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黃帝
——降服戰(zhàn)爭的圣人

2011-04-13 05:45
關鍵詞:五帝黃帝圣人

羅 家 湘

(鄭州大學 中原文化資源與發(fā)展研究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1)

黃帝
——降服戰(zhàn)爭的圣人

羅 家 湘

(鄭州大學 中原文化資源與發(fā)展研究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1)

黃帝是傳說時代的人物,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活動的地域幾乎遍及中原地區(qū)。司馬遷調(diào)查過這件事,他說:“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盵1]徐旭生曾匯聚傳說勾勒黃帝族由陜西東遷的路線是:“他們大約順北洛水南下,到今大荔、朝邑一帶,東渡黃河,跟著中條及太行山邊逐漸向東北走。”[2]50今河南省有黃帝與臣屬活動遺址與紀念古跡97處,山西省有35處,陜西省有20處,共占全國317處同類遺址與古跡的48%,特別是河南有69處黃帝與臣屬活動遺址,占全國124處同類遺址的55%以上[3]129。這些遺跡表明,徐旭生推測的遷徙路線是有說服力的,中原地區(qū)確實是黃帝活動的核心區(qū)域。黃帝在歷史上活動的時間,存在著不同的說法。早到距今1萬年左右,晚到距今4500年左右,約定俗成的看法是距今5000年。與考古學文化比對,形成幾種看法,或以為屬于裴李崗文化,又有仰韶文化早期說、中期說、晚期說、中晚期說,還有龍山文化早期說、中期說、晚期說等[3]193-199。蘇秉琦又提出“紅山文化的時空框架,可以與之對應”[4]161。這些比對,都沒有堅強的證據(jù)。黃帝是人是神,是指一個人還是一族人,其生存的具體時代與地域何在,這些基本問題因為缺乏充足的材料,確實難于指實了。司馬遷在《五帝本紀》中就曾感嘆:“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睕]有新的材料,我們就要變換新的角度來處理舊問題,否則還是會“難言之”。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中,黃帝是作為虛擬的共同血緣祖先、多種日常用品和生活制度的創(chuàng)造者、一種堅韌奮斗、包容大度精神的人格象征而存在的,這就是古人所重視的圣人人格。通過研究黃帝來揭示這種圣人人格的內(nèi)涵,仍然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課題。

作為一個影響中國文化精神數(shù)千年的偶像,關于黃帝事跡的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還是非常豐富的。在《漢書·藝文志》中,黃帝君臣的著作近30種,分布在諸子略道家、陰陽家、雜家、小說家,兵書略兵陰陽,數(shù)術略天文、歷譜、五行、雜占,方技略醫(yī)經(jīng)、經(jīng)方、房中、神仙等類別中。到了《隋書·經(jīng)籍志》,黃帝君臣的著作不減反增,在子部的兵家、天文、五行、醫(yī)方等類別中收錄40余種。這些著作大都散佚了,從現(xiàn)在掌握的材料看,這些著作多為戰(zhàn)國以后依托黃帝君臣的作品,都不可能是黃帝時代形成的,但其中的事跡、思想也不能說與黃帝完全無關,其中應該有自古相傳的故事,也會有適應時代需要附會的內(nèi)容。利用這些資料將世人心目中的黃帝形象勾勒出來,將黃帝的文化創(chuàng)造精神揭示出來,還是很有意義的。

以黃帝為圣人,漢代人就普遍持有這種看法。王充《論衡·骨相篇》云:

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周公背僂,皋陶馬口,孔子反羽。斯十二圣者,皆在帝王之位,或輔主憂世,世所共聞,儒所共說,在經(jīng)傳者較著可信。

