趨勢 …………………………………………………………… 邱 秋,張曉京(五.102)
論國際立法的民主形式…………………………………………… ………………………………………………… 潘德勇(五.111)
文化與教育學研究
對抗戰(zhàn)初期關于高等教育方針爭論的幾點評價 …………………………………………………………………… 張 軍(五.119)
生日演劇與戲曲文化傳播 …………………………………………………………………………………………… 陳建華(五.123)
艾森豪威爾政府第二次柏林危機政策的形成——兼論大規(guī)模報復戰(zhàn)略的缺陷 ………………………………………………………………………………… 葉曉東(六.105)
從“革命排滿”到“大、小民族主義”——試論梁啟超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 …………………………………………………………………………… 張文濤(六.110)
從利益分配視角對美中貿易失衡的再思考——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美中貿易失衡研究》……………………………………………………………… 彭斯達(二.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