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躍 輝
(福建化工學校,福建 廈門 361022)
2009年初,教育部頒布《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基礎課新教學大綱》,其中《英語教學大綱》要求除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等多項能力外,還明確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自2000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以來,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特別是對學生人文素質提升的培養(yǎng)遠遠落后于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而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8]8號文)也指出,職業(yè)教育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堅持育人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因此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是教學過程中必須融入的內容,是深化職業(y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當前在中職學校中,更有時代意義的是“傳道”,也就是給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如道德標準和職業(yè)規(guī)范等,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的興趣。作為英語教師在教會學生使用英語,培養(yǎng)學生英語專業(yè)技能的同時,也有“傳道”的任務。當前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水平普遍較低,離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有較大的差距,需要我們廣大教師提高對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并有效地在教學中進行目標滲透。
《Unit 9 The Olympics》(《中專英語綜合教程》第三冊)介紹奧運會歷史及我國與奧運會的關系。教師在講授本單元時,進行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資料圖片,同時結合中國申奧、舉辦成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如:獲取奧運會主辦權是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影響力的具體體現(xiàn),舉辦奧運會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愿,是展示我國綜合實力的機會。舉辦奧運會必將對中國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讓奧運的意識深深植入每位中國人的心中,推動全民的愛國熱情、推動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為了當好東道主,讓我們一起努力學好英語,為奧運添光彩。
又如在另一課《Hong Kong——the Pearl in the East》(《中專英語綜合教程》練習冊第二冊),介紹美麗的香港及1997年回歸。教師在講授課文時設置幾個問題:(1)香港為什么會被英國占領?(2)中國為什么能收回其主權?(3)同學從中能體會到什么?其中,第一、二個問題學生的回答都比較統(tǒng)一:因為當時清朝政府落后、無能、被挨打,只能答應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而現(xiàn)在中國強大了,在世界上有地位了,中國收回自己的領土是理所當然的。同學回答第三個問題時就各抒己見,包括愛國、建設富強國家、發(fā)展經濟、到香港旅游等。最后老師進行綜合,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習的引導: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為有一個強大的國家而自豪和驕傲,同時要認真學習,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將來為建設祖國做貢獻。
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課堂和多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有一篇文章,題目為《The Dustmen’s Work》(練習冊-1,高職英語)。該文是一篇聽力活動的短文,文章大概意思是:濱海市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但每當我們看到整潔的市容環(huán)境時,能否想到優(yōu)美而整潔的環(huán)境全部來自清潔工人的辛勤勞動?課文中簡要地把清潔工人的工作進行說明: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掃城市,當我們還在熟睡時他們正在清掃街道,因此我們才能夠在次日清晨上班的時候看到寬敞而整潔的路面。文章最后小結:我們要尊重這些清潔工人和他們的勞動(We should always respect them and their work)。因此老師在講課過程中應著重強調“勞動是光榮的,我們要尊重勞動者和他們的勞動”,學生在中職學校主要學習各種技能,畢業(yè)后就投身到實踐中,因此同學們首先要在思想上樹立起“勞動最光榮”的理念,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財富,只有通過勞動才能體現(xiàn)自身價值。在課堂中教師要很好地把英語教學、德育教育與專業(yè)學習有機地結合和滲透,改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通過啟發(fā)教育,學生的認識也就逐步地提高和改變,這樣也就提高了學生對專業(yè)知識學習的興趣和認識。
教學中還有兩篇文章:《Pitcher Without a Right Hand》及《He Needs Help》(練習冊-1,高職英語)。第一篇介紹的是美國全壘比賽中一位傳奇人物——沒有右手的投擲手Jim Abbot。他天生沒有右手,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讓世人知道任何困難都阻止不了成功——“Nothing could prevent brave people from making their way, Jim himself set us a good example”。第二篇介紹的是一名兒童不幸染上艾滋病,他顯得無助、茫然,但文章最后提出:讓我們都伸出雙手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Let’s try our best to do something for them”。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題,更好地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職業(yè)規(guī)范,讓學生知道學習中、生活中、工作中的拼搏、協(xié)作、互相幫助對體現(xiàn)自身價值、實現(xiàn)理想所起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端正的工作態(tài)度。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gree that good manners really mean to be kind and helpful to others, especially those older or weaker than ourselves”(《大學英語》預備級,第一冊)。文章主題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一致認為文明禮貌就是為人和藹、樂于助人,特別是對那些比我們年長的和弱小的人”。其實中國人具有良好的傳統(tǒng)美德,尊老愛幼 (To respect the old and love the young)、以禮相待(To be polite to others)等在我國具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就目前中職學生而言,他們的文明程度還不夠,行為規(guī)范與要求也有差距。作為老師在教學中應當適時地滲透各方面的德育教育。課文中說到了“禮貌”,老師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行為——具有良好禮節(jié)的人是如何行為的:他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例如:當一個人深處困境時,有禮貌的人從不取笑別人,相反他會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他人。當人們在排隊等公車、取錢、就餐時,有禮貌的人決不插隊,他會按秩序等候。就我們學校而言,學生應有禮貌地排隊開會、用餐,有序地進出教室、上下樓梯。當他需要別人幫助時,他會很有禮貌的說“請”;接受別人幫忙、服務時他會說“謝謝”;如果打擾了別人,他會說“對不起”。有禮貌的人決不會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在課堂上,有禮貌的人會認真聽講、不吵鬧、主動合作與配合,遲到會說“報告”等。
其實這些禮貌行為都是平時的行為小節(jié),但如果我們不重視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別人就會認為我們沒有修養(yǎng)、沒有禮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地進行滲透,這樣既教書又育人,取得雙重效果,同時把這些內容引申到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范和專業(yè)技能中更有時代意義,因此筆者在講授本課內容后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把自己對文明禮貌的理解和今后職業(yè)活動中的職業(yè)規(guī)范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運用知識領悟道德意義。
陶行知先生指出:“故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源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庇纱丝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心應放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上,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才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根本。作為教師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做人是教師的本職,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言行舉止,又具有潛移默化的傳感功能。
教師的敬業(yè)精神必將給學生起模范作用,教師對教學的態(tài)度必將影響學生對生活、工作的態(tài)度,一位品格高尚、愛崗敬業(yè)、一絲不茍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和樣板。因此教師在工作的同時應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特別是對學生的道德規(guī)范、專業(yè)學習、工作理念的形成和培養(yǎng)有深遠的意義。
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有深厚功底、認真細致授課的老師往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力是長期的,也可能是終身的。
教師的智慧、幽默和合理引導往往是師生關系融洽與否、機智地解決課堂突發(fā)狀況的關鍵,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保證。因此教師應時刻注意教學中的“為人師表和教書育人”功能。
在英語教學中還有其他很多類似的教學內容可以滲透到學生德育教育和職業(yè)養(yǎng)成中,比如“如何合理地利用學生課余時間(The Odds and Ends)”,“殘疾人的奮斗歷程對普通人的啟發(fā)(Helen Keller)”等。
新教學大綱實施一年多來,筆者通過教學實踐,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滲透德育教育,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均有明顯的改變和提高,教學效果也隨之改善。只要我們教師善于在教學中進行分析,正確處理好“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素質提升”三者的關系,提高對德育教育、職業(yè)養(yǎng)成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必能很好地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任務和全面地貫徹新教學大綱要求,也能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的技能型實用人才。
[1]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新修訂的中職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Z].2009.
[2]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Z].2000.
[3]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Z].2008.
[4]中專英語綜合教程編寫組.中專英語綜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孔慶炎.高職英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董亞芬.大學英語預備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陳琳.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