王充的十二圣說來自傳言,又有經(jīng)傳的記載作依據(jù),代表了當時民間的普遍信仰。相貌奇特是十二圣共同的特征,這些奇特的相貌賦予了他們溝通天人的能力,使他們成就了圣人的偉業(yè)?!笆ァ弊值某趿x即指相貌奇異的大耳人,他們能夠聆聽神的應答和啟示。甲骨文圣字從耳從人,或從耳從口從人,是會意字,“既言其聽覺功能之精通,又謂其效果之明確”[5]。耳目通神,聰明圣智,這是華夏族的普遍觀念。馬王堆帛書《五行》云:“聰也者,圣之藏于耳者也;明也者,智之藏于目者也。聰,圣之始也;明,智之始也。”有奇特相貌必有奇特才能,觀相知人,這種想法支配著古人的行為。故政府察人選材要注重相貌?!洞蟠鞫Y記·少閑》孔子論四代五王取人之法:“昔堯取人以狀,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湯取人以聲,文王取人以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以治天下如此?!逼湟誀睢⒁陨伎梢运闶且悦踩∪?。醫(yī)生看病有望診之術?!饵S帝內(nèi)經(jīng)》是一本醫(yī)書,其《通天第七十二》少師論及針艾之前先要觀相診病,把人的形貌與身體性能聯(lián)系起來,分別為五態(tài)之人:“太陰之人,其狀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腘然未僂,此太陰之人也。少陰之人,其狀清然竊然,固以陰賊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陰之人也。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腘,此太陽之人也。少陽之人,其狀立則好仰,行則好搖,其兩臂兩肘則常出于背,此少陽之人也。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颙颙然,愉愉然,暶暶然,豆豆然,眾人皆曰君子,此陰陽和平之人也?!薄蛾庩柖迦说诹摹方Y(jié)合陰陽五行,岐伯更分人形貌為25種。相貌與病情的關系得到系統(tǒng)化的闡述。魏晉名士在品鑒人物時也重視人的形貌與其品德才能的聯(lián)系,三國魏劉劭的《人物志》對此有全面論述?!度宋镏尽ぞ耪鞯谝弧吩疲骸胺灿醒獨庹?,莫不含元一以為質(zhì),稟陰陽以立性,體五行而著形。茍有形,質(zhì)猶可即而求之?!盵6]13由形求質(zhì),通過觀察觸摸,認識外在的肌肉筋骨氣血,從而把握人的內(nèi)在的品德,這是當時流行的人物品鑒方法:“是故骨植而柔者,謂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質(zhì)也。氣清而朗者,謂之文理;文理也者,禮之本也。體端而實者,謂之貞固;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勁而精者,謂之勇敢;勇敢也者,義之決也。色平而暢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盵6]16在品鑒家們看來,仁義禮智信等內(nèi)質(zhì)與外在形貌有著固定的聯(lián)系,由外必可觀內(nèi),掌握了這種規(guī)律,就具有了識別人才的火眼金睛。

《漢書·古今人表》又有十五圣人的說法。該表分人為九等,認為圣人為上上品,“博施于人而能濟眾”,是“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的上智之人。從上古到春秋時期的圣人有太昊帝宓羲氏、炎帝神農(nóng)氏、黃帝軒轅氏、少昊帝金天氏、顓頊帝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帝禹夏后氏、帝湯殷商氏、文王周氏、武王、周公、仲尼、老子等15人。不是依據(jù)奇特的相貌來辨別圣人,而是按照對社會貢獻的大小、文化成就的高低來區(qū)分人的等次,這就顯得科學合理多了。

黃帝在《論衡·骨相篇》和《漢書·古今人表》圣人說中的位置都與五帝系統(tǒng)相關?!豆窍嗥分械奈宓壑更S帝、顓頊、帝嚳、堯、舜,以黃帝為首。這是一個按在位時間早晚排列的五帝系統(tǒng),李學勤等稱之為“縱向排列的五帝”[7]190,《國語·魯語上》展禽最早提出這個系統(tǒng):

黃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顓頊能修之。帝嚳能序三辰以固民,堯能單均刑法以儀民,舜勤民事而野死。

《呂氏春秋·尊師》所說的“黃帝師大撓,帝顓頊師伯夷父,帝嚳師伯招,帝堯師子州支父,帝舜師許由”,陳述的也是這個系統(tǒng)。《史記·五帝本紀》則把這個系統(tǒng)推上了權(quán)威地位。有了這個五帝系統(tǒng),中國的早期歷史就有了醒目的坐標,各種傳說和歷史事件的意義就在這個系統(tǒng)中獲得了完整的表述。

《古今人表》中的五帝指太昊帝宓羲氏、炎帝神農(nóng)氏、黃帝軒轅氏、少昊帝金天氏、顓頊帝高陽氏,這個五帝系統(tǒng)在《呂氏春秋·十二紀》的首篇反復表述,春三月是“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夏三月是“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季夏又有“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秋三月是“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冬三月是“其帝顓頊,其神玄冥”?!抖Y記·月令》同。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被晉史蔡墨稱為五行之官,由此可見,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在這里也就是五行之帝。但先秦時代的五行之帝還有另一種說法,《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在魯談論古代官制時已提到黃帝氏、炎帝氏、共工氏、大皞氏、少皞摯五帝,其中四帝與《古今人表》同,而共工氏以水紀官,與黑帝顓頊居于北方,五行屬水,完全一致。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佚文有《黃帝伐赤帝》篇,說到黃帝南伐赤帝,東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8]?!妒酚洝し舛U書》記載,秦國立有白、青、黃、赤四帝之祠,用來祭祀少昊、太昊、黃帝、炎帝,漢高祖增設北畤祭黑帝顓頊,湊夠了五色、五方、五帝的數(shù)目。劉邦的功績不在于首設五帝之畤,而在于他從先秦時代兩種并存的五行帝說中去除了共工,選定了顓頊,使五行帝說定于一尊。與《骨相篇》的五帝系統(tǒng)相比,這個五帝序列屬于空間系統(tǒng),與五行、五方的信仰有關。

兩種五帝說在漢代并存,通過對這些圣人的安排,所完成的是對中國文化的時空定位。在此之前,雖然也有不少對圣人的功能性定義,如《尚書·多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詩經(jīng)·桑柔》:“維此圣人,瞻言百里?!薄吨芤住で肪盼遑持段难浴罚骸爸M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周易·頤》之彖辭:“圣人養(yǎng)賢以及萬民。”等。孟子甚至還將圣人區(qū)分為圣之清者、圣之任者、圣之和者、圣之時者[9],但都沒有將圣人在文化史上的價值揭示出來。王充、班固等熱心于對古代圣人的排列組合,與兩漢之際對圣人與英雄關系的學術討論有關。西漢末年,天下大亂,英雄豪杰乘勢而起,挑戰(zhàn)帝位王權(quán)。班彪作《王命論》,認為只有圣賢才能做帝王,英雄只是圣帝賢王的輔佐,不能覬覦帝王之位?!坝⑿壅\知覺悟,畏若禍戒,超然遠覽,淵然深識”,就可以避禍全身,長享富貴[10]233。班固《擬連珠》云:“鸞鳳養(yǎng)六翮以凌云,帝王乘英雄以濟民?!盵10]253由于對圣人與英雄的區(qū)別有了清醒的認識,對圣人的理解也就更為全面。在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之間可以找到血緣傳承的脈絡,這種脈絡與他們奇特的相貌一起,構(gòu)成了圣人文化的先天特征。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組成的五帝則是后天形成的,圣人們靠著功業(yè)和道德而贏得人們的崇敬。徐旭生認為,前一種五帝說是戰(zhàn)國時代東方齊魯?shù)膶W者提出的,后一種五帝說是戰(zhàn)國時代西方秦國的學者提出的[2]238-243。兩種五帝說如同DNA雙螺旋構(gòu)造起古代文化時空,兩種說法相互之間的差異形成了一種張力,擴展了我們對于古代文化的想象空間。若要追問哪一種更符合歷史的本相,反而是單薄的皮相之談。

黃帝有龍顏這樣奇特的相貌,有“黃帝四面”*《呂氏春秋·本味》:“黃帝立(位)四面。”《太平御覽》卷七九引《尸子》:“子貢云:‘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計而耦,不約而成,此之謂四面?!瘪R王堆漢墓出土帛書《黃帝書·經(jīng)·立命》:“昔者黃宗質(zhì)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后參。左參右參。踐位履參,是以能為天下宗。”、“黃帝三百年”*《大載禮記·五帝德》云:“黃帝三百年。”這樣的圣跡,他是先天的圣人。同時,黃帝又以其事功與道德而成為后天的圣人?!秶Z·魯語上》展禽提到“黃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稱贊黃帝能為各種事物制定名稱,使民眾不迷惑,共享各種天生的財物。這是把黃帝的文化創(chuàng)造性放到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上。根據(jù)文獻的記載,黃帝與其臣子們造字*《世本·作篇》:“沮誦、倉頡作書?!薄秴问洗呵铩ぞ亍罚骸皞}頡作書?!眰}頡為黃帝史官。、筑城*《淮南子·原道訓》:“黃帝始主城邑以居?!薄稘h書·郊祀志》:“黃帝為五城十二樓。”、制衣裳*《世本·作篇》:“黃帝……始垂衣裳,有軒冕之服。”《淮南子·氾論訓》:“伯余作衣。”伯余為黃帝臣。、造火食*《管子·輕重戊》:“黃帝作。鉆燧生火以熟葷,民食之無茲胃之病,而天下化之?!?、作井*《周易·井卦》注引《周書》:“黃帝穿井?!绷碛小秴问洗呵铩の鸸贰安孀骶闭f,伯益為堯舜時人。、造車*《周易·系辭》:“黃帝、堯、舜……服牛乘馬,以利天下,引重致遠,益取諸隨。”另有《墨子·非儒》“奚仲作車”說,奚仲為夏朝時人。、作舟*《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注:“共鼓、貨狄作舟?!薄⒆鞴?《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為鼓。橜以雷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薄⒆黜?《廣韻》:“伶?zhèn)愖黜??!薄⒆髀?《呂氏春秋·古樂》:“伶?zhèn)愖髀?。”伶?zhèn)悶辄S帝臣。,作算數(shù)*《世本·作篇》:“隸首作算數(shù)?!彪`首為黃帝臣。,作弓矢*《世本·作篇》:“揮作弓,牟夷作矢?!?。似乎物的制作就是黃帝的主要功績。但據(jù)姚政教授研究,黃帝時代造字、筑城的說法基本可信,作鼓也是可能的,其他諸項則皆屬附會之說[11]26-46?!皬目脊挪牧峡矗缭?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人們就發(fā)明了穿麻布衣和絲綢衣,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就發(fā)明穿獸皮衣了”[11]37。制衣裳不必等到黃帝時代。舊石器時代人類就懂得用火來燒烤食物,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就發(fā)明了煮食與蒸食的陶器,造火食比黃帝早。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出土了蓋有井亭的木構(gòu)淺井,比黃帝鑿井早千余年。距今5400余年的紅山文化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車轍印跡,比黃帝造車早近千年。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里發(fā)現(xiàn)了劃船的木槳,比黃帝時代作舟早2000年還多。距今1萬年前的山西襄汾城關鎮(zhèn)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場發(fā)現(xiàn)石磬毛坯,距今28000多年前的山西朔縣峙峪遺址發(fā)現(xiàn)刻在獸骨上的記事符號和石鏃,證明作算數(shù)、作弓矢也比黃帝時代早??磥?,黃帝制作諸物的傳說只是古人的一廂情愿,要把人類長期物質(zhì)文明的成就附會在黃帝身上,以增加黃帝的光輝而已。

黃帝時代是中原文化從地方走向中心的時代,是中國文明曙光初放的時代?!肮?000年前后,這時在黃河流域,中游分布著仰韶文化,下游是大汶口文化,上游為馬家窯文化。在長江流域,中游存在著晚期的大溪文化和屈家?guī)X文化,下游為崧澤文化。此外,從嶺南到遼河流域,都有發(fā)展程度相當?shù)墓盼幕盵7]196。這些古文化并不是孤立封閉的存在,而是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按藭r,屈家?guī)X文化的分布北進到今河南南陽一帶,而這里曾經(jīng)是廟底溝時期仰韶文化的范圍;東面的大汶口文化比較早就已占據(jù)了豫東平原;良渚文化在它的繁盛期曾一度北上,直抵蘇北連云港一帶”[12]。蘇秉琦根據(jù)考古材料勾勒出古文化交通的路線圖,他說:“距今七千至五千年間,源于華山腳下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通過一條呈‘S’形的西南——東北向通道,沿黃河、汾河和太行山山麓上溯,在山西、河北北部桑干河上游至內(nèi)蒙古河曲地帶,同源于燕山北側(cè)的大凌河的紅山文化碰撞,實現(xiàn)了花與龍的結(jié)合,又同河曲文化結(jié)合產(chǎn)生三袋足器,這一系列新文化因素在距今五千至四千年間又沿汾河南下,在晉南同來自四方(主要是東方、東南方)的其他文化再次結(jié)合,這就是陶寺?!盵4]159-160這個路線圖表明,黃帝時代,豫西晉南是古文化成果匯聚的中心,在吸納了各種文化成果后,中原文化才壯大成熟起來。黃帝的貢獻不在于具體創(chuàng)造了哪些事物,而在于他打開了部族之間物資交流、文化傳播的通道,他在中原為四方文明成果匯聚提供了舞臺。人們之所以把各古文化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果歸集于黃帝名下,是因為只有在黃帝手中,這些外來的文明成果才被包容、改造、同化,才得到合理的開發(fā)與運用,展示出各自的力量與價值,演變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

不僅玉器、象牙器及鼎、豆、鬲等新陶器種類等被中原采用,各個氏族也通過認黃帝為祖而成結(jié)一個擬血緣群體。葉林生就認為,黃帝最初是作為生殖之神而得到普遍尊崇的[13]?!秶Z·晉語四》司空季子說:“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于黃帝,故皆為姬姓?!蓖毡硎緦儆谕澹S帝之子中,大多與黃帝不是同姓,這說明黃帝時代本來存在著多個部族,《史記·封禪書》引申公的話就說“黃帝時萬諸侯”,在萬諸侯之中,黃帝不過是較為強盛而已。諸侯只是各守本部氏族,而黃帝則能夠以婚姻形式聯(lián)絡各個諸侯,結(jié)成部落聯(lián)盟,將各個姓氏的氏族團結(jié)在自己的周圍,利用擬血緣關系推進本部落向著更高級的國家階段發(fā)展。

黃帝匯聚了四方的物資,聯(lián)絡了各地的部族,使中原成為富裕繁盛的地方。有了財富,必然引起爭奪。為了擴充和保衛(wèi)文明成果,黃帝采用了戰(zhàn)爭的手段來制止暴亂。黃帝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尔i冠子·世兵》“黃帝百戰(zhàn)”,宋陸佃注云:“黃帝百戰(zhàn),百戰(zhàn)之數(shù)未盡聞也。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七十二,其大略也。”馬王堆帛書《黃帝書·經(jīng)·正亂》里提到黃帝“單(戰(zhàn))數(shù)盈六十而高陽未夫”,在孫子高陽顓頊成人以前,黃帝經(jīng)歷了六十次戰(zhàn)爭?!短接[》卷七十九引《帝王世紀》稱說黃帝“凡五十五戰(zhàn)而天下大服”。顯然,這55戰(zhàn)不是指黃帝所經(jīng)歷的全部戰(zhàn)爭,而只是黃帝一生中決定生死存亡大戰(zhàn)的統(tǒng)計數(shù)字。

黃帝是一個懷抱統(tǒng)一天下大志的人,《管子·地數(shù)》記黃帝向伯高詢問“陶天下而以為一家”的方法。但黃帝并不是好戰(zhàn)之人,他甚至是一個討厭戰(zhàn)爭的人。在與蚩尤族相斗之際,黃帝還“辭其國大夫,上于博望之山,談(恬)臥三年以自求也”(《黃帝書·五正》)。馬王堆帛書《黃帝書·稱》云:“兵者不得已而行?!边@個“不得已”,從客觀方面說,在于世上的物資有限而個人的欲望無窮,一旦失去控制,爭斗就不可避免。《黃帝書·經(jīng)·觀》云:“姓生已定,而適(敵)者生爭,不諶(戡)不定?!盵14]105、140對于這種爭斗,不認真應對,必然在爭斗中滅亡;必須以戰(zhàn)止戰(zhàn),通過戡亂使社會重新安定。從主觀方面說,則指主動地順應形勢發(fā)展,抓住作戰(zhàn)時機,實現(xiàn)預定的戰(zhàn)略目標?!饵S帝書·經(jīng)·本伐》云:“道之行也,由不得已。由不得已,則無窮。”這里的“不得已”就是指兵勢已成,戰(zhàn)爭不可避免,此時要敢于斗爭,敢于去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黃帝研究的權(quán)威材料是《史記·五帝本紀》,其中關于黃帝參加三大戰(zhàn)役的記載幾乎都是不得已的應戰(zhàn):

1.軒轅之時,神農(nóng)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nóng)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2.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豸區(qū)虎,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

3.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第一次大戰(zhàn)是在諸侯為爭奪利益而混戰(zhàn)的時候,黃帝以維護王權(quán)的面目出現(xiàn),從而贏得道義的優(yōu)勢,獲得大多數(shù)諸侯的支持。第二次阪泉大戰(zhàn)則是爭奪王權(quán)的戰(zhàn)役,黃帝也沒有顯出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以應對炎帝侵凌的面貌出現(xiàn),把自己打扮成反壓迫的榜樣。第三次涿鹿之戰(zhàn)是維護王權(quán)的戰(zhàn)役,責任也在他人。

黃帝以武功定天下,被后人看作是戰(zhàn)神。黃帝最了不起的地方不在于他會打仗,而是他懂得為義而戰(zhàn),為戰(zhàn)爭找到了一個合理的方向。《黃帝書·經(jīng)·本伐》云:“世兵道三,有為利者,有為義者,有行忿者?!睘榱藢崿F(xiàn)天下大同的理想,必要的戰(zhàn)爭是不可避免的。《黃帝書·姓爭》云:“作爭者兇,不爭亦毋(無)以成功?!盵14]119、140黃帝是一個戰(zhàn)爭高手,《尉繚子·天官》記載,梁惠王曾提到,黃帝有刑德,可以百戰(zhàn)百勝。(《尉繚子·天官》:“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形德可以百勝,有之乎?’尉繚子對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黃帝者,人事而已矣?!薄度簳我肪砣咭段究澴印罚骸傲夯萃鯁栁究澴釉唬骸S帝有刑德,可以百戰(zhàn)百勝。其有之乎?’尉繚子曰:‘不然。黃帝所謂刑德者,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世之所謂刑德也。世之所謂刑德者,天官、時日、陰陽、向背者也。黃帝者,人事而已矣?!倍呶淖致杂胁煌?,意思一致。)“刑德是與陰陽概念有關的一種擇日之術”[15]47,屬于兵陰陽的一種。尉繚子雖堅持“黃帝者,人事而已矣”,但不可否認,黃帝是一個有著關于整個宇宙完整思考的圣者,其百戰(zhàn)百勝的功績是建立在他對于文化發(fā)展方向準確把握的基礎上的?!饵S帝書·兵容》云:“兵不刑天,兵不可動。不法地,兵不可昔(措)。刑法不人,兵不可成?!痹趹?zhàn)爭中要重視天時、地理和人情各個方面,才能將所有元素充分利用起來,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以戰(zhàn)爭制止侵奪,以戰(zhàn)爭維護和平交往,戰(zhàn)爭被黃帝降服為維護道義的工具,這是黃帝對中國文化最重要的貢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46.

[2]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劉文學.黃帝故里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4]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

[5]徐中舒.甲骨文字典[K].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1287.

[6]伏俊璉.人物志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8]李零.吳孫子發(fā)微[M].北京:中華書局,1997:177.

[9]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0:233.

[10]嚴可均.全后漢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1]姚政.先秦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4.

[12]趙輝.以中原為中心的歷史趨勢的形成[J].文物,2000(1).

[13]葉林生.黃帝考[J].江海學刊,1994(2).

[14]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4.

[15]李零.中國方術考[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47.

猜你喜歡
五帝黃帝圣人
帛書《黃帝四經(jīng)》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華簡”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黃帝之子
第三回 三皇五帝(下)
官場圣人范仲淹
涿鹿黃帝泉(外三首)
官場圣人范仲淹
黃帝養(yǎng)生園 一個直銷企業(yè)的誕生
論五帝時代:中國特色之起源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